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駙馬 第一百零一章師尊教誨

作者 ︰ 天青地白

李二思索萬千,終于重重點點頭,說道︰「嗯,好,我答應你,不過你答應我,不管什麼情況,先保命再說。朕對你的要求不好,只要平平安安回來,就相當于朕打了大勝仗。」

不管李二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假話,長孫沖心里還有點小感動的,說道︰「謝謝姑丈,沖兒還想憑著這百十斤肉為陛下開疆拓土呢!」

李二走過來,拍拍長孫沖說道︰「沖兒,朕信你可以的!此去,你跟在李愛卿身後,萬事不要擅做主張,听後李愛卿的差遣便是。」

長孫沖憨厚笑笑,這次能讓李二答應出征,目標算是完成一半了。

長孫沖出來,直接去了李剛家里,等候師尊從宮里回家。要出遠門了,就當是給師尊辭行了。

大柱,二柱兩人手里拎著長孫沖給李剛準備的一些熟食,還有一份和送給長孫老爹內容一樣的哲學內容。

李剛雖然年紀已經七十多歲,但身子非常好,步履穩健,聲音清朗爽快。

「徒兒給師尊請安!」長孫沖等了一小會兒,正在迷迷糊糊間,听到了李剛的聲音,趕緊行禮。

李剛擺擺手,笑眯眯說道︰「沖兒,久等了吧?」

「沒多長時間,倒是師尊每日勞碌,一定很累。」長孫沖輕聲說道,上前扶著李剛坐到主位上。

「我這把老骨頭,承蒙陛下信任,委以重任,自當盡力,直到走不動位置。」李剛渾不在意,笑眯眯說道,皇子皇女們比以前用功听話多了,少費心了。

最讓李剛覺得舒心的是從太子李承乾身上看到了未來帝王的好品德,勤奮學習,關愛兄弟,尊敬師長,用功讀書而不是死讀書,知道提問,知道表達自己的觀點好疑問。

李剛曾經是隋朝太子楊勇的老師,可是楊勇被廢了,他也被人屢遭陷害,被迫隱居;而後又成了唐朝太子李建成的老師,然太子李建成愈驕縱,再次辭官;現在又成了太子李承乾的老師,他總結了前面兩個太子被廢的原因,悉心教導,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自己教導的學生,能夠更加仁愛,胸懷博大地治理這個國家。

「呵呵,師尊,您一輩子都閑不下來,不過畢竟年事已高,一定要保重身體,徒兒還有很多沒有想明白的,等著師尊指點。」長孫沖輕聲說道,剛開始跟著李剛讀書,並且被李剛半推半就地收為徒弟,他並沒有很欣喜,可是接觸了一段時間,他發現這個經歷兩個朝代的老人非常睿智,不管什麼事情,都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沖兒,你最近鋒芒太露,最好安分一些,實在不行,這次出兵突厥,你跟著去吧。」李剛喝了一杯丫鬟端上來的煎茶,緩緩說道。

長孫沖一愣,訕訕說道︰「讓師尊擔憂了,徒兒不孝!」

李剛渾不在意擺擺手,說道︰「你啊,年紀太小,可是做出的成就已經蓋過了同輩所有人。現在還看不出弊端,可是以後就會給你帶來麻煩。為師也知道上戰場很危險,可這是表現你忠心和勇敢的機會。即使你鑄造了上好的唐刀,制造出兩人嘆服的諸葛連弩,但沒有戰功,一樣不能讓所有人信服。」

長孫沖非常感激李剛對他說這些話,也許這些,長孫老爹他也明白,但作為父親,長孫無忌舍不得兒子,所以就假裝不知道。

長孫沖知道,對突厥用兵那是必然會取得勝利的,他只不過想跟著過去多套弄一些好寶貝,根本就沒有想那麼多。

剛才路上他還在心里嘀咕,李二為什麼這麼容易就答應了他上戰場,估計他也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想給長孫沖恩寵,但又不能太過,而且年紀小,除了金銀財寶,不知道怎麼賞賜長孫沖。

「師尊,我知道了,之前我父親不同意我上戰場,但今日為找到陛下,陛下已經答應我了,我會跟在李靖大將軍身邊。」長孫沖說了今日在李二那里的經過。

「好,好,你的提議很好,駐兵在草原,也省得那些突厥人出爾反爾。」李剛連連點頭,最為文人,深諳孔孟之道,仁愛思想,但這只對有教化的百姓,至于那些蠻子,跟他們講仁義道德,只有被坑的份兒,因為那些人根本就沒有誠信可言。

「師尊,等建好城池,就會多遷移一些百姓過去,而且我要建造收納蠻子的學堂,用我們的孔孟之道,禮義廉恥,教化他們。畢竟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能濫殺無辜。既然不能殺,那我們就教化他們,讓他們心里有大唐,逐漸成為大唐的人,這樣才能真正佔領那塊土地。」

李剛听了,兩只眼楮直直盯著長孫沖,說道︰「沖兒,你說得甚是,佔領他們的土地,不是真正的打敗他們,而是讓他們成為大唐的人,漢人,才會是真正的勝利。」

「嗯,師尊,徒兒正是這麼想的。」長孫沖見李剛想明白了,而且從語氣上听出李剛貌似還挺贊成他的觀點的。

「呵呵,要是老夫在有生之年,能把孔孟之道,仁愛之心傳到草原上面,就算死了也值得了。」李剛腦子里勾畫出那些蠻子搖頭晃腦,背誦四書五經,知書達理,成為謙謙君子,以後的戰爭或許就能少點。

「師尊,會有這一天的。對了,師尊,再過兩個月就要春試了,您是主考官,現在準備的如何了?」長孫沖問道。

李剛見長孫沖提到春試,注意力就被轉移到這上面來了,說道︰「已經準備好了,只不過貌似你去戰場,趕不上這次考試了。」

長孫沖才不想去考試呢,他會背一些詩詞,但不代表他能夠寫出絢爛的文章。他連白話文的作文都寫不好,更別說古文了。

「師尊,我沒想著考試,我只是覺得科舉取仕應該再完善一些!」長孫沖想到糊名制是在武則天時候開始的,現在既然師尊負責這次春試,那他就給師尊提點建議,讓師尊在歷史上多一個創舉。

「哦?」你倒是說說!李剛一直知道長孫沖注意多,而且每次都能提出超前的建議,不由得來了興趣。

「科舉取仕是歷史一大進步,他打破了以門第選拔人才的規定,為下層的一些讀書人提供了步入仕途的機會。可是這里面的操作,還是有一些漏洞,所以徒兒想了兩個法子,完善科舉制度。」

「別磨蹭了,快說啊!」李剛急了,不想听廢話。

一談到政事,李剛就變得無比認真,而且這次所說的科舉制度,的確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只不過李剛卻想不明白,正好應了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唐朝好駙馬最新章節 | 唐朝好駙馬全文閱讀 | 唐朝好駙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