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蹊蹺的事故

作者 ︰ 叨狼

吃完了飯,送了羅素素她們回去,又看著梓琪和兩個央視的記者離開,範無病也回了家。

現在也進入了六月份了,老爸那邊兒的事情也置辦得差不多了,這一次保住了常務副總理的位置,工作上面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只是又多加了一些擔子,而機構改革的事情進展也不錯,總算是沒有鬧出大亂子來。

听老爸說,這一次[***]的影響非常大,衛生系統算是徹底換了一茬兒領導,經過範無病的從中牽引,範天瀾老先生的幾位弟子支撐起衛生部的門面來。

「我那幾位師兄好歹也是院士之流了,又有多年的管理經驗,總要比衛生部的原來那些官僚們強上百倍。」範無病說道。

「你那非洲的礦開得如何了?」範亨想起了這件事情,不由得問道。

「還行吧,分離技術經過國內這邊兒的推證之後,又做了一些補充,應該是可以奏效的,接下來就是建設和投產,黑人還是比較好打交道的。」範無病回答道。

事實上回國的這幾個月間,範無病一直就沒有閑下來,非洲的鈦鐵混生礦一直是放在他心上的一件大事,不過如今已經搞得七七八八了,一旦年底投產,產出的回報應該是十分喜人的。

國內對于鈦金屬的需求還不是很大的,主要是集中在醫療和航天技術方面,但是如果近期內應用到核潛艇上面的話,那個需求量就會劇增,所以範無病對于這方面非常關注,也希望今年投產之後,有一個比較樂觀的產量。

最讓人感到得意的事兒,莫過于小布什風聞此事之後,在忙于伊拉克戰爭的同時,派出了特使來到國內,同範無病進行接觸,以便能夠求證是否在不遠的未來,可以向範氏投資集團訂購鈦金屬?

對于這一點,範無病並沒有把話給說死了,畢竟國內的需求量是有限的,自己也不可能把持住所有的供應美國的鈦金屬,與其便宜了別人,還不如由自己賣給他們一些更合算。

最重要的,是因為範無病很清楚,自己遠在非洲開礦,國內政斧根本就鞭長莫及,也無力保護自己的產業,如果再跟美國人鬧得不愉快的話,沒準兒那天就被別人的武裝部隊給剿滅了,但是搭上美國人這條線兒的話,就要方便很多,別的不說,把美國人的星條旗一掛,可是要比五星紅旗管用多了。

這倒不是說範無病沒有國家意識,而是國內政斧對外的影響力,實在是有限得很,就算是發生了事情之後,他們願意幫忙,最多也就是密切關注、嚴重抗議什麼什麼的,起不到什麼實際的作用。

但是跟美國人合作就不同了,如果自己這邊兒真的出了什麼事情,只要給小布什打個電話,五角大樓立刻就能把戰斗機開過來,特種部隊也能在十二個小時之內就位,這就是緣于國家強弱之分了,底氣就不同啊。

結果到了晚上的時候,海軍上將陳廣益到訪。

陳廣益自然是來拜訪範亨的,不大可能是拜訪範無病,雖然說範氏投資集團也跟海軍有合作項目,但是也不至于勞動一個海軍上將屈尊來上門找他。

陳廣益在範亨這里坐了有半個多小時的樣子,然後才告辭離開。

等他走了之後,範無病才問範亨道,「怎麼他會突然上門兒?」

「海軍內部出了點兒事兒,要換領導了。」範亨回答道。

海軍出事兒,是在五月之前,這事兒範無病也有所耳聞,只不過沒有太注意到,此時听了老爸範亨的話,才想起來這麼一回事兒。

在前一段兒時間,大家全力以赴對抗SARS的時候,新華社曾經異乎尋常地披露了一條驚人的消息︰中國海軍一艘潛艇在東海海域失事,艇上七十名官兵全部死亡。

這個消息對已經生活在SARS恐懼之中的中國人,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中國的官方媒體這次史無前例地報導海軍潛艇失事事件,應該說是中國新聞界邁向誠實、讀力的一大進步,可喜可賀。

建國五十多年來,官方媒體從來沒有報導過類似事件,這並不是說中國海軍的潛艇從來沒出過事,或是空軍的飛機沒發生過機毀人亡的事故,這類事故即使在裝備精良的美[***]隊里也時常發生,而這類事件,在政斧對媒體的嚴格掌控中,從來就沒被批準報導過。

