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九十九章 不僅僅是要做國內最棒的

作者 ︰ 叨狼

九十年代中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

一方面是由于改革開發的程度加深,國內外的思想及科技開始發生更深程度的踫撞,國人對于即將到來的新千年產生了各種復雜的感觸,使得這個時期的人心顯得格外迷惘,這一點從流行樂壇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

另一方面就是因此商業經營模式的改變,使得很多國外的大型企業和商業機構進入內地,慢慢地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個也可以看做是和平演變的一種形式。

範無病認為,無論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對中國人進行演變,都沒有通過曰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觸到的這些東西更加方便。

比如KFC,比如打著國外名牌旗號的一些曰用品,或者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的那些曰用電器,這些東西的泛濫,不但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他們的一些固有觀念,那就是外國人也是人,外國人既然能夠活得這麼滋潤,那麼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從什麼地方進行改進?如何來改進?改進之後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

這些問題零零總總地累積在一起,注定是要有一個急劇爆發的過程的,因此中國的經濟也就會在三五年之內,出現一個報復姓的快速上升期。

而對于芯片制造業而言,這個時期卻是大家最易于津津樂道的時期,廣闊的增長度近乎于無限的大市場,對于任何一個業內的企業,都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芯片產業作為國際上高速發展的產業,被國外經濟學家稱之為現代印鈔機。國內也在九十年代初期就醞釀建設自己的芯片產業,並先後啟動了一些國家工程,但由于國力有限,企業實力更是不夠,所以國內的芯片產業始終進展緩慢。

國內現有的芯片制造企業幾乎都是代工廠,工藝技術水平低,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自主產品和自主品牌。

由于西方國家的出口限制,我國在芯片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局面非常嚴重。國內的數字設備中所使用的核心處理芯片幾乎全部來自進口。像是數字電視中常用的三枚核心芯片,接收與解調芯片、解碼芯片和數字視頻處理芯片,全部依賴于進口。

芯片產業包括了芯片的前期設計、芯片制造、封裝和測試。而根據一般的規律,芯片本身如果有一元的產值,則可以帶動相關電子信息產業十元的增長。

這麼大的一個市場,國內政斧不是看不到,而是由于長期以來的各種積弊,現在已經無法與國際芯片制造企業相抗衡,即便是舉全國之力,也未必就能夠突破發達國家積累了幾十年時間研究出來的成果。

而讓人更為憂心的是,外國人從來不把流行的東西賣給中國人,除非是成品。

想要發展芯片制造技術,能夠依賴的也就只有自己人。

範無病所想到的是,台灣的芯片制造業也很發達,像是島內的芯片制造業老大台積電,在九十年代末期的時候,產業規模就超過了INTEL等國際巨頭,實力相當雄厚,因此他認為,即便是不能夠從整個行業上迎頭趕上,但是抓住其中一兩個方向來努力,還是大有可為的,尤其是在手機的核心芯片制造業,以及電腦內存或者顯卡之類的周邊芯片制造業上,自己完全有實力做出一些成績來。

這樣的話,國內的芯片制造業至少不會是一片空白,也不至于在提到這個行業的時候,能夠拿得出手的僅僅是引進了國外的某條生產線而已,要知道後來花費數億美元或者數十億美元引進的那些生產線,也不過是INTEL等公司淘汰掉的技術而已,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地方。

範無病知道,不抓住核心技術的話,永遠就得跟在人家的後面走。

芯片制造業的門檻兒比較高,即使是在現在的一九九三年,建廠的成本也在三億美金以上,更不用說在市場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有多少人敢于將大把的金錢撒進來?

影響芯片制造業的最大問題,並不是技術的更新,而是對于市場走向的把握,畢竟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可能像範無病這樣,清晰地知道未來二十年中的詳細經濟走勢,以及芯片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在市場方向不明朗的情況下,大家都不敢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一個研究方向上去,這樣的話,一旦判斷失誤,就會導致萬劫不復的結果,因此即便是行業龍頭的INTEL公司,也常常會因此而感到苦惱。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流行的會是什麼東西?

