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節操勿撿 30暗涌

作者 ︰ 糖醋藕

從年初到四月,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小小的韓國卻已經悄無聲息的發生了好幾件大事。

先是老韓王因故去世,力挽狂瀾的韓公子韓非繼位,再是新鄭全城封鎖,禁軍幾乎是傾巢而出,據說只是為了找回一位疑似要逃到秦國的士子,而讓韓國上下最為震驚的卻是,三代相韓的丞相張平主改任御史大夫,司監察之職,爵升上卿,食千戶。

新任丞相,卻是一位原先只是負責在宗廟里燒香的無名小卒。

看似平靜的大江之下,往往卻隱藏著危險的暗涌。

那些比一般人要靈敏許多的官員們,已經聞到了異常的信號。

俗話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原本在這朝堂之上,權力的更替,新人換舊人,也是常見的事情,可這件事,偏偏是那麼的不同尋常。

張平是韓國大家族出身,從祖父開始,三世相韓,張平本人自出任丞相之後,也沒有犯過大錯,改任張平為御史大夫,無疑是削弱了張平的權力,但如果削弱張平是韓王的目的,為何他又要升張平的爵位,加他的俸祿呢?

而且,更奇怪的是,被一個無名小卒搶走了丞相之位,張平卻沒有表現出一絲的不滿,或者,張平只是將他的不滿放在了心里。

據相關人士透露,正午時從宮門出來的前任丞相張平,除了步伐匆忙,神色並無異常,得知了這個消息,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唏噓同情,更多的人,則在考慮著如何在不得罪張平的情況下,去討好那位新任的丞相。

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張平出了宮門沒多久,一輛馬車也從宮門外的車馬場出發,一路趕往張平的府邸。

馬車之中,坐著的便是那位原先默默無聞的的新任丞相。

===

「李兄,你走了一步險棋。」

端坐在案前的前任丞相,現任御史大夫張平舉酒,對著眼前的人說道。

李斯找他借通行證的時候,張平真是被嚇了一跳,他的第一反應便是︰李斯這是要離韓入秦?

但隨後再轉念一想,這不可能,就算李斯想走,他又何必等著夜晚關閉城門後再走,白天直接快馬出城趕往函谷關,豈不是更方便?

隨即,張平突然猜到了李斯這麼做的原因,他很干脆的為李斯備好了快馬和出入新鄭和韓秦邊界所需要的通行證。

李斯拿到所需要的東西,匆忙道謝之後便火速離開了,望著黑夜中絕塵而去的快馬,張平愣愣的出神。

過了好一會,他才轉身對侯在身後的僕人說道︰

「備馬,我要進宮面見君上。」

入宮見到韓非後,張平只是說了一句「李斯連夜趕往函谷關」,韓非便已經豁然起身,一邊快步想殿外走去,一邊高聲喊道︰

「韓厘呢!韓厘人呢!趕快備馬!」

韓非這樣慌亂的樣子,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風度,但這一切,卻又恰好是在張平的意料之中。

張平起身,慢悠悠的走到門口。

「君上準備去哪?」

韓非詫異的看了一眼張平,在他看來,張平剛剛所問的,就是一句廢話。

「去把李斯追回來!」韓非言簡意賅的回答著,他的眼楮一直焦急的盯著殿外,心里想著韓厘那家伙到底死哪去了,就在這時,張平平靜的聲音傳進了韓非的耳中。

「李斯出發已經有一個時辰了,他要是真的有心離韓入秦,再快的馬也追不上了。」

「你是什麼意思?」

韓非轉頭看向張平,語氣有些不善,眼神中蘊藏的是隱約的怒火,而張平,卻只是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臣只想問君上一句,要是將李斯追回,君上準備如何用他?如果依舊將他閑置,倒不如放任他入秦。」

韓非沉默了,被張平這麼一說,他已經冷靜了下來,也明白了張平話里的意思。

自家師弟是不世之大才,自己卻因為一時的不快而讓他做了個閑人奉常,也難怪李斯要連夜離韓入秦了,如果這次可以將李斯追回來,肯定不能再讓李斯做奉常了。

思索片刻之後,韓非試探性的問道︰

「廷尉如何?」

說這話時,韓非一直在緊張的盯著張平,等待著張平的回答。

李斯沒有忘記他與韓非的那個約定,韓非同樣也沒有忘記,更何況,韓非與李斯同窗三年,深知最合適李斯的位置到底是哪里,只是那個位子上已經有人,而那人,恰好就是韓非面前的張平。

