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三娘子 第61章 過往

作者 ︰ 藍艾草

第六十一章

周大娘的屋子除了必要的尋常桌椅,連茶具也只是街邊粗陋的十五文一套的粗瓷茶具,假如林碧落是個旁觀者,她勢必不能相信從這個老婦人的嘴里听到的本朝宮闈巨變,她曾是見證人。(百度搜索更新更快)見證過無數人無數家族命運的起伏……

而林碧落,只是其中的一個。

很久之後,她都沒辦法把這個故事與自身聯系到一起。它听起來更像是一則傳奇故事,而故事之中的年輕夫妻只是鶼鰈情深不忍分離,這才在政治分波來臨之際,將自己甫出生的女兒托付給了尋常市井人家,期望她能平安健康的長大。

元守二十二年春,康王府大郡主蕭錦嫁了吏部侍郎虞傳雄。彼時朝局不穩,先帝雖然立了太子,但是很明顯的他日漸一日的顯露出了自己更喜歡二皇子的傾向。

太子與二皇子皆是先皇後所出。

先皇後善妒,且母家當年在先帝爭帝位之時出了大力,先帝即位之後卻又將外戚冷落,不管是出于對先皇後娘家的愧疚,還是出于先皇後的性情,又或者是先帝從不起眼的皇四子拼殺上來,異母兄弟碩果僅存了一個幼弟,還去了大相國寺出家為僧,其余兄弟皆被貶,散落四方,生死不復相見,痛定思痛,這才對先皇後暗中對懷孕嬪妃下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先帝在位之時,宮中也只出生過三個孩子,太子蕭和,二皇子蕭慎,還有小公主蕭淑,兄妹同胞。

先太子為人勤勉,話不多卻待人寬和,頗有長兄風範,對弟妹很是友愛。可惜他唯一的缺點便是不善說好話。這原本也不是什麼致命的缺點,身為未來帝王繼承人,有無數人捧著叩拜著,哪怕皺一皺眉頭,也有無數人猜測他的心思。

他一出生便被立為太子,又小得先帝親手教導,本來父子關系很好,但是先帝身體江河日下,他這個太子卻已經有頂梁之勢,年愈二十五,決斷之力漸顯,有些地方又與先帝政治理念不合,按照林碧落的理解,就是當爹的不想放權但耐不住身體不行,時不時便要太子來監國一下,他來休養一番。

但是休養歸休養,卻完全沒辦法放權,于是時不時的……要把監國的太子拎出來敲打一番,意思便是,江山還是老子的,你只是代管。代管而已。

這會兒,太子能干與不能干,都是問題。

又有二皇子在先皇病榻邊上日夜侍疾,小話吹著,小風灌著,天長日久,先帝便與太子日漸離心。——蕭和日夜操勞國事,面對偌大國家,連妃嬪都沒時間去幸,哪有機會侍疾?

但這在二皇子的憂心提示下,在先帝眼中便成了不孝的罪證。

元守二十四年春,先帝身體漸有起色,已開始重掌朝政。而蕭錦在這年的四月里,生下了虞世蘭。對于康王府來說,這是喜事一樁。

康王年屆六旬,一生征戰,只得了兩個女兒,虞世蘭雖然姓虞,但卻是康王府第三代骨血。連先帝听得康王得了外孫女,還賞了許多東西下來。

先帝與康王是堂兄弟,一個爺爺的孫子。皇家血脈,正統嫡支與其余宗親有著君臣之別,原也親近不起來。康王府上一輩王爺便是掌兵的,到他這一輩接了祖業,依舊帶兵,但是康王年輕時候,大力協助先帝爭奪帝位,有著伴駕從龍之功,于是在親兄弟們貶的貶,出家的出家,先帝對這位堂兄弟倒格外看重。

又或者,康王無子也是一個原因。

那時候康王還活著,時不時進宮與先帝嘮嘮嗑,時不時幫太子說說好話,等二皇子來了,再說說太子的壞話,哪怕先帝君心似鐵,也時不時的對太子的態度有所變化。

朝中的天氣那會不是隨著四季輪回而輪回的,而是隨著先帝待太子的態度而改變的。

這些事情,周大娘這個在康王府當差的女乃娘原本是不會知道的這麼清楚的,不過她侍候的義安郡主與府里的容紹青梅竹馬,二人時常聊些時政,也不避諱她。甚至在義成郡主出嫁之後,康王爺給二人訂了親,二人見面之時更要有人相陪。

