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 第八十五章 借鬼

作者 ︰ 旻寧

林熙菡拿到如意蝴蝶發簪沒幾日,白霜霜就攛掇著自己帶上蝴蝶發簪,林熙菡知道她心中鬼主意,懶得搭理她。

可她哪是罷休的,恁是滿府流言,林熙菡眼中無人,做了宗姬,就看不起孤兒寡母,自家姨媽送的首飾也嫌棄不已。

崔大舅母听了狠狠責罰了家中奴才,發賣了兩三個被收買的粗使婆子,很是警告了白霜霜一番,才讓母女二人安靜些。

崔大舅舅和崔老太爺也不知道是被白霜霜前段日子的事兒傷到了心,還是出于什麼情況,也對白霜霜不曾維護,任由崔大舅母對白霜霜母子冷淡對待。

倒是崔老太太心疼女兒,找崔大舅母說了幾次話,訓斥了白霜霜母女,又借著她的名義,讓林熙菡帶了發簪出來給她看看。

崔老太太好心,想要打個圓場,林熙菡戴了發簪也就破了流言,白霜霜母女再給林熙菡陪個不是,崔大舅母也不好繼續冷落大姑子。

老太太的盤算是好的,林熙菡也可有可無的配合,白霜霜母女如意了,讓崔大舅母心中越發憐惜林熙菡。

林熙菡淡笑,白霜霜要是不曾算計,是大家好,算計了卻是她一個壞。

鬧劇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長公主府也沒半點行動,一直到林熙菡覺得是自己多想了,伍清雅才邀請當日參加宴會的閨秀再聚。

林熙菡暗道果真來了。

林熙菡不知道長公主府出了什麼事兒,但知道必是見不得人又重要的事兒。

說見不得人是發生了這麼長時間,長公主府卻半點沒朝外透露。

說重要那看長公主府上的態度,隔了這麼久,還耿耿于懷,特意調查,看來白霜霜的發簪定是落在了主人家手里。

林熙菡心中有數。讓綰容、瑾言帶上如意發簪一起去。

林熙菡、崔明從容參加宴會,沒有半點勉強。

倒是白霜霜先是猶豫不決,後世生病之類的矬招並獻,最後還是在崔老太爺發話下,才委屈,故作柔弱地姿態跟著林熙菡二人去了長公主府。

這次補宴辦的格外順利,中途也沒有桀驁或者不耐的閨秀們到處耍玩中途離席,大家都得了長輩吩咐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地吃完席面,看完雜技、戲曲、舞蹈之類的表演。就開始告辭了。

「眾位姐妹別急,咱們小花軒里把把話、消消食

伍清雅笑眯眯地讓丫鬟僕從擁著一干閨秀進了小花軒,下人恭恭敬敬地給閨秀們上了香露。手爐,就又退了下去。

崔明一干閨秀露出驚疑的表情,這表情沒多久卻被鎮定穩重取代了,想來家中長輩也交代了什麼。

「剛吃完膳食,也不便多做些事兒。以免傷了身子。我看就讓下人給大家講講故事,提提興致伍清雅發話。

向來不奉迎旁人的甄珍也笑著接話道,「乃是再好不過了

「環兒,眾位小姐,發話,你就上來講講故事吧

「諾

喚作環兒的姑娘五官秀雅。眉眼清晰,年不到二八,嘴角一顆米粒痣。听了主子吩咐,乖巧上前給眾小姐行禮,開始講起了話本。

環兒先是講的《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大概是《人琴俱亡》、《小時了了》這類短小的故事,惹得眾人會意笑笑。集中了主意力,又道。「奴婢講得這些故事,諸位小姐都听過、看過不大稀奇,小姐們听了也不大得勁兒。不若奴婢給諸位小姐講些民間奇異事兒?」

