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三十七章斗法

作者 ︰ 旻寧

林熙菡和伍敬安的婚事還真驚詫了一番人,嫁女高嫁,娶媳低娶,林熙菡和伍敬安說到底著實不配。♀

伍敬安雖是長公主和伍候爺的孫子,自己一個掛了民爵,卻是空架子,沒什麼實權。

本身也不出色,伍家二房父兄也不及大房,再加上肥頭大耳的形象,世家娶媳婦,走出去都有礙臉面。

而林熙菡雖是是孤女,卻是國公之孫女,郡公之孫,本身也是個宗姬,還帶這萬貫家財做嫁妝。

就算體面的世家不願意娶了她,也覺得這般好女子嫁給伍敬安這樣紈褲子弟實在虧得慌。

于是乎,什麼樣的話都來了。

有點說崔林兩家欺凌孤女,便是養她一輩子又何妨,何苦嫁給伍敬安這個的人。

有點說長公主府好算計,先是和人家孤女定了親,然後在和崔家閨女結親,一個耳光扇得林熙菡這樣的孤女還沒法子反抗。

坑得林熙菡除了嫁給伍敬安這樣娶不到老婆的,就嫁不出去了。

這些傳言在林熙菡及笄禮上,崔林兩家連同衙門按照大胤遺孤法律去銀號取了林熙菡的嫁妝,更是越傳越烈。

世人萬萬不曾想到林國公府都倒了林熙菡還有超過萬貫的家財做陪嫁,林玉 夫婦果然有遠謀。

成箱成箱的奇珍異寶,成捆成捆的綾羅綢緞這些都不算,光是關于林熙菡產業的地契和田契就裝滿了兩個箱子,如何不讓心驚和垂涎。

一時間滿京城都在議論林熙菡和伍敬安那場不匹配的婚事以及林熙菡的驚世嫁妝。

這些還不算,尤其是當向來吝嗇非常的憲宗夫婦親自下旨讓內務署按照公主的規格給林熙菡操辦婚事的時候,世人更是大罵長公主狡猾。

這些種種被伍家大太太听了進去,也不由懷疑了起來。♀

甭看長公主夫婦向來重視伍家大房,但是伍大太太還清楚得記得早幾年晏家得勢的時候,長公主是如何偏心二房,便是她生為長房嫡出媳婦又是郡主封號也是半點比不上。

直到晏家獲了罪,滿門抄斬,一家幾乎死絕。二房才銷聲匿跡成了伍家隱形人。

可就是這樣長公主也不曾虧待了晏氏所出的三個兒子。反而因為二房三子不及大房三子得勢,多有偏袒。

伍大太太一想到陳年舊事不由懷疑起長公主當時是否故意毀掉了伍敬行和林熙菡的婚事,就是為了給伍敬安這個討不到老婆的得好處。

在伍大太太看來,林熙菡雖然不及崔明條件優越,可從另一個角度看還是勝過崔明的,頭一個就是崔家哪怕再富裕,也絕對給不出林熙菡嫁妝的一半給崔明。

伍大太太不貪財,但是這大筆財富放在眼前,伍大太太不由多想,長公主是否拿自家的兒子做了筏子。給伍敬安謀利。

這些種種猜忌在伍二太太拿著林熙菡的嫁妝冊子當長公主那兒登記婚書的時候,當場爆發。

「呦。弟媳婦還真是好算計,一下子三個兒子和孫子日後的嚼用是齊了

伍大太太紅著眼看著造冊上的田宅鋪子,一下子可以肯定長公主必定是為了二房,才故意毀了伍敬行的婚事,為的就是給二房找個有錢的媳婦,養二房一家。

鬼都知道伍氏雖富裕,但奈不住子孫多。公中產業多,但是分到個人手上卻不算多,尤其是大部分產業要歸承繼家業的大房,等他日二房分家更是少之又少。

誰都知道伍敬安最受長公主疼愛了,他又沒什麼本事,長公主總要為他打算。

原先她當不過是私下多貼補些私房,沒想到直接給他找個嫁妝豐厚的媳婦。

半點沒想過林熙菡曾經是伍敬行的未婚妻。

伍大太太的種種不平,晏氏半點看不出來,要知道當時伍敬行和林熙菡定婚事的前後。伍大太太不知道鬧得多厲害,恨不得死了去,阻止了這次姻緣。

故伍二太太也當時伍大太太還為伍清雅的事情遷怒了林熙菡,當即低眉順眼的細言細語道,「咱們家嫂子當家,嫂子慣是公正廉明,哪里能讓伍家做出這等子貪了媳婦嫁妝的事兒

伍二太太話里帶著幾分不明顯的奉承,若是往常伍大太太听了必是還得意幾分,可今日她心里對二房多了成見,伍二太太的說法听在她眼里就和挑釁沒兩樣。

伍大太太不由冷哼了一聲道,「我當家歸當家,可也當不了隔房的人心。人家的媳婦自然有人家教,我便是見了貪圖媳婦嫁妝的事兒,一個做伯娘的也是說不得的

伍大太太這不陰不陽的話一下子讓伍二太太感覺到了伍大太太諷刺和敵意,她不由臉一冷,忍住怒氣道,「大嫂,您放心,我晏氏一族現在雖沒什麼地位,卻有的是風骨。再不成事兒,也做不出吞媳婦嫁妝的事兒。「

