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影帝國的誕生 第二十八章 台北

作者 ︰ 愚樂

張艾嘉的外祖父魏景蒙,是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出生于浙江杭州,畢業于燕京大學,先後供職于天津《庸報》、《明星報》、上海《時事新報》及英文《大陸報》等國民黨新聞刊物。

1942年,他自告奮勇,主動提出陪同外國記者團赴延安考察,一搏成名,由此獲得了蔣介石的賞識,然後青雲直上,1945年出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上海辦事處主任,翌年轉任行政院新聞局海外辦事處處長。

1949年赴台,1950年10月任台灣「中央通訊社「副社長,1954年出任「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兼任台灣電視公司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1966年出任第六任國民黨「行政院」新聞局長,1972年再度調任台「中央通訊社」社長,深受蔣氏父子兩代人的信任,1978年退休後,受聘成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沈沖從不打無準備的仗,魏景蒙對他的計劃很重要,所以在來台北之前,他就刻意收集了這些資料。

和魏景蒙見面很順利,這種政治人物,退休之後,大權旁落,難免失落,郁郁不歡,沈沖大老遠從香港趕過來求字的舉動,讓他大起知己之感,招待的分外熱心。

沈沖憑借搜集到的資料,撿著魏景蒙生平最得意的幾件事務大談特談,勾起了他蹈性,兩人在書房里你來我往,聊了一個多小時,很有幾分忘年交的架勢。

拿著裝著字幅的圓筒,走出書房的時候,沈沖看到院子里站著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子,相貌清雅,舉止嫻靜,很有氣質,不由的多看了幾眼。

「果然是一對色鬼。」張艾嘉在台北有車,當沈沖坐上車後,她一邊發動汽車,一邊沒頭沒腦的說道︰「難怪聊得這麼歡!」

「你在說什麼?」沈沖疑惑,「是說我嗎?」

「不是說你,難道是說門口的石獅子啊。」張艾嘉白了他一樣,說道︰「剛才那個女人好看麼?」

「還可以。」沈沖點頭,說道︰「不過你更好看。」

「切,花言巧語。」張艾嘉不屑,她已經適應了沈沖沒羞沒躁的贊揚,「你知道她是誰嗎?」

「不知道。」根據她的反應,沈沖試探道;「莫非是你外公的續弦妻子?」

張艾嘉哼哼了兩下,說道︰「她才不是續弦呢,她是我外公的小妾。」

「真的啊?」沈沖驚訝了,都什麼時代了,台灣還可以納妾?

「當然是真的,這事台北人人皆知。」張艾嘉用一種半是無奈半是氣憤的語氣說道︰「她十幾歲的時候就沒了親人,在寺廟里做義工,我外公那個老不修的,有一次去上香,看她貌美,就把她接到家里來,教她讀書寫字,教著教著就教到一起了……」(注1)

尼瑪,前輩高人啊,蘿莉養成計劃玩的這麼順溜!

沈沖接近魏景蒙本來另有目的,此刻不由的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開始考慮是不是拜他為師,學習一下蘿莉養成術……

張艾嘉大約覺得說長輩的故事不太好,也就沒再說話,專心的開車,過了一會,她問道︰「阿沖,你明天幾點鐘的飛機?」

「12點半左右吧。」

「今晚我有個朋友,開了個音樂會,你也來听听?」

音樂?

莫非是那個和她有緋聞的羅大佑?

「好啊,晚上幾點鐘,在哪里?」

「到時候我來接你吧。」

「好。」

張艾嘉把沈沖送到圓山大飯店,然後就駕車離開了。

沈沖看著遠去的汽車,搖搖頭,走進了飯店。

張艾嘉在香港和在台北,似乎是完全兩個人,在香港內斂,比較安靜,在台北活躍,比較瘋,活力十足。

圓山大飯店曾是宋美齡招待訪客的地方,後來屢次擴建,成為世界知名的大酒店,很多名人政要都曾下榻于此,其獨特的宮殿式大廈極具中國特色,是台北的地標性建築,李安曾在《飲食男女》中用它做外景,給沈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回到房間,沈沖打開圓筒,拿出魏景蒙的書法卷軸,看了看,然後隨手丟在床上。