周大娘便義不容辭的擔當了這一重任。

來一她年長,二來康王妃也很信任她。

容紹彼時已在軍中領職,卻仍舊住在康王府。

康王爺當年在北地征戰,有次遇險,多虧得身邊近侍容謙舍命相救。等康王得勝還朝之後,便將容謙唯一的兒子容紹接進了府里,親自教養。

彼時容紹只有四五歲,正是懵懂稚兒,尚不清楚阿父的過世對他的命運有多麼大的改變。

蕭錦已經六七歲,對主僕名份已經有了概念,且正對行使主人權利熱情之時,對容紹壓根看不起。幸得蕭怡才兩三歲,真是傻乎乎的年紀,容紹每日除了練武習字,其余的空閑都喜歡跑去陪蕭怡玩。

蕭錦已經學著修習小小淑女的功課,時不時在宗室小貴女們的聚會上出出風頭,吟個詩什麼的,對蕭怡這種女乃女圭女圭壓根不感興趣。

孩子天生喜歡比自己大的孩子,蕭怡對這位耐心細致陪著她玩的阿兄很快便喜歡上了,每日醒來便鬧著要找。

康王府的後花園很大,足夠容紹牽著才能小小奔跑還時不時會跌倒的蕭怡去冒險,去尋找樂趣。

康王對兩小兒能夠一起手牽手長大,似乎一直是樂見其成的。也許在他的心里,容謙能夠舍命護主,他的兒子也具備著一樣優良的品質。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人。

林碧落所能理解的,義安郡主的女乃娘周氏,確切的說應該算是容紹與義安郡主共同的女乃娘。任誰一天中所有的時間都要盯著兩個淘孩子長大,護著看著,也很難不產生深厚的感情。

周大娘唇角帶笑,回憶之中似乎滿是歡樂的時光,「你是不知道你阿娘小時候有多淘,到了該學針線的年紀,她不肯學,非要說為什麼阿紹哥哥不肯學?逼的沒辦法,你阿爹為了哄她學,除了練武習字,也只好抽空陪著她學針線……最後阿紹一個小郎君,縫出來的東西針腳比她還要平整細密……」

林碧落不禁莞爾,原來賦予她生命的那兩個人是這麼的有趣又可愛!

這樣青梅竹馬長大的兩個人,怎麼分得開?

後面的事情她幾乎可以順理成章的想象得到。

「你阿爹接掌駐京郊大營之時,升至三品武將,王爺便作主讓他們成了親。那時候王爺的身體已然不好了,連床都不能下了,成親半年之後,你阿娘剛剛懷了你,王爺便過世了。王爺過世之後三個月,王妃也跟著去了……」

周氏的神情凝重了起來,又帶著哀傷之意。

「那時候先帝又對太子越來越厭憎了,二皇子遣了你姨父來與你阿爹聯系,想讓他投靠自己,但是你阿爹堅決不同意。王爺生前早有囑咐,要你阿爹守護好太子,道先帝對兒子心生猜忌,實不應該。天子之念,只在眨眼,但是做臣子的,不能搖擺不定,起不忠之心。你阿爹多听王爺的話啊,怎麼可能投靠二皇子?」

那段時間康王府剛剛接連辦過兩場大喪,容紹因自小住在康王府,成親之時也是在康王府內辦的,因此哪怕康王夫婦接連離世,先帝也不曾收回府邸。

只是到底朝中風雲迭起,蕭怡肚子大起來之時,太子已經形同被廢了。

誰都知道康王一系與太子親近,這時候二皇子便在朝中排除異已。他先帝進言,因臣下不服先帝對太子的冷落,攛掇著太子行謀逆之事……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

那段時間,上京菜市口時不時便有官員身首異處,家眷被發到教坊司。到了最後,連義安郡主也開始憂心忡忡,考慮肚子里孩子的退路。

誰也不敢保證,先帝會不會因為容紹的原因而禍及全家。

這時候她便提起了當初被她放了身契的繡娘何春繡。

何春繡是康王府舊奴,父母雙亡,從小針線好,便一直在針線房里。小時候蕭怡若有些什麼小玩意兒,周氏便尋她做了給義安郡主玩。她心靈手巧,性子又柔和純良,很得蕭怡歡喜,後來康王妃見過了她,便索性將她指派到了蕭怡房里服侍。