大胤的閨秀成日里關在府里,均是看話本、書籍對外面的世界著實好奇,環兒一提那些子民間趣味事兒,眾人就稀罕起來。

徐家小小姐忍不住直問,「什麼民間奇事?」

「快講講看,什麼奇異事兒?比《搜神記》、《山海經》還得趣兒嗎?」宋家女也忍不住問。

一時間眾千金皆催促起來了。

「小姐,別急,等奴婢慢慢將來

環兒似笑非笑掃過在場的閨秀,露出奇異的笑容,「泉州地靠海,物產豐富,百姓多是靠海吃飯,不是出海捕魚,就是做了海員,隨海商各地買賣……」

環兒故事講得精巧,跌宕起伏,頗有趣味,眾千金听得入神,林熙菡卻不大在意,林玉 夫婦膝下僅一女,對獨女頗為疼愛,少有束縛。再來林玉 膝下無子,便將獨女充當撐門子教養,常給林熙菡換了童子衣裳,游走民間鬧市,教養林熙菡識百家之事。

環兒講的故事,閨閣千金稀罕,林熙菡卻是听多了的。

這是最普通的死者遺言的故事,大概內容是這樣的,泉州李老漢家中二子,長子撐門做了船員,幼子體弱多病,養于家中。一夜,長子出門三月有余,不曾有信歸家,李老漢心中忐忑,睡不著覺,就半夜起了身子,突然听到小兒子房里有人說話,老漢當長子歸來,喜急匆忙趕去,卻從窗外看見小兒子對著燭光,自說自話。

嚇得老漢魂飛魄散,沖了進去,卻听小兒子指著一蜥蜴道是長子歸來,老漢不信,當小兒中邪。小兒又道,「大哥出海遇上了風浪,遭了災,已經死了,怕老漢幼弟無人供養,才前來交代遺言的。說是灘涂某地他埋了金子,留于供養老父幼弟

老漢大哭,心中難過,萬般不信,第二日還是猶猶豫豫地和幼子按照長子的吩咐到了海灘邊上挖出一箱子金子。

林熙菡自是知道故事結局,也就沒那麼多興致,開始觀察起在場的閨秀神色,崔明和一干規矩的閨秀皆是興致盎然。

安若素、甄珍幾位交好的閨秀卻是神色不變,看來也是听過這類民間趣聞。

林熙菡笑笑,想來也是,膠州本來對閨閣女子就不及江南、京都管得嚴實,安若素出生海商世家,性子又周全,按照她的脾性。怕是沒少給身邊閨秀講些民間趣事,交好眾人。

林熙菡看到安若素,不禁想到周瑞蘿、薛嬌以及膠州舊時,神色暗暗。

陡然發現林熙蕙竟然也在場,她靠著甄珍坐在甄珍一行貴女的末席,衣著打扮低調,神色懨懨,眉宇間有幾分防備的謹慎。

看來又是一個和白霜霜一般不樂意來,被強行拉來的。

想到白霜霜,林熙菡就不得不打量起旁邊的白霜霜來。她亦是不似往常一般萬事好奇,反而有些不耐,嫌棄。嘴里嘀咕,「這種水平的故事也敢拿出來講,真沒見識,一點都不恐怖

林熙菡暗笑,這白霜霜也真是。什麼風頭都要出,一個小丫鬟吃飯的本事也要攀比。

故事快講完了,林熙菡等著听第二個故事的準備,卻听環兒細聲細氣道,「其實這個故事沒完

「嗯——」

林熙菡有了三分好奇。

「那蜥蜴不是大哥的魂魄,小兒子也不是李老漢的兒子環兒冷笑。

「這是什麼回事?」

「不是他兒子。是誰的兒子?」

「不是他兒子,會還魂讓李老漢得了金子來?」

一時間,笑話軒又熱鬧起來。

「眾位小姐。別急。等環兒慢慢講完

環兒笑笑安撫眾閨秀,不急不忙地又道,「這就要從老漢住的地頭說起了。老漢一家子本是太宗時听從荊湖南路官尹管制,遷移到瓊州的農戶

「當時瓊州還是蠻荒之地,土地肥沃。卻缺乏耕種之人,太宗就下令各路遷三百戶佃農至瓊州開荒。開荒三年,田地歸農,開荒五年無稅收。故老漢祖父一家就遷到了瓊州此地,分配了這些田地

