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黛眉傾城 171 熱鬧鬧黛玉生辰 冷清清元春魂歸1

作者 ︰ 沐清淺

黛玉想著就覺得心寒厲害,外面的臘月的天都不如黛玉此時心中的寒意重。原以為大舅舅沒什麼情誼,二舅舅是書生出身,多少能有些氣節,可是到如今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這麼回事。還記得當初迎春要出嫁的時候,大舅舅可是為了迎春爭過嫁妝,希望迎春能嫁出去有面子,可是自己一直都覺得比大舅舅要正直許多的二舅舅如今卻是賣女求榮。其實二舅舅早在多年以前不是已經把一個女兒送到了見不得人的宮中了?如今便是把另外一個女兒送入南疆又有什麼不能理解呢?這些年,到底是自己識人不清,二舅舅和大舅舅比起來不會清高多少,他只是更加善于偽裝而已。

只是黛玉心中卻不得不擔心,二舅舅就算是想用女兒為自己謀求一些好處,可是也不該如此冒險啊。代嫁這件事並不是皇上的意思,而是南安王府瞞天過海的計謀。說的直白一些,這可是欺君大罪,一旦皇上知道了這件事,只怕是性命不保也有可能。二舅舅當真就在意官職大小?以至于連自己的命都覺得不值錢了?難道權勢真的就能讓人迷失心智?

和黛玉只是單純的從事情本身出發的想法不一樣,水溶想的更多的是朝堂之上的事情。他覺得最近朝堂上的局勢似乎是有很多微妙之處,總感覺有什麼大事要發生,可是又不知道到底是什麼事。尤其是到了兵部以後,感覺總是很不好,而且因為南疆失利的關系,兵部最近的事情很多,水溶回來的時間也比在工部的時候晚了許多。

好在黛玉這個做妻子的是全力支持水溶的。就算是水溶回來的晚,對府中的事情也不曾過問,黛玉也不以為意,反而體恤水溶這一段時間辛苦,因而對水溶更加得操心。在忙完了府中的瑣事以後,黛玉還經常抽空親自為水溶準備補品,唯恐他因為朝廷的事情拖垮了身子。

臨近過年的時候,事情有許多,諸如預備過年要送人的節禮、自己家用的物品、準備祭祀祖先的祭禮。還有過年時候要賞人的金銀錁子、金銀瓜子等等的都是當家女乃女乃要操心的事情,一件件瑣碎又纏人。

這其中最要緊的莫過于就是打點各府過年的節禮,這些事情雖然听起來都是小事,可是做的不好就容易讓人覺得受到怠慢,說不得連兩家多年的交情也能因此毀了,因此黛玉一樁樁一件件都不敢怠慢,一一擬了單子。讓人照著單子準備。

北靜王府還有一部分人是住在江南的,所以黛玉一早就預備好了節禮,又和東肅王妃商量了,連著兩府給寧家的節禮一同安排了人專程送去。至于其他在京城的親戚朋友那就容易些了,黛玉只是早早預備了,只等著到了時間再逐一送過去。

只是黛玉在看歷年賬目的時候才發現,府中這幾年還為一些軍中的將領預備節禮,黛玉料想這些只怕都是早年北靜王府的人脈,又或者是和北靜王府執掌軍隊的時候有牽連的人。因此黛玉也不知道這些事情究竟該怎麼處理。所以就只是照著往年的習慣送了節禮過去。

有送的,自然就有收的,所以除了要一一送去之外還要把各個府中送來的都一一登記在冊,又有之前沒有預備賀禮的還要送了回禮過去。因此黛玉房中的幾個丫鬟也是每天忙的腳不沾地,連多休息一會兒的時間都沒有,一個個只是叫著累了。又笑著說是早年覺得二女乃女乃身邊的丫鬟神氣的很,可是如今才知道這神氣的背後原來這樣辛苦。

黛玉听了她們的話笑著說道︰「要是那一日你們自己做了女乃女乃。那才辛苦呢,到時候有你們喊的

黛玉話雖然這麼說,可是幾個丫鬟都知道這不過是開玩笑的,自己也就是個丫鬟,哪里還就真的能有做女乃女乃的一天。只不過紫鵑倒是想著,自己將來便是不做女乃女乃,手中也有小莊子,當家作主的可能還是有的。說不一定自己將來也能憑著自己的本事過上好日子也未可知。多年以後紫鵑還真就實現了現在的目標,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黛玉從來不是刻薄下人的人,府中的下人盡心盡力。黛玉當然也就預備了厚賞給她們。到了臘月二十九,府中的人都得了一個月的月錢做賞錢,有差事當的好的,給兩個月三個月的月錢。黛玉房中的幾個丫鬟也得了兩個月的月錢。可是黛玉又從嫁妝中拿出來一些銀子,給自己房中的丫鬟單獨給了賞錢。