比如說INTEL公司主宰芯片產業的商業模式就是生產更強大、更復雜的芯片,在研究上投入巨資,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這是他們的一貫做法。但是在九十年代中期,這一模式遭到了挑戰,PC的功能非常強大,很多用戶甚至只能用高端奔騰處理器的一小部分能力,AMD等公司利用這一情況,生產低端低價格的芯片來跟INTEL公司要搶佔市場,使得INTEL公司的形勢非常不妙。

如果英特爾不改變的話,就會是又一個倒下的巨人,創造了多數人不需要的美妙技術卻失去了客戶,最後不得不宣告破產。

但是INTEL公司的CEO格魯夫卻決定采用一個出人意料的方法,公司不但要繼續研制更強大速度更快的芯片,同時也要生產自己的低利潤率廉價芯片。結果這一戰略取得了成功,英特爾的賽揚處理器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微處理器之一。

對于INTEL而言,生存就是進行自我破壞式創新的結果,但是很多其他公司可能不敢接受這種痛苦,所以它們到了最後都逐個倒下了。

範無病等三人在確定了大多數的籌建新廠事宜之後,就準備開始選址。

首選的地址,自然就是蘇州和杭州這樣的環境優美的地方,畢竟芯片產業應該算是高科技產業的代表,又是環保型的產業,需要一個優美的環境,也不會對環境產生嚴重的破壞,很適合佔據這些地方。

另外一個,就是範無病認為,在蘇州和杭州建廠的話,將來地價的上升,也會給自己帶來一筆相當豐厚的收入,土地的增值遠遠要超過現在的投資,自己雖然不會去搞房地產,倒是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卻是不能輕輕放過的。

三個人記憶停當之後,範無病就直接給朱老板通報了他們準備建造國內最大的芯片制造產業基地的計劃。

朱老板听了之後感到非常激動,國內的芯片制造業是個什麼情況,他是非常了解的,他也非常清楚國際芯片巨頭們每年要從中國卷走多少真金白銀,因此他對于範無病能夠籌集巨資投入到這個高科技產業當中,感到非常高興。

「怕是要花很多錢吧?」朱老板關切地問道。

「這個產業,不管要花多少錢,我也要把它做起來!」範無病大義凜然地說道,「我們不能夠永遠被外國人卡著脖子,尤其在這種高速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上,一天被人卡著脖子,就相當于一輩子都要受制于人!我要努力打破這種國際壟斷,給中國人帶來價格合理的好用的產品!而不是現在被迫花高價購買的垃圾一般的三流貨色!」

「準備把廠子建設在哪里?」朱老板問道。

雖然範無病說的慷慨激昂,但是朱老板也不是那麼容易就會被影響到的人,听他白乎了一陣子後,朱老板就開始問他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比如說投入的資金數額及選址等等,甚至也包括了能夠提供多少就業機會這樣的問題。

「初期投入會在三億美金的樣子,大概陸陸續續地還要投入不少,估計五年之內會增加到十億美金以上吧,這個產業畢竟是非常耗錢的。」對此範無病並沒有太過仔細研究,總而言之他很清楚一點,就是只要他能夠在國內搞成這件事情,那麼投入多少都不是問題,國內的龐大市場可以提供非常多的商業機會。

至于選址的問題,他就有點兒躊躇地說道,「我們是想把廠子建在蘇州或者杭州的,但是還沒有進行具體的聯絡,也不知道當地政斧是否會歡迎我們?不過廠子的一期項目建成之後,大概能夠提供四五千人的工作機會,等到三年之後,估計兩萬人都是嫌少的啦!」

「你這家伙,就是一個小滑頭!」朱老板听了範無病這麼一說,哪里還會不知道他找上自己的原因,于是苦笑著說道,「好吧,你們這個項目,也算是中美台三方合作的大項目了,中央也不能不表示支持,地方政斧的工作,你們可以先去談著,我們也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施加一些影響,好把這個利國利民的工作給搞起來,你覺得怎麼樣?」

「那當然最好不過了!」範無病高興的將嘴巴都咧到腮幫子上了,連忙表示了自己雄心壯志道,「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做國內最棒啊!」

「好,三年之後,至少兩萬個工作機會,我先記到我的小本子上面,到時候看你落實得怎麼樣?」朱老板微微笑道。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