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駙馬 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兵吐蕃

作者 ︰ 天青地白

半個月之後,長孫沖一路小心趕路,還有十天的路程就可以到達指定地點,長孫沖的任務才算完成。

長孫沖一路上不敢大意,半夜里安排很多人放哨站崗。這可是十萬大軍的軍糧。程咬金去吐蕃借兵,總不能還讓吐蕃士兵自帶干糧吧。

且說程咬金和李績帶著輕騎,快馬加鞭去了吐蕃,按照他們之前的推算,這松贊干布會同意借兵,只不過能借多少,這還是個未知數!

松贊干布听到斥候來報,心里驚奇,這大唐到他這里干嘛?他又沒有謀反,只不過是對吐谷渾動了點手腳,這大唐不會是為吐谷渾出頭的吧?

仔細想想也不是,今天吐谷渾內亂,又開始反唐,大唐是不可能為吐谷渾出頭。那現在唯一的可能就是大唐要對付吐谷渾,到吐蕃這里,估計是來通知一聲,不要吐蕃輕舉妄動。

又過了幾日,松贊干布接到大唐一品將軍程咬金,李績到來。哎呦,盡管沒有見過,但松贊干布對大唐的名將早有耳聞,這程咬金和李靖正是赫赫有名啊!

按理說大唐要教訓吐谷渾,來通知吐蕃一聲,只需要派了不知名的使者就行,根本沒有必要派大將過來啊,而且還是兩員大將。

松贊干布坐不住了,不知道他們過來到底有什麼事情?就怕怠慢了天朝一品將軍,後果不堪設想。

松贊干布心里忐忑,擔心是不是最近做事得罪了大唐,順便連他吐蕃也收拾了。仔細思慮一番,松贊干布覺得大唐不可能對吐蕃用兵,就算用兵也不是這樣倉促,而且還是在吐谷渾反叛之時。

如果同時和吐谷渾和吐蕃開展。那麼大唐就危險了,月復背受敵,兵家大忌。

那既然不是,那大唐就是別有所求。

想到這,松贊干布心里略微放心,只要不是攻打吐蕃就行,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吐蕃現在後又尼泊爾,前有大唐,吐谷渾,處境不妙!

大唐物產豐富。人杰地梁,有什麼地方可以讓大唐有所求呢?無非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不得不說,這松贊干布是個梟雄,能夠統一吐蕃,而且推動了吐蕃的發展。胸有溝壑,精明著呢!

松贊干布讓人清掃街道。列隊歡迎。迎接程咬金,李績進城。

程咬金,李績他們都是第一次來到吐蕃,看到異于原的建築,覺得還挺有趣的。這松贊干布是個人才,居然敢放他們進來。而且還發送吐蕃百姓迎接。

很多吐蕃人都听說過東土大唐,被人說得像是神一樣厲害的人,所以好奇,才紛紛出來看的。

松贊干布親自過來迎接。好在之前他學習了一些汗話,也是為了向大唐和親做準備,沒想到求親不成,現在居然用上了。

「兩位天朝大將軍能夠來到吐蕃,真是令吐蕃舉國上下歡慶。」松贊干布贊許說道,「我們已經準備了美酒佳肴,現在一起進宮吧。」

李績上前說道︰「多謝干布盛情款待,我等代表天朝皇帝深表感謝。」

「應當的,應當的,里面請。」松贊干布謙虛說道,迎接兩人進入宮殿。

雖然外面的建築很普通,可是宮殿倒是修理的富麗堂皇。哎呦,那主金光閃閃的,不是真的是用金做的吧。

程咬金上前用手扣扣,哎呦,打腫臉充胖啊,原來是鍍金的。

一路上急行軍,吃干糧,嘴巴都要淡出鳥了,程咬金一看到烤羊,烤乳豬,就興奮不已,坐下來不等招呼就開始大吃二喝的。

「咳咳!」李績覺得丟人,咳嗽兩聲,提醒程咬金不要太過分。

程咬金抬頭,舉著一只羊腿,說道︰「松贊干布曾經向陛下邱邱國慶,要不是因為吐谷渾的那幫混蛋從作梗,現在已經是陛下的女婿了。雖然沒成,但干布的心意可嘉,而且傳聞干布熱情好客,我就算有所失禮,相信干布也會包容的。」

松贊干布一听這話,心思愈發活絡了,听這語氣,貌似大唐皇帝松口了,滿臉笑容說道︰「兩位大將軍,當是在自己家里,這些東西都是為兩位將軍準備的,不需要客氣。我們吐蕃世代和大唐交好,要不是吐谷渾搗亂,吐蕃現在估計和天朝已經是一家人了。」

