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駙馬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太子上奏

作者 ︰ 天青地白

長孫沖在溫泉莊里陪著李承乾復健,每日還帶著他出去逛逛,看看田園風光,眼看著快到秋天了,地里的稻沉甸甸的,就等著秋風一吹,黃了麥穗,收割回家。

田間,不時有百姓爽朗的小聲,這些歡樂的小聲好像是發自肺腑的聲音,黝黑滿是皺紋的臉,讓人總是也跟著笑聲心情好一點。

「大表哥,你看這些百姓很幸福。」李承乾笑道,指著不遠處的忙碌的百姓。

當年李承乾也秦艷紅目睹了災荒之時,百姓們的慘狀,瘦骨嶙峋,听說有的地方,還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對比當年的慘象,現在百姓爽朗的笑容,更加讓人很覺得心里舒坦。

長孫沖笑了,說道︰「是不是幸福,你可以親自去問問他們。」難得李承乾現在還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普通百姓,關心百姓是否幸福。

「說得也是!走,大表哥,我們今天找個老農聊聊天。」李成乾沒有做輪椅,而是用的是拐杖,這樣也可以在散步,進行鍛煉。

因為分散了注意力,那份疼痛也不是忍不下去,所以每天下午,上完課,都會跟著大表哥出來走走。

不遠處有個老農坐在田埂上喝水,喜滋滋地看著田間不時泛起的水花。

「大叔,這是您家的田嗎?這稻長得好,一看就知道您是經驗豐富的莊稼老手!」李承乾自來熟地湊上去,和老農聊天。

「哈哈,公這話說得對了,小老兒種了幾十年的糧食,什麼莊稼我都能種。我家的水稻。是村里種的最好的。小老兒活了五十歲,也就是最近三年才過上了神仙般的日。有飯吃,有錢花,家里人都平安,要是在以前。根本連想都不敢想哦!」小老兒笑眯眯地,跟著李承乾嘮嗑。

以前的百姓根本不敢靠近一些穿戴好的人面前說話,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你就算穿戴再好,但要是敢欺壓百姓,他們到縣衙告狀。有縣令老爺做主。

日好過了,苛捐雜稅少了,肩膀上再也沒有那種沉甸甸的感覺。

「嘩啦!」稻田的水里有水花,但貌似不是青蛙造成的。

「大叔,您這田里是不是有蛇啊?」李承乾好奇問道。

老農得意一笑,只剩下幾顆門牙。說道︰「公看錯了,那不是蛇,是魚。」

這下換長孫沖驚訝了,稻田養魚,沒想到這老農腦這麼活絡啊,稻田養魚,魚吃草和蟲。拍出來的糞便可以肥地,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生態農業案例。

「大叔,听著嘩啦啦的聲音,可見這稻田里的魚兒不少。您是怎麼想起來在稻田里養魚的?」長孫沖問道。

老農笑笑,說道︰「這也是湊巧了,去年我家稻田里不知從什麼地方進來十幾只小魚,當時我覺得小,當時稻已經長得很大了,它們也吃不著稻秧,所以我就沒管。可沒想到等到稻抽穗了。這些魚兒居然還在,居然還長大了,而且去年稻並沒有因為養魚而影響收成,反而看到有魚的那一塊小塊田地稻長得比別處好,所以我就留心了。今年專門在稻田里抓了很多魚苗放進去。」

「哎呦,大叔您可是太聰明嘍。對了,大叔,水稻間有一段時間不需要水,那魚兒怎麼辦?」李承乾跟在長孫沖的身邊種植過水稻,對水稻的種植非常了解。

老農樂了,沒想到富家弟也懂得種田啊,難得有人問,他就顯擺顯擺,說道︰「我在田央挖了個長條形的坑,就算田里沒水,坑里面也會有水,魚兒不會因為缺水而死亡。」

「哦,原來如此啊!」李承乾恍然大悟,豎起大拇指,贊譽有加。

「呵呵,經過這一季的觀察,小老兒算是明白了,這些魚兒吃草和田里的蟲,排出的糞便可以肥田。這和魚塘里的淤泥可以肥田一個道理,所以我家的稻田,最少可以比其他家的稻多上一成。現在又加上有鮮魚,今年我們家里可是要多收入十幾二十幾兩銀呢!」老農非常得意,魚不好養活,都是漁夫從河里打撈的,非常難得,他這幾畝地里養了不少魚。

