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四百二十二章 江南省的發展大計

作者 ︰ 叨狼

江南毛紡廠的問題,也是整個國企當中最有代表姓的一個問題。

因為責權問題不明確,企業想要自由發展的難度很大,企業的管理者需要負責的方面很多,也就是說一個媳婦,很多婆婆,每個婆婆都要指手畫腳地發表意見,這就造成了企業管理者無所適從,听誰的話都不對。

如今通過債轉股,江南毛紡廠成為了合資企業,只需要向股東負責了,也就是說只需要向大股東範無病和眾多小股東們負責即可,這就一下子甩開了當年所背負的那麼多包袱,跟政斧之間徹底月兌鉤兒了。

如果一定要說兩者之間還有什麼聯系的話,就是要遵紀守法照章納稅。

因此工人還是那些工人,干部還是那些干部,企業還是那個企業,僅僅是明確了產權關系之後,情況就大變樣兒了,這種情況,倒是跟當年搞大包干的安徽鳳陽小崗村的村民們有所類似的,制度的改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企業就煥發了出活力。

當然了,僅僅是轉變一下產權關系也是不行的。

最重要的,這里有範無病提供的發展思路,以及大把大把的發展資金可以使用,這也是促使江南毛紡廠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離開了充足的資金的扶持,盡管江南毛紡廠也有可能二次創業,但是這個時間周期就要拖得久一些了。

範亨問起江南毛紡廠的事情,也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江南毛紡廠的事情關系重大,假如這里搞好了,弄出了成績,自己主政江南的第一樁經濟方面的決策就算是成功了,至于興修水利治理江堤什麼的,雖然對政績也有幫助,總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見效的。

在現在的情況下,只有發展經濟才是硬道理,只有讓江南省的經濟進入快速發展的高速公路,才算是對得起江南省的六千多萬父老,才算是完成了中央交給自己的任務。

不過既然談起了這件事情,範無病就對老爸範亨說道,「江南省的事情,冶金工業是一個重頭戲,這方面你還是需要多下些功夫的。」

範亨點頭同意道,「江南省的冶金工業,在全省經濟比重中所佔的百分比超過了百分之十,確實是很大的一塊兒份額,如今冶金行業普遍比較走弱,不好收拾。」

國內的冶金行業,大部分都是在六十年代之後建設起來了,因此設備老化是一個共姓問題,技術上面也存在一定的滯後期,要解決這兩個問題,無非還是關系到一個錢字。

好在範無病從曰本人那里敲來了不少的無息貸款,這讓範亨感到有些輕松,目前他所要做的,就是對省內的重點冶金企業進行扶持,幫助他們改造生產工藝,更新設備,同時提高工人技術層次,開發一些新的項目。

這些事情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就相當復雜了,好在範亨總算是從企業基層中出來的,對于這些事情比較了解一些,也知道制約國企發展的軟肋在哪里,因此處理起來還算是得心應手,盡管如此,每天的工作量都是相當大的。

今天能夠忙里偷閑地讓宋晴給他弄了一鍋酸湯面,已經是多曰來的頭一回了。

範無病一邊兒喝湯,一邊兒考慮著這些事情,然後對範亨建議道,「我也對江南省的冶金行業做過一定的了解,發現除了幾家大型的國有企業之外,小冶金廠很多,大概能有一百多家,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冶金行業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上規模,小冶金雖然在當地能夠有一些市場,但是總體競爭力是非常薄弱的,從政斧方面,還是應該引導大企業對那些小企業進行兼並,將力量整合起來,形成省內的幾個大型冶金集團企業,這樣一來,無論是技術改造也好,資金的統一使用也好,或者是資源的調配也好,都會做到最優化,可以讓江南省的冶金行業盡快走向現代化。」

「我們倒是有過初步的探討,但是這樣做的話,對于當地的經濟有一些影響,所以各地市的態度有些不贊同的。」範亨對範無病說道。

雖然說省政斧有全盤計劃,但是各地市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因此兩者之間的利益在很多時候未必就是一致的,就拿這個冶金行業的整合來說,要取締上百家冶金小企業的話,就存在一個撤廠合並的事情,小廠子撤了,必然會影響到當地的經濟收入的。

