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第三十二章 雷霆之怒

作者 ︰ 豐郎

大奎只帶了狗剩石頭掃帚簸箕板凳五人趕赴應天為求穩妥大奎將裝了名冊奏章的木匣親自帶在身邊這也是無奈之舉自己身邊的這些侍衛若是去辦事還勉強能用一旦遇到高手便中看不中用了

大奎身兼重任若是有閑暇當要對這些人好好教導一番

六騎絕塵一路向北取道應天路遇村鎮也絲毫不做停留沿途山林鳥獸聞听馬蹄急勁早已驚飛四散大奎六人馬不停蹄只一晝夜便已趕到了應天府此時的應天雖仍是一派繁華景象但街市之上時常可見一隊隊的軍兵穿梭行過

要打仗了如今的吳王正準備舉兵北伐常遇春已過了長江佔據了江北無為縣(州)全境只等吳王一聲令下即會揮軍北上吳王之所以沒有命常遇春北上無疑是深有考慮當下江北的明軍不過十余萬況且滁州揚州等地常有戰事此刻若是常遇春孤軍北上無疑是身陷險地

對于這一切大奎是不關心的目前大奎心中所想便是盡快的奏了本章將江南之地的貪官污吏害群之馬一一法辦是殺是剮卻不是大奎該操心的這應該是吳王的事情了如今的湯和湯大哥乃至所有的大明武將皆已經是忙的風風火火都在整軍備戰大奎很識趣也不方便前去打擾大奎徑直進了宮去面見了吳王

吳王也是頗為忙碌大奎在吳王宮的偏殿等候了近三個時辰才等到吳王召見吳王很忙忙到了差點忘記了大奎大奎見到吳王時已近半夜三更

仍是在吳王的書房大奎見到了兩個人吳王朱元璋坐于正堂書桌條案後正與那兩個人侃侃而談大奎進了書房依照慣例向吳王施了禮

「張愛卿來得正好坐吧」吳王笑意盈然的示意大奎到一邊坐下

大奎起身依照吳王的意思便在那兩人的下首坐了這兩人大奎一個都不認得不由刻意的看了看這兩個人

一人生的孔武有力膀闊三停一身緋紅長袍胸前的樸子上一只仙鶴翩翩欲飛其頭頂烏紗發冠卻是文官打扮若不是其打扮及唇下的寸許須髯大奎真會以為這是一個正當壯年的將軍至少以前會是個將軍此人雖是外貌彪悍但一雙眼眸卻是看得出其必是沉穩多智之人

另一人長身高顴面如冠玉目似朗星最引人矚目的卻是顎下的半尺飄髯這人雖也是一身紅袍但大奎卻看到其胸前的衣襟上分明繡著一只怒獅這人卻是一身武官打扮

按大明的官員衣飾制度這兩個人卻都是位居一品但這兩個人大奎卻從來沒有見過心中不由的有些疑惑

此時卻听吳王呵呵笑道︰「來來來本王給你們介紹一番」吳王竟站起身來繞出了書桌大奎等三人也都起身相候吳王朱元璋來到近前先是指著那文官道︰「這位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也是本王的智囊劉基劉伯溫」

大奎听到這個名字不禁有些驚詫萬萬沒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劉伯溫竟是生就如此威猛的外貌看樣子其已是年過半百之人卻是身形偉岸不輸于壯年

大奎恭恭敬敬的施禮道︰「久聞劉大人之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說著一揖到底

吳王呵呵笑著又介紹道︰「這一位是左相國兼兵馬大元帥徐達徐天德你們多親近」

大奎聞言腦中轟然大震面前這位便是徐達便是那個大明三軍元帥徐達徐天德

大奎不敢怠慢再次一揖到底恭聲道︰「下官張大奎見過徐元帥」

徐達的年紀比大奎只大了兩歲因從不修面故此一副長髯對于這為傳說中的徐達徐天德大奎是早已如雷貫耳

吳王朱元璋的手下能人異士極多但就文武而言劉伯溫與徐達卻是文官武將中的翹楚但凡作戰吳王朱元璋必對劉伯溫言听計從而一旦開戰徐達徐天德便是吳王手上的逆天利刃

吳王朱元璋呵呵笑著又對劉伯溫及徐達道︰「這位便是江南通政使張大奎啦呵呵呵呵」吳王朱元璋的言下之意大奎豈能不知想必吳王經常在劉伯溫及徐達面前提及自己想到這里大奎心中卻也有幾分自得

