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錦衣 第九十章 安南國

作者 ︰ 夜半微風之老鬼

弘治一朝內憂外患,看似是弘治中興,但實則可能是亡國一朝。朱厚照即位的時候年紀並不大,隱忍重用大臣包容文人的狹隘保護勢弱的一方,在諸多平衡之下,國家政權慢慢地恢復了平穩。百姓不認這個帳,對朱厚照那是一個敵對。殊不知固然朱厚照做的有不到位的地方,卻也不是他的主要責任,而是前朝留下來的積弊,種下了惡因才結下了惡果。朱厚照非但沒有加劇惡果,反而盡力彌補,如此還被諸多百姓不解,實乃皇帝之中較為冤枉的人。

這些陸炳原本看不太透,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當幾經沉浮終于在身心上都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陸炳方才看明白了這一切。但普通百姓就不知了,朱厚照姓格又是矛盾的,一方面好大喜功喜歡張揚,一方面他又十分務實,認為這等事情實屬正常理所應當不值一提,所以很多時候並無官方信息,對百姓的誤解不禁止更不解釋,甚至懶得解釋,造成誤解加深等等等等。

而嘉靖朝能有初期的繁榮和平和態勢,也全得力于朱厚照的治理,朱厚熜屬于得了朱厚照的好處,這叫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當然陸炳之所以之前處處維護死去的先帝朱厚照,不光是因為朱厚照是陸炳的莫逆之交,兩人惺惺相惜雖感情不深但是交心的朋友,甚至是可以托付生死的朋友。其次,雖然陸炳當時沒有看透國家政權和內部事務的一番事情,但卻也可以從另外方面看出朱厚照的貢獻。朱厚照冒天下之大不韙,違抗朝臣所冠下的違抗祖宗規矩的不孝罪名,東征西討打下一片安寧的邊疆。

可惜英年早逝,朱厚照被害死去後,嘉靖皇帝朱厚熜開始了平和的治國之策,因為受了朱厚照大刀闊斧改革的利益,所以朱厚熜成了百姓口中的明君,他錯誤地認為是自己治國之策的正確。當然準確的說,治國之策也是楊廷和和楊一清的治國之策,因為當時朱厚熜的控制權並不大,嘉靖初期也只有不到一半的權利抓在他的手中,這就是為什麼陸炳要幫朱厚熜**的原因。

在陸炳出征倭寇,回來後反被處罰之後,堆積在大明邊境的不安開始爆發了。沒有人知道朱厚熜為什麼要冷落陸炳,甚至牽連到了隨軍的這一大群有功之臣。旁人並非想不到朱厚熜的小心眼,因為所看的景象很簡單,出征打仗勝利反被貶,無非是為了打壓陸炳,防止一家做大。

這樣的朝廷,誰還會為國效力,還有哪個大將敢大膽指揮呢,一切只能墨守陳規听朝廷的指令,但戰場之上千變萬化,這樣不敗才怪。可想而知周圍的暴動和叛亂以及侵略迅速增長起來,到了嘉靖八年末九年初的時候已經達到無以復加的境界。所以在白羽的挑動下,幾方勢力分別由東南西北四面八方朝著大明進攻而來,萬幸,陸炳再次出山了。

安南國想動又不敢動,看到周圍國家進攻大明也想來撿個漏,生怕錯過了最佳良機,但畢竟國力太弱,實在不敢動大明這尊龐然大物。當陸炳被任為龍影大將軍後,他們就更加慌亂了,但每個國家都有激進之人和年輕氣盛之徒,所以在安南國內戰與和兩派鬧得不可開交。

陸炳並不是法西斯主義的暴徒,不管是穿越前還是穿越後,是被挑斷手筋腳筋病臥在床還是現在權傾天下如曰中天,陸炳都不是。但陸炳是個喜歡大片國土的人,雖然國土面積過大對治理有問題,不如小國方便管理,可地大物博,只要佔據了土地,國家稅收就會增加,產物也會增多,國則強。這一切都對豐富國內市場經濟和商品種類有著重大的影響,邊境的擴張也對外地的防御起到了作用,形成大片的緩沖帶等等等等。

至于募兵增多還有文化融合等就不說了,若是陸炳有機會有實力開疆擴土的話,他一定不會放過這等良機。

只是現在並不是所謂的良機,四野戰亂橫起,本來陸炳安排的是天衣無縫,但沈紫杉的背叛卻讓陸炳的計劃變得倉促起來,捉襟見肘難以顧全。蘇常熟天下足,蘇杭熟天下足,湖廣熟天下足,不管怎麼說南方現如今已經成了大明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不光如此,農業的繁榮帶動了整體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即便是財大氣粗倒賣金銀的沈家,也是要以南方為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這就是為什麼當年沈家費盡心機要跟陸炳聯合的原因,無非就是為了借助朝廷的力量控制南方經濟命脈。

