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第二十七章 前因後果

作者 ︰ 豐郎

「稟將軍五萬軍馬整裝待發請將軍示下」傳令的士卒回來後如實稟報

甲冑聲響處常遇春站起身來轉身對大奎道︰「兄弟且在此地安心休息常某這便去了」說著便要舉步出門

大奎出言提醒道︰「常大哥此去且幫兄弟一個忙務必差人到巢湖南的大湖村替兄弟接一個人」說著大奎向常遇春詳細說及了事情的經過常遇春滿口應承下來隨後便出了大廳門外數名將校早已恭候多時常遇春帶著人出了太平府衙門策馬直奔江邊碼頭

大奎此時卻真覺得有些困倦了當下余錚安排了房舍飲食大奎吃飽喝足後便即早早歇息大奎心中計議已定等到潘夫人攜子過江大奎尚要趕遠路

大奎心中急切的想早日趕回泉州因為朱守仁提供的名單尚需與潘磊的兩相對照如果兩相吻合那麼將江南元朝余孽連根拔起便是指日可待了不用多久吳王即回舉兵北伐到時江南空虛若是這些元朝奸黨趁機舉事那麼必將使吳王大軍南北不得兼顧一旦發生兵變那麼大明剛剛穩固的江南之地勢必又要烽煙四起……

太平府建陽衛的長江碼頭上早已備齊大小戰艦近千艘吳王勵精圖治未雨綢繆此刻便顯出高明來據說這是軍師劉伯溫的授意

劉伯溫名劉基字伯溫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在家庭的燻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對儒學經典諸子百家之書都非常熟悉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而且文筆精彩所寫文章非同凡俗他14歲時入處州郡學讀《春秋》17歲師從處州名士鄭復初學習宋明理學同時積極準備科舉考試天生的稟賦和後天的努力使年輕的劉伯溫很快在當地月兌穎而出成為江浙一帶的大才子大名士開始受到世人的矚目他的老師鄭復初就曾對劉伯溫祖父說︰「他日這個孩子必定會光大你家門楣振興劉氏家族」西蜀名士趙天澤在品評江左人物時將劉伯溫列為第一將他與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與我象比了說劉伯溫他日一定會成為濟時大器

劉伯溫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統元年(1339年)考取進士從此進入仕途最初劉伯溫希望為元朝政府效力通過做官來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他在中進士後不久被任命為江西高安縣丞後又任元帥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議往往得不到元朝廷的采納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壓制劉伯溫非常失望先後3次憤然辭職回故鄉青田隱居

劉伯溫隱居青田期間潛心著述他將自己的思想和對社會、人生的見解進行了一番總結創作了著名的《郁離子》一書而當此之時全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全國各地反元起義風起雲涌元王朝的統治已搖搖欲墜但各支反元義軍又互相紛爭各不相讓劉伯溫靜觀天下形勢經過一番分析認為在眾多的起義軍中以平民出身的吳國公朱元璋最有真龍天子之氣他領導的一支紅巾軍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隊伍

公元1360年義軍統帥吳國公朱元璋兩次向隱居青田的劉伯溫發出邀請劉伯溫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于決定出山輔助吳國公希望通過助朱氏打江山來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宏偉大志與當年諸葛亮‘隆中對’相似劉伯溫初次與朱氏相見就提出了‘時務十八策’吳國公一見劉伯溫之後更是大喜不已從此將劉伯溫視為自己的心月復和軍師

劉伯溫出山之後忠心耿耿地為朱氏政權效力積極為吳國公朱元璋出謀劃策他為朱氏制訂了‘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然後北向中原一統天下’的戰略方針而吳國公朱元璋得到劉伯溫的輔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劉伯溫為他定下的戰略戰術行事先用誘敵之計大敗陳友諒挫其銳氣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陽湖與陳氏決戰將其勢力徹底消滅第二年又依計將張士誠的勢力消滅昔日的吳國公朱元璋已是今日的吳王整軍北伐已是勢在必行

公元1367年五月中旬常遇春率五萬精兵渡江一時間戰旗遮天蔽日千帆競進

江北十萬元軍望風而逃待到常遇春攻下無為縣全境所俘的元兵竟不足千人常遇春生性嗜殺他的習慣是但凡俘獲的元兵一概不留盡皆斬殺

尤其常遇春還有一個惡習每每攻城略地必會事先告知無關百姓逃離戰地若是等到城破之時那麼不管這些沒逃離的百姓是自願不走還是被元兵強留唯一的後果便是盡皆斬殺常遇春固然勇武但他嗜殺的這個習慣很叫人頭疼吳王朱元璋也曾多次告誡但常遇春卻是舊習難改

好在無為縣境內鄉鎮村屯的百姓早已背井離鄉遠離戰禍不然說不準常遇春還會鬧出什麼亂子短短一日之間無為縣已盡歸明軍所有常遇春趁勢率軍東進竟將無為縣域與滁州的要道打通

吳王聞訊大喜過望差人將牛羊美酒送到江北常遇春軍中此時的常遇春哪里還有時間享用急急整軍北上意圖趁勢收復廬州此時才想起大奎的囑托廬州守備朱守仁已降收復廬州自不會有什麼為難大奎曾托常遇春到大湖村接潘夫人及其兒子直到此時常遇春方才驚醒險些把這茬忘了

