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征途 466.第四百六十六章 拜訪順序

作者 ︰ 滄海而立

[第1章正文]

第466節第四百六十六章拜訪順序

以前,曾子祥可沒這麼多規矩。跑省里來先走走這家,然後去去那屋,吊爾郎當,沒太當一回事兒,以為人到人情就到了,結果吃了不少大虧。他自己也作了許多反思,要是以前早注重這些規矩,長豐市委書記就會一直坐得穩穩當當的。退一步講,離開長豐市以後,及時按官場游戲規劃來辦,他那個南陽市委書記的烏紗帽也不會掉的。現在回頭只能感慨,幾經碾轉,現在才弄了個盧原市委書記當當,而且還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的一個意外收獲!

在他看來,省委書記汪正山與省長湯中和還是有些不對路。不過,兩人來舟山省的時日不長,並無什麼積怨,也沒有起什麼正面沖突,只是有一些私下里的小磕踫罷了,曾子祥完全可以忽略他們之間的這些問題。

但在這件事情上,他必須謹慎從事。

因為,他這是第三次走上市委書記的崗位。事不過三,再丟了,那就沒前途可講了!

在不諳官場的人們看來,一個市長搞掉了一個市委書記,他的上馬是理所應當,順理成章的事兒,以為就是過獨木橋,前面的人掉下去,後面一個接著走就是了,後面的人是擠不過來的。其實不然,這絕對是外行人看熱鬧。在咱們這種一黨專政的國度里,高層政治的真正精髓,那只有兩個字。

站隊!

官場上什麼都可以做假戲,但站隊必須動真格。

從古至今都逃不月兌這個規則,只要站隊正確,普通人眼里天大的事,到了高層大人物眼中,也不過是茶余飯後的談資罷了。飯局上輕描淡定的幾句話,杯盞往來的談笑之間,事情就給落實了。

只要有足夠份量的領導信任你,你的官就能做下去,其他神馬都是浮雲!甚至有些時候,研究研究(煙酒)也是體現站隊的一種方式。處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官員們的思想自然得慢慢發生變化,如果還一味的以平常心去揣度,那只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如果曾子祥不吸取前兩次的經驗教訓,也就難免重蹈覆轍的。不管汪正山與湯中和的實質關系如何,曾子祥都必須分開來拜訪,而且不能在同一天。不然,讓汪正山和湯中和知道了,心頭肯定不會痛快。即便是湯中和,雖然曾子祥與他的關系不錯,但只要有了一絲不快,必須產生相應的隔閡,久而久之,這種隔閡也就上升到另一個層面去了!因此,曾子祥當上盧原市委書記之後,這個拜謝省里的兩大巨頭,就成了頭等大事,而且還得講究先後順序。

他也認真仔細的考慮過,汪正山是省委書記,是全省的一把手,年紀也比省長湯中和滋長了幾歲,于情于理,都應該先拜訪他,然後再拜訪湯中和,這有尊卑之別。

如果曾子祥是舟山本地干部,這個順序自然正確。

可關鍵是曾子祥是從京城來舟山模爬滾打的下派干部,甚至曾子祥是不是干部都無關緊要,在汪正山與湯中和的眼里,一個市委書記也算不得是多大的官?

手下而已!

中組部長的門生才是至關緊要的。

因此,曾子祥此番前去拜訪省里的這兩位大佬,也就不能按照普通舟山干部的理解安排順序,必須權衡。細論起來,曾子祥與汪正山之間,原本八桿子打不著,而且在舟山這幾年時間里,還受到過他的非常打擊,硬是將他南陽市委書記的帽子摘了,隨便給的那頂盧原代理市長烏紗,還差點搞月兌了。要不是最後在扳倒原市委書記焦天宇的事件中出了大力,建了「奇」功,估計他現在的日子還是很難熬的,這關系就說不定是什麼「關系」了。與省長湯中和呢,曾子祥覺得還是走得挺近的,但客觀上講,那關系是中組部長江海天的,而非親戚關系,更非與生俱來。

簡單來說,汪正山是邊緣人,湯中和算是「一個生產隊」的,那隊長是江海天,湯中和算個副隊長,而曾子祥不過一個生產小組長的地位罷了。

所以,曾子祥先拜訪了湯中和,兩天之後才拜訪了汪正山,這樣既鞏固了與湯中和的陣營關系,也不至于惹來汪正山什麼非議,這也符合官場上的官員出場順序,先小後大嘛。

領導們的講話安排也大致如此,輪到最後一個,必定是級別最高,以他的講話為準。

這也算是「區別對待」!體現了邊緣人與自己人的差別。

曾子祥這樣做,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旗幟鮮明的表明立場,自己堅決支持湯中和在舟山省的未來發展事業。畢竟湯中和不想止步于省長一職,他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而恰恰他又是處在不被看好的隊伍里,這個時候是最需要有力支持者,比如曾子祥這樣的虎將,鼎力輔佐。而對曾子祥來講,這樣做也是對湯中和支持自己的一種回報,既體現了患難見真情,也表明相互支持,需要合作共贏。