「弟妹,你這是什麼話來著,我又不是說你吞媳婦的嫁妝,你又何必心虛來著呢?「

伍大太太見伍二太太動了怒,心里才好過一點,她張狂地笑笑,然後扶著丫鬟的手,道了一句,「人說出來的話就和打樁般,說一個算一個,你今日說出的話,我可替佷兒媳婦記下來

「你……」

伍二太太被伍大太太莫名其妙地挑釁給堵得無語。

「婆婆,這大伯娘是把清雅小姑子的氣撒到咱們二房身上了

旁邊的二媳婦小陳氏見了婆婆吃虧很是不服氣,卻礙著長輩說話,晚輩插不得嘴,心里嘔得很。

伍二太太不說話,她心里卻暗道怕不是清雅的事情那麼簡單。

果然下午的時候,伍大太太就拿著冊子給長公主說起了府上開銷過年,今年收成普通的事兒,要求精簡人員。

長公主不管事兒已久,大兒媳婦說了,她也不大樂意這等子小事兒,就直接讓大兒媳婦做了主。

等到晚膳的時候,二房發現沒了晚膳,灶上了沒人。找伍大太太說起了這事兒。伍大太太才道公主府裁人,二房的小廚娘被退了回家,新來的小丫鬟暫時代替了廚娘做事。

伍家二太太是個能受氣的,可不代表伍家二爺是個能受氣的。

伍家二爺伍承志受岳家影響,老幾年沒升個芝麻大官,現在還是個上輕車都尉的虛爵和四品芝麻官,比自己上戰場的兒子高不了多少,更別提大房的子佷。

今年年初為了子孫計,早早退了下來,管著伍家的族學。

伍二爺官場不得意。但在伍家宗族里卻比伍大爺這個長房嫡子未來的伍家族長還吃得開。

伍大爺性子穩重,伍二爺卻是能收能放的。擅長社交,管著族里雜七雜八的事兒,卻能相當圓滑的處置了去。

若不是晏家拖累,官場上的成就絕對不會比伍大爺低。

伍二爺一看大嫂欺負上了門,也不拿捏下人,教訓管事兒,更不會找揪伍大太太。犯了忤逆大嫂的事兒,自然也不會跑到長公主夫婦那兒告狀,讓自家哥哥不舒坦。

而是讓人到太白樓定了幾席面,喚了長房幾個子佷來吃酒。

伍二爺到了辰時三刻去喚自家佷子吃酒,這晚膳不像晚膳,一般京里人辰時前就吃完了晚膳,夜宵又不想夜宵的,伍大爺心里琢磨著奇怪,就喚了前廳的下人問起了二爺怎麼這麼晚才喚人吃酒。

下面的管事也是精怪的。自然不敢兩面得罪,就說了句圓滑的話道,「今個公主娘娘說起府里太過鋪張浪費,太太便精簡了些,常听二房的人念叨小廚房的廚娘不甚精細,故太太便辭退了廚娘,可這廚娘性子倔強,連晚膳都沒張羅,人就走了

管事說得好听,伍大爺听了也覺得府里人事變動,一時沒安排好人,便道,「讓太太還是盡快給二房安排好人手,沒的讓府里的老爺成日吃外面的吃食

「哎。「管事連連點頭。

伍大太太听了伍大老爺提到了這事兒,也不好再在上面使絆子,但是掌家太太對付人還是相當容易的。

伍大太太高薪給伍家二房聘用了御膳房老師傅,可惜這老師傅老眼昏花,五味盡失,掌不了勺子,起不了調料,燒得菜實在讓人吃不下去。

伍二太太不想惹事,不由讓老廚子嘴上說,指使二房小廚房幾個燒火切菜的丫鬟掌勺子,這日後還真培養了幾個好廚娘。

伍大太太見廚房里給二房添不得堵,沒過多久就如法炮制的將二房的花匠師傅給攆了走。

沒隔幾日,伍二爺精品的蘭花給養死。

伍二爺暴怒,又看在哥哥面上不好和嫂子計較,當即去了大爺書房,討要了一盆蘭花借著養幾日。

燕京府早幾年不似如今好牡丹,而是好蘭花。

故伍大爺和伍二爺這輩的老人也多是好蘭花。

伍二爺捧走的是大爺心愛的名品,伍大爺不好太過小氣,卻也千叮萬囑。

伍二爺拍拍心口保證道,「大哥,你不放心我,還不放心咱們家的花匠來著。你是知道的,咱們兩房伺候草木都是娘早年從長平姨娘那兒搶了過來的

伍大爺這一想也是,家里好花的爺們也多是看看,偶爾澆澆水,有幾個有那麼時間精心培育的。

伍大爺的蘭花進了二房三天,他心里就怪念叨著的,不由去二房弟弟處看了看,沒想到一看就肝膽俱裂,好好的蘭花如霜打了一般,眼看不成了。

「哪個混蛋伺候的?」

伍大爺暴怒,花房的小廝當場哭訴,「花房的師傅被大太太攆了走,小的實在不會伺候這些名貴的東西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