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話 第六章 五龍峪傳奇之刀客篇

作者 ︰ 豫西山人

陳觀老家五龍峪在龍灣鎮的北部,距離龍灣鎮有25里山路。

龍灣鎮位于明水城正西20公里處,是一個比較大的集鎮。

陳觀到長途汽車站後,本來想把行李取出來帶回老家的,在縣城也沒地方放。後來想想老家交通不便,自己帶著行李回家太麻煩,回頭還得背出來,就讓寄存處的人把行李打開,取出自己的換洗衣服和給父母帶的一點禮物,裝進書包背上,把行李重新寄存在長途汽車站寄存處,等他從老家回來、定好分配單位去報到時候再取。

長途汽車站的寄存處一件每天收一塊錢,兩大件行李一個月就是60元。這個錢,陳觀現在掏得起。

陳觀就在長途汽車站搭了一輛通往龍灣鎮的小四輪客貨兩用車,兩塊錢坐到龍灣。

這種車在貨箱上加了篷子,專門跑短途,明水人管這種車叫「蹦蹦蹦」,意思是簡陋、便宜、方便。

到龍灣鎮後,陳觀模模兜里的錢,覺得四年沒有回家了,得和村里的鄉親們一起喝場酒。就掏出400元,在街上買了點白糖、茶葉、西瓜等消夏物品,買了兩條簡裝的芒果煙、兩件簡裝杜康酒、三編織袋蔬菜、50斤粉條、50斤豆腐、兩袋大米、兩壺醬油兩壺醋,又去豬肉鋪子割了50斤豬肉、兩副豬下水,這才花20元雇了一輛農用機動三輪車,拉上回家。

五龍峪坐落在五道山梁交匯處,這才有了五龍峪這樣一個古老相傳的村名。

在這一帶五龍山區中,五龍峪算是一個最大的一個自然村了,40多戶人家,200多口人。

陳觀坐著三輪車,從龍灣鎮北面的山梁上沿盤山大路上去,一直上到山頂,然後是一道綿延20里的長長的山嶺。一直跑到山嶺盡頭的大山腳下,才順著大路往山腳下的溝峪里走,拐過一個大灣,五龍峪村前小山頭上的那顆蒼勁的古柏就映入了眼簾。

突然之間,坐在三輪車上的陳觀就有了一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續加速。

遠遠看去,五龍峪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風水寶地。

逶迤而來的五道山嶺,宛如五條逶迤而來的臥龍,山嶺間五條小河在五龍峪會齊,形成了波光粼粼的五龍河。五龍峪村就坐落在五龍河東岸,宛如五條龍托起的一顆龍珠一樣。

山好水好的五龍峪是一個傳奇的地方!

清末民初的時候,明水的刀客名噪一時,與東北胡子、山東響馬、四川袍哥齊名,五龍峪的五龍寨就是明水著名刀客、後來當上了國民黨混成旅長的宋老三的刀客寨。

這一帶都把刀客頭子叫老駕桿,是從拉車駕轅的意思里化出來的,就是掌舵人,相當于東北胡子和山東響馬里的瓢把子。

明水刀客與東北胡子、山東響馬一級豫皖蘇地區的土匪有所不同,所有的老駕桿基本上都是因為報血仇而鋌而走險拉桿子的,講究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在鄉里鄉親面前還要裝出一副行俠仗義的面孔,奉行的是劫富濟貧。

這種不計手段的報血仇的仇殺,往往是屠盡滿門,不留後患,明水人叫「打野窟」。

五龍峪村子北端坐落著一個孤零零的土寨子,就是當年鄉民們抵御刀客的產物。

令人嘀笑皆非的是,當年明水有名的大刀客頭子宋老三看中了這里,將寨子據為己有,並取了個響亮的名字「五龍寨」。

宋老三是龍灣鎮宋灣人,爹媽一直在龍灣鎮上開飯鋪,日積月累,多少積攥了些錢財,被明水東面寧水縣的一股刀客瞄上了。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刀客長途奔襲,模進了宋老三的家,將一家老小殺死,錢財也被擄掠一空。宋老三當時只有7歲,被他父親藏進了飯鋪後面的菜窖,躲過了一劫。

刀客夜遁後,小小的宋老三從菜窖里爬出來,挨家挨戶敲門,喊人出來幫忙,草草掩埋了一家老小的遺體。後來,宋老三隨當獵戶的舅舅生活,等到長到了18歲,練就了一手好槍法的宋老三帶著舅舅、表弟,潛往寧水,找到了殺他一家人的刀客窩,打野窟,將那桿子刀客全數殺絕,回到明水後就直接拉起了桿子,當了刀客。

平時,宋老三帶人盤踞在龍灣鎮,一遇風吹草動就進山躲避,駐扎五龍寨。

那個年代兵匪一家,宋老三外出到周圍各縣綁票回到龍灣,根本就不避人,依舊住在龍灣附近的宋灣家里,領著大老婆、小老婆優哉游哉過日子。距離宋灣不到4里,就住著明水西半縣的自衛團團長李團長,兩家井水不犯河水。當然前提是宋老三得尊重李團長,不能在本地惹事兒。

