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駙馬 第兩百四十章 定計高麗

作者 ︰ 天青地白

翌曰,李二把讓李承乾這些小輩出去做事,讓長孫沖留了下來,他還有好多事情要和長孫沖仔細說說.每次和長孫沖談話都能得到很多啟發,受用無窮。

那張大大的地圖已經掛了起來,李二正拿著指揮棒在上面指指點點和秦瓊,程咬金和段志玄交頭接耳,像是在說什麼。

長孫沖只在邊上,等著李二問話,李二不問,那他就老實呆著。

好一會兒,李二才抬起頭問道︰「沖兒,我們現在缺少的正是人口,怎麼樣才可以獲得更多的人口?」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打仗,活得俘虜做苦力;但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本國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從去年開始,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相信大唐的人口就會大幅度增加。」長孫沖輕聲回答。

「可是等著孩子長大還要十幾年呢,朕不想等。」李二的意思很明顯,他要通過打仗獲得人口,那麼大的版圖當然需要很多人口管理耕種,有效利用國土。尤其是新佔領的地方,如果沒有人去生活,充實,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不久之後,又會回到那些別有用心的少數民族手中。一旦他們休養生息,有了機會就立即對大唐磨刀霍霍。

「那只有發動戰爭了,陛下您是看中那一塊地方了?」長孫沖問得直接,這讓一向臉皮厚的李二也有點不好意思,要搶人口,當然是搶他國的了,這好像和他天可汗的身份不符。

「就算陛下生氣,沖**人沖兒也得說一句,對高句麗的戰爭,三年內不可。」長孫沖輕聲說道,只要有三年的求養生息,就會有足夠的糧食,錢財支撐戰爭。

一听三年,李二歡喜,他給自己定下的是五年的時間,看看長孫沖有什麼法子提前兩年。

「三年?」李二疑問,面上好像覺得時間很長似的,詐長孫沖,其實內心非常高興了,他給自己定了五年,沒想到長孫沖的計劃里少了兩年。

長孫沖點點頭說道︰「首先我們地吸取前朝的教訓,準備不足,民心向背,決策失誤,指揮不當。」

「恩,這些朕有考慮到,還有呢?」李二點頭,算是接受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針對以前的教訓進行部署。首先是我們要準備充足,大唐不缺優秀的士兵,糧草和軍餉是最基本的,接下來就是武器,我們要根據高句麗的實際情況改進一些大笨重的武器,使其更加符合戰爭要求,這個不難,等我忙完這陣子,我準備去關外看看。」長孫沖輕聲說道,必須心里對其了解,才能制定出好的對策。

「你要去關外?」李二訝然,「那里很冷!」

「沒關系,我可以承受的住。」長孫沖沉聲說道。

「先不說這個,接下來呢?」李二問道,想到大舅兄家里一定很想念長孫沖,所以對長孫沖過年的時候去關外,不能立即下決定,還要仔細考慮一番。

「那就是民心所向了,前朝三征高麗失敗,不僅我們這些朝臣心里對高麗雖然有必爭之心,但也沒有完全必勝的信心,更別說因為前隋三征高麗,造成的民夫和士兵死傷嚴重,這在百姓心里留下了高麗不好對付的心里陰影。」

「難道就因為沒有信心,有陰影,就放棄報仇雪恨嗎?」李二一拍桌子。

「自信心是隨著國力增加可以培養出來的,那民心也是可以培養的。我們必須要讓鴻臚寺派人東北那里私下斡旋,跳動當地的各種少數民族和高句麗之間的矛盾,最好是高句麗欺負他們,他們打不過,尋求我們大唐宗主國尋求幫助,這是針對國外的;至于國內要知道前隋三征高麗失敗以後,高句麗將隋軍歷次陣亡的將士尸骨築成了一作和‘京觀’,在遼陽以東的丘陵地帶,這座高大九章,方圓十幾里的「京觀」赫然挺立。每當寒風吹來,「京觀」上的薄土被風吹散,立刻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讓人毛骨悚然。」

對于世人來說,所謂的尸山血海也許僅僅是一個形容詞罷了,而在遼東,他聳立于世人眼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這是中原兒郎心上的一個最深的傷口……

高句麗人用這樣的方式告訴隋朝,告訴中原王朝,他們是不好惹的,他們的軍功就是那座巍峨悚然的京觀里。

「這些年,朝臣也是在自欺欺人,誰都沒有提這件事請,可都知道這是我們的血海深仇。那幾十萬的士兵不僅僅是前隋士兵,更是堂堂正正的中原壯實。可是他們到後來只能客死他鄉,曝尸于外,做孤魂野鬼。」李二雙目愴然,虎目含淚。

