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三十二章 抗蠻

作者 ︰ 旻寧

「這,這……」

梁元釗疼女兒,怕女兒吃虧,連皇後都不願意她做的,哪里能讓她去守活寡來著。*****$百=度=搜=四=庫=書=小=說=網=看=最=新=章=節******

文永康見梁元釗為難樣,更是故意板著臉道,「怎麼老夫這文府配不上梁府來著?」

「大人,太尉,太尉……」

梁元釗說不出口,一邊是心愛的女兒,一邊是老上司,這豈不是結不成親家就成仇家來著。

「呵呵……」

文永康不在為難梁元釗,他怕再為難下去,梁元釗這個高大的漢子就縮成了寸丁,暗示道,「難不成老夫就沒兒子來著了?」

「大人,您的意思……」

「我那不成器的兒子早早沒了,又留下個不成器的孫子,一跑沒個影,膝下荒涼,又和舊人之子投緣,就認養了個兒子

文永康指指不遠處張望的張建道,「算是我高攀了舊人血脈,只是這孩子不喜歡宮中生活,又憐憫老夫膝下荒涼,才起了給老夫送終的心思。你看看你滿意不滿意,滿意得話,咱們就做兒女親家

「滿意,怎麼不滿意

梁元釗一听是張建,心中狂喜。

「你可要想清楚了,這孩子以後可不是皇家身份,而是老匹夫這個出生鄉野的民間嗣子

文永康提醒道。

「成,大人。不要小瞧了文都。文都也算個出生卑微的,哪里有資格看不起旁人。再來張家孩子就算不是太後的孩子,好歹也是張兄的養子

梁元釗笑笑,「也算報答了當年的一飯之恩

梁元釗這一提醒,文太尉才想起來,當年阿嫵的兄長恩候曾經救過隱藏身份的梁元釗來著。

「呵呵,這乃是天賜良緣,恩候給文都一飯之恩,如今文都之女給恩候之子一水之恩

文永康說得輕松,梁元釗卻听出了其中殺氣。

「大人,怎麼說?」

「陛下許是懷疑起咱們了?」文永康正色道。

原來這段日子,唐蕊神志時清醒,時模糊,更多時候是對新帝咒罵不已,姬文璟又失望又難過,在新老勢力的多方逼迫下,行動上就越發激進。

這種不管不顧的暴露手上底牌的行為在文永康這些老人眼里,實在是愚蠢又冒失的舉動。

按照文永康等人的做法,應該和憲宗合力驅趕蠻族,佔據民族大義,收買人心,減少民間對妖後之子姬文璟登基的抵觸。

最後還要故意做出幾分損失嚴重,讓人覺得新帝抗蠻貢獻比憲宗更多的樣子,好收復那些抗蠻的民間義士軍隊,增加實力。

然後在等蠻族平定之後,在一舉暴露地方隱藏的大勢力,打著地方勢力被姬文璟大義降服的名義,開始蠱惑民間義士百姓對姬文璟的認可,再一舉殲滅抗蠻過後虛弱的憲宗勢力。

可新帝偏偏背信棄義,來個引蠻入境,一下子聲名狼藉。

這個時候再反過去洶涌地抗蠻,旁人信不信難說,只怕更讓人覺得新帝是個虛偽小人,讓先帝和老百姓做抗蠻先鋒,然後看著快勝利了才去摘果子。

這樣的話,不管抗蠻成不成功,姬文璟都是白出力不討好。

按照,文永康說法,新帝不若將錯就錯,裝作虛弱,手上力量不足,抗蠻不成,才讓蠻族入了月復地,就連那些擅自離開禁軍去抗蠻的軍號也直接官方公開說是自己同意的。

這種做法,不僅能夠緩解民間和低級官員士兵的輿論壓力,還能收回部分不滿姬文璟叛國的軍心,更能夠加強手上的暫存的軍心和民心。

然後暗地里發展地方勢力,一直等著憲宗抗蠻成功後,趁著憲宗虛弱,公開地方勢力,一舉拿下憲宗黨羽。

這樣雖然陰險了一點,但是成王敗寇,口碑什麼的,姬文璟不及憲宗,但是好歹沒犯過什麼亡國滅種的錯事兒,只是無為罷了。

可惜姬文璟一遭被唐蕊和新興勢力迷惑了頭腦,文永康這些清醒的老人又離了心,鬼迷心竅,剛剛放蠻族入月復地,就開始大肆佔據新帝的地盤。

簡直明擺著告訴旁人,姬文璟就是和蠻族合伙侵略大胤朝的,將自己這個正統姬氏皇族繼承人,變成了亡國滅種的民族叛徒。

這一舉動,就看姬文璟現階段統治月復地的各種叛亂,以及軍心潰散,明明百萬正規精兵卻打不敗各個地方那些子半農半兵的鄉兵,就知道原因。

姬文璟這一做法,開始就讓文永康老人不滿,但是姬文璟態度太強硬了,文永康又壓住老人勸誡的**,直到事情發生後。

姬文璟再次後悔不已,從新再來請教舊人,收復舊人之心的時候,文永康這些老人已經離心。

姬文璟也看出來雙方存有芥蒂,多次禮賢下士,重新拉攏文永康這批老人,奈何人心如水,潑水難復。

姬文璟這個骨子里有皇家傲氣的哪是受得了臣子不臣,又故計打壓起文永康舊人。

文永康這些人都是大起大落起來的,心里也不在乎這點子起伏,很是平靜。

可姬文璟等不起,他焦頭爛額,也不知道是天意,還是巧合,他正巧遇到了舊人提及文永康這個義子長得著實和先太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姬文璟頓時想起文永康諸人對張建的禮遇,以及張建來臨後,文永康這些老人對他的離心,一下子就覺得張建蹊蹺。

