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六十四章 背叛

作者 ︰ 旻寧

伍敬安並不清楚林熙蕙對他突如其來的恨意,但是不代表他是傻子,完全不知道提防人。

林熙蕙第一次陷害他,他並不曾把這個弱質女流放在眼里,可是當他差點被林熙蕙這個從不曾結怨過的女子整得小命嗚呼,他這才重視起林熙蕙這個人總莫明奇妙仇視著自己的人。

林熙蕙對付他的辦法千奇百怪,敗壞名聲是她慣用的手段,伍敬安本就是不在乎名聲的,何況世人皆重視外貌,他形象不美,不討外人歡喜,本來就有些不甚雅的名聲,林熙蕙那些子手段也不痛不癢。

後來林國公府倒了,林熙蕙手上沒什麼權勢,也消停過好一陣子,伍敬安也松了口氣。

這些婦人見不得人的手段,伍敬安不畏懼,但是也吃不消,頭疼得緊。

河間王世子愛慕林熙蕙,為林熙蕙做出諸多瘋狂的事情,伍敬安再次避開其風頭,可惜林熙蕙卻不放過他,多次挑釁上門。

伍敬安生為長公主孫,陛下子佷,半個勛貴,論地位是不及河間王世子根紅正苗的皇族子,可論起與憲宗關系親密程度,河間王世子亦是半點不及。

伍敬安不屑與小女子計較,還能不和河間王世子這個大男人計較來著。

伍敬安狠狠教訓了一頓河間王世子,擺月兌了林熙蕙的糾纏。

伍敬安很是奇怪,林熙蕙為何對他如此惱恨。後來一次意外,他從長公主和伍伯爺口中得知,林老國公再世曾經與伍家協議結兩家之好,來保林氏血脈。

伍家子嗣諸多但嫡系長公主這脈,除了伍敬安和伍敬行兩兄弟便均早已定下親事,而伍敬行早就被賢王選中為嗣子。現在雖未曾得到皇族認可。伍家也不好隨意插手他的婚事。

伍家若是與林國公府定親,那麼唯一可以的人選便是伍敬安。

伍敬安頓時理解林熙蕙的仇視和惱怒,林熙蕙這樣的貴女自恃甚高,母家出生勛貴甄家,祖母牛氏乃是新貴牛家,嚴格意義上並沒有得到正統的世家教養。

新貴皆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輩,骨子里的涵養不夠。哪里能夠教養出謙遜富有家族責任感的世家女,以貌取人,以勢取人再正常不過了。

可惜伍敬安理解歸理解,卻覺得有幾分好笑。

林熙蕙如何覺得他伍敬安便願意娶她來著。

是的,他伍敬安算是伍家最沒出息的男人,長得不帥,也沒經天緯地的才能。更沒有聲名遠揚。嚴格意義上並不算青年才俊,是大胤朝世家中最普通的少年子。

而唯一不普通的地方怕是他嚇人的體重,伍敬安小時候也長得俊俏可愛,甚至有小玉童的說法,可到了他年長,體重越來越嚇人。五官也越發讓人看不清。

以至于旁人看到他首先主意得是他一團肉,世人重外貌。伍敬安這樣的人便是有些才華有些能力,也惹人閑話,伍敬安不好名聲,生為家中幼子,也沒什麼家族責任,他也樂得清閑。

是的,伍敬安平庸,可這些不代表平庸的男人就喜歡高攀自以為自已是女神的女人。

伍敬安從前不曾知道有林熙蕙這個人,也對她毫無興趣,等知道這個無端仇視他的女人,他更是厭惡不已。

林熙蕙五官長得明媚艷麗,卻又不艷俗,算是可雅可媚的類型,早年常常參加花宴,也傳出一些美名,有著什麼京城第一貴女之說。

但是那些真正的世家勛貴皆是知道的,藏在深閨無人知,這才是世家閨秀該有的舉止。

說句軍中男人的粗話,又不是八大窯子,瓦肆勾欄的,還要傳什麼艷名來著。

甄夫人糊涂,牛老太太糊涂,她們做這樣的事情一看就是上不得台面的新貴世家。

林熙蕙這般舉止,伍敬安就是頭一個不喜歡,不說林家有沒有其他女兒家,便是沒有他也不見得會去娶林熙蕙。

何況林熙蕙本來和姬敏舒關系親密,甚至起了結親打算,後來靖王不同意,便另定下林熙蕙的表妹甄玲,就是否認了林熙蕙的婦德,伍家這個時候再和林熙蕙結親,這不是打臉來著。

靖王不要的媳婦,伍家要了去,不是承認伍家不及靖王府,伍敬安不及姬敏舒來著。

伍敬安很明確的對林熙蕙表達了他不會去娶她的事兒,讓她好好放下心,別在折騰他了,他是胖子,也是有品位的胖子,不是見個女人就愛的。

可林熙蕙的腦袋構造與人不同,伍敬安的舉動不僅沒讓林熙蕙解除誤會,反而讓林熙蕙越發覺得伍敬安是在糾纏她。

伍敬安很是無語,又不好讓親戚中的女眷去周旋,怕引了誤會,又不好讓哥哥們去接觸林熙蕙,怕哥哥們被她敗壞了名聲。

伍敬安只要多次讓下人隨從約見林熙蕙,可伍敬安還是低估了林熙蕙的惡毒,她竟然將白家姑娘送到了他床上,差點毀了人家姑娘名聲,甚至這次事件牽連到自己三哥伍敬行。

伍家兄弟關系親密,伍敬行和伍敬安關系自然親密。

伍敬行自此就被林熙蕙糾纏上,伍敬安很是愧疚,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哥哥,哥哥青年才俊,這一被林熙蕙糾纏了,惹了閑話,有了風流名聲。