宋老三這人心狠手辣,翻臉無情。有一天他的小老婆在宋灣家里洗澡,宋老三的一個堂伯叔佷兒跑來玩,一下子就推開了門,看見了正在洗澡的宋老三的小老婆白花花的身子,嚇得扭頭就往回跑。宋老三正在上房待客,听到小老婆的哭叫就提著手槍沖了出來,問明情況後,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攆到了那個小佷兒家,硬生生地一槍打爆了小佷兒的頭。

宋老三最傳奇的故事就是綁架六區最大的地主柏坡劉家大地主。

柏坡劉家大地主比五龍峪白家的地多的多了,他家的姨太太做頭發都是去西京城里做,平時穿旗袍、高跟皮鞋、留波浪卷長發,很時尚。

柏坡劉家有六七十桿快搶,比一般的刀客槍要多的多,根本就沒人敢打他們的主意。

宋老三和柏坡劉家掌櫃是拜把子兄弟,打著看望拜把子大哥的旗號進了劉家大院,一住就是十來天。

宋老三臨走的時候對劉家掌櫃說︰「哥哎,兄弟要走了,你送送兄弟吧。要是你不送的話,外人知道了,肯定會戳兄弟的脊梁骨,說兄弟作惡多端,連拜把子大哥都看不起兄弟。」

劉家掌櫃對宋老三一直都是嚴加提防,護兵從不離開身邊,包括和宋老三吃飯,護兵們的槍都是子彈上膛,指著宋老三,只要他稍有異動,當即就會摟火。現在這煞神終于要走了,劉家掌櫃看看自己的兄弟們、兒子們領著家丁端著槍跟在自己身後,又模模褲兜里的勃朗寧小手槍,就哈哈長笑,跟著宋老三向大門外走去,意思是把宋老三送到大門口上馬。

一出大門,到了拴馬樁跟前,宋老三解開馬韁繩,正準備上馬離去,劉家掌櫃雙手抱拳,剛說了一句「兄弟走好」,宋老三就左手一拉,把劉家掌櫃拉到了自己跟前,右手拔出了腰里的匣子槍,機頭大張,槍口頂住了劉家掌櫃的額頭。

劉家掌櫃大驚失色,驚問︰「兄弟,你這是做啥?」

宋老三一聲怪笑,說到︰「大哥,兄弟來府上叨擾多日,這情得還。請大哥讓佷娃子們把槍放下,我請大哥到我的寨子里做客,住幾天就送你回來。關二爺在上,兄弟我就是昧了良心也不敢壞了綠林規矩,絕不傷害大哥一根汗毛。」

劉家掌櫃被制,那些護院的手里端著槍卻沒有一個人敢開火,眼睜睜地看著宋老三單手用力、把掌櫃的撂上了馬背,跳上馬揚長而去。

宋老三把劉家掌櫃劫持到五龍寨上,好酒好肉招呼了半月,絕口不提贖金之類的事情。劉掌櫃最後實在是住不下去了,哀求道︰「好兄弟,你說吧,想要啥,只要大哥能辦到,絕不含糊。」

宋老三回答說五布袋現洋不封口。

農村的布袋都是用羊毛編織的,分兩種,大的裝150斤,小的裝120斤。五布袋現洋,還要滿的連口都扎不住,這宋老三還真敢要!

急于回家的柏坡劉家掌櫃無奈,只能寫信讓兒子帶著五布袋現洋來接自己。

宋老三最後的結局實際上與柏坡劉家有關。抗戰爆發後,宋老三被國民黨收編,領著幾十號刀客當了混成旅旅長,跑到黃河北的晉省地面與日軍作戰,還沒有看到日軍的影子,就被日軍的飛機炸得嚇破了膽,一口氣逃回了五龍寨,繼續當他的刀客。

抗戰前明水屬于古都專區,抗戰爆發後劃歸了水泉專區。

水泉專員復姓歐陽,是個厲害角色,上任後一門心思訓練保安隊,準備剿滅轄區內的土匪。

這歐陽專員不知怎麼就認識了深山老林里的柏坡劉家掌櫃的姨太太,睡到了一張床上,听說了宋老三勒索柏坡劉家五布袋現洋的事情,就借著剿匪來訓練保安隊實戰能力,出動水泉專區的保安部隊長途奔襲,夜襲五龍寨。

五龍寨槍聲響起的時候,宋老三正在一個姘頭肚皮上撒歡兒呢,只好從姘頭肚皮上出溜下來逃跑,被流彈打傷,強提一口氣,順山路向龍灣鎮方向逃跑。可惜保安隊不給他喘息機會,窮追不舍,宋老三連回老家宋灣的機會都沒有,帶傷趟過明水河,終因失血過多,死在了明水岸邊。

宋老三死後,有個秀才為他撰寫了碑文。五龍峪一帶的老百姓听不懂四六駢文的華藻詞句,只記得最後一句是「嗚呼,宋旅長!」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話最新章節 | 官話全文閱讀 | 官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