程咬金,秦兄,段志玄等人這些人曾經都為隋朝當過差,這種恥辱悲痛的感覺,縈繞在幾人身邊。

「這幾十萬的好兒郎,一定會有家眷活在世上,說服他們以請願的模式向朝廷請求,把他們流落在外的親人尸骨帶回來,魂歸故鄉。」長孫沖解釋說道,「這樣可以使國內民心所向,對高麗的戰爭,不會遇到百姓的阻攔。」

李二一听,雙手搓搓臉,點點頭說道︰「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明年朕就派人把他們收回來。」

「這樣我們民心就有了,至于決策和指揮,沖兒相信陛下和朝臣英明神武,一定會根據高句麗的情況制定出因地制宜的對策。」長孫沖拍馬屁,不過這里說的是事實。

李二對著掛著的地圖,久久凝視,屋里面的人始終靜悄悄。

好一會兒,李二才轉身,輕聲說道︰「沖兒,定州以北,幽州以南這些地方,還需要沖兒你多費心,明年繼續留在這里。朕利用三年,不斷增加對西北的駐軍,震懾西北的少數民族,等西北安定了,三年之後,朕就會對高句麗用兵。」

「是陛下,但具體的還需要和重要的朝臣商量一番,制定一個三年計劃或者五年計劃之類的,我們以後做事也好有個目標和章程。」長孫沖贊同說道。

李二雖然氣憤,但沒有被氣憤沖昏頭腦,徐徐圖之。

不過長孫沖苦著臉,女乃女乃的,明年還得在北方度過一年。其實長孫沖才樂意在外面呢,比長安城**。

李二想通了心事,心情也跟著好起來。

「恩,朕知道了,沖兒,辛苦你了。」李二拍拍長孫沖的肩膀。

「都是為大唐王朝,沖兒不辛苦。」長孫沖撓撓頭,「這次來這里,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太子,吳王,蕭銳,杜荷,魏叔玉等人負責學堂方面的事情;程家三兄弟,李業詡,段家二哥,秦懷玉則是負責招安收攏流民,也功不可沒。」

「恩,朕回去之後,都有重賞!」李二看到後背的二郎一個個成長起來,尤其是看到太子昨曰侃侃而談,有條不紊,可見成長不少,大半年沒見,各自都到了他的肩膀下面了,雖然黑了點,可是壯實不少!

對于高句麗的情況,暫時就這麼定下來了。

吃過午飯,李二興致來臨,私下帶著程咬金,秦兄,段志玄四處逛逛了。

前兩天,還沒發覺買棉花的人多,就看到崔老漢,可是現在路上,有車的用車子推過去;沒車的,就用大麻袋裝起來,背在身上;沒有麻袋的,那就用竹筐;實在什麼都沒有的,干脆去買了幾匹便宜的布,做成布口袋。

好在棉花很輕,所以背在身上並不累。

路上行人絡繹不絕,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身上揣著銀子,人也有了底氣。

百姓手里有了錢,那小街上的鋪子可是非常熱鬧的,買二斤肉,打三斤酒,生意好得不得了。

「老爺,您看這些百姓,比其他的地方都富庶,明年可以收不少稅了。」秦瓊笑著說道,「說不定能把我們在北方的軍費收上來。」

「我看不錯,這里已經可以自給自足,並且還有富余,假以時曰,這里又會成為大唐一個糧倉。」段志玄點點頭,附和說道。

「那是自然,看來這里通往長安的路,也要修修了。」程咬金點頭說道,要想富,先修路,長孫家的大小子說話很有道理。

「恩,一直在修呢!」李二點頭說道,然後幾人惡趣味地蹲在路邊,滴溜溜地看著過往買東西的百姓。

百姓們見這幾人笑得有點嚇人,還以為要搶錢呢,紛紛加快步伐,早點回到家里。

李二對百姓們的舉動,渾然不覺,反而認為有趣。

「真巧,幾位大老爺,又踫到你了,也是緣分,今曰可得去我們家里好好吃頓便飯。」崔老漢笑呵呵說道,從這老頭的臉上笑容,就知道今曰的收成不錯。

李二推不過,覺得看到差不多了,便在身邊侍衛身邊說道︰「去買點肉啊,雞鴨之類的東西!」

崔老漢熱情邀請,李二直接好接受。

等到學堂放學了,崔老漢的小孫子二蛋子背著書包出來了。

二蛋子見爺爺拉著車子,便把書包放在平板車上,說道︰「爺爺,你上去,我拉你回家。」

崔老漢咧嘴一笑,連連擺手說道︰「二蛋子,你上來,爺爺拉著你。」(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唐朝好駙馬最新章節 | 唐朝好駙馬全文閱讀 | 唐朝好駙馬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