才不過半年,蕭怡房里便發生了偷盜事件,有丫環誣陷是何春繡偷的,告到了康王妃那里,康王妃不及審,蕭怡便替何春繡擔保,不是她偷的。

後來此事還是讓容紹查清,還了何春繡一個清白。

準確的說,便是繡房丫環憑手藝討得了小郡主的歡喜,擠進了主子房里服侍,讓某不討小郡主的丫環有了危機感,生怕自己被涮下來下了崗,于是設計陷害,想將她排擠走。

這屬于正常範圍之內的崗位競爭,不過有些不擇手段,後果比較嚴重了些。

蕭怡保了一次何春繡,又覺得她這個性子完全不適合在王府生活,不會討好別人,只會老老實實做活,人太實心眼,便給了她些銀子,放了身契,給女乃娘安排。

何春繡自小在王府長大,出府之後舉目無親,她一個單身女子如何容身?哪怕本朝民風再開放,單身女子也不容易生活。周氏便將她介紹給了一個無兒無女的孤寡婆子,認了義女。

那婆子乃是周氏少年之時手帕交,丈夫死了未曾改嫁,一直守寡到老,性子極好。見過了何春繡,也喜她生的清秀,人也溫善,遂成母女。

後來何春繡成親,還親自去康王府拜謝尚只有十一歲的舊主蕭怡……

四節之時,也會做些針線活計托周氏送給義安郡主。

當周氏悄悄找上何春繡的時候,她正大著肚子,懷的便是林楠。林保生正攢了些小錢,準備買個小院子過活。听到周氏的來意,何春繡二話不說應了下來,還拉著林保生向周氏保證,一定善待孩子……

義安郡主的擔憂到底成了現實,她臨產前,先帝下旨將太子蕭和貶為庶人,流放邊陲,一生不得回京。

蕭和已經在日復一日的父子隔膜與胞弟的敵意之中瘦削沉默,听說接到旨意的時候只是默默的朝著先帝理政的殿閣方向磕了個頭,便帶著妻妾兒女離開了上京城……

容紹去京郊送行,回來與義安郡主談起此事,曾說過一句︰「他到底是解月兌了……」

康王府的舊僕逐漸被陸續放了出去,在先帝沒有任何旨意之前。

太子被廢,容紹便被卸了職,整日在家。原本康王與王妃過世之後,他便已經在家,只是時不時還有軍務要往營中去一趟。這會兒卻是徹底的閑了下來。

周氏是女乃娘,屬于雇佣,並非康王府世僕,因著義安郡主要給月復中孩子留後路,便早早宣布女乃娘要出府養老。事實上她進府之後的第五個年頭上,孩子夭折。她在康王府薪酬豐厚,婆家人拿著這薪酬給丈夫挑了妾室,納進門去了。

她是連家也不願意回了。

義安郡主臨盆的時候,周氏便守在身邊,親眼看著林碧落出生,又假借拎著郡主賞的點心,將林碧落帶出了郡主府,送到了林保生的家里,再也沒敢回過郡主府,一躲便是數年。

「你是不知道,自將你送走,郡主便日夜傷心,月子里便坐下了病,落下了迎風流淚的毛病。眼楮也不大好了,六年前我去邊陲看她,她瘦成了一把柴,只道思念你的厲害,也不知你出落成了什麼模樣……提起你來便哭……」

先帝駕崩,新帝繼位,這些上位者誰又會去注意一個夭折的小女嬰呢?

早幾年周氏是得了義安郡主囑托,只要將女兒送出去,周氏便不要再靠近林家一步,省得給女兒招來殺身之社禍……

周氏便在京郊一個村子里老實窩著。

大約是林碧落進學堂那一年,她假作無意,回到上京城,從封丘門大街封路過,遠遠看了一眼林家鋪子,見林保生一手牽著林楠一手牽著林碧落從鋪子里出來,她當時幾欲落淚。

「大姐兒你不知道,你與你阿娘生的多像啊?!除了穿著差了些,那小模樣兒跟你阿娘小時候一模一樣……」她低頭拭淚。「連我只瞧你一眼,都要忍不住落淚,何況你阿娘。後來我實在忍不住,便花了銀子辦了路引子,假托掙些養老錢,央了個商隊跟著去了邊陲……輾轉見到了你阿娘與你阿爹……」

作者有話要說︰上午辦完事回來,本來準備碼字,卻驚聞噩耗,《艷後》的作者清歌一片因為車禍離世……

猶記作者大會的時候,她就坐在我旁邊,我們因為有個共同的密友沒來作者大會,還合拍了一張大頭照發給密友,然後聊天玩耍。

她說話溫柔,還帶著兒子,是個溫柔的女子,溫柔的媽媽。

——沒想到才初見,竟然已成永別!

這是我來到123言情以後,第一位認識的見過面的作者離開了這個世界……

當時腦子里一片空白,眼淚都掉了下來……

今天下午完全沒有碼字的心情,無數次的想起那短暫的會面,還有清歌性格沉靜的兒子……

年紀越大,越沒辦法面對噩耗,總覺得能留住的東西越來越少……

年關將近,大家出行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記得安全出行,便是家人的心願!

最後,願清歌一路走好……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林家三娘子最新章節 | 林家三娘子全文閱讀 | 林家三娘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