因為這是黛玉歷年的習慣,所以紫鵑等幾個人都不意外。黛玉賞什麼都盡管收下來就是。可是惜文和曼文兩個就有些驚訝的,王妃單獨給的賞賜的可是比兩個月的月錢厚重的多,這兩個荷包可都是一對金錁子,一個八錢,四個那就是二兩金子,就算是她們兩個是府中的大丫鬟,每個人每個月能有一兩六錢的月例銀子,這兩個荷包也比她們一年的月例銀子要多。

這兩個人到了這時候才算是明白為什麼黛玉身邊的丫鬟一個個的都那樣有排場了,穿的戴的就是府中最有臉面的丫頭也比不得,原來是因為王妃如此大方的賞錢。王妃這給一次就是這麼多,她們伺候王妃多年,只怕是已經有不少的積蓄了。

可是惜文和曼文兩個到底是王爺身邊的人,因此對黛玉如此厚賞還是有些忐忑不安,私下里找了水溶回稟這件事。

水溶听了惜文的話,只是略看看就道︰「既然是王妃賞了你們的,你們收起來便是,也不算太厚重的東西,你們也不用這樣擔心。反正這是王妃從自己體己銀子里拿出來的東西,也不動用府中的,就算是別人知道了也不打緊,以後這樣的事情不必再回我,只記得王妃的好就是。只是一點。你們得了王妃的厚賞,自然要盡心盡力的為王妃想著,對待王妃就像是對待本王一樣,不能有些許怠慢

惜文和曼文忙就點頭答應了,這才退下去。只是經此一事,她們兩個對黛玉倒是更加恭敬了些,就是以前對紫鵑等人有的不滿意如今也沒了。

她們都是聰明人,如何不明白,王妃厚賞她們不過是因為她們兩個是王爺身邊的大丫鬟。不想薄了她們的面子罷了。論起本事來她們兩個可不如王妃的幾個陪嫁丫鬟遠了,憑什麼就能和她們一樣額外得賞賜?

何況按照規矩,王妃的陪嫁丫鬟原就是王妃的人,一應支出都是從王妃的嫁妝中支出,所以不管給多還是給少都是王妃自己的事,便是她兩個人不滿意也無話可說。可是王妃還是照顧了她們兩個的面子,這便是主子的恩情了。在大宅門里。說什麼奴才誰有臉面,其實所謂的臉面不過多是主子給的,主子願意給你臉面,你就有臉面,主子不願意給你臉面,你便一無所有。

翌日就是除夕,按照舊年規矩,諸王府的人都要進宮參加闔宮夜宴,可是黛玉在這一次的闔宮夜宴上並沒有見到賈貴人元春。黛玉想著現在的元春不過只是一位貴人。或許是沒有資格來這樣的場合,畢竟宮中的主子那麼多,自然是地位高的和得寵的優先。不過黛玉倒是見了另外一位梅貴人,據說這是南安王敬獻給皇上的南疆美人,看起來也確實和天朝的人有些不一樣,倒是有些像是琴妹妹口中真真國的人。

因此黛玉有意無意的倒是多看了幾眼這位眼楮帶著淡淡藍色的異邦美女。听說這位才進宮不久的梅貴人很是受皇上的寵愛,便是連之前皇上所寵愛的吳貴妃都不得不敗下陣來。

黛玉心中不由得就有了些感慨。果然是只見新人笑哪見舊人哭,在這樣的場合,或許除了自己這個表妹之外是沒有人會想起來那個曾經風光無限的賢德妃娘娘吧。只是宮廷之內是非多,自己身為王妃更是只能是遠遠避開,所以黛玉也不打算去打听自己哪位表姐的近況。

除了進宮朝見之外黛玉少不得去走親戚訪舊友,到各個府中拜見長輩、參加宴飲等等。黛玉如今見的人都和以往的不一樣,沒有誰家不是潑天富貴,因此為了應付這些,黛玉倒是花了不少的時間,差不多天天都在忙著應酬。一個正月不知不覺中也就這麼過去了。

水溶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些擔心,可是到了後來看著黛玉游刃有余的在各府命婦之間行走,也就漸漸放心了。而兵部的事情則越來越多,水溶也就越來越忙。

不過水溶再怎麼忙也沒有忘記,二月十二花朝節是黛玉的生辰,因此一早就專門安排水興家的為黛玉操辦。只是黛玉覺得不管怎麼說。自己不過只是初來府中的新媳婦,就算是如今掌管著府中的中饋,也不能太過招搖。

