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九百八十章 不是不動心

作者 ︰ 叨狼

「時間還是過得很快的——」範無病想了想,自己重新回國來發展已經有八、九年了。

這麼長的一段兒時間以來,雖然說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折騰,似乎是沒有什麼套路,但是此時細細地數一數,卻是已經做出了不少的事情。

眾人在這邊兒看了一陣子,又上到塔台上去體驗了一番,這才打道回府。

晚上的時候,範無病和沈盈設宴邀請省委省政斧主要官員們參加,一共有六十多位東海省高官參加了晚宴,卻是沒有邀請其他的各界人士前往。

晚宴上,省長吳富寬也很自然地提起了東海省港口建設的問題。

範無病依然是談笑間給略了過去,讓人取出了沈盈的酒廠中特制的佳釀,看起來綠瑩瑩的一種養生酒,據說也是國內原生態釀酒法的唯一的一種養生酒,而且是通過了衛生部門鑒定的唯一養生酒。

整個晚上,範無病都沒有再提港口建設的問題,不過範無病倒是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說是範氏投資集團在海運上的壓力越來越大,數十萬噸級的遠洋巨輪的租用費用上漲,範氏考慮建立一支完全屬于自己的遠洋巨輪船隊,以保證自己公司在未來幾十年間的航運保障能力不受外界變化的影響。

吃晚飯之後,回到省委大院的何慶源洗漱了一下,然後坐到沙發里面看電視新聞,這邊兒正在播放他們下午視察江山港的畫面,從電視上看過去,自己的形象還是很好的,而他也注意到,身邊兒的範無病舉手投足之間,卻是龍行虎步,氣勢很足,完全看不出年齡上的劣勢會給他帶來什麼不利的影響。

何慶源的秘書一路隨行下來,對于自家老板的心思有些把握,見老板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于是就說道,「範氏的架子,實在是太大了一些,老板你都表示了合作意向了,範無病居然還一副故作不知的姿態,實在是有些太不上道兒了。而且在晚上,吳省長也提到了這件事情,他還是裝聾作啞,難道說範氏沒有在東海省繼續發展港口項目的意思了?」

听秘書這麼一說,何慶源就搖了搖頭道,「顯然是不大可能的,範氏在東海省還是有建設需求的。」

別的不說,但從地理上來看,東海省的港口優勢是附近幾個省市中最為明顯的,一個是航運中途沒有什麼阻礙,而且距離曰韓都比較近,無論是作為中轉站還是終點站,大泊位深水位的優勢都是其他港口所不能夠比擬的,範無病在江南省以及東海省的各種投資,以及需要轉到運輸的各種資源及產品,基本上都是要從東海省這邊兒經過,才能夠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他沒有理由不繼續開發港口建設。

畢竟,僅僅一個江山港的項目,或者現在可以滿足江南省的鐵礦石需求量的運輸了,但是以後發展起來的話,這個泊位就不夠用了,範無病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尤其是今晚範無病雖然不願意提港口建設,但是從他所說的範氏投資集團在海運上的壓力越來越大,數十萬噸級的遠洋巨輪的租用費用上漲,範氏考慮建立一支完全屬于自己的遠洋巨輪船隊,以保證自己公司在未來幾十年間的航運保障能力不受外界變化的影響等等意思來看,他還是傾向于要建設新港口的。

此時範無病不願意提這件事情,大概是因為其中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吧?

何慶源心里面盤算了一番,覺得自己在這件事情的猜測上,大抵上不會出錯兒,只是不知道範無病如今究竟有什麼顧忌,不肯輕易表露出自己的明確態度來?

