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二十章踫面

作者 ︰ 旻寧

果然,唐婉的擔憂不無道理。*******$百*度*搜**小*說*網*看*最*新*章*節******

月中,蠻族對幽州、雲州、漢州六府發動攻擊,並且有一股騎兵繞過嘉峪關兵防,深入大胤朝月復地,給大胤朝地方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此時,姬文璟謀逆登基,憲宗失蹤,燕京淪陷,群龍無首,導致于大胤朝士氣低迷,地方軍政無緒。

更有各地方姬文璟勢力破壞,地位政權越發難維護,官員日益被刺殺,老百姓紛紛逃散,整個大胤朝一片混亂。

蠻族在這個關鍵時候出兵,讓大胤王朝無力抵抗,沒幾日,大軍就陸續攻下兩座城池,騎兵更掠奪坑殺近三個省份。

憲宗無法,不得不放棄誘敵計劃,等待姬文璟勢力全然暴露,只能在離燕京不遠的通州與燕京府的姬文璟遙遙相對,暫時放下雙方糾紛,共同抗蠻。

姬文璟起先極為贊同,同意將燕京府近百萬大軍出兵抗擊北方蠻族,配合大胤軍隊地方清剿計劃。

可惜姬文璟身邊有個極為小心眼的唐蕊,她沒幾日就破壞雙方誓言,不僅撤回大胤北方的軍隊,讓憲宗抗蠻軍隊陷入蠻族包剿中,還故意放縱引導蠻族進入大胤月復地,就為了降低大胤地方勢力。

一時間姬文璟和唐蕊的聲望降到了最低點,民間將二人比作唐哀帝夫婦再世,老百姓對二人唾罵不已,恨之入骨,就連向來圓滑的世家也多站隊站到了憲宗身後。

姬文璟這般做法不能說不對,他們本來就聲望不及憲宗,此時失去了名聲也無關大局。

更何況蠻族和憲宗軍隊正面沖突,雙方幾乎兩敗俱傷,姬文璟手上的軍部勢力卻完整保全。

月末,本來處于劣勢地位的姬文璟卻陡然成了三大勢力中最強勁的的完整勢力。

他趁著憲宗和蠻族元氣大傷時,陸續佔領了蠻族南方勢力以及憲宗北方勢力,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三足鼎立。

林熙菡嘆息不已。

等林熙菡諸人知道蠻族和姬文璟狼狽為奸的緣由更是感慨不已。

蠻族和姬文璟合作,除了姬文璟喪權辱國許諾的條約,更多再于蠻族草原天災。

大批大批的牛羊死于瘟疫,河流干涸,草原枯竭等諸多天災**,讓蠻族這類游牧族面臨生死的抉擇,不得不對大胤朝發動猛烈的攻擊,一求生路。

本來憲宗可以在幾個月內搞定的叛變,最終因為蠻族這外力,以及先帝這個坑兒子的諸多布局,讓憲宗這條引蛇出洞的計劃夭折。

「到底是天災**不可預料

林熙菡感慨了一句。

唐蕊也感慨不已。

前世此時,姬文璟業已經營西北大營近兩年之久,西北大營已經頗具規模,最後卻正巧因為蠻族天災,地處蠻族正面攻擊的位置,一下子在蠻族突破幽州防線,就陷入了蠻族大軍壓境的局面。

姬文璟不得不與蠻族正面對抗,幾乎耗盡了西北大營從先帝姬文璟父子兩代經營。

更憋屈的是姬文璟耗盡了財力物力人力,卻給憲宗爭取了時間,最後給憲宗旗下的心月復軍隊撿了個便宜,成了打敗蠻族的抗蠻英雄,聲望極度高漲。

也給西北大營中的士兵叛變朝廷正規軍埋下了伏筆。

唐蕊前世無數次听姬文璟懊惱痛恨蠻族之事,自然對這件改變姬文璟命運的事情極度上心。

她覺得西北大營極為不吉祥,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不如放著,另起爐灶。

這也是她抱著被文永康這些老匹夫唾罵嘲諷不已,仍然咬死不回西北大營的原因。

一群自以為是的老不死,哪里知道後世之事。

現如今被損耗勢力的是憲宗,看日後憲宗如何對付羽翼豐滿的姬文璟。

唐蕊心中樂觀,姬文璟卻恰恰相反。

本來姬文璟同憲宗達成合作共同抗蠻,打下極高的聲望,從長遠看對將來姬文璟的小朝廷的建立極為有利,如今卻因為唐蕊隱瞞他的作為,一下子將姬文璟及其心月復打入了叛國賊的地位,聲望極低,後期王朝管理必將越發為難。