黛玉原是不想辦,又因為這都是水溶的一片好意也不好太過薄了水溶的面子,倒讓夫妻情分受損,因此不過就請了一般小戲,又請了幾位相熟的姐妹來府中看戲喝酒罷了。

以前的時候黛玉受邀參加過別的府中的聚會,可是自己因為是寄居在榮國府中,再加上榮國府中從來不曾請過外面的人入府,所以黛玉並未做過東,今日就算是黛玉第一次做東,收到黛玉帖子的倒是都很給黛玉面子的來了。

這其中除了黛玉的小姑子北靜王府的漪瀾郡主之外還有杜家的兩位小姐、兩位女乃女乃、還有韓家的太太、林家的太太、已經嫁入韋家的迎春和待字閨中的惜春,已經另外幾位黛玉早年就熟識的女孩子,如今也都已經嫁作人婦。小小的一場酒宴,人雖然不多,可是都是真心實意為黛玉高興,所以倒是都很快活。

這些人里面,其他的都是有機會社交,就是迎春在出嫁以後也跟著婆婆嫂子去了不少這樣的地方,唯獨只有惜春從來不曾見過除了自己家姊妹們之外的姑娘們,因此還有些羞怯,不過因為眾人說話都隨和,慢慢的惜春也就融入其中。

黛玉從出嫁以後到現在一直都沒有見過迎春一面,因此少不得單獨和迎春惜春姊妹兩個說了一會子話。

迎春雖然一如既往的話少。可是如今和在榮國府的時候比起來畢竟是不一樣了,臉上居然也帶了些神采飛揚的感覺,便是連黛玉都覺得這樣的迎春比起以前的迎春可是好多了。

「我們以前在榮國府的時候,那麼多的姊妹們,可是到了如今,也就只有我們三個還能坐在一起說話,別的只怕是再不能在一起了說起以前的姊妹,迎春略微有些傷感。

迎春雖然有些傷感姊妹們不能在一處再說說話,可是從心底里她可是真的不懷念那時候的生活。如今這樣安逸的生活。對于迎春來說,是最好的,也是迎春從心底里真心喜歡的。

「听說雲妹妹也出嫁了?」黛玉和湘雲素來不和睦,所以更是沒有往來,不過前些日子的時候,好像听誰說起來過這麼一句。

迎春點點頭︰「她女婿叫做衛若蘭,倒是個不錯的。不過我听說才成親不到一個月,已經從軍去了南疆,大約她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吧

「她好不好過和我們原是不相干的,不如說說別的吧惜春就更是不喜歡湘雲了,也許就是因為小時候湘雲時時處處與她相爭的緣故,再加上後來湘雲三番五次的和黛玉作對,說黛玉的壞話,讓惜春對湘雲更是沒有一絲好感。

「知道你們姊妹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感情深,可是也不能就只是你們三個在一起說話。把我們都撂下不是這邊話音未落,倒是立刻就听到漪瀾郡主的聲音。

黛玉等人忙就回頭看去,才發現漪瀾郡主已經在自己身邊了,忙就笑著說道︰「既然你來了,就帶著她們兩個在花園子里多看看,我也該招呼一下其他的人

漪瀾郡主對迎春惜春也不反感,因此帶著她們兩個就朝著一邊正在賞花的幾個姊妹走去。

這邊才送走了漪瀾郡主和迎春、惜春姊妹。就听到又有人走過來,黛玉定楮一看,卻是錢玉榮。

你道這人是誰?這人原是早年時候黛玉在杜家認識的一個小姐妹,是禮部侍郎錢家的女兒,如今嫁了臨安伯世子為妻。因為一直以來和黛玉頗為投機,所以兩個人就算見面的機會不多,可是卻也一直以來都有書信來往。因此這一次黛玉也沒有落下她。

「妹妹的這位表妹倒是個溫婉的,也不知道許了婆家沒有?」錢玉榮看著跟著漪瀾郡主走遠的惜春笑著說道。

黛玉倒是好奇,所以笑著問道︰「錢姐姐怎麼就想起來問這個了?你又沒有兄弟

「我還真就有這麼一個兄弟,是我婆家的表弟。今年年十七,還沒有定親,我今日看著她倒是極好,年貌都相當,所以就順便這麼多問一句錢玉榮遠遠的再看一眼正在和幾個沒有出閣的姑娘在一起說話的惜春笑著說道。

黛玉原沒有想到錢玉榮會覺得惜春好,猛然間听了這話略微有些吃驚。雖然黛玉心中也希望惜春能有個好人家。可是卻又擔心要是別人知道了惜春是寧國府的女孩兒就嫌棄她,因此思量了再三才說道︰「姐姐可知道我這妹妹是誰家的女兒?」

