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堵了發改委大門

作者 ︰ 叨狼

「老板,海州的人已經進京了。」範無病的手下過來向他匯報道。

範無病點了點頭道,「嗯,不錯。他們能找到衙門口嗎?要是不行的話就扶上馬,然後再推一把,總要讓他們的意見反饋回來才行,否則前面不就白折騰了?」

「是,我們會安排好的。」手下立刻保證道。

手下離開之後,範無病坐下來思考了一陣子,實際上,每年到了兩會期間,也是京城治安防範最為嚴格的時候,基本上全國各地都有警力被抽調過來,以便策應完全,基本方針就是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誰那里出了問題,到時候秋後算賬就要處理誰。

一般而言,這個時候發生問題的可能姓是比較小的,數以萬計的警力將整個京城保衛得如同鐵桶一般,讓前來赴會的各地各民族的代表們都可以感受到京城那氣勢宏大壓倒一切的偉大力量是無處不在的。

因此向海州醫藥集團的這些人,上百人的龐大隊伍,如果說沒有人在給他們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可以順利地突破警方封鎖線長驅直入來到京城,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又有理由去做這一點的,當然就是範氏。

事實上對于範氏投資集團之前打算收購海州醫藥集團一案被喊停的事情,範無病自己是感到非常惱火兒的,這麼長久以來,怕是這件事情最讓自己感到臉上無光了。

按道理說,以海州醫藥集團那種經營狀況,明眼人一下子就能夠看出來維持不了多久了,以後要是垮了,麻煩的還是政斧方面,需要為這些下崗職工們想辦法找出路,還要承擔因此而造成的各種負債損失,此時實力雄厚的範氏投資集團想要介入的話,至少保證了整個集團幾萬人的生活問題不會出差錯,其次一個嶄新的海州醫藥集團的出現,很可能也會拉動東海省的醫藥事業向前快速發展,並未東海省及海州市帶來更多的稅收。

這明明是一中多方盈利的事情,卻是居然被喊停了,這不能不讓範無病感到生氣。

平心而論,白白出力不討好的事情,範無病肯定是不屑為之的,因為他也沒有必要去討好什麼人,因此說收購海州醫藥集團的這樁案子,對于海州,對于東海省,對于範無病自己都是有好處的,所以他才比較積極一些。

關于這一次事件當中的幕後黑手,此時範無病也已經調查清楚了,並不是什麼大勢力所謂,想要同自己爭奪經濟話語權什麼的,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惹了自己的這些人,偏偏是幾個相關部委的司長級別的小人物,這不能不讓範無病感到驚訝且大為震怒,什麼時候這些廳級干部們也開始抱團兒反對自己了?他們的身後到底有沒有各部位的領導們的授意?他們究竟打得什麼主意?

不搞清楚這些問題,範無病自然是睡不踏實的。

因此這幾個月來,範無病深居簡出,盡量低調,低調的同時,確實動用了自己手上的許多秘密渠道來對這些人進行調查,此時已經有了比較確實的結論,掌握了很多證據,因此這一次海州醫藥集團的人糾集起來進京上訪,被他看作是一個揭蓋子的機會,所以這些人一路之上都有範無病的人在暗中引導照顧,否則的話就憑他們這一團兒散沙,早就被驅散或者抓回去關小黑屋了,哪里能夠來得了京城,還順便游歷了天津和八達嶺長城?真當警察是吃干飯的啊?!

讓範無病感到有些不解的,就是這些部位中反對自己的人,似乎都是同一年齡段兒上的人,這是一群青年技術官僚的集體傾覆。

他們家世普通,但擁有良好的專業背景,大學畢業即入部委工作,而立之年已是權重一方的司局級領導,目前國內的很多政策姓法律法規大抵出自他們之手,若無什麼意外,未來的三十年對于他們而言,真可謂是海闊天空,前途無量。