等到潘夫人母子過江已是三日後大奎算算日子若是帶她們母子一路南行勢必耽擱時日為今之計只能讓潘夫人寫就書信一封帶在身上而大奎只能將潘夫人母子留在了太平府等候消息等見了潘磊將事情告知便是

大奎攜了朱守仁的名冊與潘夫人的書信連夜策馬回轉泉州朱守仁的降表交由余錚轉呈吳王這件事卻不是大奎該操心的

大奎一路快馬加鞭風餐露宿只用了不及五日便趕回了福建行省泉州府

留守在泉州的二十名侍衛見到大奎安然回來皆是興奮莫名因為他們知道接下來會有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動作

自從大奎離開泉州的這段時日潘磊仍如往常按時坐堂起居飲食一如往常如此自然不會引得他人懷疑見到大奎後聞听朱守仁也已投誠自己的家人安然無恙潘磊心懷大暢可見到潘夫人的書信後潘磊的臉上由喜轉悲過了一會更是悲痛欲絕

大奎不禁問及緣故誰知潘磊竟放聲大哭哪里還能回答大奎的問話大奎從潘磊的手中接過了潘夫人書信一看之下卻也是大驚失色

信上的意思是潘磊離家兩年家中發生了變故年前元朝廷在無為縣增添兵力並派遣了一位大將軍這位大將軍便是達頓

身為廬州守備朱守仁自然要設宴款待給達頓接風誰知達頓隨後命人在廬州城內遍尋美女以供其婬樂潘夫人雖是久居家中但其美色卻是盡人皆知這真可謂美色遭橫禍達頓聞听廬州竟有如此美人當即帶了屬下甲兵五十名闖進潘府意圖不軌

潘夫人身邊尚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潘陽年僅九歲小兒子潘岳只有兩歲達頓意欲用強潘陽見到達頓欺辱其母自不能相容隨之趁達頓不備在達頓的腿上咬了一口達頓大怒之下命人將潘陽投入井中隨後又以潘岳的性命相要挾逼潘夫人就範

潘夫人為保唯一幸存的兒子性命只能忍辱偷生屈從了達頓

其後的日子里達頓三番兩次前來相擾潘夫人只想一死了之誰想達頓竟早對潘夫人身邊的僕役丫鬟言道︰若是潘夫人有什麼閃失其余人等及其家人一律難逃一死

如此一來潘夫人幾次尋死卻都被下人救下直到數月後達頓帶兵開赴無為縣才有了潘夫人的短暫寧日

後來大奎找來了潘府潘夫人便借大奎之手殺了達頓……

潘夫人在信的最後說孩子會寄托在太平府如今自己已是再沒有顏面與夫君見面就此別過此後陰陽兩隔望夫君保重身體好生照看孩兒雲雲……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難怪潘夫人要大奎去殺達頓原來確是有這樣一段波折大奎看罷潘夫人的信心中不禁唏噓

潘磊坐在椅上伏著身子雙手捂住頭臉此時已是大放悲聲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大奎任由潘磊嚎哭或許哭過心里會好受些

大奎與眾親隨出了房間並替潘磊關了房門大奎走到院中望著潘府的布景設施不禁發覺這里的一草一木假山花卉卻都是按照廬州潘府的原貌所設

潘磊繪就的潘夫人畫像大奎是親眼所見那畫上的潘夫人與真人可謂一般無二由此可見潘磊對潘夫人用情至深可見一斑

不知過了多久大奎听的房內一聲大響眾親隨急忙向房門奔去大奎一聲厲喝道︰「都站住不要輕易打攪潘大人你等且放心沒事的」

過了片刻只見潘磊開了房門走到了大奎身前其手上還捧著一只木匣

「張大人這是潘某答應你的名冊你收好」潘磊壓著聲音說道

大奎伸手接了木匣來轉手交給身後的狗剩隨之道︰「潘大哥勿要悲傷此份名單本官自會妥善處理不知潘大哥今後有何打算」

潘磊抬頭望著天邊一抹雲霞悵然道︰「功名富貴一場浮雲潘某今後漂泊四方再不參與紅塵朝堂諸事」話語中說不盡的悲涼臉上不禁再次流下淚來

大奎點點頭道︰「本官這便著人備馬潘大哥先到太平府接了孩子隨後可到隆平府吳縣找我小弟在那里有座宅院今後潘大哥便在那里落腳吧」大奎說這番話的意思是想邀請潘磊與自己一道去隆平

誰知潘磊笑了笑道︰「多謝張大人美意張大人的恩情潘某今生不敢相忘就此告辭」潘磊說著已自大步出了院子

大奎當即吩咐狗剩道︰「為潘大人備馬另外送潘大人三千兩銀票以供用度」狗剩領命當即去做事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最新章節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全文閱讀 |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