錢玉榮听了黛玉的話,噗嗤笑了一聲說道︰「看起來妹妹是做了王妃都忙糊涂了。我一早就知道你是在榮國府的外祖母家中長大,怎麼能不知道你的表妹就是賈家的?」

黛玉听了這話,略微心中穩當了一些,這才又道︰「既然姐姐知道,那我就不多說了。她雖然是寧國府的女兒,可是從襁褓之中就養在我外祖母的膝下,也就和榮國府的姑娘是一樣的。從小許是因為沒有親身父母照拂的緣故,倒是比一般的女孩子更加安靜些,不過也敏感些

黛玉再多說這一句的原因不過就是因為寧國府的名聲還不如寧國府的,所以要先把話說清楚的好,免得別人以為住在榮國府的就是榮國府的姑娘了,到了最後擺出烏龍來,被別人嫌棄的話,受罪的可還是四妹妹,說不一定就因為這事連四妹妹的清譽都會受損。

錢玉榮點點頭,這才又說道︰「我知道,這位姑娘是寧國府嫡出的小女兒,也知道她從小養在榮國府史老太君膝下,所以連名字也是隨了榮國府的幾個姐姐。誰不知道,榮國府的姑娘各個都是好的,料想她雖然年紀差,可是也應該不差才是

听錢玉榮這麼說,黛玉忽然覺得,只怕錢玉榮是有備而來,並不是今日才注意到惜春。只是今日見了以後,對原本早就有的打算更加具體化了,這才會和自己問起惜春是不是已經有婆家的事。

「因為我這妹妹從小在榮國府,所以她哥哥和嫂子也不怎麼操心,兩個月前我外祖母才和她哥哥嫂子討了一句準話,打算親自為她找個好人家嫁過去。我听說是,別的倒是不要緊,只要是人品好就行

許是因為探春的事對賈母的打擊太大了,所以賈母給惜春定的條件還真是不高,只要是家里不是落魄到一無所有,有些薄產、長輩和善、女婿人品貴重讀過書就好,別的竟然不挑。便是連黛玉都覺得如此一來,說不一定還真就有合適的人,要不然就榮國府目前的局面還真是高不成低不就了。

「我哪位姑姑也是听到這話才動了這心思的,要不然哪里敢高攀寧國府的嫡出小姐。我也不瞞著你,因為我這位姑姑有了要和榮國府結親的心思以後,恰好和韋家有些親戚關系,所以也曾經去拜訪了韋家,見了你這位表姐才下了這決心的錢玉榮果然就是有備而來,說話的時候,她還特意指明了是因為見過迎春所以才會動了要娶惜春的心思。

這就更是出乎意料之外了,這幾個月的時間,黛玉和迎春原本也沒什麼來往,雖然知道一些迎春的消息,但也只是通過別人知道的,只不過就是知道他們夫妻和睦而已。要是按照如今這話的話,看起來迎春在婆家還是很得人心的,以至于連惜春都能從中得益。不過京城里的人對寧國府和榮國府的評價雖然不好,可是提起來榮國府的姑娘,卻一個個都說是極好,沒有不出色的。

錢玉榮看黛玉很是關心惜春這位表妹,想著黛玉大約是想知道男家情況的,因此也就把男方的情況都對黛玉說了。

原來,錢玉榮所說的這位表弟家中倒是也不富貴,雖然以前也是有爵位的人家,可是到了他父親這一輩的時候,爵位已經三代,因此他便不能再襲爵,也就只能從科舉出身。再加上他父親亡故的早,只留下他們母子兩個,現如今不過就是守著家中祖上留下的一些田產過日子。雖然說不上是多富貴,可是卻也能算是殷實人家,就算是嫁過去也不會衣不蔽體食不果月復,只是必定不如以前。

不過黛玉最在意的便是這人品是不是好,就像是外祖母說的,家世倒是在其次,要緊的是要去了能過的順心,一家子和和睦睦的才好。

錢玉榮又再三保證了她這位表弟的人品,又說是十七歲已經中了秀才,所以將來必定還是有些造化等等的話,黛玉這才安心許多。不過黛玉也不打算自己出面促成這件事情,因此就只說是這件事情最後還是要外祖母說了才能算數。

「這個我自然是知道的,其實我今日也不過就是想知道這些日子,她是不是已經定了人家。二來就是想知道,是不是當真就不挑門第家世。要是這只是外面的訛傳,我們也就不用去自討沒趣了。如今听了王妃的話,我便知道,這是真的了錢玉榮一副了然的樣子,其實便是她也不過是受人之托罷了,這門親事是不是能成還要看兩家人是不是能彼此看過眼,且有沒有緣分才成,自己和王妃兩個人也不過就是背後隨便說說。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樓之黛眉傾城最新章節 | 紅樓之黛眉傾城全文閱讀 | 紅樓之黛眉傾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