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大明朝 第七十五章 萬眾一心(求收藏推薦)

作者 ︰ 童家大神

朱慈烺大為感慨,若是後世,自己這樣做只會讓人感覺到做秀,非但起不到作用,還會引起人的反感,可是現在,自己確實是在作秀,卻可以贏得這些人的真心,是古人太傻,還是現在人太精明?

梁庭光的崗哨布置的非常周密,整個營帳內外都分成了明暗哨,朱慈烺花了一個多時辰才巡完,等到再返回時,軍士們都已經用完了晚飯,整個大營安靜下來。

鑽進大帳,久違的溫暖才重新回到朱慈烺身上,小鄧子等人已經將飯菜擺放在桌上,每個菜碗下面都放著一個大盆,里面盛滿了熱水,防止飯菜變涼,只是到底是放久了的菜,雖然熱氣還在卻失去原先的滋味了。

當夜無話,第二天一早,風雪已經停了下來,整個軍隊的行軍速度陡然加快,趕了八十里地後才安營扎寨,到了晚上,朱慈烺又一次巡營,這次各個崗哨都有了準備,見到皇帝時不再惶恐,只是依然激動難言。

連續三天之後,差不多整個軍中都知道皇帝竟然每晚親自巡營之事,許多人都大為感動,原先最為艱苦的崗哨工作一下子成了香餑餑,能得道皇帝親口鼓勵和稱贊,哪怕凍個半死也願意。

----

一桿明黃色的日月波濤旗飄揚在大同城頭,旗幟上面布滿了塵土,中間還有一個破洞,只是這桿旗幟卻清楚的表明,大同城還在明軍手中。

這座韃子本來以為至多兩天就能拿下的城池,現在已經堅守了遂,每次在城池快要破時,城中的軍民馬上又會爆出最大的力量,將城內的清人趕了出來,攻城的清軍甚至感覺到城池越來越難攻入,哪怕是被大炮轟擊的缺口,明軍也象釘子一樣釘在上面,讓攻城的清軍寸步難行。

看著每天的傷亡,阿濟格、蘇克薩哈、譚泰、勒克德渾等滿清貴族心都要出血,大部分收編的漢軍旗跟朝鮮僕從軍都在山海關跟薊州城下損失了,現在圍困大同城的都是滿人的中堅力量,漢八旗、蒙八旗固然傷亡慘重,光是滿八旗丟棄在城下的尸體就有二千多具。

阿濟格早已下達了屠城的命令,他要以大同全城人的鮮血來殺雞駭猴,漢人差不多有上千個城池,只要其中有十分之一能象大同一樣堅守,就可以將大清的血流干,只有將漢人都殺怕了,大清才有機會一統天下,至于漢人投降官員那一套少殺,多收攏人心的話,早讓阿濟格丟到腦後。

可是這個屠城令一下,攻打城池的清軍固然士氣大振,大同府上下也自知沒有了活路,原先城中的一些殷實人家還打著投降的主意,這一會兒也大有破家抵抗的架勢,不但拿出大量錢糧供軍用,自己的護院子弟也派了上去守城,大同府十數萬人齊心協力,竟然將城池守得更加穩固。===

短短遂城頭的拼殺,張偉已經成了一個老兵了,他身邊正跟著四名剛剛加入軍隊四名青壯,說是青壯,其實只有一人算得上,其余三人,一人是一個剛滿十五歲的半大小子,二人卻足可以當張偉的父親,已經四十多歲了。

這四人,只有那名年齡比張偉大上幾歲的青年手中握著一支長槍,其余三人手中拿的都是自己自制的武器,兩名老手中都握著一把鋤頭,鋤頭前面已經磨的蹭亮,少年手中地武器好一點,那是一把鳥叉。四根利齒出寒光,若是被叉中,足可以在人身上叉出四個血窟窿。

眼下這四人正在用崇敬的眼光看著張偉,听他講守城的技巧。

「陳大哥,馬娃子,你們兩人站在垛口兩邊,只要有韃子上來。韃子上來了就用你們手中的兵器狠狠剌過去,記住,你們兩人要同時刺,韃子厲害著呢,一個人刺他就要躲過去了,若是讓韃子上來,我們都會有性命之憂,記住了嗎?」

「大人放心!我們記住了。」姓陳的青年和姓馬的少年用力的點了點頭。

「陳老爹、馬老爹,你們的鋤頭暫時不好用,就放在身邊好了,等下韃子開始爬城。你們就將城頭上的石頭和滾木往下丟就可以了,如果敵人太多,可以喊後面地陳大媽,馬大媽她們趕快把熱油端上來,向下面澆去,然後把火把丟下去,燒死這些狗韃子。」

