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八十七章 糾紛

作者 ︰ 旻寧

按照中年婦孺的話說,當時她的養母生下一幼女,卻面臨夫死無子,家業不能繼承,只能和弱女相依為命的下場,就一時心狠下,收買和她同一個月份生產的遠方表姐的女乃娘,打听清楚崔家情況,將二人女兒換了變。

崔老太太在一次次看似合理又頗有疑點的說法中,開始有些相信。

世人皆看到崔老太太寵大女兒,卻不知道崔老太太曾經因為不知名的感覺對崔大姑女乃女乃頗為冷淡,直到崔大姑女乃女乃年長,性子不著調,崔老太太才發現由于自己的疏忽導致長女長歪了。

崔老太太心懷愧疚,這才一寵再寵的彌補長女。

崔老太太很久之前就對長女的感覺很特殊,那種從心底發出的淡淡疏離,哪怕崔大姑女乃女乃嫁了人,也不曾消失。

尤其是小女兒再世的時候,崔老太太總有種大女兒不是自己的孩子的感覺。

崔老太太這個老祖宗對換子說法的相信,導致于崔家老宅上下不由都信了這事兒,要知道這做父母哪有認不出自家孩子的。

崔老太太信了,崔大舅舅都更是信了,就連崔大姑女乃女乃自己也覺得是真的,這下子更是病得一塌糊涂,哭鬧著欲死欲活。

等到崔家兩兄弟在抗蠻戰場上大勝,被朝廷封官的消息傳來,崔大舅母身體好了大半,這才發現自家多了莫名其妙的大姑子。

崔大舅母性子不好糊弄,她當即找了老人又和崔老太太對了口風。往年舊事被她挖的七七八八。

崔大舅母心里懷疑不已,悄悄遣了人查起了那個新來的大姑子的底,這一查,還真查出了舊事兒。

這婦人的確是崔老太太遠方表親的女兒。但是卻是實實在在的親生,不是什麼養女,她之所以跑到這兒,異想天開,全耐于生活所逼,沒了活路,才起了黑心。

更主要的是她還有個同伙,就是早幾十年混不下去的崔家老人,恰巧是她的鄰里。

她們本來打算趁著崔府主子都不在,上面詐騙一番。哪想到人剛來。就發現崔家主人竟然趕了回來。

一干人等沒法子。只得硬著皮頭撐下去。

事情的真相被揭穿,要死的崔大姑女乃女乃白崔氏一下子又活過來了,崔老太太卻大病了起來。唬得崔大姑女乃女乃本想鬧騰的心,也安分下去。

不管崔家上下是否暗自嘀咕老太太糊涂了,現在沒臉見人,就裝起病了,崔老太太終究是一家大家長,崔家的老祖宗。

崔老太太病了許久,崔大舅舅夫婦原打算去金陵的計劃又不得不延後,就連林熙菡身邊的幾個奴才,寄人籬下,也不好撇下崔家。獨自上路。

崔老太太是真的病了,兒在母心,崔老太太生產崔大姑女乃女乃的時候正巧是崔家遭難的時候,這次詐騙和假冒的事兒,何嘗不是提醒崔老太太崔大姑女乃女乃未嘗可能不是親生的。

崔家人人都道崔老太太糊涂了,魔障了,但是作為一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總有一股天然的感覺。

崔老太太清楚知道那個婦人不會是她的女兒,但是崔大姑女乃女乃也不見得就是。

崔老太太病了,崔大姑女乃女乃安分多了,她清楚的知道這崔家她的靠山不是崔閣老這個父親,也不是崔大舅舅這個大哥,而是這個總是過度疼愛她的母親。

崔大姑女乃女乃對崔老太太的心是真的,她心里是孝順親母的。

崔老太太病了,崔大姑女乃女乃床頭用心伺候病母,孺慕之情言表。

人心是肉長的,崔老太太養了崔大姑女乃女乃三十多年,哪里會沒有情分的,總不能為了心中某種懷疑,就對這個女兒不管不問,何況感覺這東西哪里能做罪證的。

崔老太太又細細想起崔家當年的舊事兒,崔大姑女乃女乃出生的那段日子,正是朝中動亂的時候,妖後禍亂朝綱,崔氏一脈遭了苛責,全族均被妖後強行限制在京都,不許回故都。

直到崔老太太的父親,老柳閣老一怒之下闖了金鑾殿,崔氏一族才得以全身而退,高宗皇帝親自下令將崔氏貶回江南,保全了崔氏一族。

崔氏在江南潛伏十年,張氏妖後為權勢與高宗對立異常沖突,高宗曾經三次下旨將崔氏舊人重啟。

崔氏一脈不願參與黨爭,借機避退。

一直到先太子死後,高宗晚年,崔氏才重新進入朝廷。

而當時許多權傾一時的家族和個人早就在高宗和妖後的斗爭中夭折,唯獨崔氏不曾少了寸草寸丁。

崔老太太回憶這段歷史,發現縱使崔大姑女乃女乃出生的時候,朝廷局勢緊張,但是崔家還是相當安穩的,她作為柳家姑娘,崔家媳婦,她生的孩子亦是金貴的,哪有人敢做下混肴崔氏血脈的事兒。