「蠻荒開荒多瘴氣,當時開荒的貧農困苦交加慣了,來了瓊州辛苦,卻心中又盼頭,老百姓也不大難受,熬過了這段苦日子,習慣了也好。唯獨一個不成,就是和李老漢為同鄉的孫秀才家

「孫秀才有秀才功名,荊湖南路有家產,人又精明,擅經營,按理不會跑到瓊州這苦地兒,可人倒霉,喝涼水都塞牙縫

環兒听眾閨秀起了興致,說得越發精細,「孫秀才難得出門,坐了自家馬車還一不小心撞死了縣太爺家的公子哥,按大胤律這類意外事故,補銀子也能贖命的,怎奈死的是官家少爺,孫秀才只得賣了全家家當,偷偷跟著一干佃農,背井離鄉到瓊州開荒來著

「可惜天要亡人,避也避不開,孫秀才還是到了膠州沒幾日就死了。因無兒無女無親朋好友,身後極為荒涼,不過是由李老漢祖父這個同鄉草草葬在了村頭,歷經幾代人過去了。開山闢地的變遷,孫秀才的墳也隨著時間,無人得知

「莫不是李老漢的家就是孫秀才的墳頭宋家千金反應極快。

環兒點頭直道,「小姐聰慧,正是此地。李老漢是家中三子,分家不曾分到老宅,只給了他一份田地,讓他自己蓋新房,他便選中了原先的村頭蓋了一所房,正在孫秀才的墳頭

「自李老漢住進了新房,先是娶媳婦三次,皆是早亡,生有十余子嗣,獨留老大、老二兩子

環兒這一說,林熙菡總覺得莫不是孫秀才的死和李老漢的祖上有些關系。

「莫不是孫秀才借尸還魂來著徐家閨秀驚呼。

徐家閨秀話一出,小花軒頓時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八仙傳說流傳甚廣,其中李玄鐵拐李就是借尸還魂于乞丐,所以大胤朝的人猜出來也不甚稀奇。

大胤朝對付借尸還魂者的手段也是頗為多的,一干閨秀議論各種處置借尸還魂者的辦法興致昂揚,沒發現在場二人中嚇得血色全無。

頭一個就是林熙菡旁邊的白霜霜,渾身發抖得連誰澆到了月復前也是半點不知,再來就是林熙菡斜對角的林熙蕙,她臉色發白,強自鎮定,舉止未出錯,卻臉色怪異,手指發顫,拿捏著茶盞的手幾乎抓不住。

好在二人地位低,位置偏,無什麼人在意。

只是林熙菡看伍清雅隱秘地瞥了眼林熙蕙,心里卻不敢肯定。

「正是

環兒又道,「李老漢膝下兩子獨活,蓋因長子為三陽正歲出生,百鬼不侵,孫秀才克不死,幼子為了三陰之魂,孫秀才附身最佳身子,他舍不得傷。原老漢長子鎮著宅門,孫秀才上不得幼子身,只能讓幼子受了陰氣,身子骨弱。如今長子離家三月有余,家中陽氣散盡,自是要附身的

「那最後結局呢?」崔明心中想法諸多,腦海里閃過什麼,又一時想不起來。

「小姐別急,等奴婢慢慢講來

環兒對崔明仿佛沒有看見崔明怪異的神色,又道,「李老漢得了金子高興了一段日子,人卻越發不快活,首先村中人開始因各種意外而亡,哀傷彌漫全村,接著是幼子怪異的舉止,總讓李老漢全身發毛,再來就是那只曾經被大兒子附過身的蜥蜴,每日都圍著李老漢轉,尤其是看到小兒子來了,就焦躁不安的轉來轉去,這樣過了幾日,李老漢發現床前是一派用蟲蟻排成的逃字。「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最新章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文閱讀 | 在古代打醬油的日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