陳老爹、馬老爹兩人也連忙點頭,將手頭緊握著的鋤頭丟到一旁,一人抱起了一塊大石,張偉連忙擺手︰「不必這樣急,有力氣也要等韃子攻城時再用,眼下先休息。」

「是,大人!」陳老爹、馬老爹兩人這才訕訕的將手中石頭放下,不好意思笑了起來,陳姓青年和馬姓少年臉上卻是一紅,替他們父親害燥起來。

「對了,守城時千萬不要把身子伸出去,韃子的箭厲害著呢,一不小心中箭就要沒命了。」

四人這次連忙一齊點頭,這幾天,城頭守城明軍死傷沒有一半,至少也有三分之一是死在韃子的利箭下,他們四人都組織過抬傷員和尸體,自然都知道。

「大人,不把身子探出去,又如何能看到韃子攻城?」陳姓青年問道。

「這你們不用管,我會小心察看敵人的動靜,總之,只要你們听從命令,就可以多殺韃子,自己也安全。」

「是,大人!」

一陣鐵甲磨擦的聲音傳來,十余名親兵擁著一名武將和文官並肩一起走,看到這兩人,附近地官兵都連忙行禮,張偉和他的四名手下也不例外,待他們走過去後,張偉才道︰「看到了嗎,那就是咱們的總兵官雷大帥,有大帥在,咱們大同必定是穩如泰山。」

「那是,那是。」陳老爹和馬老爹都拼命的點頭,他們平常能見到官府的人多半就是衙役,總兵官有多大,兩人都說不上來,不過,他們知道,眼下整個大同城的主宰就是這位總兵大人。高高大上的知府大人也要暫屈于總兵大人之下。

朱長羅任大同府知府不過三月,他原先只是萬千大明皇室中低等級的鎮軍將軍,朱長羅正是得知皇帝下達了那驚世駭俗的九道聖旨,其中勛貴皇室子弟可以參軍入政。

而朱長羅正是第一批到宗人府申請為官的人,說來也是他命好,正好分配到工部打雜,本以為是個清水衙門沒什麼前途,但是他依然勤勤懇懇的做事,怎麼說這差事一個月也有是個銀幣呢!

哪知道皇帝去的最多的就是工部衙門,被當時去工部看圖紙的朱慈烺,剛進工部的時候正好身上的玉佩掉在了地上,而他本人跟隨行太監護衛都沒看到,正好被朱長羅看到了。

得知他是皇室後代,還願意在工部衙門做些雜事,就這樣了皇帝的視野,然後朱慈烺派人觀察了幾天後,覺得朱長羅人還不錯,人很穩重,還很細心,于是派人問了他的想法,朱長羅想為政,為老百姓謀福利,朱慈烺就批了個條子讓他進了皇家大學行政學院,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官員速成班。

由于成績優異加上又是皇室子弟,就是更紅苗正,加上朱慈烺的關照,正好大同府叛亂,大同知府被殺,于是便破格外放他代理大同知府授從五品官餃,考察期為一年、

大同經常干旱,剛到大同的朱長羅便組織人力浚湖七十里,水落田出,又引百姓歸業,為百姓修復家園,在大同百姓心中,朱長羅無疑是一個好官,加上他皇室的身份,更是增加了百姓對朝廷的歸屬感!

「大人,城中軍心民心皆可以用,能護住大同,皆總兵大人調度之功。」

「哪里,哪里,沒有朱知府地協助,本帥可無法組織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此翻若能守城成功,知府大人的功勞本帥一定會向朝廷稟明。」

巡視一圈下來,無論是朱長羅還是雷耀明都非常滿意,心中也樂觀起來,雖然許多軍士都是匆匆加入的民眾,武器也不齊整,但兵力可是跟開戰前差不多了,士氣也高昂,滾木,擂石、火油等物資都還充足,這些剛組織起來的百姓野戰當然不成,守城卻可以讓清軍受到很大的損失。

雷耀明原先打著主意,只要城池一破就撥劍自盡,也算全了雷家為國盡忠之心,只是幾天下來,雷耀明的信心卻越來越足,在沒有耗光城中守城物資和青壯之前,清軍休想入城,這一切都要拜眼前這個不起眼的文官所賜,若沒有他,守軍根本無法動員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雷耀明要給朱長羅請功之語完全不是虛言。

朱長羅卻是嘆了一口氣,他以前一心想過太平日子,後來朝廷財政困難,更是讓這些底層皇室後代生活越發拮據,眼看生活越來越差卻不能出去工作,後來朱慈烺發布的聖旨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就是福音。

去報了名後,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工部打雜,本來心中還覺得沒什麼面子,不想去當差,但是看到家里的米缸,都能餓死老鼠後,為了家人也是為了自己能吃飽飯,還是放下了身段去工部打雜,那次這個差事反而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因為自己細心撿到了皇帝的玉佩,得到皇上的推薦進了大學讀書,更因為自己皇室子弟身份,更是一舉升任為大同知府,雖然是代理的。

(大同戰役結束後改革各方面情節漸漸鋪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威武大明朝最新章節 | 威武大明朝全文閱讀 | 威武大明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