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姨娘漂白路 第13章 坐船南下

作者 ︰ 葉碗

他們跳崖,落水,得生,雖如霍青玉所言,兩人皆是手腳俱全的活著,但她孩子沒了流產了,渾身不得輕易動彈,張明峴則是右大腿中了一箭,不良于行。

他的右腿真是多災多難,猶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他是小腿受了輕微的劃傷,如今又是大腿受箭傷。

霍青玉靠坐在干燥的石壁上,除了眼楮能轉動外,渾身不能動。

暮色近黃昏,靠睡了一兩個小時的霍青玉望著幾縷晚霞余光打進洞內,心想;張明峴這廝該出現了。

這廝每天下午會消失三四個小時,然後在黃昏之前回到洞里。

這廝說過,洞口他撒了毒藥,除了他,不管是動物還是人,只要是活物,進洞必死。

他這話,她相信。洞里除了她,連一只螞蟻都看不到。她身處的這個天然石洞,位置隱蔽,洞口外的岩壁爬滿了青綠色的藤蔓。青綠色的藤蔓盤結或下垂在洞的四周,巧妙的遮擋住洞口。

當最後一抹晚霞隱去,身處烏黑洞里的霍青玉听到洞外傳來一輕一重的腳步聲。

她冷眼看著張明峴一手抱著一捆干柴,一手拎著一只剝皮好洗過的死兔,一腳高一腳低的走進洞。

他們在這洞里已經住了六天,其中的頭一天,她是昏迷狀態。五天前那一晚,她醒來,與他聊過後,兩人意見不一。後兩天,他們又發生爭執,至今維持冷戰中。

之所以會冷戰,那是因為開始兩天,她一心想走,一心想離開這廝,一心想離開這個破洞。這廝卻是不放人,以不想暴露身份和三老爺一家安全為理由,扣住她不放。霍青玉無論是詛咒還是發誓,保證自己會閉嘴,這廝依舊是不放她離去。

與他說理說不清,各說各有理。最後逼的她耐心全無,破口大罵,拳打腳踢。這廝倒好,干脆不與她再多說一句,煩了,只會伸出兩根指頭,朝她身上點兩下,馬上能使她安靜無聲。

過後的幾天,霍青玉嘗到了受制于人堪比坐牢的滋味。

她要方便的話,他便會不顧男女之嫌,抱著他她去洞外附近草叢,等她方便完畢,再抱著他回洞里。她要去洞外的河邊洗漱或洗衣的話,這廝也會跟著她身後,直到她回洞為此。

說來可笑,張明峴這廝怕他跑了,不光沒收了她身上的所有東西,包括路引錢銀首飾匕首等物、每次出洞前,必使用點穴功夫,將她定在原地方安心的出洞辦事。

她身上纏胸的布條,都被她用來當衛生巾使用了。

這五天來,她的身體一日比一日的好,體力漸漸回還,體內的惡露也一天比一天的少。她想,過不了一兩天,身上就能完全干淨。這廝曾經說過,她昏迷不醒時,他給她服了一顆他自制的養血補血的阿膠藥丸。她想,她的身體可以恢復的那麼的快,和那顆藥不無關系。

張明峴進得洞來,先是看了眼霍青玉,再將手里的東西放地下。放下後,拿出火折子點火,等火點成,洞內不再黑暗,充滿了溫暖的光源,他才走到霍青玉身邊,蹲下,運指如飛點了兩下,解了她的穴。

這幾天來,霍青玉的情緒從暴怒邊緣漸轉為平靜狀態。穴位一解,她立即感到身上一松,身體自主權再度返回。

「明天一早,我們離開這里。」

這是三天來,張明峴說的第一句話。

霍青玉揉了揉僵硬的肩膀,看也不看他,淡淡地「嗯」了下,算是回應。

六天,算算日子,她被困于這荒無人煙的山谷里六天了,雖然這山谷很美,猶如世外桃源,但對于她這個前世住慣了大都市見慣了人多的現代人來說,新鮮感維持不了幾天。最痛苦的是,她要天天單獨面對那廝,更覺度日如年。

六天了,她明日就可離開這山谷,這山洞了!

六天了,張明峴的三叔,張府三老爺一家,早該到了南郡城大碼頭做船南下了。

張明峴應該沒理由再拖著她不放不對,這廝沒路引和通關文牒,她的兩張路引和通關文牒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在他手里。

自作孽不可活!說的就是她這種人!當初為了避免吞毒藥,路費等原因,故意和這廝套近乎,爆出自己有去南國的路引加通關文牒。現在好了,被這廝徹底纏住和控制住。

這古朝代和現代不一樣,出國的要求沒那麼的嚴格。現代人出國或去國外旅游,簽證臨時護照什麼的必須人手一份,但這古朝代,只要一人有通關文牒加路引,即可將一家子帶出國。

她要月兌離張明峴,在北朝地界是不可能了,只能與他一起到南朝去。在南朝的土地上,她于他,不再有任何的利用價值。

這廝的脾性古怪,不安牌理出牌,武功好擅長點穴,又精通醫術善施毒,霍青玉也不敢將他得罪狠了,免得他真的不耐煩下毒手喂毒藥。

思及此,霍青玉不由無奈的長嘆一聲;目前為此,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難怪這廝一到下午就不見人影,原來時間都耗在做木筏上了。