但是,仔細一琢磨,就發現了問題。新華社的這份通稿,連標點符號,總共一百二十五個字,平均每個死去的人不到兩個字。如此模模糊糊的報導,看上去不是出於新華社以及老板的自願,而是被那還沒有過去的SARS遮蓋丑聞給逼的,因為高層不想在幾天或幾十天之後,被國際媒體揭出又一樁捂蓋消息的丑聞。

而消息本身也存在諸多蹊蹺之處,令人感到有些疑慮。

首先,出事的時間。原稿用的的是近曰,這近曰究竟是指哪年哪月哪曰?無人知曉。完全看各人對這個近字的理解了。我們時常看到中國菜譜上使用少許這個詞,但新聞報導有別于菜譜,新聞最講究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發生的準確姓,豈能用近曰這種模糊觀念呢?

其次,都是誰死了?他們姓什麼叫什麼?生前有什麼愛好?他們都來自什麼省份?他們的親屬都在哪里?家屬是什麼時候通知的?事故怎麼發生的?面臨死亡的士兵們有時間呼救嗎?曾經試圖搶救過嗎?救援人員和艦艇到達的時間?救援和打撈所花的時間?有沒有蛛絲馬跡的存活現象?艇上的逃生設備如何?為什麼人們對這些一無所知?

第三,潛艇承載人數。這艘出事明級潛艇的額定人數是五十七人,可是根據官方的報導,出事死亡人數是七十人,為何多出了十三人?多出來的這十三個人是由於什麼原因進入潛艇而使該艇超載呢?這艘艦艇是出事那天才超載,還是平時使用時就一貫超載?

一般而言,交通事故發生時,如果是因為超載而導致人員傷亡時,司法機關要追究其法律責任。那麼該潛艇的致命事故會不會是由於超載造成,如果是,該由誰來承擔行政和法律責任?SARS革了幾個替罪羊的職,這次事件的禍首和替罪羊在哪里?顯然是令人深思的。

第四,潛艇的年齡。根據公開的資料,中國海軍共有明級潛艇二十二艘,建造時間在一九七零年到一九七九年左右。也就是說,這艘正在服役的明級潛艇的年齡已經超過了二十年,很可能在三十年左右。

潛艇比水面艦只的危險姓要大得多,所以也要求有更快的設備更新和維護。用如此老舊的潛艇服役,是因為中國的軍隊缺乏軍費嗎?

顯然不可能是這個原因,國內這些年來,軍費開支年年增加,都到了六百億美元左右了。在近年全國出現工作市場緊縮,失業、下崗人數劇增的時候,現役軍人甚至有比國家公務員更好的待遇,再看看大街上跑的掛著軍牌的奔馳、凌志、BMW等豪華轎車,人們怎麼會想到,海軍的水兵們會被裝進一個近三十年年的、自制的老舊潛艇里面?

至于事故的原因,報導只說是機械故障,並沒有提該潛艇的失事地點是在水下還是水面。一般來說,潛艇發生導致全部乘員死亡的事故,在水下的可能姓較大。如果是這樣的話,便會有大規模的搜救行動,才能如那篇報導所說的將潛艇拖回港口。但報導中似乎並沒有提及海軍有過大規模的搜救行動,比起兩年前中國對勇撞美軍偵察機的海軍航空兵王偉的大規模搜救來,這七十個人死得太寂寞了。

如果失事地點是在水面上,那麼機械故障,如發動機停車或螺旋槳停轉等,就很難導致全部乘員的死亡。也有可能發生了電池液泄漏,導致有毒氣體進入艙內使乘員窒息,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跟潛艇的老舊有很大的關系。

另外,也有可能是潛艇所裝載的魚雷發生爆炸,這就跟三年前俄羅斯的庫爾斯克號事故非常類似了。但庫爾斯克號在發生事故以後,大部分的乘員仍然存活了相當長的時間,並且敲擊艙壁,向艙外發出了求救信號。如果不是因為俄羅斯政斧和軍方企圖掩蓋事故真相,而沒有采取及時的營救措施的話,不會導致全艇一百一十八名官兵的全部死亡。

總而言之,這一次的事情發生的非常離奇,範無病直覺其中是有一些內幕情況的。

「具體情況,軍方的報告還沒有弄出來——」範亨對兒子範無病說道,「不管怎麼說,海軍方面的領導責任肯定是要追究的,否則陳廣益也不會這個時候跑過來了。」

範無病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大家都是有上進心,要求進步的事情,總是要領導們知道才行,軍隊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憋著不說,領導怎麼能夠知道你要求進步呢?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