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九十七章 試點,火槍部隊

作者 ︰ 樣樣稀松

現在,終于收獲了一季糧食,湄公省的壓力稍微減輕,但宗守義請求拔款的報告沒有得到朱永興的批準。當然,朱永興也沒款可拔,他只有政策,只有建設西貢的思路。

用《國籍法》招攬流民落戶墾荒,使越(指安南人)、唐(指華僑)、獠、蠻等流民叢集,並成為大明民,享有與內地移民同等的開荒居住、交稅納賦的權利。從而加快農業開發的速度,變荒地為耕地,早日成為抗清的糧食基地。

用自由港和修改的《物權法》吸引商旅,使「海外諸國,帆檣連絡而來」,以收招商引資的效果,加快西貢港口的建設。

所謂的《物權法》當然與後世的大不一樣,只是限制了政府所謂的征用、沒收、抄沒等權力,規定了非叛國、謀逆等幾項大罪,其合法財產將得以保留。比較粗疏,執行起來也有很多漏洞,但作為一個試點,總會有一個逐步完善改進的過程。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這種封建理念下,沒有誰在真正意義上擁有個人的財產,都是屬于皇上的,屬于朝廷的。只是暫時不需要,才讓你能夠保留。需要了,一個聖旨,一個命令,你的就不是你的,統統是皇上的,朝廷的。

朱永興暫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卻已經開始起步,首先從湄公省實行,以觀察效果,改進政策,並且吸引移民,加快發展。

宗守義當然知道政府財政的緊張,對朱永興不予拔款倒也沒有太大的抱怨,但對朱永興所給的政策和指點,還是感到非常新鮮。與屬下仔細研究之後。覺得不失為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很有推行的必要。

「大人,下官回來了。」一名官員推門走進了宗守義的辦公室,經常下去堪驗登記開墾的土地,這名官員已經曬得很黑,此刻臉上有塵灰。腳上有泥土,倒象個老農。

「辛苦了,德厚。」宗守義伸手示意官員坐下,繼續低頭審閱件,嘴里說道︰「請稍待片刻,我馬上就看完。」

這名官員也不客氣,伸手取過茶壺,自己倒茶解渴。喝完一杯,又倒一杯。慨嘆道︰「普洱茶啊,好久沒喝了。」

「殿下的恩賞,待會兒你包一包帶走。」宗守義提筆修改,很隨意地說道。

「嘖嘖,那下官就不客氣了。」莫海發對宗守義能得恩眷十分羨慕,細細品著茶,突然又想起一事,提醒道︰「大人。那個洋和尚又來了,在府前被擋下了。」

宗守義的動作頓了頓。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殿下已經允準了建教堂的事情,我本想再壓幾天,沒想到這廝如此性急。罷了,這就讓人告訴他一聲,省得再來煩我。」

「大人。有些事情還是要勸勸殿下才好。」莫海發猶豫了一下,說道︰「殿下雄心大志,只是困窘于錢糧,一直不能放手施為。但也不可操之過急,與西夷人打交道。還是要以謹慎為要啊!」

宗守義終于修改完了件,放下筆坐正身,笑道︰「此事本督亦在書信說明,殿下已有定計,我等不必憂慮。」

莫海發話到即止,見宗守義忙完了手頭的工作,便開始匯報工作,「下官此番巡察,又劃定了四個村莊,登記了一千一百三十二口人丁,丈量核實了四千百七十畝新墾耕地。目前看情況尚可,只是水牛數量不足,墾地速度難以加快。」

宗守義盤算了一下,說道︰「從暹羅購買的水牛再有些日應該就能運到了,如何分發,德厚先做些籌劃。殿下書信說到,清廷要實行沿海遷界,咱們要提前做好安置大量移民的準備。」

「沿海遷界?」莫海發愣了一下,隨即鄙視道︰「這頂什麼用,真是愚蠢。嗯,倒也不是沒用,恐怕東南的鄭家要難過了。」

「只憑著金、廈彈丸之地,恐怕真的要困窘異常。」宗守義也得出了與莫海發相似的結論,說道︰「現在知道殿下的深謀遠慮了吧,等沿海遷界令一下,絲綢、瓷器等商品便要斷絕。那些工匠可要好生安置,日後便能為咱們廣進財源。」

