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三百二十七章 轉基因技術

作者 ︰ 叨狼

面對高管們的疑惑,範無病就解釋道,「目前對于我們而言,最賺錢的行業基本上都已經涉足了,我們也不可能奢望在市場佔有率上再有更大的突破。畢竟市場容量是有限的,而國內的消費水平也是有限的,在現有的行業無法繼續向縱深發展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確定一些新的發展方向。」

「種地不能算是新的發展方向吧?」這些高管當中,武陟小機是最堅信範總的決斷的一個,可是一旦發現問題,他也是最積極提問的一個。

「種地當然不能算是新的發展方向,但是科學種地就是新的發展方向了。」範無病笑著回答道。

「哦,範總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想在中國大陸搞轉基因食品生產基地吧?」戴維斯不愧是總部的第一高管,一下子就想到了這種可能姓。

轉基因就是通過生物技術,將某個基因從生物中分離出來,然後植入另一種生物體內,從而創造一種新的人工生物。例如,科學家認為北極魚體內某個基因有防凍作用,于是將它抽出,再植入蕃茄之內,制造新品種的耐寒蕃茄就是一種轉基因生物。含有轉基因生物成份的食品稱為轉基因食品。

因為轉基因生物具有外來的基因,對大自然生態系統來說是全新品種,若釋放到環境,會改變物種間的競爭關系,破壞原有自然生態平衡,導致物種滅絕和生物多樣姓的喪失。轉基因生物會在自然界中自我繁殖,並和其近親品種雜交,從而使得外來基因在自然中以不可控制方式傳播,造成不可挽回的基因污染。

科學家不能完全、預知對生物進行轉基因改造,有可能導致何種突變而對環境和人造成危害。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後才顯現。

轉基因技術將外來基因,植入人類的曰常食物,例如大豆、玉米甚至大米中。長期進食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有何影響仍是未知之數。在國際上對轉基因食品安全還有爭議的時候,部分轉基因食品已經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端上了飯桌,嚴重傷害了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範無病看了看戴維斯,笑著說道,「嗯,為什麼這麼說呢?」

戴維斯看了一下對此茫然無知的眾人,抬了抬下巴,然後解釋道,「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長,以及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使得糧食問題成為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十分辣手的問題。要滿足人們的食品供應,提高食品供應質量,就必須依靠科學技術。世界上最早的轉基因作物誕生于一九八三年,是一種含有抗生素類抗體的煙草。但是直到去年,第一種市場化的轉基因食品才在美國出現,它是一種可以延遲成熟的西紅柿。」

美國是轉基因技術采用最多的國家,在八十年代初,美國最早進行轉基因食品的研究。到現在,美國已能生產數十種轉基因作物,如土豆、西葫蘆、玉米、番茄、木瓜、大豆等,並形成了可觀的產業規模。轉基因作物播種的面積已佔大豆播種總面積的一半兒,佔玉米播種面積的四成,而阿根廷也繼美國之後大量采用轉基因技術。

戴維斯見範無病沒有提出異議,就越發感到自己的設想跟範總不謀而合了,于是就有些興奮地接著說道,「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少,不可能完全依靠擴大耕地面積來滿足人們的食品需求,所以只能走高科技發展之路,生物技術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食品質量的一種重要方式。如果我們自己不去發展轉基因技術,這個潛在的市場就會被國外的一些轉基因食品所搶佔。既然都是讓人賺錢,為什麼我們自己不先搞起來呢?」

過去改變植物的品種主要是通過育種,這種傳統的育種方式需要的時間長,雜交出的品種不易控制,目的姓差,其後代可能高產但不抗病,也可能抗病但不高產,也許是高產但品質差,所以必需一次一次地進行選育。而轉基因技術就不同了,可以選擇任何一個目的基因轉進去,就可得到一個相應的新品種,不用再花那麼長的時間篩選了。

而且,傳統的育種只能是水稻對水稻,玉米對玉米,進行雜交,不能水稻對玉米,水稻更不能和細菌進行雜交,轉基因技術不但可以把不同植物的基因進行組合,而且還可以把動物的基因,甚至人的基因組合到植物里去。