本著將危險殺死在搖籃里的心態,直接下令暗衛以及秘密勢力,對張建實行了暗殺。

說來也巧,張建命大,第一次大規模的暗殺就遇上梁家寶兒,被梁寶兒所救,又一見鐘情,成就佳緣。

文永康看事情有些鬧大,就這梁元釗的密信,偷偷試探了幾次發現張建志不在皇位,文永康這才告訴張建真實身份,並承諾,若是張建願意,他老骨頭願意效犬馬之力。

張建斷然拒絕,表示他不適合做皇帝,皇位還是給適合之人坐,只是張建也說明新帝不適合繼承皇位。

文永康接著為了保全張建,打消新帝的懷疑人張建為嗣子。

大胤有律法規定,嗣子不可承繼三家異姓,這也是防止有人故意謀人家產所設置的限制。

按照張建已經是張建嗣子身份,他再承繼文家,便是將來真的是姬家人,按照世情也是不能繼承姬這個姓氏的,不然這是極為丟臉的事情。

姬文璟以文永康愚忠的性子,必是不會坑害張氏太後之子的。

故張建過繼沒多久,那些子暗殺也就消失了。

當然這不代表姬文璟取消了對張建的懷疑,只是他沒證據也不好和一幫本來就又芥蒂的老臣再起風波,再來他正需要著文永康等人。

「文都,事情就這樣了,你怎麼想?」

文永康敘述完,梁元釗不僅沒有他所想的驚愕或者擔憂,反而喜色滿面。

他不知道梁元釗在歸來的路上就心思忐忑,蓋因若是姬文璟不是太後子,不值他們投靠,張建才是太後子,按照他們這一干舊人中有些是瘋狂的太後黨,出于多方考慮,必是要扶持張建登基的。

但是梁元釗不想再參與皇權更迭,再他看來不管是姬文璟還是張建都不是適合的大胤皇帝,反而憲宗那個被他們推翻的,都比他們合適。

「太尉,我想去抗蠻?」

「什麼?」

梁元釗突然冒出這麼一句不相干的,著實讓文永康驚訝不已,半響文永康才回味過來老伙計的意思,「文都,還是你看得清,只是如今……」

「太尉,大人,你我相交已經有二十七年之久,下官說句不客氣的話。您覺得這燕京府還能支持多久?新帝爺還能做多久皇位?憲宗或者新帝上位,有沒有咱們立身之處?」

梁元釗一下子問到點子了。

文永康答不出來,他一腔熱血要扶持姬文璟這個太後之子,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可惜姬文璟不是好皇帝,太年輕,太自負,又太受困于兒女之情,干下一堆糊涂事兒,皇位必是做不穩的。

更主要的是不念及舊情,還沒坐穩皇位,文永康這般人馬就嘗盡鳥盡弓藏的滋味。

而投靠憲宗,文永康等人也絕不可能,他們能夠拋棄榮華富貴,提著腦袋扶持姬文璟並不害怕丟了性命和榮華,更多是對太後遺志的繼承。

「大人,文都做人,不怕沒名譽,不怕沒榮華,更不怕丟了性命,蓋因大丈夫做人頂天立地,無愧于心。可如今文都有愧,我為舊志,鏟除世家勛貴以及世間不平,讓天下老百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大屋住,才拋家棄小,做起殺頭買賣,扶持一個好皇帝。可惜我們這個皇帝不好,出賣大胤,引蠻族入大胤朝,坑殺老百姓。我有愧,我不安。「

梁元釗說著說著就流下了七尺男兒淚,失聲痛哭起來,「我這半只牛的身子,日夜睡不著,就看著我老母指著我鼻子大罵,外面尸橫遍野。「

文永康看著被梁元釗拉得發皺的衣袍,心里難過極了。

梁元釗曾做過他的部下,曾經從尸骨里爬出來,身上被蠻族看得根骨清晰,血流半身,亦猖狂大笑。

也曾參與西域沙戰,喝馬尿,穿過沙漠,幾乎渴死在沙海中。

更有穿過草原沼澤,千里追殺蠻族,幾乎將蠻族趕至紅毛鬼處,最後卻在大胤朝內戰中不得不折反,悵然留下蠻族這個遺害。

可如今他帶出來殺蠻子的兵,卻成了放蠻子進大胤朝月復地,殘殺大胤老百姓的兵,怎能不讓他傷痛,不讓他夜難眠,不讓他恨欲死。

「大人,讓我去吧。我這人就是這麼個賤骨頭,做不得從龍功的大臣,只願做戍邊一小兵。「

梁元釗突然吶喊道,他身邊的幾個官兵也不禁跟著哭喊出心中願望。

「大人,讓我去吧。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蠻族的刀下

文永康心中也不禁想喊,讓我也去吧。

「義父,讓我也去吧,我想去抗蠻

遠遠觀望的張建突然沖過來喊了這一句。

文永康沉默了一會,突然道,「好。我也去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