流水淙淙,奔流不息,佇立于用藤蔓和長木材捆扎而成的簡易木筏上,霍青玉迎風望向兩側勢如刀削,高不可攀的雄岩立壁,頓覺心曠神怡,她終于離開了那不見天日的破山洞。

晨風中,木筏上的素裙女子垂目淺笑,身姿翩然,多了幾分婉約靈動。

張明峴手持長篙,劃動木筏,一雙狹長的雙眸,不時地朝她瞥一眼,心里滿月復疑竇。

與這女子相處半月下來,他總覺這女子氣質獨特,言詞怪異,為人處事,有時老練果斷,有時卻是懵懂無知。

他怎麼的看,她都不像她所說,是懷安城田家村一戶薄有田產農家出身的女子。她說她閨名叫田媛媛,三年前遠嫁到北郡城東寧縣,夫亡兩三月,夫家人便不能不容她,不得之下她才回娘家待產。為了安全,花了錢銀請人辦了張鄭家村人士的路引文書,身著男裝,投奔南國娘家。可他觀她面容,模她脈搏骨骼,此女年歲應是不滿十六

難道兩張路引文書都是假?!

張明峴咳了一聲,對著霍青玉道;「田娘子,等到了南國,我送你回家,順便向你家人請罪和求親。」

他這話一出,將她的好心情全部打散。

尼瑪滴,還玩?

霍青玉眼角不受控制的抽了抽,皮笑肉不笑的道;「請罪和求親就免了,我說過我不做妾。再說了,我夫君剛去世三月不到,怎可與人作妾?」

這古朝代,禮教森嚴,等級分明,早婚早育。張明峴年已及冠,過了二十歲的男子,肯定有正妻有妾。

她咬死了不做妾看他還出什麼花頭精。

她的那張女性路引文書和通關文牒,路引紙上,回鄉理由不過幾筆帶過。大意是,新寡田氏品行不端,無子,犯了七出之罪,夫家休棄,特此準許她返鄉回娘家。竹片上面更簡單,不過是刻著南國的家住地址年歲姓名等文字。

張明峴這廝懷疑她的路引文書與通關文牒的真假,那又如何?

兩人一路無話。

水上漂流了半日,他們來到南郡城的下縣,陳原縣。

所謂的下縣,亦是指一郡之中非郡守行政機構所在的屬縣。

這古朝代,人分為三六九等貴賤之分。區域也一樣,被劃分了三六九等的貴賤等級。

縣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每等又有上中下之差,自上上縣至下下縣凡九等。

根據一縣的人口、物產、地理形勢的條件劃分,下縣是條件較差的縣。

六千戶已上為上縣,二千戶已上為中縣,一千戶已上為中下縣,不滿一千戶皆為下縣。

這說明,霍青玉與張明峴兩人,已遠離南郡城,近得丹江水,丹江水又通往長江流域。

張明峴用藥粉抹黃了臉,扮作護衛,與霍青玉登上了返還南朝的貨船。

————————————————————————————————————————

坐船坐了約有一月,幾乎是順風順水,到了南朝襄陽城最近的一個縣,樊城縣。

明日他們就能上岸入樊城縣。

貨船一入漢水流域,張明峴即租了一艘輕便的漁家船乘坐,同時也改變了裝扮,變成了身穿錦緞藍袍衣的翩翩佳公子。

霍青玉則是裝新寡,寡婦裝到底,一身細布素裙,頭戴一枝白色絹花外,再無任何飾品點綴。

也許是見她一路乖巧,十天前,張明峴就將她的所有東西歸還于她。

屬于自己的東西拿到手,霍青玉自然再不會給他臉色看。

他一個富家大少爺的,要她這點不值錢的東西又有何用!

細雨絲絲,山水朦朧,霍青玉趴在窗欞上,欣賞美景,順便等著船開。

張明峴那廝說什麼要見一個朋友,幾天前也是,他們在一個下縣停了半天的船,他的理由也是要見一個朋友。

自從他們正式坐船南下,那廝再也沒提過要聘她為妾或是去她家賠罪等話。

只有一天,等到了明天,她就可以與他分手,老死不相往來。

托了百年多前「劉禪」的福,南朝比她想象中的更好,更理想,更適合居住和生存。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並不低賤,商家只要按制度交稅,合法經營,便能在安居樂業。

這里的女子地位也不是很低,像她這樣「早寡」的女子,走點門路花點錢銀,憑著路引和文碟,即能立個女戶。好比這舟漁船的船娘寧三娘,家境小富,早年被丈夫拋棄,她無顏回洛陽家鄉,只得來到襄陽城下縣辦了個漁民的戶籍立了個女戶,買了一舟漁船靠打漁和載客為生。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世姨娘漂白路最新章節 | 亂世姨娘漂白路全文閱讀 | 亂世姨娘漂白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