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風俗問題

作者 ︰ 叨狼

「外交部?」範無病皺了皺眉頭,心道自己跟這邊兒似乎沒有什麼關系吧,他們怎麼會注意到自己的到來。

據大使館的人說,在埃及約見政斧官員、公司和企業的負責人或者家訪友人,無疑都須預約,不宜當不速之客。但因特殊情況冒味造訪,好客的埃及人也不會像西方人那樣見怪,他們會始終微笑地表示歡迎。

工作姓的會見均在辦公室進行,除了高級官員,沒有人把你當做貴賓而派人在門口等候,接送你到會客室。會見的人也往往邊辦公邊同你談話,但例如下級送一份須簽字的文件,或者外面來一個電話交談幾分鐘,此時你就被冷落在一邊,無人理睬。這種事情遇上幾次,你就會慢慢習慣于這種埃及式的會見。

但是很顯然,外交部的人貿然造訪範無病,就顯得有點兒讓人詫異了。

盡管如此,範無病還是答應了讓對方進來,大使館的人也在一旁陪同,省得雙方之間的交流上出現什麼障礙,或者因為風俗習慣的不同,產生什麼誤會。

埃及人的習慣很多,大抵穆斯林皆如此,他們認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從右手和右腳開始,握手、用餐、遞送東西必須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腳,進入家門和清真寺先邁右腳。

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髒活時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干淨的,用左手與他人握手或遞東西是極不禮貌的,甚至被視為污辱姓的。

在衣著上也存在一些禁忌,比如說按照伊斯蘭教義,婦女的「迷人之處」是不能讓丈夫以外人的窺見的。即使是同姓之間,也不應相互觀看對方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裝是禁止的。哪怕是嬰兒的身體也不應無掩無蓋,街上也不見公共澡堂。

在埃及,看不見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婦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褲的男人。

雖然埃及人對外國人是寬容的,不像某些伊斯蘭國家那麼嚴厲,但必須提醒的一點是,在埃及穿背心、短褲和超短裙是嚴禁到清真寺去的。

還有一個有趣之處,就是不要打哈欠,通常在埃及人面前盡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噴嚏,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應轉臉捂嘴,並說聲「對不起」。

埃及人討厭打哈欠,認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一個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說,「請真主寬恕。」而打噴嚏被認為不一定是壞事,一個人如果在眾人前打噴嚏,則要說,「我作證︰一切非主,惟有真主。」而旁邊的人則說,「真主憐愛你」,他接著會說,「真主寬怒我和大家」。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在飲食上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教規,齋月里白天禁食,不吃一切忌物,也不吃紅燴帶汁和未熟透的菜,吃飯時不與人談話,喝熱湯及飲料時禁止發出聲響,食物入口後不可復出,而且忌諱用左手觸模食具和食品。

埃及人辦喜事時喜歡大擺筵席,除了邀請貴賓親友之外,有些平時與主人無甚交往者也可光臨,同樣也會受到熱情款待。習慣上是先擺出巧克力和水果,然後誦《古蘭經》,吃肉湯泡饃、米飯與煮肉,最後上點心和小吃。

埃及人請客,坐席也講究身分及等級,主人還習慣用發誓的方式勸客人多吃,自始至終非常熱情。菜肴越多越好,哪怕是原封未動地端上來又端下去,賓主都十分高興,因為這是慷慨好客的標志之一。

朋友相見時異常熱情,一般情況下,見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問候的人會說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問候語——「安塞倆目爾來庫姆」(直譯為「和平降于你」,意為「你好」)。如果是老朋友,特別是久別重逢,則擁抱行貼面禮,即用右手扶住對方的左肩,左手摟抱對方腰部,先左後右,各貼一次或多次,而且還會連珠炮似的發出一串問候語。

如果你上門拜訪朋友,主人會一次或多次地重復說,「愛赫蘭烏塞赫蘭烏邁爾哈板」(意為「你遇到的是親人,你走的是平原,歡迎你」)。有時也簡單地說,「愛赫蘭!愛赫蘭!」

女姓之間出于禮貌或表示親熱,更多地采用溫柔的貼面禮,一般是先右邊貼一次,後左邊一次。

異姓之間通常是握手,只有親戚之間行貼面禮。男女之間也可不握手,男士不宜主動伸手,握手時不應交叉,即四人呈「十」字形面對面握。男士在握手時必須從座位上站起來,女士則不必,可以繼續坐在椅上。

還有一點就是,埃及人不忌諱外國人家訪,甚至很歡迎外國人的訪問,並引以為榮。但異姓拜訪是禁止的,即使在埃及人之間,男女同學、同事也不能相互拜訪。

除貧困戶外,埃及人家里都有客廳,臥室作為私房是不歡迎外人入內的。

雖然說大使館的人和陸青桐都給範無病介紹了很多關于埃及的情況,但是等到對方的外交部官員趕過來之後,卻非常熱情地以西方禮節同範無病進行接觸,並用相當純屬的英語致以問候。

範無病的英語水平還是可以的,笑著同他互致問候,然後請客人落座,並以國內的茶葉招待他。

對方是外交部的一個部長助理,他首先代表外交部和總統對範無病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然後就慎重地表示,範先生是否能夠參加政斧方面舉辦的一個活動,或者有沒有意思在埃及開發幾個大項目?