崔氏再沒落,亦是老世家。

崔老太太這一想,就解了心結。

崔大姑女乃女乃不可能是旁人生的,便是旁人生的,這麼多年了,感情不是假的,亦不是一個僅有血緣關系的人可以輕易代替這個在崔老太太身邊三十多年的女兒。

崔老太太心結一解,病就大好,當即嚷著要去金陵接回崔家的孩子。

崔大舅舅亦接到了崔閣老的吩咐和朝廷的任命,趕往金陵上任。

北胤動亂,大胤朝的朝廷散了架子,崔大舅舅這樣的京官也沒了職務,現在南胤朝穩定了,崔大舅舅自是要上任的。

崔家趕至金陵,林熙菡表姐妹這兒也有了麻煩。

原來那日高兮妘吩咐下人綁了那個傻子送到了柳家大夫人那兒,讓柳家大夫人悄悄處置了去。

柳大夫人出自錢塘高家,乃是高兮妘堂姑媽,柳大夫人一看就明白是這個傻子沖撞了自家佷女。

高家亦是江南一帶的名門望族,祖上雖是出生鹽商,卻是幾代前的事兒,現在是大胤朝有名的既貴且富的新老世家。

尤其是高家自高宗以來,就越發開始發達,直到今朝都頗得聖心。

不然柳家這個帝師家族也不會聘娶高夫人做掌家大兒媳婦,除了高夫人心情柔順,性子豁達,堪為良配,更主要的是柳家看重了高家的後勁兒,還有當時朝廷不明的局勢。

高夫人做了柳家媳婦,十二萬分小心,幾十年不曾出過錯。

現在來了江南地頭,竟然因為一個傻子差點出了差錯,實在讓高夫人心中不舒坦。

泥人三分火性,柳大夫人高氏心里不舒坦了,下面的下人也深會意主子的心思,當即狠狠教訓了葛霜兒的傻兒子。

並且等到宴會過了,柳家沒了外府的小姐,才將傻子從地窖里拖了出來,攆了出去。

葛霜兒這次來柳府,是靠著弟弟名頭,借著舞陽宗姬的名頭來的。

舞陽宗姬是高宗晚年所出的女兒,高宗過世的時候,她才十來歲歲,年紀不大,輩分卻高,現在三十多歲,新寡三年。

舞陽宗姬長得不美,母家無什麼失禮,生母不過是個宮人,乃是高宗一夜寵幸留下的子嗣。

故舞陽宗姬宮中也不慎得寵,嫁入的夫家也不過是個小世家。

但不知道是舞陽宗姬的幸運還是不幸。

舞陽宗姬的夫家無什麼權勢,也沒什麼能耐,卻是個憲宗忠心不二的,姬文璟謀朝篡位,蠻族攻入,其夫家上下不僅拼死殺敵,保家衛國,最後舉全族之力,保全了舞陽公主和其兩個兒子。

憲宗感念其夫家勇猛忠心,故不僅加封舞陽宗姬的舞陽封號,還給她兩個兒子賜了爵位。

一時間舞陽宗姬名聲大震,成了風雲人物。

至于舞陽宗姬如何和葛霜兒成了一處,那倒是個風流韻事兒。

葛家人天生有個好樣貌和好身材,葛漢明又恰巧佔了機遇,多次救下了落難的舞陽宗姬母子三人性命。

一來二去,葛漢明和舞陽宗姬也有了幾分感情,只是礙于舞陽宗姬夫家新亡,才沒去憲宗那兒求賜婚。

但南胤上下也算是默認了二人關系。

大胤不禁寡婦二嫁,尤其是戰爭年代,為了人口,還多有鼓勵。

只是世家子弟到底不大看得上葛漢明,不是因為他身份低微,而是因為他人品瑕疵。

葛漢明從軍多年,從罪人升任小官,直到平了奴籍,最大的因由除了他果敢奮勇殺敵,還有他得了上司賞識。

葛漢明的上司官職不大,出生不高,卻是個慧眼識英杰的,他賞識葛漢明上書平了葛漢明的奴籍,將他掛入軍籍。

可以說葛漢明的上司是葛漢明的伯樂,若是沒有他這一舉動,莫說葛漢明能夠憑借軍功升任赫赫有名大殺蠻大將軍,就連葛漢明的性命也難保,早做了戰場上的炮灰,更別說用軍功換回葛家身份,洗刷閣家恥辱。

更何況葛漢明的上司還在他微末的時候,前程不明之計,就將膝下小女兒嫁給了葛漢明。

可現在葛漢明一和舞陽宗姬互通有無了,葛漢明的岳父一家就因軍中失誤,死在了戰場上,他的妻子也因難產而亡。

甭看後來葛漢明做得多麼冠冕堂皇,對妻子和岳家的事兒多麼傷心,這里都少不了葛漢明耍的貓膩。

葛霜兒靠著舞陽宗姬強行參加了柳家家宴,柳家就算再不歡迎,也是不能攆走公主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