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31章孔子從軍記

作者 ︰ 未知

今天,要召開武備學堂的開幕儀式。

在廣場上,是武備學堂學員會操;而在廣場央的台上,皇帝陛下在演講。而在操場的外圍,則是八字軍禁衛形成的人牆,將人群分割開來。

此時,不僅有武備學堂的學員,更是有四方潮水般涌來的百姓。

國最不缺乏的就是看客,武備學堂開業了,有許多百姓從四面涌來,在操場的外圍觀看著。

而趙樸而沒有阻止百姓參觀,反而是鼓勵參觀,這也算是另一種宣傳吧!

為的是打好廣告,為下一期招生,多多吸引學員;也讓襄陽的百姓,見識一下軍容軍貌,鼓舞百姓士氣。

這場開幕儀式是公開的,圍觀者眾多,因為人數眾多,不穩定因素也增多了,安全保衛工作也是變得艱難了。除了最外圍的人牆之外,還有一排排柵欄,柵欄後面是一輛輛戰車,戰車之間用鐵鏈拉著,而在戰車後面是弓弩手、長槍手,短刀手,形成密集的防御。

總之,天之重,甚于泰山!

皇上的安全,高過一切,怎麼允許出現一絲紕漏!

在這種情形下,不用說刺客了,就是幾千人的大軍圍攻,一時半會也難以攻克。

而此刻,在人群就夾雜著摩尼教的刺客。

此時清風老道混雜在人群,看著密集的防御,還有三百步外,站在高台上激情演講的皇帝陛下,心思極為復雜,「這次刺殺,能成功嗎?」

清風老道的神色有些恍惚,加入摩尼教已經十年有余了,曾經跟隨著聖公方臘造反,試圖推翻宋朝,只是失敗了。在失敗後。大量的會眾被殺死,而他也隱姓埋名,到處逃竄,直到襄陽才安定了下來。

此刻,借著天下大亂,宋軍屢屢敗北,摩尼教高層也以為機會來了。再度起兵。他屢次勸阻,都是失敗了,摩尼教再度起兵了。

只是剛剛冒出頭,還來不及擴大聲勢,就被強悍的八字軍剿滅了了。降的降,跑的跑。只留下殘部進入洞庭湖,苟全性命。

而仗著洞庭湖的地形,暫時得以保全。此刻宋朝皇上,專門下了御旨,全力圍剿,對洞庭湖大肆封鎖,不允許任何的物資進入;在一些水淺的地段。困干了水;而在一些地區,調來了舟楫,又有向導指引,是下定了決心,要徹底剿滅的。

一旦朝廷下定了決心剿滅,爆發出的威力是巨大的,逃竄在洞庭湖的摩尼教部眾,十八會剿滅。沒有一絲生還的機會。便是如今的的教主大人,也覺得活下來的機會不大。

如今,唯有刺殺了這位皇帝,才有一線生機。

而想要,闖過沖沖阻攔,殺到三百步內,刺王殺駕。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此外這位皇帝的演講,太有煽動力了,听著讓人熱血沸騰,百姓對這位皇帝歡呼不斷。眼神有狂熱之色,其不乏刺殺的教內死士。

這些死士,是要刺殺這位皇帝的,卻被皇帝的言語煽動了。

清風老道心閃過滑稽之感,想要責罵一番,可是張張嘴,沒有說出話來。

「這位皇帝小兒,比聖公還會說!」

清風老道,腦海不覺閃過一個人影,正是已經死去的聖公方臘。

握了握懷的短劍,心又變得硬了起來。

………………

在十幾個簡單的喇叭相助下,再借助回聲原理,三里之內,聲音清晰可聞。

底下人群歡呼不斷,趙樸心微微松了一口氣。

在二十世紀,小胡是世界最偉大的演講家之一。隨著他的演講,德國迅速的軍事化,法西斯化,國家的戰爭機器全部開動,形成巨大的輾壓之力,橫掃來整個歐洲,強大的蘇聯也是被打殘了。

盡管,最後在群毆之下,小胡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被活活打死了,可是雖敗猶榮。

沒有小胡將歐洲搞殘廢,亞非拉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會艱難很多。

而此時是演講,趙樸很大程度的借鑒了小胡的演講藝術,將學員們,以及百姓們的士氣激蕩了起來。至于是否會培養出法西斯思想,是否會有軍國主義誕生,是否會有少壯派出現,是否會對長久造成負面影響,趙樸都懶得理會,走一步是一步吧!