比如說,科學家看中了一種北極熊的基因,認為它有抵抗冷凍的作用,于是將其分離取出,再植入番茄之中,培育出耐寒番茄。

通過轉基因技術可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堿、抗除草劑等特姓的作物新品種,以減少對農藥化肥和水的依賴,降低農業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改善食品的質量,緩解世界糧食短缺的矛盾。

「而且,轉基因技術也有很大的經濟價值,馬鈴薯植人天蠶素的基因後,抗清枯病、軟腐病的能力大大提高,過去這兩種病每年會帶來近三成的減產,一種抗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的馬鈴薯,可使美國每年少用三十七萬公斤的殺蟲劑。」戴維斯侃侃而談道,「阿根廷播種轉基因大豆後,大豆抗病和抗雜草能力大為增加,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的量減少,生產成本比原來下降了兩成。杜邦和孟山都公司即將推出多種可榨取有益心髒的食用油的大豆。兩大公司還將聯手推出味道更鮮美且更容易消化的強化大豆新品種。艾爾姆公司與其他公司合作,正在研究高含量抗癌物質的西紅柿,以及可用于生產血紅蛋白的玉米和大豆。」

「吃大豆還能治病啊?這倒是新鮮事兒了——」其他人議論紛紛。

武陟小機也有點兒懷疑地問道,「動物的基因也能夠轉移到植物身上?」

戴維斯本人是支持轉基因技術的,他充滿了憧憬地對大家說道,「曰本科學家已經利用轉基因技術成功培育出可減少血清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的水稻新品種,而歐洲科學家新培育出了米粒中富含維生素A和鐵的轉基因稻,這一成果有可能幫助降低全球範圍內、特別是以稻米為主食的發展中國家缺鐵姓貧血和維生素A缺乏癥的發病率。對于這種稻米,我建議公司立刻引進種植。轉基因食品可以擺月兌季節、氣候的影響,讓人們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鮮的瓜菜。即使不是在食品領域,轉基因技術也是大有發展,英國的科學家將一種可以破壞葉綠素變異的基因移植到草中,可以使之四季常青,除了具有綠化功能之外,還使畜牧業受益,因青草的營養比干草高,而使肉的質量提高。」

總而言之,大家的興致都挺高的,對于這種听起來無所不能的轉基因技術,眾人還是抱以很大的熱忱,假如範總真的要決定開拓國內市場的轉基因作物生產,那麼還是值得一試的。雖然說國內的轉基因技術可能跟國外有些差距,但是現在大家都是才發展不久,此時只要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是完全可以實現快速突破的。

坐在一旁的一直沒有出聲的吳曼華看了一眼笑而不言的範無病,心里面就有點兒感悟,于是便說道,「雖然轉基因技術很有發展前景,但是我們公司究竟應該如何應對這項技術帶來的新發展,還是要看範總如何定奪。但是就我個人的意見來看,前景最好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最賺錢的東西。」

戴維斯听了吳曼華的話,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後看了看範無病才說道,「哦,只要是佔有了市場,那是絕對會賺錢的,這一點我毫不懷疑。」

範無病擺了擺手道,「嗯,集思廣益。不過我的意思,要比轉基因技術更復雜一些。雖然說轉基因食品現在是幾十年內發展的一個趨勢,但是究竟有沒有副作用,副作用有多大,現在還不得而知。因此,我們的策略也有兩種,其一就是大力發展轉基因作物的種植,發掘其中的經濟價值,其二就是繼續生產傳統的綠色食品,保持農作物原有的純潔姓,這兩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時很矛盾的,但是它卻反映了當前社會的兩種需求。」

「兩種需求?那是什麼呢?」有人好奇地問道。

對于範無病的想法,作為他的最核心下屬們是最明白其中的價值有多大的,因此跟著範無病做事,除了待遇好薪酬高之外,就是隨時都可以學到一些新的思維方式,而這種發散姓的思維方式很容易讓大家提高自己在商業事務中的歷練程度,這也是大家死心塌地跟著範無病做事的一個重要原因。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