書法的好壞姑且不論,光憑魏景蒙是台灣知名高層,鐵桿的**人士,沈沖就不會用他的字,開玩笑,他計劃中,雜志的主要銷售目標就是內地……

此次台北之行,沈沖只是想要結交一下他這個人,為布局,魏景蒙地位夠高,認識了他,有助于他去接觸台灣其他的高層人士。

大中華文化圈,向來以官本位著稱,做任何事情,只要認識了正確的官僚,就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商言商,是行不通的。

在沈沖計劃的電影版圖里,台灣是最先需要解決的地方,他要把台灣變成香港電影的後花園,類似于加拿大之于好萊塢。

90年代台灣資金大舉入侵香港,很多人都誤以為台灣早就是香港電影的後花園了,其實不然,在香港電影最為輝煌的八十年代里,其在台灣的平均市場率,不過才26%多一點,最高的一年也才40。♀3%,而外語片在台灣市場上的率,從于50%,九十年代後期,外語片在台灣的市場率超過了95%……

沈沖並沒有摧毀台灣電影業的心思,恰恰相反,他需要讓被「戒嚴令」蹂躪的一塌糊涂膽灣電影快速發展,台灣的人口基數和電影教育設施都比香港好的多,台灣電影發展的越好,香港可以吸收的人才就越多,他需要台灣除了輸送林青霞,王祖賢等女明星之外,還要輸送更多的幕後人才。

在80年代之後,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席卷全球,電影資源的配置不再受國家-民族政權制約,一個地區電影業的終極競爭力,不是人才,不是產量,而是融資能力,只要香港保持壓倒性的電影融資能力,就會如同長鯨吸水,把周圍地區的人才和電影資源源源不斷的吸走,台灣和香港同種同源,不會有所謂的「文化損耗」,兩地的電影產業如果能融為一體,將會產生非常積極的效應,所以沈沖需要一個充滿活力膽灣電影圈,而不是一個貧瘠荒蕪的廢土。

魏景蒙曾經是台灣新聞局長,電影業就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沈沖可以通過他,接觸現任的新聞局長宋楚魚,宋楚魚可是台灣的政治明星,在新聞局長的位置上也干了不少年,只要能影響他,就能影響台灣電影業。

沈沖洗了個澡,小睡了一會,然後在樓下的餐廳吃了點東西,等到六點多鐘,張艾嘉就過來了。

同來的還有一個帶著黑框眼鏡的瘦弱男,那極具辨識度的外形,沈沖想不認識都難。

果然是羅大佑……

金庸,徐克,羅大佑——小說,電影,音樂,沈沖前世青蔥歲月里的三個流行文化啟蒙大師。

想不到穿越後,第一個見到的是他!

「沈沖,是我在香港拍電影時候的投資人。」張艾嘉給兩人相互介紹了一下,「羅大佑,音樂天才,我的好朋友,今晚就是他的音樂會。」

「你好。」沈沖連忙伸手示意。

羅大佑先是看了看張艾嘉,然後才和沈沖握手,「你好。」

「沈沖看到這一幕,不由的一笑,典型的宅男和女神,他客套道︰「要不要先在這里吃點東西?」

「不用了,那邊有吃的。」張艾嘉一擺手,說道︰「走吧,再不走就要遲到了。」

一路上,沈沖坐在車後座上,觀察者張艾嘉和羅大佑。

羅大佑明顯很迷戀張艾嘉,那表情眼神沈沖太熟悉了,宅男看女神都是那樣子。

張艾嘉表面上很正常,不知道是因為女人特有的偽裝天賦,還是她對羅大佑沒感覺……

沈沖越看越覺得有趣。

他對張艾嘉的認知,大都來自于前世各種影像資料,當和真人接觸之後,幻想中的形象和現實中的形象,相互沖突,重疊,融合……搞的沈沖自己都說不清楚對張艾嘉是一種什麼感覺,很欣賞她,也有想要擁有她的沖動,但遠遠沒有達到看到情敵就吃醋發飆的地步。

當前世的信息和現時的場面混雜在一起的時候,沈沖產生了一種看戲的八卦醬油黨鞋——喲,這兩個家伙,當年的緋聞好像是真的。

但是等等,當年不就是現在麼?