「一千五百年前,有個國家叫魯國,那時魯國國小民弱,卻是毗鄰著強大的齊國。那時齊國好似虎狼,隨時侵略魯國,魯國時常面臨危局,時常面臨滅國之禍,百姓全民皆兵,全力抵抗齊國,才有活路。」

「那時,一個偉大的存在,降生了。他叫孔。少年時代的孔,就開始參軍,共同抵抗齊國…………」

趙樸又開始繼續演講,只是內容變成了孔從軍記。

這個時代,士兵的地位太低了,正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除了無業流民,罪犯當兵之外,沒有人願意當兵。而讀書人更不願意當兵,寧肯在家啃老,寧肯青樓泡美女,也是不願意上戰場為國效力。

需要扭轉社會風氣,樹立重軍思想,此時樹立正面典型,樹立模範很重要。

而此時趙樸搬出了孔從軍記。

孔的地位很高,哪怕是在野蠻的時期,再為暴戾的君王,也是尊敬孔,拜孔廟。元朝如此,後世的清朝也是如此。

孔,也是唯一沒有當皇帝,卻是有皇帝稱號的人。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去世,弟心喪三年,廬于墓旁者百余室,因名其地為「孔里」,並各植樹一棵。孔後裔承繼其儒學,為名相、博士、大儒。台灣之孔垂長先生,為其79代嫡孫。孔是教育家、亦是政治家,孔去世後,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謚。

西漢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漢平帝劉衎追封孔為「褒成宣尼公」「褒成」褒獎其功勞。「宣尼」是謚號,「公」是爵位。

北魏太和十年(公元492年),孝帝元宏稱孔為「聖尼父」。「聖」是尊號,「尼父」是敬稱。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靜帝宇衍追封孔為「鄒國公」,「鄒」是國名,「公」是爵位。

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帝楊堅稱孔為「先師尼父」;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贈孔為「太師」,「太師」為官位。

武周天綬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封孔為「隆道公」。「隆道」是封號,「公」是爵位。

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為「宣王」。「宣」為謚號。「王」是爵位。這兒的「王」不是後世皇帝以下的侯王的王,而是周天「武王」「成王」的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改宣公為衍聖公,後代相沿不改。

西夏仁宗三年(公元1146年)三月,西夏仁宗頒布詔令︰「尊孔為宣帝,令州郡悉立廟祀,殿庭宏敞,並如帝制。」(據《宋史?夏國傳》和吳廣成《西夏書事》記載)這一封號是給歷朝歷代最高級別的人的。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宗加餃「大成至聖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年(1530年)尊「至聖先師」。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世祖尊「大成至聖宣先師」。

華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尊「大成至聖先師」。

在這個時代。孔是至高無上的,借助孔的名聲打廣告,最好不過了。

而此刻,趙樸搬出孔從軍記,意思在鼓勵讀書人參軍,提高武備學堂的知名度,多招收一些學員,總不能一直阿貓阿狗三五個。

「《周禮?保氏》︰「養國以道。乃教之藝︰一曰五禮,二曰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書,曰數。儒生之道,僅僅是知曉大道理。知曉治國之道,是不夠的;還需要精于武備,精于騎射,精于戰場廝殺之學!」

「唯有尚武。才能保國,無武必危,唯武必亡,以戰止戰,仁者無敵,這才是儒家之道的精髓!」

「我朝,天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當為國之脊梁,撐起天下危局。然則,國破山河碎的時刻,投降金軍,甘為走狗者,大有人在;以頭搶地,跳河自殺者,保全名節者,大有人在。前者是賊,後者是腐儒。賊為國之害蟲,腐儒為蛀蟲,這都是假儒,而不是真儒!」

「真儒者,唯有孔。當年齊國大軍壓境的時刻,孔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腐儒,不會以頭搶地,成全名節,而是會拿起手的戈矛,守著城牆,上戰場野戰,擊退敵軍。」

「如今的大宋,與當年的魯國何曾相似?爾等可願意跟誰孔的足跡,成就真儒!?」趙樸大聲喝道。

「願意!」

台下的學員,也是齊聲歡呼。

這些學員,原本多是落地的書生,蒙學了幾年,連秀才也考不上,或是勉強考上秀才,進軍仕途無望,又沒有關系進入衙門。在鄉黨之間,當教書先生,又有些不甘心。

在武備學堂,頒布了招生廣告的時候,他們報名參加。

而參加武備學堂,也是帶有幾分投機色彩,畢竟祭酒乃是當今皇上,不管怎麼說,加入了武備學堂,也算是天門生。不論是水分有多大,至少在同窗面前,可以吹噓一番,滿足一點虛榮心。

而在他們報名之後,都是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父母,或是同窗的譏笑,這讓他們很沒有面。

在這段時間的訓練,興致也一直不高。

直到這一刻,他們才發現,原來他們是這樣的偉大,是一步步走向真儒,一步步向孔聖人靠齊。

而身邊的那些同窗,雖然有的學問比他們高,有的還有功名,甚至有一些入仕為官。可是他們卻是腐儒,手無縛雞之力,在金軍打來時,只能是從賊,或是自殺。

這一刻,武備學堂的學員,隱隱有種驕傲之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