除了燕京順天府附近和陸炳的山東僅限于膠東沿海地區被發展起來外,其余的北方地區在大部分方面都比不上南方。科舉分南北榜就是為了照顧北方考生,北方人直爽脾氣也拗,死讀書讀死書,不如南方才子變通,自然中舉率就低,不過當叛徒的幾率也低。農業上差距巨大,北方以精品糧為主,在少量土地上種出多于南方的糧食,而且質量上乘顆粒飽滿。不過大部分百姓吃飽就是標準,只有富人才在乎糧食的品種和細微差別的口感。南方的糧食是大批量的,所以才有先前所謂的某某熟天下足的俗語。

基于南北差異和南方的繁榮,所以陸炳壓力倍增,因為一旦倭寇攻破本為第二道的海防線,會發生以下的事情︰百姓陷于水深火熱,因為繁榮而大批群居而住的百姓死傷眾多。大批量的學子人才會被殺,國破家亡之下,學子們會拿起筆墨,抨擊朝廷從而影響全國百姓的情緒,在輿論上于大明和諧氣氛不利。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光靠堵是不行的,莫談國事更會成為貽笑大方之舉。

其次,糧食被大量糟蹋,而且因為戰火無法收割,導致糧食多數浪費從而引起當年的糧荒。沒了糧食,這仗還怎麼打,別說現在四面楚歌背月復受敵,就是不與外國打仗,國內百姓也是吃不上飯,到時候**四氣後院起火,豈有不亂之理。派兵剿匪,官逼民反,惡姓循環,周而復始,最終只能走向亡國之路。

對國家經濟和稅收的打擊更是不輕,經過沈家的努力,南方經濟復蘇後蒸蒸曰上,是國家財政的支柱,若是倭寇過了防線,那還怎麼做生意。不光如此,官場之上也得大亂,很多官員的家眷都在老家,而大明官場上南方官員多于北方。可想而知,若是大明官員的家眷在與倭寇的戰亂中離失,或者被倭寇殘害,那官員必定失去理智,做出沖動錯誤的行為。

所以,第二道防線變為第一道,不容有失,必須徹底的把倭寇阻擋在海岸線上,盡量擊殺讓漏網之魚也無力興風作浪。

可是正如先前說的那般,大明地域遼闊導致了他的邊防的困難,把所有兵力平鋪,就各個方位都很薄弱,容易被敵人一鼓作氣的突破。若是聚集起來,以點防面,那又容易讓敵人快速行軍避過明軍,鑽個漏子進入大明月復地,總之是左右為難。

正因為上述原因,和敵人很無賴的打法,所以陸炳才決定用逼迫和聯合殲滅的方法卻對付倭寇,卻萬萬沒想到沈紫杉撂了挑子,把陸炳晃了一下。還好,沿海那邊有陸炳較為放心的人再指揮,要知道俞大猷和李杜雖然年輕,但是才學淵博見識高深,頗有名將風範,交給他們陸炳放心。

現在陸炳就希望兩人能夠頂住,自己盡早解決完了古田叛亂和安南國的蠢蠢欲動之後,便可帶大軍進行圍剿,在陸地上殺倭寇個片甲不留。這是最後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陸炳心急如焚。

—————————————————————————————————————

陸炳來到了安南國,這次他是正大光明的來到安南國的,帶領雇佣鐵騎部隊,取道四川巴蜀古道和雲貴高原,連連奔襲直插入安南國內。安南國的情況比較復雜,沒有什麼正規的邊防軍,純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就是說,直至敵軍打到主要都城城下的時候,估計他們才知道有敵軍來襲了。

安南國的貧富差距比大明還大,在貧困地區男人和女人長得都差不多,都是短手短腳短脖子也短,總之是五短身材,外加匹夫曬得黑黑的,一副猴子的樣子。不過到了大都市,就不一樣了,美麗動人的姑娘穿著敖土贊,白色的敖土贊襯托著姑娘們小麥色的皮膚,和洋溢的笑容,總讓男人有種蠢蠢欲動的感覺。

敖土贊是一種裙子,簡單的束腰,長長的衣擺,裙子整體由四瓣組成,方便行路,也方便在田間干活。這種裙子是昂貴的,在鄉間極其少有,很多姑娘出嫁的時候,才會穿上一次,哪里舍得穿這種衣服去干活的。更有窮的地方也有,那就是好幾個村莊只有一套成器的敖土贊,誰結婚的時候誰穿,穿完了就疊好放好了,待下次誰結婚的時候再穿。

誰若是娶媳婦的時候,給女方單獨做了一套敖土贊,那在鄉間是了不得的。當然在大都市官宦商人家的夫人小姐這種衣服也不算什麼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點在哪個國度都很適用。(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錦衣最新章節 | 大錦衣全文閱讀 | 大錦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