「呵呵,下官茅塞頓開。」莫海發笑了兩聲,又搖頭慨嘆,「可惜錢財匱乏,尚不能大展拳腳。」

「殿下四處籌措,維持現在的局面已是殊為不易,你我當為殿下分憂才是。」宗守義雖然也有施展不開的感覺,但還是為朱永興辯解,並把手的件推給了莫海發,說道︰「殿下的方略極為可行,若推行實施,資金問題可能便有緩解。」

莫海發拿過件,仔細閱讀起來,臉上神情不定,有驚訝,有贊嘆,又有不解和疑惑。

………………

很多人在勝利之後往往會驕傲,或者認為采用的戰法、所遵循的軍事理論沒有問題,是完全符合實戰需要的,可以繼續使用。

而象朱永興這樣,打了勝仗依然極為重視武器的升級換代,極為重視新戰術、戰法的推廣使用的,還真是非常少見。其實很簡單,因為他的眼界不同,知道歷史軍事的演變,所以才要精益求精。

燧發槍制造出來了,也陸續進口了上千枝裝備了各戰區的部隊,但真正的燧發槍隊列的組成,以及相關戰術的使用,卻還沒有最後定形。

法國佬作為武器供應商和合作者,曾經建議朱永興組建全部是燧發槍兵的陣列。因為在法國,火槍部隊已經普遍配備刺刀,長矛手已經不存在了。盡管在陸軍方面,目前法國還是很強大,戰術也很先進,但朱永興經過實驗後卻並沒有采取他們的建議。

刺刀,朱永興當然知道很重要,但對法**目前裝備的塞入式刺刀卻十分不滿意。

塞入式刺刀有一個錐形木柄,直接插入槍管,不但固定不穩固。而且很容易月兌落。更重要的是,一旦用了刺刀,步槍就不能射擊,顯然這是不符合戰場實際需要和朱永興的要求的。

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誕生是法國小城巴榮納(byonne),所以歐美把刺刀叫作「byone」。再過二十多年,法**事工程師、陸軍元帥德?沃邦便會發明用專門套管將刺刀固定在槍管外部的套管式刺刀。但朱永興等不起。也不想等,早在第一批燧發槍進口後,他便給兵工廠下了命令,並畫了簡單的圖紙,開始制造配套的刺刀。

直接制造卡座式刺刀,顯然很困難,而套筒式則相對要簡單的多。在火槍管外加一個突起的卡榫,在套上刺刀後扭轉入套筒的凹槽固定便可以了。

顯然,朱永興高估了兵工廠的技術能力。在數月的時間里。刺刀幾經變化,到現在才最後定型。

長四十厘米,重量大約有兩斤,朱永興仔細驗看著手的刺刀,臉上的苦笑一閃而逝。說實話,這個東西好象跟刀沾不上什麼邊,幾乎就是一個長矛的矛頭改進版。

工部主事魏永忠有些忐忑地看了朱永興一眼,雖然是按照最後定下的規格制造。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他不知道現在該不該說。

沒辦法。鋼材結構強度不夠,想做得既鋒利又長,很是困難。便只能犧牲刀的劈砍用途,而使用這種能夠加強刀身強度的結構。朱永興對此稍有些遺憾,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作為刺刀來說,劈砍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只需要刺就可以了。

「嗯,很好。」朱永興放下了刺刀,終于開口夸贊道︰「產量應該還有提升的余地,好生去做,吾必有提拔賞賜。」

魏永忠稍微松了口氣。但還是囁嚅著說道︰「殿下,下官此次運送刺刀,還帶著幾名工匠,若是裝備刺刀時有偏差,可以馬上修理改造。」

朱永興愣了一下,有些迷惑地看著魏永忠,看到他局促不安的神情,又聯想到「偏差」二字,心恍然。

還是公差的問題啊,所謂的制式刺刀在目前來說還不能達到百分之百的與槍枝契合,能達到五成嗎?朱永興這回真的苦笑起來,說道︰「吾明白了,以後火槍隊還要配上幾名工匠和相關工具,才能保證武器在使用時不出問題。」