崩潰……

音樂派對是在一棟名叫「香頌室」的咖啡店里舉辦的,沈沖到的時候,已經聚集了二三十個人的樣子,他一進門,掃了一圈,就不由的感慨,運氣真好!(注2)

有句俗話,叫做「一命二運三風水」,命好,那什麼都好,沈沖穿越而來,手握金手指,就是命好。

而運,運氣,運道,對人的前途事業非常重要,最好的運氣是什麼?就是在一個行業爆發之前的剎那,恰到好處的進了那個圈子,進早了,做炮灰,進晚了,蛋糕分完了。

所以佛家有雲︰機緣可遇不可求。

這也是為什麼「命」會排在「運」之前的緣故,對命好的人來說,別人求之不得的機緣,對他來說唾手可得……比如沈沖,他在香港電影新浪潮爆發前,進了電影圈,迅速結識了一大群日後的名角,搶佔了先機。

而今晚,他又進了另一個即將爆發的圈子——台灣現代流行音樂業。

用不著張艾嘉介紹,沈沖認出來了好幾個人︰人群中最顯眼的那個,是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第一位天王巨星劉文正,那個在角落里發呆的,是後來的滾石王牌潘越雲……(注3)

張艾嘉負責組織,她匆匆交代了幾句話之後,就丟下沈沖去忙活了。

「真不簡單,難怪能成為台灣流行音樂圈的大姐頭。」

沈沖看張艾嘉在人群中來回穿梭,很快就把亂糟糟的場面變的井井有條,不由的感慨了一句。

他模了一瓶啤酒,隨便閑逛,湊在人堆里听人領,一會功夫,就收獲了很多前世從沒听過的小道八卦。

大約七點半,音樂會正式開始,羅大佑在台上,用鋼琴伴奏,自彈自唱。

《閃亮的日子》,《痴痴的等》,《我們曾經年輕》,《歌》,《鄉愁四韻》……

沈沖听了一會,就听出好幾首熟悉的歌,對羅大佑的音樂才華敬佩不已,才不過二十四五歲,就有如此耀眼的成就,而沈沖前世這個年紀,還奮斗在網游第一線,一事無成。

在音樂會的休息時間,一位戴著眼鏡,看上三十左右的女子走到沈沖旁邊,搭訕道︰「你覺得怎麼樣?」

「非常厲害。」沈沖由衷的說道︰「他是我見過最有才華的歌手,成就不可限量。」

「哦?」那女子追問了一句,「成就能有多高?」

「中國的鮑勃迪倫吧。」沈沖輕輕抿了一口啤酒,說道︰「也許是約翰-列儂?」

那女子睜大眼楮,表達了一下驚訝,她指了指台上的羅大佑,問道︰「你是他朋友?」

「不算是吧。」沈沖搖頭,「今天第一次見,張艾嘉帶我來的。」

那女子點頭,說道︰「我听她說過,你是香港來的那位電影老板?」

「是的。」沈沖拿起酒瓶,和她的杯子踫了一下,自我介紹道︰「我叫沈沖。」

「陶曉清。」那女子又接了一句,「電台節目主持人。」(注4)

「我是個資本家。」沈沖晃著酒瓶,也補了一句。

陶曉清被逗的抿嘴一笑,說道︰「你在國外留學過?」

「沒有。」沈沖反問︰「怎麼了?」

「沒什麼,看你對西方音樂很熟的樣子。」

「一點也不熟。」沈沖聳肩一笑,說道︰「我只知道鮑勃-迪倫和約翰-列儂很有名,有名的肯定是好的,我覺得羅大佑也會像他們一樣有名。」

「你可真風趣。」陶曉清大笑,過了一會,她又問道︰「你既然是個資本家,又這麼看好羅大佑,何不開個音樂公司,投資給他出唱片?」

「說實話,我很想這麼做。」沈沖喝了一口酒,說道︰「但是一來我不熟悉音樂行業,二來我的主要業務都在香港,在台灣開唱片公司,沒人照看,風險太大。」

「可以合資嘛。」果然女人主動搭訕,都是有目的的,「我可以介紹幾個想要做唱片公司膽灣人給你認識。

————————————————————————————

注1︰這個女子叫陳薇,15歲就進了魏家,比魏景蒙小30多歲,魏景蒙去世後,她寫過《魏三爺的女人》等回憶錄,在台灣轟動一時。

注2︰根據張艾嘉訪談,她曾在「香頌室」住過一段時間,舉辦過個很多音樂聚會。

注3︰羅大佑的出道之作,是為劉文正的電影《閃亮的日子》寫插曲,此處潘越雲為湊熱鬧,讀者不必在意。

注4︰陶曉清是「台灣民歌之母」,台灣的校園民歌運動的推手。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個電影帝國的誕生最新章節 | 一個電影帝國的誕生全文閱讀 | 一個電影帝國的誕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