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節操勿撿 46 ()[

作者 ︰ 糖醋藕

嬴渠梁正色道︰「嬴渠梁何敢輕侮前輩?放老丞相回歸魏國,乃嬴渠梁一片苦心。秦魏激戰多年,生民涂炭,死傷無算。嬴渠梁繼任國君,圖謀秦國庶民安居耕牧,不想兩國交惡。嬴渠梁素知老丞相深明大義,欲與老丞相共謀,兩國休戰歇兵,不知老丞相意下如何?」

「秦公,果然不記殺父之仇?」公叔痤迷蒙混沌的老眼漸漸明亮起來。

「父仇為私,和戰為公。嬴渠梁若非真心,甘受上天懲罰。」

公叔痤打量著面前這個神色肅然的青年君主,覺得他竟有一種令人折服的真誠坦然與自信,一句話便公私分明,將大局料理清白,不禁暗暗贊賞。與秦國罷兵是他多年的主張,無奈秦獻公連年攻魏,發誓要奪回整個河西,不想打也得奉陪了。在他這個魏國丞相看來,秦國被壓縮得已經可以了,魏國的真正勁敵是東方崛起的齊國與南方的楚國,老是被秦國纏住不能月兌身,實在是魏國很頭疼的一件事。每與秦國作戰,他都不贊同上將軍龐涓領兵,怕的就是龐涓對秦國趕盡殺絕,與秦國的血仇越結越深。他很了解老秦人的剽悍頑強,認定這個在戎狄部族包圍中拼殺了幾百年的部族諸侯絕非輕易能夠消滅的,能夠將秦人壓縮到荒涼的一隅之地,應該就滿足了。魏國的目標是中原沃土,而不是西陲蠻荒。但經過石門之戰與這次少梁之戰,他卻覺得這種罷兵願望似乎根本不可能,秦獻公好象一個瘋子一樣仇恨魏國,有他在,魏國是無法擺月兌這種糾纏的。被俘這幾天他已經思謀妥當,自己自殺殉國,薦舉上將軍龐涓與秦獻公決一死戰,徹底解決與秦國的連年糾纏。然則驟然間竟是峰回路轉,秦獻公死了,秦國新君主動提出罷兵休戰,豈非天意?

老公叔一時感慨中來,「好!老夫信你,一言為定。只是這疆界,卻不知秦公如何打算?」

「以石門之戰以前的疆界為定,河西之地還是魏國的。」

「噢?秦公不覺吃虧太多?」公叔痤大為驚訝,不禁靠牆坐起。

「二十年後,我會奪回來的。」嬴渠梁一字一板。

「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嬴渠梁微笑,「老丞相,該進食了吧。」

公叔痤豪爽大笑「然也,吃飽了,好上路。」

「且慢。」嬴渠梁笑道︰「老丞相徐徐將息,三日後嬴渠梁派人護送老丞相回安邑,不言俘獲,而是魏王特使。」

公叔痤又一次驚訝,不禁掙扎起身笑道︰「秦公,老公叔閱人多矣,以公之氣量胸懷,數年之後,必大出于天下。」

嬴渠梁恭敬的拱手做禮,「渠梁才疏學淺,如何敢當老丞相嘉勉?」

公叔痤仰天嘆息︰「只可惜老夫來日無多,不能和英杰並世爭雄了。」一陣拊掌長笑,竟昏倒在地。

三天後的清晨,嬴渠梁親率三百鐵騎,護送著一輛青銅軺車駛出函谷關。

白發蒼蒼的公叔痤在函谷關外和嬴渠梁殷殷道別,向魏國都城安邑急馳而去。

秋霜白露,草木枯黃。嬴渠梁站在函谷關城頭凝望著遠去的軺車,那面鮮紅的「魏」字大旗已經與天邊的原野溶在了一起,他依然佇立在那里,任憑寒涼的秋風吹拂著自己。

按照戰國之世的規矩,一個兩次兵敗的大臣是很難繼續掌權的。即或公叔痤是魏國兩朝元老深得魏惠王倚重,這丞相之位也未必能保。果真如此,秦魏罷兵的和約豈非空言?而如果魏國繼續對秦國用兵,秦國能支撐多久?嬴渠梁很清楚,公父連年對魏國激戰,本意是想奪回河西後再封鎖函谷關休兵養民。可是,秦國越打越窮,河西五百里土地還是沒有奪回來,秦國如何再打得下去?這種戰爭對于魏國這樣的富強大國,縱然失敗幾次,也無傷元氣。可是,秦國不行,秦國已經經不起再一次的失敗了。輜重耗盡了,存糧吃光了,精壯男子死傷得幾乎無人耕田了。再有一次失敗,秦國就真得退回隴西河谷重做半農半牧的部族去了。當此之時,秦國雖然表面上打了兩次大勝仗,但國力卻到了崩潰的邊緣,成了經不起一戰之敗的風中紙鷂。在刀兵連綿的戰國,這是極為危險的最後境地。若能罷兵數年,緩得一緩,秦國也許還有重振雄風的希望,否則,秦國將從戰國列強中消失。目下又是國喪,朝局未安,若魏國乘內亂而來,豈非滅頂之災?