姬文璟對唐蕊的擅做主張越發不滿,尤其是听到亞父文永康稱病不朝已經有近月,心下不由思戀,一個下令,就帶著姜成轅去了文府。

文永康此時卻是極為清閑樂呵。

梁元釗探查張太後和先帝秘事,已經有月余,內里涉及諸多隱秘,舊人多已不在宮中,剩下的老宮人也皆下放歸鄉。

梁元釗若是探查無異樣,必是早日回歸,此時纏留舊地,必有隱情。

文永康心中對姬文璟起了猜忌,不願意與姬文璟接觸過多,免得傷了情分。

尤其是這段日子來,文永康與張建相處已經久,獲知他由張太後兄長撫養長大,收留他的慈幼局檔案模糊,張建長相脾性又多與張後和先帝想象,越發讓文永康肯定心中揣測。

先帝在世,文永康也不是沒有懷疑過姬文璟身份。

畢竟當時張氏兩姐妹均有身孕,且日子相似,最後卻均未曾留下子嗣。

文永康原先當張氏阿婧子嗣被阿嫵害死,這才讓先帝能夠狠心毒殺阿嫵,不顧及阿嫵及其月復中胎兒。

再加上按照先帝爺的脾性,姬文璟若是阿婧月復中子嗣,必不會讓唐國公處置了去的。

畢竟阿婧和阿嫵不同,先帝怎麼會千盼萬盼的子嗣下毒手,特別是阿婧給先帝生了個賢德的先太子,先帝更盼著阿婧多生幾個好兒子。

可如今這一想,卻是不大對勁的。

先帝口上說要處置了姬文璟,最後姬文璟不僅半點事情全沒,還被唐國公照顧得好好的,如今更是得了自己這一批阿嫵的心月復效力,怎麼看都是驚天大陰謀。

文永康拉著一群張氏阿嫵的心月復分析了一下,更覺得可疑非常。

張氏阿嫵羽翼已經豐滿,自己這一干心月復手下,先帝也或多或少的知道些,若是張氏阿嫵一死,子嗣全無,自己這些人還不知道會做出什麼造反的事兒。

再加上張氏阿婧這個阿嫵的死敵,人死了,好歹還留個種,豈不是生來拉仇恨值的嗎?

阿嫵宮中一些心月復宮人慣是心胸狹窄,手段陰毒的,他們知道了阿嫵肚子里的小主子沒了,可阿婧這個阿嫵拉著一起死的女人卻留下了子嗣,必是要下狠手害了去的。

先帝又沒三頭六臂,他再厲害,也不是個女人,哪里收斂得住阿嫵宮中的勢力,又不能成日里護住小兒子。

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將姬文璟送到秘秘密處撫養,一是避開宮中宮外暗地里的勢力,二是躲開朝廷世家以及先帝幾個日益長大兒子的目光,最重要的是當時先帝年紀已經不小了,他也不見得能等到小兒子長大,現在將姬文璟留在宮中,不過送他去死。