劉伯溫及徐達也是拱手回禮大奎不得不再次深深一揖劉伯溫目光望到大奎背上背著的偌大木匣卻是會意的一笑徐達卻是視而不見

吳王這才不解的問道︰「張愛卿深夜前來面見本王卻是所謂何事愛卿背上所縛的又是何物」吳王朱元璋早已逐一道大奎背著的木匣了直到此時方才問到

大奎當下解下了木匣雙手呈上︰「臣奉吳王旨意密遣暗探遍查江南百官廉政這木匣中卻是涉案官員的罪證請吳王過目」

吳王點點頭大奎雙手捧著木匣走到條案旁恭恭敬敬的將木下放置在桌上然後伸手解了包袱將包木匣的方巾收在了懷中

吳王走回桌後落座這才道︰「都坐吧」話語中已是頗具冷意

劉伯溫及徐達當先坐了回去大奎等劉伯溫及徐達坐下後這才回到自己當初的位置坐下畢竟那兩位是朝中泰斗大奎卻是不敢逾矩

這木匣早在進宮前已有宮衛宦官層層查驗過此時已去了封條及鎖具吳王開了木匣望到匣中的名冊奏表臉上已是罩了一層寒霜

吳王沒有動名冊及奏表只是伸出右手抓了一把信箋出來隨便拿了兩張看了兩眼便即扔回了木匣

「張愛卿對于此事你有何見解」吳王冷聲問道

大奎經此一問頓覺後脊背發涼當下起身拱手心思百轉下大奎便依照自己心中所想道︰「臣以為不將貪官一一嚴辦不足以正國法安民心臣奏報中的涉案官員近萬可就其貪贓多寡予以定罪此外江北元庭早已派出暗探臣已一一查明如何定奪還請吳王示下」

吳王朱元璋望著大奎問道︰「張愛卿不妨說說該如何定罪」

大奎沉吟片刻便即奏道︰「臣以為……」豈料大奎剛說了三個字吳王突然怒身而起竟起腳將面前的桌案踹翻在地

吳王動了雷霆之怒不光是大奎連同劉伯溫及徐達皆是惶恐起身跪伏在地

吳王朱元璋踹了桌案隨之咆哮道︰「本王及滿朝文武勵精圖治打下半壁江山如今江南官員竟是如此膽大妄為至本王于何地至萬民于何地」

「吳王息怒」劉伯溫及徐達連帶著大奎皆是異口同聲的勸慰

大奎心中的擬好的說辭瞬間化為烏有吳王如此動怒大奎哪里還敢再說

吳王在原地走來走去那把椅子甚為礙事吳王當即抄起椅子扔了出去下邊跪伏的三人皆是靜若寒蟬不敢發一言

「斬統統斬啦~」吳王厲聲咆哮︰「不殺一儆百如何威服百官本王便是要讓所有做官的看到貪贓的下場不以民為重卻中飽私囊拆本王的台腳…統統斬首一個不留」

過了許久吳王才緩和了心緒伸手指著大奎道︰「將這些名冊上交由刑部備案務必將其一一拿獲不必上奏就地處斬」

「謹遵吳王令喻」大奎領了王命爬過身去將地上那些紙簽名冊一一收攏再找到了那只木匣將紙簽收在其中大奎又要去收拾其余物事吳王朱元璋卻是厲聲喝道︰「快去辦差」大奎驚得直從地上蹦將起來當下抱了那只木匣出了書房一路逃也似的出了吳王宮

宮門外狗剩石頭掃帚簸箕板凳五人早已恭候多時一日一夜趕來應天卻又在宮門外站了半夜此時的五人早已是困頓不堪

大奎出了宮門急急招呼道︰「速速上馬隨本官去刑部」狗剩石頭掃帚簸箕板凳五人見到大奎惶恐不安之色知是出了變故當下打起精神各自上馬

六騎策馬揚鞭直奔應天城西門西門原是南唐都城以及宋元時期金陵城的龍光門它位于城西坐東向西(洪武初年朱元璋直接利用這座舊城門作為城西的城門直到洪武十九年推倒重新建造了這座城門並定名為三山門)

刑部衙門便坐落在城西門左近大奎也沒去過到了西門問過守門的兵衛便再次取道向南而行那守西門的兵士見到這大半夜的竟有一個三品大員去刑部心中不免滿是疑惑

望著大奎等六人策馬遠去這兵士猶自搖頭嘆息現今吳王正要舉兵北伐應天所有的文武官員俱是一派繁忙今番見到大奎等人夜半趕路雖是情知原由卻不勝感嘆

大奎等人到了刑部衙門各自翻身下馬門前的衙差見到來了上差當即過來見禮問詢

大奎也不嗦直言道︰「速去通報就說江南通政使張大奎奉吳王口諭前來辦差」

那衙差哪里還敢怠慢當即回身向衙門內奔去一旁另有一人當下引了大奎等人向衙門內的後廳走去大奎雖然不知道這刑部的主事之人是誰但他知道一旦自己掌握的名冊交到他的手上那才是腥風血雨的開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最新章節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全文閱讀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