哪里還有什麼好人家的女人嫁給伍敬行,再來賢王家可是早早考慮了孔家姑娘和柳家姑娘。

孔家、柳家皆是當世名譽極好的世家。

孔家乃是孔聖人之家,萬般不用細說。

而柳家確是女帝至大胤兩個王朝有名的書香世家,祖上出過無數帝師大儒,最有名的就是酆矢王朝期間的三代女相,堪稱當時奇女子,民間聲譽甚至高過酆矢王朝開國女帝。

就連大胤朝立國,女子禁止入朝為官,大胤朝世代打壓禁止民間談論前朝,便是提及也皆是貶低和侮辱的言辭,導致民間對前朝的言辭噤若寒蟬。

可那些典籍和傳言中卻從來沒有否認過柳家女相,就連大胤朝的皇帝也不避柳家女。

伍敬安就知道高宗時候有一次問及柳太傅諸事,柳太傅不答,高宗又追問柳太傅長子,長子答不出,高宗便直接去了王府求見了柳太傅次女陳王妃。

陳王妃也多次給高宗朝廷政策提出了建議,甚至張氏太後與高宗事情旁人不能提及,唯獨陳王妃多次說了,高宗也從不曾惱怒,反而一笑而過。

就連張氏太後也私下對人贊嘆與陳王妃神交已久,仰慕之。

世人渴求孔柳兩家女,伍敬安覺得是自己毀掉了伍敬行的婚事,故伍敬安便開始了對自己哥哥保駕護航的行動。

最後甚至落入了林熙蕙手,成了俘虜,很是受了一段侮辱。

人吃虧,長一智,伍敬安做事多了幾分小心謹慎,這也是他為何對黃伯的陡然反常比旁人更主意幾分的原因。

旱災情形慘烈,眾人心中皆隱痛,除了剛開始的時候有人提過一兩次,到了如今早就麻木得不在多言。

可黃伯恰恰相反,從開始時候他神色麻木,不多言語,甚至在難民殺死活吃好心送糧的一家人時,黃伯表情也毫無不忍,反而快到了薊州港口,快要能下海南行的時候,黃伯卻多了幾分人性的感概,怎麼不讓伍敬安懷疑。

「怕是黃伯,諸事沒那麼簡單,大家還是注意一下,趕緊趁著天黑,快快行動,怕是馬上黃伯就會引來難民了

伍敬安查探了一下馬蹄新鮮程度,估計了一下黃伯出走的時間,吩咐眾人拔營前走。

伍敬安說話沉穩,做事穩重,毫無小胖子曾經那種張揚囂張感,林熙菡越發疑惑小胖子經歷了什麼,不過馬上林熙蕙也不再關心這些。

伍敬安、姬敏舒和護衛商量片刻,眾人就開始收拾行囊,拔營往薊州郊外碼頭行走。

這段路程如今已經不到三十里路,若是走的話,一個天亮就到達了。

林熙菡知道如今燕京府外的旁的幾個府城很混亂,沒想到剛才京城地頭,就亂成這樣。

眾人走的很沉默,速度也很快,除了夜間寒涼,更多的是怕難民趕上來,畢竟眾人也休息老長一段日子,要是那些難民一直跟著,怕是如今離得本來就不遠。

加上眾人的那群馬和馬車皆已經被黃伯盜走,唯一剩下的就是巡夜的護衛腳下的三頭馬,而這三頭馬也是被用做拉走眾人放在各自帳篷里的行囊干糧以及馱著不良于行的姬敏舒。

伍敬安的猜測果然成真,沒過多久,就看到了黃伯領著一縱馬匪趕了過來,不遠處還有一排排的難民。

林熙菡眼尖,一眼就看出了黃伯身邊的頭目做的馬就是崔家的珠穆沁馬,如今北胤旱災,馬匹尋常人根本養不起,崔家的那些良種馬早早就揮淚砍殺,獨留下頭大頸短,體魄強健,胸寬鬃長,皮厚毛粗,能夠抵御嚴寒忍受炎熱的鐵蹄馬。

林熙菡冷笑,黃伯作為崔家的家生子,能夠留在北胤做接應,想來必是得崔家重用的,沒想到最後卻會投靠一個不知名的人物,來坑害自己的主子。

林熙菡看黃伯對難民首領點頭哈腰,屈膝討好的樣子,便清楚黃伯的行為必是臨時起意,並不是早就和難民首領相勾結的,想來怕是那些子難民也是被黃伯真正主子利用了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