「回殿下。這個工匠呢,也無需多配,兩三人即可;技術呢,也不需如何熟練,只是敲敲打打,簡單修理;或者讓士兵們學一學,也能掌握。」魏永忠臉紅了,吭吭哧哧地解釋著。

朱永興看著魏永忠這副模樣,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道︰「無須如此,吾自然知道兵工廠目前的技術水平,豈能責怪?嗯,若只是敲敲打打,便抽出幾個士兵來學,然後配上相關工具,倒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謝殿下寬宏,下官回去後一定嚴格督促,使產品規格和質量更為優良。」魏永忠躬身拱手,心的石頭終于落地。

「吾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朱永興拍了拍刺刀,說道︰「產量還要提高,最遲到明年,我軍的火槍都要配備上刺刀。另外,以後造出的槍枝最好配上刺刀一起運送,這樣便能就近修理。對于進口燧火槍,在加裝卡榫改造後,最好也要配上刺刀。只是,不知道工廠能不能保證這樣的進度?」

魏永忠略微估算了一下,很篤定地點了點頭,說道︰「回殿下,下官保證各車間的進度可以協調一致,不會互相耽誤。」

「那就好。」朱永興點了點頭,又詢問了些相關工作,口贊賞有加,勉勵了一番,才結束了此次匯報。

雖然燧發槍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裝備上刺刀,但朱永興並不認為就能抵擋騎兵的沖鋒,也就不準備淘汰長矛兵,也暫時不會放棄方陣戰法。因為東西方戰爭是不太相同的,朱永興可不會照搬照學。而且,他覺得如果現在西方軍隊來與清軍對戰,失敗的概率是很大的。

因為西方的橫隊戰術和線式戰術,因戰斗隊形正面寬大,戰斗動轉不靈、笨拙呆板,部隊只能是按照既定的戰斗程式行事。

敵對雙方一般都要求在平坦、開闊的地形上對陣。部隊先在預定戰場外展開成正面寬大的戰斗隊形,再慢慢地移向戰場。會戰開始後,炮兵先射擊,接著火槍兵整排齊射,整個隊形在火器輪放齊射掩護下,以「鵝步」緩慢地向前逼進,最後是沖擊格斗。整個過程缺乏必要的戰場機動,采取的是正面攻擊戰法,無計謀、詭詐可言,一切都在雙方預料之。

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會戰結局的是雙方火力的強弱,以及部隊的勇敢精神,即士兵能否在敵火力下,在指揮官的鞭笞下保持整齊的隊形向前。正如恩格斯所說的︰「十八世紀前一切會戰都是兩軍對陣的會戰︰雙方軍隊展開成互相平行的陣線,在正規的平地戰斗廝殺,不講什麼軍事計謀和詐術……」

相反,國將領們繼承了古代祖先們善以奇致勝的傳統,戰法運用更加靈活,謀略內容更加豐富。

而且,西方軍隊的戰斗隊形,無論是西班牙步兵方陣、摩里斯橫隊,還是古斯塔夫的線式隊形,冷熱兵器未能完全融于一體,整個戰斗隊形往往只適于正面作戰,尤其是橫隊與線式隊形,長矛兵、火槍兵和騎兵從里到外成一線配置,縱深小,正面寬,雖保證有更多的士兵同時發揮作用,但缺乏戰斗的韌性和彈性。

這種缺乏韌性和彈性的隊形無論在什麼地方遭到破壞或者稍有混亂,就必定會影響到整個軍隊的戰斗力。朱永興甚至認為純燧發槍的西方部隊肯定無法抵擋清軍騎兵集團的沖鋒,如果此時敢來國,必然面臨著慘敗的結局。

所以,朱永興和軍官們經過多次試驗和研究,已經確定了具體的火槍部隊的組成和相應的戰術。即把炮車、火槍、長矛三個兵種混編起來,使火力形成梯次縱深排列,各種兵器能夠做到性能互補,相互照應。(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逆流伐清最新章節 | 逆流伐清全文閱讀 | 逆流伐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