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修魔 家鄉傳統文化調查之灌溪、潭林、黃坊運潭寺

作者 ︰ 九月十二01

運潭寺位于幽蘭鎮潭林村,為灌溪、潭林、黃坊三村合建,佔地面積約20畝。運潭寺又名運潭祠、三公卿祠、張公堂,相傳漢光武帝劉秀時期,有三兄弟為劉秀打天下立下了不朽功勛,俱封為一品公卿,即三公。這三公不願為官,退隱田園,時常舀出自己的錢糧救濟鄉里貧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後人為紀念這三公之功德,由夢上真人牽頭修建祠堂,定于農歷十月初一三公辭官之日舉行隆重的祭祖拜神儀式。

三公卿祠幾經興毀,元朝蒙古人統治時期,廟內僧眾紛紛逃離。明萬歷年間,峨眉山法真大和尚師徒七人來到三公卿祠,將三公卿祠改為運潭寺。後又有一俗姓張的和尚,將自己化緣錢財在殿前建造一座山門,門前懸匾一塊,雕刻「張公堂」三字,後人習慣稱運潭寺為張公堂。

來到運潭寺,迎面是一座雄偉的牌頭,牌頭上鐫刻著「運潭寺」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走進寺內,只見香氣繚繞,弦樂陣陣。正面是張公堂和運潭寺兩座主殿,俱是兩層的閣樓,張公堂白牆青瓦,運潭寺紅牆青瓦,雕梁畫棟,顯得莊嚴而神聖。左側是接引殿和地藏殿兩個偏殿,右側有著齋堂、居士樓等幾棟附屬建築。

運潭寺歷經2000余年滄桑,屢建屢毀,又屢毀屢建。現在,寺廟已頗具規模,來自市內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香火日趨旺盛。寺內僧眾栽種的鸀色蔬菜,以及周圍樹木花草,將運潭寺襯托成了一處佛家勝地,令人流連忘返。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破天修魔最新章節 | 破天修魔全文閱讀 | 破天修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