與此同時,還能體現出他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心中那種小心謹慎的大局觀念。畢竟曾子祥在盧原過去一段局勢中,不是被動的做了許多政治斗爭,而且化被動為主動翻了身,市長競選中還放棄了競選。這從某種程度上講,省委主要領導要是不顧念某些因素,一個變臉,完全可以給他扣一頂缺乏大局觀、沒有很好的把握組織意圖的帽子,上綱上線的就讓他一邊「涼快」去。

此時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拜訪,在處理焦天宇的問題上,在對待盧原今後的發展上,有了足夠的時間緩沖,汪正山應該把調子定下來了,湯中和只需要隨聲附和就成。

曾子祥借用的私家車,緩緩開到了省委住宿大院門口。執勤的武警毫不客氣地伸手攔住了他。雖然市長沒有私自駕駛公車,武警不可能對他進行紀律問責,也無權進行交通檢查,但安全盤查是必須的,這是他們的應盡之責。

曾子祥規規矩矩的下車,但並沒來得及進行登記。

早就有一位三十幾歲,身穿黑色西裝,帶著金絲眼鏡的斯文男子在門衛室等候,一見曾子祥下車,立即快步迎了上來,微笑著叫道︰「曾書記!」

「呵呵,黃處長!」

曾子祥笑容可掬的與黃處長握手。

這位正是汪正山的秘書,省委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黃維濤。算起來,曾子祥是上一任省委辦公廳秘書一處的處長,還是黃維濤的前輩,加上兩人以前也認識。所以,曾子祥來之前和他通過電話,黃維濤提前幾分鐘就在這里迎候了,也算是對前輩的尊重與客氣。

「汪書記正在家里等候,曾書記請!」

兩人都未再作額外的客套,一起上了車。

有省委書記的秘書親自迎候,自然再無任何阻礙,一路暢通無阻,直接將車開到了汪正山居住的別墅之前,規規矩矩的停靠進指定位置,兩人一同下車前行。

「曾書記,請!」

較之以往,黃處長對曾子祥客氣多了,甚至現在還帶著點敬畏之意。想必在黃維濤的心中,對曾子祥這次能在盧原市大翻盤,那是真心的佩服,由衷的欽佩敬畏。他很是驚訝,就是眼前這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年青人,竟然已經是做過三個市的市長書記了。而且,黃維濤以前所知的曾子祥,從大家的口中說來,似乎總是滿身的霸道作派,一貫不按規矩出牌,不按套路做事,仿佛一個凶神惡煞般的紈褲子弟。可現在他看來,似乎這些純屬謠傳,曾書記現在是非常穩重,大家風範,氣度儼然,年青人的楷模啊!

省委書記的秘書,相對普通干部而言,當然是高不可攀的存在,某種情況之下,完全可能為省委書記當家,人們通常也稱之為「二號首長」。但相對于曾子祥這樣一位做過省委書記秘書,現在又是一個地級市的一號人物來講,黃維濤心中很清楚,自己這個處長與普通干部已經沒有什麼差別了。

他心中自嘆,今後自己恐怕走不到曾書記這一步!

曾子祥隨在維濤的身後,緩步走進了省委書記的家里。

正端坐在客廳沙發里看報的汪正山,待得曾子祥到了跟前,這才放下手中的報紙,緩緩站起身來,那張黑面包公臉綻放出一絲淡淡的笑容,看上去雖不是特別熱情,但也沒什麼偽裝,表情自然。

曾子祥連忙疾步上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聲︰「汪書記好!」

今天的曾子祥比以前見汪正山的時候,那是低調了許多。原因除開上述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他在人代會的最後一天,把盧原市四名市級領導拉下了馬,又推上了自己的兄弟伙陸小東競選到了市長一職,這還是讓省委領導們的面子不好看,汪正山心里肯定也不會太舒服的。曾子祥希望通過自己的低調,讓汪正山能明白自己此番前來,有著負荊請罪之意,也希望他低調的對待一回曾某人。

無論過去的事作何解釋,高層大佬都能明白他曾子祥有拉「小山頭」的動機和行動。

不過,曾子祥還有一層意思希望汪正山也能理解。在舟山省,曾某人雖然只是一個市里的干部,但卻有能耐推上一個市長……他的這種能耐,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還真是讓汪正山感受深刻,他不僅是推了陸小東一個市長,還推了另一個市的市長,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子祥同志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征途最新章節 | 官道征途全文閱讀 | 官道征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