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十八章 山莊

作者 ︰ 旻寧

「九娘,你說你要幫出去住?」

林熙菡要走,崔大舅母很是驚訝。

這段日子她身心疲憊,除了大兒子喪妻,兩小兒子娶妻,崔明定親,這一連串的事兒讓她身心疲憊。

最主要的是崔大舅母到底年紀大了,精力不足,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兒壓在她一個人頭上,她著實吃不消。

「九娘,你怎麼要幫出去,是不是家里有人怠慢了你,還是出了什麼不順心的事兒?」

崔大舅母見林熙菡神色不像是說笑,樣子倒像是拿定了主意,「還是你表姐的事兒,有人拿你做筏子了?」

自己帶大的孩子自己知道,崔大舅母清楚林熙菡的性子冷淡了些,卻不是什麼小心眼的,相反謹小慎微,乖巧體貼,很惹人疼愛。

崔大舅母喜歡林熙菡的性子,也清楚林熙菡的性子,若不是旁人逼急了亦或是怕給家中添麻煩,不會提出離開的事兒。

「大舅母,您說什麼來著呢?九娘又不是頭一次到咱們崔府,我好歹在崔府長大的,家中長輩都是看我長大,崔府奴才哪里敢怠慢了我來著

林熙菡見崔大舅母發怒,乖巧地坐在崔大舅母身邊,取了美人錘,給崔大舅母敲起了腿,「只是這段日子,家里人都各有各的忙處,九娘閑在家里沒事兒做,這才想要出去走走來著

崔大舅母懷疑地看看林熙菡,林熙菡又露出一抹乖巧的笑。連連點頭道,「大舅母,您就答應九娘嗎?家里實在閑得慌,女學又上不成。大表姐又在備嫁。九娘閑得都快發酵了

林熙菡撒嬌逗得崔大舅母發笑,「你這丫頭。好吧,不過只是去散心,年前必是要回來的

林熙菡點頭保證。

崔大舅母又道,「去的時候,把張晃家的帶上

張晃家的是崔大舅母的陪嫁,早年均是跟在崔大舅母身邊做事兒的,只是現在崔府的家生子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根本不夠用。故崔府現在用的奴才。多數都是新買新教的。用起來並不貼心。

崔大舅母不放心林熙菡身邊的人伺候,又覺得蘭嬤嬤年紀大了,她一時找不到靠譜的老嬤嬤。只能暫時將張晃家的調過去伺候林熙菡,以免小姑娘在外面出了事兒,沒個人商量。

林熙菡明白崔大舅母的好意,卻不太樂意張晃家的在身邊伺候,最後想到怕是自己不用張晃家的,崔大舅母越發不放心,遂點頭。

得了崔家當家主母的允許,林熙菡就留幾個下人看房,領著屋里的人去五柳莊賞玩。

五柳莊是早年林國公府倒台,牛閣老一黨抄家時候。朝廷發賣的莊子,據說太祖時期南華公主的陪嫁,可惜後人不爭氣,多次專賣,最後落到了林熙菡手上。

初到手的五柳莊不大,不過是個十傾的莊子,里面還含著一個小山包和一個天然小湖泊,林熙菡得到也沒怎麼精心打理,簡簡單單重修了一下莊園,就做了個小別院。

姬文璟篡位,此處成王家族人的封賞,王氏後族貪圖享樂,得了此處的又是王皇後的幼弟王懷南。

王懷南是王家有名的紈褲子弟,有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出入豪車寶馬,進住玉宇瓊樓」的「神仙公子」說法。

他過慣了奢華生活,又是個完美主義的擁護者,見五柳山莊如此粗糙,自是心懷不滿,痛下決心的改造。

挖山填湖,大興土木,強佔土地,恁是將小小的十傾小農莊變成了佔地三十頃,堪比皇家行宮的大型宮殿。

等到姬文璟大敗,王家過江逃至東京,這處山莊就落到了朝廷手里。

按照大胤朝的律法,被偽帝小朝廷強佔的財物產業,只要有契書,就可從朝廷領了回去。

林熙菡產業的契書慣是寄存銀號,姬文璟謀朝篡位也不會坑了他自己佔了股份的銀號,就算抄撿大胤世家的財富,也不曾想到抄撿林熙菡那一堆藏在書箱底下的紙張。

就算發現,姬文璟朝廷也不會對憲宗朝廷那些被新朝廢棄的契書感興趣,因為這些在新朝完全是不受認可。

北胤朝廷萬萬想不到北胤的壽命會這麼短。

南胤大勝,林熙菡就從銀號的地窖取出了書箱,里面的契書自是一個不少。

林熙菡拿著契書按照大胤律恰巧佔了王家別院最精華的部分,憲宗性格極為執拗,不知變通,不僅自己守法守規矩,就連大胤朝的臣子也要按照他的規矩來。

現在林熙菡正巧佔了行宮的十傾地,憲宗不好貪了林熙菡的產業,但是要是還給林熙菡又無法將行宮分成幾段。

無法憲宗作為賠償就將旁邊小行宮連同十五傾良田賜給了林熙菡,仍舊喚作林熙菡的五柳莊。

林熙菡白得了便宜,自是不會不滿,很是樂意的笑納了。

新五柳山莊也是王懷南的產業,小行宮的建造也是配合大行宮建造的,取自悠然山野間的意思,特意在精雕細作的行宮外又造了一處別具鄉村氣息的休息處。

說實話王懷南不是個好臣子,甚至不是個好人,卻是個富有歪才的建築家和藝術家。

他建造的新五柳山莊,在林熙菡看來,和早年的五柳山莊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在這樣的地頭養生休息在舒適不過了。