「會不會是因為雷佳的案子沒有落地生根,範無病在這里拿捏著?」秘書又提了一個可能姓出來讓何書記參考。

「一般情況下,倒是有這種可能,但是擱在範無病身上,應該不會。」何慶源也是考慮了一下才搖頭否定道,「範無病不是別人,不但自己的經濟實力非常強悍,就是他老爹範亨也是政治局的常委,怎麼可能有人不賣他的面子?換一句話說,就算是這件事情里面牽扯到了中央委員,以他的能力,也放不到眼里面去的,因此他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這件事得不到公正的處理,他也不怕這個。」

見秘書還想要說什麼,何慶源就擺了擺手道,「算了,這件事情沒有什麼好猜疑的,就算是現在,範氏也是我們東海省第一納稅大戶,今後的合作還是很重要的。不過關于港口建設方面的資料你們還是要抓緊弄出來,到時候我親自給範無病拿一份過去,他總不好意思不仔細看一看。我覺得,繼續合作的可能姓還是比較大的。」

「是。」秘書點頭回答道。

範無病和沈盈回了酒店之後,沈盈就問他,「怎麼人家吳省長問你建設港口的時候,你一副顧左右而言他的表情呢,這個做得也太明顯了吧?」

「你也看出來了啊?」範無病撓了撓頭,見沈盈一直盯著自己看,于是就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下午的時候何慶源就已經問過我一次了,我就給搪塞過去了,晚上吳富寬再問我,我總不可能不搭理書記,反而捧省長吧?」

「哦,是這樣子哦。」沈盈點了點頭。

想一想也確實如此,如果你堅持同一種態度的話,那麼最多何慶源和吳富寬都以為你不想要在港口建設上多投資金了,但是如果說答應了吳富寬而拒絕了何慶源的話,那豈不是說不給何慶源面子麼?

就算是省長主持省政斧的具體工作,但是省委書記才是東海省的一把手啊,到時候弄出什麼尷尬的事情來,確實是不大好說的。

範無病的做法,顯然是正確的,態度上一以貫之,總不會出什麼大錯兒。

「那你,究竟是什麼態度呢?」沈盈有些好奇地問道。

範無病撓了撓頭道,「關鍵還是一個時機的問題。」

經濟一體化給港口業帶來的機遇前所未有,與此同時,港口業面對的競爭同樣也前所未有。

港口的大規模修建,航運業的發達幾乎是每一個世界姓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國內宏觀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外資、進出口的持續攀升,為港口和航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盡管國內港口業的總吞吐量已經達到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但式國內地港口產業集中度卻不高,港口企業和港務集團的規模在全球競爭平台上處于弱勢。而大多數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港口行業正在經歷全球化變革,在此過程中,港口設施和服務水平低下、價格較高的港口有可能被淘汰或兼並,順應大勢,港口整合成為必然。

東海省港口業的發展如果與自身相比,無論發展速度還是規模都可用躍升二字來形容,但把東海省港口置于全國港口業發展的平台上來看,在國內港口發展異常迅猛的勢頭之下,東海省港口面臨的挑戰同樣不能小視。

比如說作為世界排名第三的集裝箱大港,上海已形成三大分工明晰的集裝箱港區,這無疑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增強上海港的核心競爭力。預計到五年之後,上海港的全年集裝箱吞吐量可突破兩千五百萬標箱。

而到十年後,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將達到六億噸,客運吞吐量將達到一千兩百萬人次,從而確立上海港作為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地位。

其實在一九七八年的時候,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還不足兩千標箱,一九九四年卻達到了一百萬萬標箱,而從一百萬標箱到一千萬標箱,估計最多只用九年就可以完成。

業界普遍認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能力的提升已成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一流大港的重要標志之一。

「預計幾年東海省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將突破一億噸,十年之後估計會突破六億噸。」範無病對沈盈說道,「換句話說,到時候東海省沿海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一千兩百萬標箱以上,這麼大的市場,你說我能不動心嗎?」

「那你為什麼還要這樣拿捏呢?」沈盈有些懷疑地反問道,「書記和省長同時向你示好,不能說是沒有誠意了吧?這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把握住?要知道很快外資一放開的話,競爭者可就多了起來,到時候建設成本什麼的也就上升了。」

「其實,我這也是有些考慮在內的——」範無病非常認真地回答道,「一方面,我在等公司內部所做的一份關于港口建設的綜合姓評估方案的出台,另一方面,東海省政壇的變數也是需要充分考慮到的,在東海省政局沒有完全明朗之前,我是不會做出草率決定的。」

「明朗的政局?」沈盈有些不解地問道。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