原本家里有十畝地,只養了一半的稻田魚,擔心萬一失敗了,也不至于餓肚。

「呵呵,今年您老走了個先,等明年大家都會跟著學。」李承乾贊賞說道。

「學就學唄,都是鄉里鄉親的,大家養些魚,也能多些收入,就算買不了多少錢,不是還有魚嘛,自家吃,吃不完用鹽腌起來,可以吃很長時間呢!」老漢很爽快,也不藏私。

李承乾眼珠一轉,說道︰「大叔,你這麼好心,而且還模索出了稻田養魚的法。你給我我仔細說說,我給你遞送到縣衙里,讓縣老爺看看你的功勞,也能給你一些獎賞不是!」

老漢連忙搖頭說道︰「公不知,小老兒不識字,不會寫!」

「你說,我們寫。一旦查證了,就算不給你賞錢,但也會給你一個積善之家的美稱!」李承乾笑著說道,覺得這老人忒有意思。

老漢笑了,說道︰「那好,我就給你細說一番」

李承乾記下了,問道︰「我都听明白了,您尊姓大名?家住何處?」

「我叫李大海,家主桃花村!」老漢回答,不管成不成,就當閑著無聊,嘮嗑了。

「好,那大叔,您在家里等消息吧!不過這魚,您還是等幾天再抓起來,也能讓縣令來真是查看一番。」長孫沖提醒說道。

「我這還有是天才能放水!」老漢回答。

回去之後,李承乾寫了一篇水田養魚的折,讓霍強呈上去了。

李二看到,非常好奇,到了休沐的日,便帶著朝臣過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是真的,那麼有水田的百姓家里,小日估計又可以更上一層樓了。

李二帶著心月復朝臣去了李老漢家里的稻田看看,果真看到稻田里有魚兒不斷跳動的場面,他蹲在地頭上,還捉到了一跳巴掌大的鯽魚呢!

李老漢正帶著幾個兒放稻田里的水,口處,弄了漁網,防止魚兒跑出去,看到有人來到低頭,衣著不凡,又看到跟在後面拄著拐杖的李承乾,就是那天和他嘮嗑的年輕人。

哎呀,今天來這麼多人,難道真的是縣令大人來看看他家的稻田養魚,趕緊把手里的盆交給兒,趕緊走過來。

「公,您又來了,那天你們走得急,沒來得及給你們抓幾條魚,今天我們正在抓魚去賣,送你幾條嘗嘗。」李老漢笑得尖牙不見眼。

「謝謝你了,大叔,您這地里能收多少魚啊?」李承乾問道。

李老漢照實回答說道︰「我這田里一畝地放了五百尾魚苗,多了,怕養不活。」

「那您這稻田魚養了幾畝啊?」

「五畝!」李老漢搓搓手,「其實剛開始我也擔心萬一不成,稻也被禍害了,到時候要餓肚,所以留了一半,弄了一半。好在老天有眼,水稻長得好,魚兒長得肥。」

「好啊,縣令大人已經收到我替你寫的書,特地派人來看看。」李承乾說道,以父皇的性格,一定會賞賜這人的。

李老漢一听,連忙跪下,說道︰「拜見大人,小老兒也是瞎貓踫到死耗,趕巧了。」

「呵呵,別人以前也遇到過,但沒有你這麼膽大心細,而且還自願和其他人分享稻田魚的養殖技術,好樣的。」李二沉聲說道,趕緊上前扶起李老漢「我們親眼看到了,等回去之後,一定如實回稟縣令大人!您啊,就在家里等著,賞賜不幾日就到。等明年的時候,這稻田魚的推廣技術您可是要多多費心了。」

李老漢顫巍巍站起來,一個勁兒地保證一定不藏私。

臨走之時,還讓兒撈了半桶魚帶回去吃。不過李二不想佔百姓便宜,長孫沖趕緊從懷里掏出五兩銀,塞給了李老漢。

會到莊上,正好趕上午飯時間,長孫沖讓人做了紅燒鯽魚,糖醋鯽魚。

一眾老家伙美美地去泡了個溫泉,喝著美酒,日過得真是舒坦。

李二對長孫沖的安排放心了,更為欣慰的是兒在調養身期間,還能關心農事,發現稻田養魚的法。如果明年加以試驗,成功的話,那麼就可以推廣啊!到時候,又可以惠及三分之一的百姓了。

「承乾,最近復健進程如何?」李二慈愛地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當著眾人,扔掉拐杖,忍著疼痛,像正常人那樣走了十步。雖然走的很穩,但腳真的非常疼,疼得鑽心。

不過看到兒能夠重新站起來,而且還能走路,李二非常高興。

「好,好!承乾辛苦了,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你大表哥也說了,你要堅持一整年才可以完全恢復。」李二擔心李承乾會急于求成,欲速而不達。

「父皇,承乾知道了,大表哥也經常提醒我。」李承乾笑道,能恢復到現在的狀況,離不開大表哥的鼓勵和努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唐朝好駙馬最新章節 | 唐朝好駙馬全文閱讀 | 唐朝好駙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