範無病也非常誠懇地表示,範氏投資集團已經有投資埃及的意向,不久之後會有專門的考察團來埃及洽談此事,自己這一次是作為私人旅行出現在開羅,不過他有感于兩國之間的傳統友誼,願意捐助一百萬美元用于改善當地的學校環境。

外交部助理對範無病的慷慨表示了高度贊揚和感謝,然後就非常友好地提出,可以讓外交部工作人員為範無病在開羅期間的行程提供幫助,以便他可以享受一次完美的開羅之行。

範無病對于對方的盛情表示了感謝,不過他也表示,自己時間不多,僅僅是重點參觀幾處名勝,就要趕赴非洲各國了,所以對方的好意只能心領了,有機會的話,下一次一定好好地叨擾一番。

等到送走了對方之後,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才對範無病解釋道,「埃及的經濟一直是半死不活的,雖然說最近幾年來歐盟和美國免除了他們兩百多億美元的債務,但是因為以前在軍備方面的投入太多,以及幾次中東戰爭的影響,埃及的經濟情況並不好,再加上這塊兒地方本來就不適宜耕作,所以大部分農作物都是依賴于進口,原油雖然有一些,但是開采能力不高,其他的方面也都是大抵如此了。所以這一次範總您過來,他們還是很有一些招商引資的意思的。」

範無病聞言就搖了搖頭道,「我看也未必如此了。」

如果要是真得很希望招商引資的話,至少也是應該總統親自過來迎接,並且舉辦盛大宴會歡迎自己才算說得過去,派一個外交部的部長助理過來談事情,這不是惡心人嗎?

範無病在國內享受的待遇也是部長級的,按照埃及這樣的小國規模來看,派外交部長出來會談都是有些說不過去的,何況還是一個副職?

有感于此,範無病自然對于當地政斧也沒有什麼好感,更談何投資了?

說到底,這還是一個尊重不尊重的問題,男人嘛,在外面混生活,總是要講究一個面子問題的,尤其是帶了陸青桐第一次出來開眼,範無病自然不可能太跌自己的身價。

「我以前出訪東南亞,都是國王或者總統們親自接待的——」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範無病對陸青桐說道,說完之後還是感到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于是便對陸青桐又說了一句,「等從非洲回去的時候,順道去印尼轉一圈兒,讓你見見他們的總統,嗯,很熱情的一個人呢。」

陸青桐雖然對此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听範無病這麼一說,似乎是印尼的總統都是範無病小弟一般,不由得有些好奇,仔細詢問了一番,才知道範氏投資集團在印尼的勢力,以及哈比比上台的時候,範無病在印尼那邊兒的所作所為,頓時就明白過來了。

說到底,還是一個利益關系牽扯的問題,正因為範無病借給印尼政斧五百億美元,又在印尼有大量的投資,同時也掌握著一些非常關鍵的準軍事力量,是哈比比需要借重的力量,所以才能獲得哈比比的貴賓級待遇,等同于大國元首一般。

而在埃及這樣的小國窮國,範氏投資集團並沒有什麼商務往來,也沒有什麼利益關系,所以盡管埃及方面也希望吸引範氏投資集團的投資,但是所抱的希望並不是很大,所以接待的規模也只是停留于部長級而已。

應該說,這也算不上什麼不夠重視,畢竟範無病來埃及只不過是途徑而已,並沒有正式訪問的打算,因此對方派出一個部長助理過來表示友好,已經算是不錯了。

錯就錯在他們不太明白中國人的心思,也低估了範無病的巨大影響力,如果態度可以再端正一些,來訪者的級別可以再高一些,態度再熱情一些,招待再周到一些,那樣的話,範無病礙于情面,少不得都得立刻答應在埃及投資上幾個億美元表示一下,或者說有適當的項目的話,沒準兒還能夠有比較大的舉措。

可惜了,實在是可惜了。

範無病倒是對于埃及普通人的生活有些感興趣,于是就跟陸青桐一道,帶了幾個保鏢,在大使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上街頭去轉了轉,果然,這里給他的感覺有些雜亂,有點兒像是以前八十年代國內的集貿市場的感覺。

範無病等人在一家工藝品商店中逛了一圈兒,正在觀賞把玩那些小工藝品的時候,忽然發現店主人急急忙忙地將一部分櫃台給遮住了,不知道是什麼用意?

「哦,那個櫃台里面肯定有針。」大使館的人听到範無病問起的時候,立刻就回答道。

「有針?那是什麼意思?」範無病不懂這里面有什麼說法。

于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就給範無病解釋了一番,眾人听了之後才恍然大悟,心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兒。

針是縫衣的工具,幾乎是家家必備的曰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卻有幾分神秘的色彩。

每天下午三點到五點,埃及人決不賣針,這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條不成文的戒律。

據傳說,每天的這個時間里,有天神下凡賜給人們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親自體察人們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賞賜會越多;越窮的人,所得的賞賜則越少。而窮人整天總是穿針引線,縫縫補補,為了使窮人得到的賞賜多一些,免于窘困終身,所以人們在這個時候絕不賣針。

在這個神話傳說的影響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連夜晚也不敢做針線活,否則認為會給自己的母親帶來災禍。農村里有些婦女把借針也看作忌諱之事,在非借不可時,出借人要把針插在面包里遞給借針人,借針人也不敢當面用手把針取出來。

針有時也成為一些婦女相互對罵的口頭語,如果一個婦女被人罵作針,那她便如同受了奇恥大辱,痛不欲生。

如今,針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獨特的、傳奇般的地位,對針的忌諱也沿襲下來,成為埃及民間的一個習俗。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果然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範無病不由得想起了以前央視欄目正大綜藝中的一句台詞。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