像是已經猜到了韓非的心思,張平坦然的對上韓非的眼楮,微微一笑,那個笑中,竟然帶著幾分淒婉的意味。

只見張平恭敬一拜,平靜說道︰

「臣以為,李斯有領政之才,唯有總攝百官的丞相之位才能留住他。

「丞相……你……」

「張平自覺才疏學淺,自願讓賢,望君上允許。」

接下來便是,新鄭封城,禁軍出動,張平改任御史大夫,雖然實權被減少了,爵位俸祿卻是大大提升了。

張平是個聰明人,之所以他會主動讓出丞相之位,一方面自然是因為李斯的領政之才確實在他之上,但更重要的是,他已經看出來,李斯和韓非之間的不和只是暫時,等到韓非的位子坐穩了,韓非一定會著手于變法,這個時候,他一定會重用李斯,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被趕下丞相的位子,不如現在主動讓位,賣韓非和李斯一個人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望著眼前的青年,張平摩擦著指尖的玉質酒杯,美好的手感就如同美人細膩的皮膚。

從古至今的變法之士,沒有一個有好下場,變法失敗,申不害兵敗自盡,吳起萬箭穿心,就算成功了,譬如商鞅,也會因為功高震主,得罪權貴而落的個五馬分尸的下場。

對于李斯的才華和勇氣,張平是既欣賞又佩服,但同時,他也非常清楚,自己永遠不可能擁有那樣的勇氣。

跪坐在張平對面的李斯自然不知道張平的心思,面對張平的話,他也只能報以苦笑。

只有老天知道,他連夜出城趕往函谷關,只是為了送人,而不是為了丞相的位子。

見李斯沒有答話,張平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舉杯與李斯對飲一杯之後,他轉而問道︰

「韓國貧弱多年,不知李兄有何良策?」

李斯微微皺眉。

當年他不願與韓非一起到韓國,就是因為韓國的情況太過于復雜和糟糕,即使他有心想救,也只是力不從心。

雖然現在,韓國的情況要比當年好上許多,在他的介入之下,韓國的十二萬大軍沒有去送死,現在還好好的守在邊境,韓國的幾個重鎮也沒有被秦國吞並,更重要的是,韓非已經成了韓王。

但即使如此,想要讓韓國能在幾個強國的縫隙下生存,並且強大起來,也並沒有那麼容易。

在歷史上,韓國也曾經強大過,韓昭侯時期,與商鞅同時代的申不害相韓,提出術治強兵,用十六年的時間變法,訓練新軍,力圖先滅周,再滅秦國魏國,最後一統天下。

如此野心勃勃,但卻最終抵不住魏國名將龐涓的十萬鐵騎。

兩個月的時間,新鄭成了一座血城,新兵幾乎全軍覆沒,援軍也遲遲不到,新鄭危在旦夕。申不害深感愧對昭侯與百姓,自盡而死。

隨後,便是齊國圍魏救韓,馬陵道孫臏殺龐涓。

一場轟轟烈烈的變法,就這樣湮滅在了戰火之中。

申不害變法失敗,一方面或許是術治本身存在問題,而更多的原因則是,申不害的運氣也實在是不好。

昭侯之後,韓國無人再提變法,也就是因為那次的失敗太過于慘烈,幾乎已經讓韓國朝堂聞變法而色變。

就連一直是站在李斯這邊的張平,也對變法頗有質疑。

雖然李斯的心里同樣也沒什麼底,但他還是正色回答道︰

「申不害變法時,先術治再強兵,只可惜強兵未成,魏國大軍來襲,昭侯與申不害身死,變法以失敗告終。依我之見,術治並非天下正道,理應先富國,再強兵。」

張平又問︰

「韓國為諸國最弱,想要富國談何容易?」

李斯笑著說道︰

「依靠一樣東西,足以富國。」

「何物?」

李斯微微傾身,在張平耳邊小聲說了兩字,接著,那雙漂亮的桃花眼驀然瞪大了。

作者有話要說︰入v第一更~

富國的東西乃們猜猜是啥!啊哈哈,這就是重生的好處!可以預知未來的走向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丞相,節操勿撿最新章節 | 丞相,節操勿撿全文閱讀 | 丞相,節操勿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