現在將姬文璟以妖後遺子的身份留在唐國公府,卻能得到自己和阿嫵兩方勢力維護,最後干掉已經做了皇帝的兄長,登基為帝也不是不可能。

文永康這般張氏阿嫵的老人們一個分析,就越發嘔得緊,覺得被先帝和阿婧兩個奸夫yin婦坑死了,開始對新帝的命令消極怠工,就等梁元釗的消息回來。

也有冷靜的懷疑是否張建的身份有問題,故意離間自己這些老人和姬文璟的關系。

可惜這些老人們早被姬文璟莫名其妙的冷落搞得人心惶惶,他們不理解明明是看著姬文璟長大,對他忠心耿耿,半點不曾違逆,甚至很多都拋家棄子,不顧自家性命的扶持姬文璟。

姬文璟卻莫名其妙地提防起這些老人,反而重用什麼都不懂的女女圭女圭和少年郎,怎麼看都奇怪得緊。

現在一听姬文璟有可能是假的,眾人也一下子明白了,唯有姬文璟早就知道自己不是妖後阿嫵親子,怕將己等人知道了,這才留一手提防得緊。

有些事兒,也只能說天意,姬文璟今生莫名其妙的提防讓妖後一干老人起了懷疑,現在張建恰巧出現,更讓眾人離心離德。

張建此人不算是聰明人,卻是個極為擅長演戲,利用自己的皮相的,三句真話,七句假話,哭唱俱佳,又放得段,張口伯伯,閉嘴叔叔的。

越發讓眾人感覺張建不僅長得像妖後阿嫵,連性子也極像,禮賢下士,不顧身份。

便是對張建心生懷疑的,對比了姬文璟高傲提防的態度,也覺得張建要比姬文璟這個小主子更向妖後。

妖後阿嫵礙于身份,執政期間收斂的人才,大多數均非出生勛貴世家的得意人,多是旁枝庶子、寒門士子,這類人有才學,卻多受打壓,性子既清高自持又暗藏自卑,極為希望得到人尊重和賞識。

妖後當年能夠取得朝廷上的勝利,空前集中皇權,壓得世家勛貴幾乎喘不過起來,很大程度取決于她對人心的把控。

位處高位放得子去恭維一干臣子,這是歷代皇帝都做不到的,妖後做到了,自然一群渴望得到認可的賢士對她忠心耿耿。

再來她做事做人極為護短,替人考慮,她幫助這些心月復,卻替他們考慮,猶豫自己民間聲譽不加,多數時候還多做反派角色給她的心月復刷分。

讓她的心月復表面都是清貴的好官,不喜為民對抗惡毒的妖後。

而對于真正抵觸她的世家勛貴,自是一頓打殺弄死算了。

妖後能夠使出自降身份的手段,除了本身擅長把握人心,還有她本出生旁枝,家族身份不高,不似嫡出嫡系自持身份。

她從來不覺得臉面比現實更重要。

妖後的這一特性正巧和張建這個混跡市井的小民一模一樣,對于張建這個能吃飽飯,就天下大吉的人,多得是求爺爺告女乃女乃的沒臉沒皮的日子。

他半點不覺得不顧臉面的討好一群在他眼中的大人物是什麼丟臉的事兒,反而私下里偷笑,將來要和鄉下一幫兄弟吹噓一下他有什麼太尉伯伯,將軍叔叔神馬的。

簡直天下掉下一群後台和金幣,他滿眼的孺慕崇拜,讓一干對小主子滿心尊敬的老爺子們,越發感動不已。

特別當張建每次喊道某個妖後舊臣,滿口都是,「家父,曾經常常提及,當年要不是您……,大胤就不會……」這類話兒,更讓相處了不到一個月的妖後大多數舊人肯定張建必是妖後親子。

不然張建的養父,妖後的親哥哥,明明就藏于民間求生,何至于暴露身份的提及他們這些人,必是大打算提前給張建說明妖後舊勢力情況,打算等張建成人,再帶他來拜見諸位叔伯舊臣。

等姬文璟到了文府,就看到這樣荒唐的情況。

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弱冠少年端坐首席,左手是他那個向來不拘言笑的亞父文永康,右手是大將軍王懷南,一干姬文璟身邊老臣均是笑容可掬,欣慰不已的給美若婦人的少年敬酒的場景,形容均是恭敬不已,姬文璟差點以為這個少年是自己的老臣的主公。

「亞父、王將軍,諸位均在此聚會

姬文璟不陰不陽的漫步進大殿,大殿上頓時噤若寒蟬。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