嬴渠梁覺得肩上擔子如大山一般沉重。

如果罷兵成功,函谷關月內就要重新交割給魏國了。自從秦部族立為諸侯國,多少年來,這函谷關就是秦國的國命之門。有函谷關在手,秦人就坦然自若。丟失函谷關,秦人就象袒露胸口迎著敵人的長矛利劍一般舉國緊張不安。如此命脈一般的函谷關,公父與秦人浴血疆場奪了回來,自己卻又交給了魏國,那些世族元老能答應麼?朝野國人能理解麼?雖然嬴渠梁是深思熟慮的,認為惟其如此,才能使魏國覺得不動刀兵而重佔河西是一個巨大的利市,才有可能放秦國一馬,如原地現狀罷兵,那是幾乎沒有可能的,魏國絕不會在兩次大敗後讓秦國封鎖修養。雖然如此,但畢竟函谷關對秦人太重要了,國中臣民能接受麼?

上天啊上天,莫非秦國要滅亡在我嬴渠梁手里?

神秘客棧的布衣少年

離開韓國時,玄奇在洧水岸邊的太室山峽谷中放出了一只信鴿。黑色的鴿子長鳴一聲,振翼疾飛,箭一般沖上一線藍天,向南飛去。

百里老人笑問︰「你們總院又盯上申不害了,對麼?」

玄奇肅然道︰「凡以殺戮為政者,在外弟子都要即刻急報,以便查實遏制。」

「老頭子呵,那里有事就到那里,也管得忒寬了些。」百里老人嘆息一聲。

「大父啊,你給孫兒找了個好老師,如何又不贊同老師的信念?」

百里老人悠然道︰「你師大義高風,然以暴易暴,終非良策啊。」

「對付□,除了誅殺,難道大父還有更高明的辦法?」玄奇認真問。

老人搖搖頭︰「沒有。天下事原本也難啊。」

玄奇笑道︰「那就別想了。大父,我們該分道了。」

百里老人恍然笑道︰「呵,已經到歧路口了。好,孫兒去魏國,爺爺去齊國。」

玄奇揚著馬鞭笑道︰「辦完事,我就來找大父,也見見那個孫臏。」

「好,爺爺在臨淄等你。」說完,揚鞭縱馬而去。

玄奇望著爺爺的背影消失,才打馬一鞭,直向東北方的茅津渡而來。匆匆過河,便飛馬直奔安邑。她到安邑城的目的,是暗中探听魏國近期有無侵吞別國的謀劃,然後最快的報告總院,以便幫助弱國制訂周密的防御方略。這是她的公事。還有一件私事,就是大父委托她暗中了解衛鞅入秦有無困難阻力,如果需要,她應該暗中全力幫助。這兩件事對于玄奇來說,都很重要。前一件,是她們團體的信念所在,責無旁貸。後一件,則是她作為秦人後裔的情意所系。更何況,一想到能夠為「他」的召賢暗中盡一分力量,她心中就有一股暖流涌動,情不自禁的臉上發熱。為了行動方便,她仍然是在外游歷的一貫裝束,一領本色布袍,一頂六寸竹冠,快馬短劍,簡樸利落。如此男裝士子,反倒襯得她愈顯豐神英姿,引得道邊少女常常住足凝望。

安邑城南門內緊靠城牆的一條小街上,有一家簡樸的客棧,門額上一塊長方形青石刻著兩個大字——莫谷。尋常時日里,這家客棧既不挑出燈籠,也不打開店門,更不象安邑城大多數客棧那樣講究,門口總是肅然站立著一個或兩個僕人,似乎對有沒有客人來住根本不在意。再加上所在偏僻,商旅游客難以發現,門庭竟是異乎尋常的冷清。如此客棧若在別國,也許會讓人覺得怪異反而引起注意。然而在安邑城這樣人欲橫流魚龍混雜的風華都會,人們注目的是王室,是貴族,是名士,是巨商大賈,市井底層的任何怪誕詭秘都會變得平庸無奇,絲毫沒有人願意多看你兩眼。譬如這莫谷客棧,沒有誰能打听得到,甚至沒有人知道它是何時開在這里的。

傍晚時分,玄奇入城,來到了這清淨的客棧門口,在厚厚的木門上拍了三掌。

木門無聲的開了。黑黝黝的門廳里傳出一個蒼老的聲音︰「行廣無私。」

「厚施不德。」玄奇拱手肅然回答。

「欲生,欲富,欲治?」

「欲治。」

玄奇接過白骨冷笑道︰「你卻不要後悔。」說著便將白骨橫起到嘴邊吹動,乍然一股激越清亮的樂音破空而出,直上天中,竟是比軍中號角更有一番響遏行雲的魅力,轉而低沉婉轉嗚咽淒厲,使人頓時生出一陣酸楚。府門護軍一時听得愣怔,竟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大門內一陣匆匆腳步,上將軍府的總管家老遙遙拱手高聲道︰「上將軍請貴客進府相見——!」

玄奇撇下愣怔莫名的頭領,從容進入上將軍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丞相,節操勿撿最新章節 | 丞相,節操勿撿全文閱讀 | 丞相,節操勿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