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 第四卷 雙贏城主 第一章 抵達

作者 ︰ 天使奧斯卡

大隊人馬,緩緩行進在通往雙鷹關的道路上。

岐水雖然有一條支流一直在雙鷹關兩山之間的山谷中穿過。但是那里山勢險峻,河道驟然收窄,亂石嶙峋,並不適合行舟。

徐樂一行人還是如第一次進入秦國時候一樣,在固城渡棄舟登岸,固城渡的領主已經準備了大量車馬,裝載輜重,方便徐樂一行前往雙鷹關。

這一行隊伍相當龐大,單單徐樂自己的人馬就有五六百之多。浣衣場中收留的那些少男少女,投效部屬自然全部跟隨。而原來田莊中有十五六戶跟著徐樂前往雙鷹關。這些人是奴客身份,一切行止也只有跟著主人。

除了這些班底之外,隊伍當中還多了一群北蠻人。就是貓耳少女澈麗和那個武大牙認親成功,角市中殘存的五十多名北蠻斗士,正好也無處可去,就隨著澈麗和武大牙暫時投效到徐樂麾下,也跟隨徐樂一起前往雙鷹關。

北蠻戰士向來都是服膺強者,徐樂那曰在角市的表現已經足夠震懾他們了。一路上包括最勇武的武大牙在內,對徐樂號令都是服服帖帖。這些北蠻戰士頭腦簡單,能吃苦耐勞,姓子也算是簡單直爽,倒是好部曲的材料。不過就是實在能吃了一點,一個人胃口就抵十名少男少女。怪不得燕地據說蠻荒一片,經濟怎麼也發展不起來,都是這種吃貨,什麼樣的國家架得住?

除了徐樂的班底之外,隨行的還有史家人馬。史烏居南宮安全數跟著出發。雙鷹關更換城主是件大事。雖然史烏居決定押寶在徐樂這個有大氣運的家伙身上,但是也不能簡簡單單就將雙鷹關丟給他,必須要扶上馬送一程。雙鷹關畢竟是守著北面通路的秦國第一險關!

史烏居和南宮安隨行有幾十名下屬,沿途又從各處史家領主那里調集了大量人手,裝運了糧草和軍資器械。隊伍眼看就是越來越龐大。不僅僅是徐樂,幾個貨都私下議論,史家對大家是沒得說的了。

徐樂倒沒說什麼感激的言辭,徐樂就是這麼個人,越是覺得必要回報這恩惠,面上反而什麼表現都沒有。

除了史烏居他們,史瑤也在隊伍當中。她本來應該是留在岐陽幫嫣侯女忙,整練新立的虎衛軍的。可是史瑤卻要求去雙鷹關,史烏居勸了兩句,卻怎麼也沒說動。史瑤一向不會為自己要什麼,這次卻是分外堅決。正好雙鷹關也需要人手,要是史瑤幫忙坐鎮,史烏居還更放心一些。

于是史瑤就專門上門和嫣侯女作了告辭,也一同前往雙鷹關。秦嫣聞訊,也只是笑得雲淡風清,還很親熱的送了不少贈別的禮物。至于這位侯女內心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就不得人而知了。

反正徐樂從岐陽出發的時候,這位曾經的虎衛曲長,碼頭上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送行。就孫陽來露了一面,多半還是沖著史烏居和南宮安的面子。

不過徐樂已經將岐陽一切拋在腦後了,現在滿心思期待的,就是自己的城!在那座城里,自己可以真正的當家作主,將其經營成在東華最為安穩的所在!

從固城渡行進到雙鷹關,若是快馬疾行,一天就夠了。可是現在大隊人馬連同許多輜重,就要走兩三天。

一路上都走得平靜,就在徐樂和麾下所有人一路的期盼中,雙鷹關終于就出現在眼前了。

徐樂這是第二次看到雙鷹關,但是重來之後,感覺已經完全不一樣。

上次穿越未久,還是一個游客的心態居多。但是現在這個地方,卻已經是自己的城!

大隊人馬正越過一個山口,一名史家義兒軍騎士站在高處自豪的舉手指向前面︰「這就是史家雙鷹關!」

眼前一條河谷蜿蜒曲折從山間穿過,水流湍急,河谷兩邊都有道路,幾十年的開闢修整,這兩條道路足供大隊人馬穿行。

而雙鷹關就在夾著河谷的兩山最狹窄處,是兩座城堡的模樣,高高雄踞在山巔,各有一條山路蜿蜒曲折而上。兩座城堡之間,就是一座黑色的飛橋相連,在山風中搖搖晃晃。

徐樂麾下那些少男少女仰得脖子都酸了,滿臉都是驚嘆的神色。看到飛橋在空中搖蕩,每一下都在隊伍當中激起一陣下意識的吸氣聲音。

這座兩個城堡的關城,牢牢控制住這一條穿過上百里河谷的通路。背後就是秦國沃野千里。若是想繞過雙鷹關,就只能從鬼方那個方向打過來了,不知道要繞多少里的路。

我的城,我們的城!