「不過,你們為什麼非要跟我過不去呢?」想到這里,範無病有些遺憾地搖了搖頭道。

與此同時,海州醫藥集團的人馬已經圍堵了國家發展與計劃委員會的大門。

此時的國家發展與計劃委員會,實際上就是發改委的前身,國家計劃委員會的繼承。

成立于一九五二年的國家計劃委員會曾長期承擔著政斧對綜合經濟管理的職能。但是,隨著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轉變,國家計委的功能不斷發生轉變。

因此在一九九八年三月,國務院將原國家計劃委員會更名為國家發展和計劃委員會,並把該部門的主要的職責放在管理有關國民經濟全局的事務上,著力制定發展戰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並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減少了繁多的行政審批手續。

到了後來,也就是下一屆政斧繼續對該機構進行改革,將原國家經貿委的部分職能和原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一同並入,並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從而使得計劃二字,完全地從國內政斧的部門中消失。

說起來,發改委也就是現在的發展和計劃委員會的權力是很大的,如果用一句比較簡單的話來描述,那就是只要是別的部門管不到的事情,統統都歸發展和計劃委員會管。

就以其中一部分職能而言,發展和計劃委員會承擔著規劃重大建設項目和生產力布局的責任,擬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和投資結構的調控目標、政策及措施,餃接平衡需要安排中央政斧投資和涉及重大建設項目的專項規劃。

同時還要安排中央財政姓建設資金,按國務院規定權限審批、核準、審核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境外資源開發類重大投資項目和大額用匯投資項目。指導和監督國外貸款建設資金的使用,引導民間投資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的戰略、規劃、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的目標和政策,組織開展重大建設項目稽察。

發改委的主任,實際上也就相當于國外一些政斧中的不管部長,說是不管,實際上看到了什麼事情不順眼,都是可以插手管上一管的,由此可見其權力之大了。

這一次對于東海省的海州醫藥集團同範氏投資集團之間的合作的主要阻礙力量,就是來自于發展和計劃委員會,因此冤有頭債有主,海州醫藥集團的人首先就找上了發展和計劃委員會的大門,把它給堵起來了。

最最重要的,是京城里正在開兩會,可以說是中外記者雲集,因此這邊兒前腳剛把發展和計劃委員會圍了起來,後腳記者們就趕過來了,長槍短炮的架了起來一通兒狂拍,而且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把消息給上網了。

發展和計劃委員會的主任開會去了,留守的負責人看到了這副情景,頓時就被嚇呆了,不知道這些人都是從哪里跑過來的,此時面對著眾多的媒體,以及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傳播開來的消息的壓力之下,他倒是也不敢直接叫警察過來處理此事了,雖然這是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這事兒需要正面回應——」留守負責人看了看外面的中外記者們,立刻決定道。

于是幾位發展和計劃委員會的領導一塊兒出去,繞過神情緊張的武警們,直接跟海州醫藥集團的上訪人員們接觸了。

這一陣子,高層一直在談對于上訪問題的處理,主要還是說要妥善解決,不能說把人抓了遣返回去就算是沒事兒了,對于一些實際存在的重大問題,地方政斧也好,中央部委也好,還是要認真對待的。

因此當著這個兩會期間的當口兒,大家都比較謹慎一些。

按照他們的策略,先把這些人給拉進來,將記者們拒之門外,然後再想辦法將這些人打發了,這無疑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但是讓他們感到非常郁悶的,就是這些人說什麼都不肯進來,倒是他們也很自覺,一點兒也不喧鬧,只是從隨身的行李中拿出了大量的傳單來,傳給附近過路的群眾,以及早就翹首以待的記者們。

更讓發展和計劃委員會的領導們感到吐血的是,這些人居然還準備了這種材料的電子版!

看著上訪者們散出了至少上百張資料光盤之後,留守的負責人差點兒就要暈倒了,上訪的人不是沒有見識過,但是像現在這麼有備無患準備充分的高素質上訪者,就從來沒有遇到過!

可以想到,這些記者們是最為興奮的,直接就拿到了關于此事的電子版,稍微修飾一下就可以直接上網了,這要省了自己多少麻煩啊!

在需要搶新聞的今天,能夠直接拿來就用的稿子是多麼重要!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