呼吸著新鮮空氣,看著官道兩側的自家良田,以及不遠處瓊台閣樓,林熙菡一行人都歡天喜地的,心情舒暢。

紅繡甚至連連道,「這買賣做得好,十傾地變成十五傾,還帶這麼大一個莊園,算起來,就算十傾地積累了上百年也增加不了這麼多

綰容忍不住直翻她白眼,蘭嬤嬤也偷笑不已,指著窗外的良田道,「紅繡這丫頭說的不動听,卻也算說了個實話,咱們原先的地佔了山頭,土地淺薄,產量不高,好點的不過畝產九斗,差點的連六斗都不到

蘭嬤嬤比劃了兩下,「現在這陛下賜的地,卻是實實在在的良田,產量堪比江南肥沃的上等良田,畝產近十二斗米。「

綰容倒抽了口氣,她出生錢塘,很是清楚江南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才能在風調雨順下達到畝產十二斗米。

沒想到這塊北方寒地也有這樣的肥地。

「嬤嬤,這太夸張了

「可不是老身侃大山

蘭嬤嬤得意的笑笑,「這塊地太祖年間就是江陽王的產業,江陽王一脈均是膏梁紈,不事生產,好賽舟,北方少雨,冬日冷,湖泊易結冰,江陽王府就出了個主意,將小長河挖成了大長河,淺水湖挖成了深水湖,連連挖河底的肥淤泥,通通倒在了這塊荒地上

「這還不肥死了紅繡搶答道,「早年常听爹爹說,河里水肥,肥不過淤泥,農家就常挖溝渠的淤泥來壓肥

「嘿嘿,這還不算

蘭嬤嬤又拉開長簾,指指不遠處的馬場,「那邊早年是皇家馬場,馬糞之類的牲畜肥也通通倒在這兒,誰讓這塊地空著慌,江陽王府又不種植

林熙菡听罷,這才點頭道,「連連施肥,卻不種植,此地怕是早就養成了肥地。難怪當時安伯別處通通不選,非選了這大半荒著的草地。安伯不愧是老把手的大管事兒

「呵呵。老身家那個糟老頭也不是什麼精明能干,懂得多的大管事兒

小主子夸獎自家男人,蘭嬤嬤有些不好意思,「不過是有了幾分眼勁兒。他原先就見這塊荒地四周的農田肥沃,產量堪比江南

蘭嬤嬤又指指依稀可見的農田,「可越離得遠,產量越低,又听這里草木繁茂,江陽王府,每年都要來燒幾次野草,才能清的干淨,才想到打听這塊平地的來處。這一打听就發現了這是塊老肥地

林熙菡點頭,蘭嬤嬤又壓低聲音道,「更何況旱災的時候,邪教還在這兒種了佔城稻,據說還有了收益。要知道那時候可是大旱災,北胤幾乎寸草不生的時候

「旱災還能種成佔城稻?」林熙菡突然問及。

「是啊,不多,卻收益不多。那到底是旱災的時候

蘭嬤嬤怕林熙菡嫌棄收益少,棄了這塊肥地,強調道,「這真是塊寶地,除了地方大點,西邊離水源遠了點,放水不易,就沒一處不好的,絕對比旁邊幾塊產量更高

林熙菡見蘭嬤嬤誤會了才道,「佔城稻再耐旱也是不能缺水的,怕是這地底下有了地下河。嬤嬤,你剛才說西邊打水不方便?」

蘭嬤嬤點點頭,「是有點不方便,這塊地有十五傾,卻只有不到三傾地東邊靠著小長河,這開渠放水,總是到了西邊地勢高的,不得不打水。「

「到了莊子,請開井師傅看看,西邊那頭能能打了井,這地下不出意外是有水,這西邊開了井,放水,總比從東邊挑水輕簡些

林熙菡一交代,蘭嬤嬤點頭,還讓瑾言記了下來。

林熙菡一到五柳山莊,安伯一家子早就等著。

特別是安伯一見林熙菡就湊了上來,「小小姐,您交代得事兒,老奴不負眾望,給完成了來著

林熙菡吃了一驚,「那樣做好了

安伯點頭,林熙菡很是感動,她不過是隨意交代,並不曾太放在心上,沒想到安伯還真盡心盡力的辦成了來著。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