史烏居從後趕了上來,看著這座屬于史家的關城也滿臉自豪,拍了徐樂肩膀一記︰「走吧,進城以後細看,現在先把口水擦干淨。別讓城中人看到新城主是這麼個德行。」

∼∼∼∼∼∼∼∼∼∼∼∼∼∼∼∼∼∼∼∼∼∼∼∼∼∼∼∼∼∼∼∼∼∼∼∼∼∼∼∼∼∼∼∼∼∼∼∼∼∼∼∼∼∼

一路攀援而上,才知道上到山巔兩座城堡的道路有多險峻。寬只容一人上下,這山路曲折處還有攔路的關牆的巡守的戰士。關牆上都堆疊著示警用的烽火柴堆。

沿途而上,這樣用作警戒的關牆足有七道,每道關牆後面還有簡單的建築,用以容納數十名守軍戰士,同時還有些零星民居在關牆之後存在。在山間開闢出小片的平地,用以種植糧食蔬菜,還有民居前面掛著干肉和皮子,想必屋中主人是靠山吃山的獵戶。

守軍兵刃上都拴著黑布條,一道道的打開關牆大門,讓徐樂和史烏居他們通過。雙鷹關的百姓都拜倒行禮,向雙鷹關和新城主和更高一層的史家家主行禮。

一直穿過七道關牆之後,才來到雙鷹關西面那座城堡前。這下子就看得更清楚了。

兩座城堡形質都差不多,完全是以秦人慣常用建築材料黑石混以灰漿搭建起來的。每塊黑石都又大又厚重,上面滿滿都是歲月滄桑的痕跡。更有無數戰痕。這些戰痕其他都算是常見,但是最讓人觸目驚心的,上面竟然象是有巨大凶獸抓出來的爪印!

這些爪印縱橫交錯,布滿堡牆,有的深達數尺。不過里面都長滿了青苔,有的還生著野花,點綴在通體純黑的堡牆上。這些爪印,留下已經不知道有幾百年了。

而且這山巔平地,東面西面看起來都是一模一樣的大小,平整如鏡。正不知道在幾百年前,是何人移走了這些山峰之巔,然後將兩座遙遙相對的雄偉城堡建在此處!

每座城堡高及十二三米,形制都是正方形的,長寬都是七八十米的樣子,完全將山巔平地包裹在內。堡牆之外就是傾斜的山勢,更讓這堡牆顯得高峻,沿著山路,也幾乎沒有可以安放攻城器械攻擊堡牆的地方。

如此險關,身臨其境,更讓人目眩神馳。

這個時候堡牆正門已經大開,早有一名白衫術者模樣的人物帶著兵刃同樣拴著黑布條的人馬在門口等候。迎著當先而來的史烏居南宮安和徐樂三人,那術者先對南宮安行禮,然後才是史烏居,最後才輪到新城主徐樂。

南宮安也最先開口︰「北郭陶,紀公士故去之後,就是你暫攝權位,準備交接麼?」

那叫做北郭陶的術者正是南宮安的心月復手下,在這里輔佐前任城主紀長的。各處領主身邊有南宮安遣來的術者輔佐的很少,雙鷹關因為足夠重要,才有這樣的待遇。

北郭陶恭謹的道︰「安少主,紀公士沒有後人承繼,所以就由我暫攝權位,主持交接之事了。按照史副尉和安少主的吩咐,願意遷往岐陰的人口都已經統計完畢,只帶各人私財。其余不管是糧草軍械器物雜用,全部留下不動,數字都已經清點統計,只等徐君接收。」

徐樂笑笑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史烏居和南宮安讓自己幾乎是將雙鷹關的家當原封不動的接下來。遷走之人,都用岐陰的田莊補償。這又是好大一個人情。既然欠得多了,就一樣樣的記著就是了。

史烏居有點不耐煩,當先入城而去︰「這些東西清點,到時候再說,我們在這兒還要耽擱幾天呢。有你南宮在,還怕這帳算不清楚?現在要緊的是趕緊安頓休息,徐樂收容了那麼多半大小子,這麼遠路走下來,當心累倒幾個。我們也算是跟著徐樂吃了辛苦,我跟你說,現在你是主人了,今天晚上可是你請客!」

徐樂一笑,在北郭陶恭謹的迎候中也入城而去。

一入城中,就見城中也有民居,和岐陰差不多都是黑石建成,只是沒有水渠環繞。只有幾個井台取水。

百姓們在廊前階下,來看新城主到底是什麼模樣。原來城中各家貴人直領的那些奴客私屬,幾乎都全部跟著雙鷹關中很少的幾名公士遷回岐陰。現在城中,百姓最多有四五百人的樣子。

加上東關城,還有沿途依附于關牆的民居,雙鷹關百姓最多千余人。

雖說方圓百余里都是雙鷹關城主的範圍之內,但是這里基本上都是山地,唯一能耕作的田莊就是關城北面的河谷肥沃地帶,可柔然經常深入到這一帶,百姓都不敢下去耕作,更多還是在山間開闢出可憐的一點田地勉強度曰。

怎麼看這雙鷹關都是一副貧窮的樣子,全靠史家連年貼補,才能維持住這座險峻而重要的關城。

怪不得史烏居以岐陰田莊為補償,雙鷹關中那些公士就痛快的願意放棄在這里的權位。將雙鷹關完完整整的都交給徐樂。

嗯,這就是我的城…………我們的城…………

險是險了,可是也實在是窮啊!(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七曜最新章節 | 七曜全文閱讀 | 七曜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