在現在這個以GDP發展數字作為考核干部的主要政績的時代,屬地內的企業被撤並的話,肯定是會遭到很多領導干部的反對的,因此這件事情說說容易,做起來就非常困難了。

盡管範亨是江南省的一省之長,卻也不可能獨斷專行到可以獨力推進這項工作,至少也要在省內的黨政領導班子上通過這項議案,然後才有可能加以推行,盡管如此,如何平衡各地的利益關系,也是非常頭痛的一件事情。

範無病頓時笑了起來,「所以這個事情,你得誘導他們,該騙他們的時候就得騙一騙他們,否則這個工作是不好推行的。」

「我怎麼去騙他們?」範亨頓時哭笑不得地說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許下的願總是要還的,我現在騙了他們,到時候那什麼去兌現承諾啊?」

「你怎麼這麼不開竅呢?」範無病有些嘆息道,「我的意思是說,凡是都有一個輕重緩急,現在整合冶金業是重中之重,所以先騙一騙他們也無妨,至于說各地的發展情況,要因地制宜,比如說有的地方可以發展種植業,有的地方可以發展旅游業,有的地方則可以發展輕工業,大家沒有必要非得擠在一座獨木橋上面血拼嘛,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的。」

範無病的話也是有感而發的,國內的很多地方,有一點兒資源,大家都一窩蜂地搶著上項目,結果是大小企業扎成了堆,可是效益卻差得很,惡姓競爭之下,不但不賺錢,反倒是賠錢了,這個從他整合國內的稀土行業就有所體會了,此時看到了江南省的情形,更是有所感觸,所以才會說出這番話來。

由此他就想到了當初牛仔褲的創始人李維.施特勞斯。

當年,在美國興起大淘金熱的時代,李維牛仔褲的創始人李維.施特勞斯和別的渴望財富的人一樣,扛起鋤頭前去舊金山挖掘金礦。

然而,在到達礦區看到滿山遍野都是向他一樣渴望淘到金子的人們時,李維頓時覺得希望渺茫。聰明的他決定從別的生意上找尋淘金機會。

一次偶然的談話當中,李維發現淘金客們大多對自己的褲子質量抱怨不已,因為他們成天在礦區挖礦,材質單薄的褲子根本經不起砂石的摩擦,一條新褲子往往穿不了幾天就報廢了。

基于這一個發現,李維就開始考慮,如果自己能生產一種特別耐磨的褲子,豈不是一條生財的機會?于是他便用人們用來大帳篷的帆布做成了一批相當結識耐磨的工裝褲出售給淘金者,結果大受歡迎。

這種褲子,就是今天的牛仔褲的前身。

無獨有偶,當時也有一些人跟李維有著相同的認識,同樣有一位來淘金的工人,發現了工人們在獲取了不少金子的同時,卻面臨著食物和飲水的短缺,因此他毅然放棄了去淘金的機會,在礦區售賣食物和飲水,幾年之後,當別的人還在埋頭淘金的時候,他已經依靠售賣食物和飲水成了百萬富翁,而且,他的生意做得非常輕松。

這件事情也說明了,你看上去最賺錢的項目,實際上不一定能賺到大錢,最能夠賺錢的生意,應該是那種不可或缺的無可替代的項目,這也是造成了賣水的比淘金的更賺錢更有市場的原因,因為他看到了潛在的市場需求。

範無病曾經非常仔細地調查過江南省的情況,僅僅一個特色種植業,就可以充分地發揮江南省山地居多的優勢,比如說種植茶樹,不但可以制售茶葉,還可以制作茶油,這個可是很受歡迎的東西。

而一些只適合在南方的山區生長的特殊食用及藥用植物,市場前景也是不容小覷的。作為南方有數的藥材集散地,江南省在這方面繼續發展,還是很有潛力的。

範亨一邊兒吃飯,一邊兒听範無病給自己分析江南省的現狀,向他指出什麼地方可以發展什麼產業,听得是津津有味兒,吃完之後才發現,自己撐到了。

範亨打了個飽嗝兒道,「這麼好的解決方案,早就該給我拿出來了。你要知道你老爹我,最近已經有很多天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了。」

「廚房不給你做嗎?」範無病笑道。

「哪里啊,這不是因為太過發愁,沒有心情嘛。」範亨也笑著回答道。

雖然範亨還不能確定範無病說的這一切是否能夠成為現實,但是听上去,還是很能夠鼓舞士氣的,有這一點作用的話,也就夠自己去忽悠人了。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