「干布說的是!」程咬金咬了一口羊肉,外焦里女敕,非常不錯。

李績見松贊干布這麼說了,也不客氣了,杯盞交錯,和松贊干布邊吃邊喝。程咬金更是不含糊,一陣胡吃海喝。

「兩位將軍遠道而來,一定有要事,但凡我們吐蕃能出力的,一定盡心盡力。」松贊干布把姿態擺的很低,想到既然大唐已經認清了吐谷渾的真面目,那他之後求親或者就可以容易一些。

不過在這之前,他還要表現更好一些。想得到大唐的好處,自然先要出點力。用原漢人的話來說,就是舍不孩套不找狼。

「既然干布說了,那我等也不藏著掖著了。大唐陛下派我們兩人過來,是為了借兵。現在天氣寒冷,吐谷渾那里更是氣候嚴峻。大唐一時不好調兵,而且就算調兵過來,也會那里的環境不適應。既然要平叛亂打仗,自然要天時地利人和,都沾不上,但又不能不粘,否則大唐天威何在,故陛下想起干布已經欽慕大唐,和大唐友好,所以才提出這個不情之請!」李績解釋說道,只要這吐蕃干布不是傻,都會答應。

不答應,那就是得罪了大唐,以後再想提什麼友好,和親之類的,滾蛋!不僅門沒有,窗戶也沒有。

松贊干布一听,眼珠一轉,迅速在心里權衡利弊,答應借兵到底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吐谷渾反叛,大唐調兵的確困難,但絕對不是不能行,只不過費時費力一些。如果從吐蕃借兵的話,就省事很多,畢竟吐蕃和吐谷渾經常打仗,很有經驗;其次,吐蕃的士兵,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

吐蕃借兵給大唐,那麼和親之事絕對可以成了,听說公主的陪嫁很多。到時候把他們想要的東西旁敲側擊要求,相信大唐皇帝不能拒絕。

而且有了大唐公主的到來,正好可以對付現在的尼泊爾公主出身的王妃。之前他借助尼泊爾的勢力,統一了吐蕃。現在國內已經平定下來,安居樂業,可是也出現了難纏的尾大不掉的事情,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尼泊爾的勢力已經開始滲透到吐蕃內部了。

也知道大唐的公主才能頂住尼泊爾的勢力,因為尼泊爾可以不把吐蕃放在眼里,但絕不敢在大唐面前猖狂。

然後他呢,就可以坐看尼泊爾的勢力和大唐公主的勢力斗,他漁翁得利。

想了這些,松贊干布終于點頭說道︰「既然天朝皇帝說了,本王全力贊成。只是吐蕃國內也不安穩,只怕不能借很多,五萬將士可好?」

松贊干布擔心他們獅大開口,不借不好,便自己捉模著說了個數字。國內總共有二十萬的兵力,借出去五萬,並不能對吐蕃產生威脅。

再說了,這五萬人事吐蕃士兵,家人都在吐蕃,也不擔心這些人會幫著大唐對付吐蕃。

五萬的將士是大唐內部根據吐蕃的實際情況和松贊干布的個人情況加以推斷的得出來的數量。

五萬夠了,大唐還有五萬大軍呢,加起來,已經夠了。

吐谷渾本身內部就開始打亂了,分離分散成好幾股,不以為懼。

李績站起來,行禮說道︰「多謝干布仗義出手,五萬大軍足矣!」

「那好,本王現在就為他們準備糧草,三日內出發,這樣可好?兩位大將軍也可以在吐蕃休整一番。」松贊干布提議說道。

哎呦,李績和程咬金相視一看,這吐蕃也太厚道了,居然還自備糧草。可見這吐蕃國力還是很強的,不在乎這些。

「多謝干布精心安排,讓您準備糧草,真是感激不盡。原本不應該接受干布的饋贈,可是本將軍轉念一想,萬一吐蕃將士吃不慣我們大唐準備的膳食,到時候也會影響到全軍上下。那本將軍代替大唐陛下接受干布的贈予。等凱旋之時,本將軍一定上報陛下,給予吐蕃以及干布厚謝!」李績腦轉得快,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

路途遙遠,運送糧草也非常困難,既然有人出糧草,李績來者不拒。

松贊干布滿臉笑容,好人做到底,雖然要準備五萬人的糧草的確是肉疼,但馬上滅了吐谷渾,也能得到很多好處。

用漢人的話就是進水樓台先得月,吐蕃靠近吐谷渾,一定會得到很多牛羊馬匹和奴隸,這些就相當于糧草錢了。

「將軍客氣了,這是本王一點心意。等大勝凱旋之時,本王還會繼續派求親使團求娶大唐公主,讓吐蕃百姓也能感受到大唐的恩威。」松贊干布趁機說道,這才是主要目的。

「干布您就放心吧,本將軍和程將軍在陛下面前還能說得上話,一定會給干布美言的。」李績得了好處,當然不能忘記賣乖,順著松贊干布的毛往下擼。(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唐朝好駙馬最新章節 | 唐朝好駙馬全文閱讀 | 唐朝好駙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