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獨狼的士兵突擊︰虎嘯塞北 團長弟兄們接你回家

作者 ︰ 【張牙舞爪】

桌沿邊爬了一個人,沐滯的目光呆呆的望著桌子上的水杯,張新軒的武裝帶已經丟了2天了,是印有「八一」扎在腰間的那種。

武裝帶送回來得時候,是在丟失後的第4天,武裝帶上的字還歷歷在目,被汗水沁透的武裝帶泛著褐色的油光。看著記載著自己誓言與承諾的武裝帶,張新軒的心上充滿了喜悅,就像看到了久未逢面的親人,當他拿著自己武裝帶的時候,竟忘記了向別人道謝。

武裝帶是「大功一連」一排長送回來的,沒人告訴他這是誰的,但這確實是他送回來的,因為全團的新兵里,只有張新軒的武裝帶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特別是靠近皮帶頭的那幾個大字「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迎難而上,方位張家男兒」使他記憶尤為深刻,並不單單因為他也姓張。

看著失而復得的武裝帶,張新軒的思緒有回到了上個月那激情豪邁而又刻骨銘心的時刻

1997年1月22日,師榮譽館

「渤海平原上誕生,槍林彈雨中成長,攻克德州,英勇阻擊桃林崗涿鹿中原,炮擊金門守海防堅守梁山」

豪邁的師歌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響起,各個單位的新兵如溪流歸海一樣聚師榮譽館。榮譽館記錄著這支部隊的一切,銘記著這支部隊的成長史與戰斗史。簡介上的字符猶如跳動的音符從張新軒的眼中一一閃過,張新軒第一次感到了硝煙的氣息,原來這支英雄的部隊︰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的渤海平原,該部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軍區所屬渤海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抗日戰爭勝利後,渤海軍區的主力部隊大部分挺進東北,渤海軍區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需要,部分武裝組成山東解放軍野戰師,在膠濟路參加自衛反擊作戰,而後山野和華野統一整編,成立華東野戰軍。渤海軍區第2個主力師合編為縱隊,奉命參加外線出擊,在魯西南地區進行了梁山阻擊戰,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進軍大別山,在杞縣東南桃林崗,頑強阻擊5晝夜,予國民黨第5軍以重創,後經國際電台在布拉格全球廣播。而後,參加濟南戰役,和兄弟部隊一起經8晝夜激戰,解放濟南,同年冬,參加淮海戰役,先在徐州以東阻援,保證主力圍殲黃百韜兵團,繼又參加合圍和聚殲杜聿明集團,解放後年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經縱隊改編我們軍正是成立,我們師作為軍的主力部隊被稱之為「渤海雄獅」,在師的編制里,師的拳頭部隊「塞北虎團」正式組建。參加渡江戰役,上海戰役,,進軍福建,參加福州等戰役,同年底,駐防福建前線,執行剿匪等任務,80年代奉軍委命令北上塞北,扼守北京門戶至今。

「軍旗為什麼這樣紅,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走進榮譽館中,那圖文並舉的文字,血染的錦旗,滿是戰火創傷的軍旗,戰爭年代繳獲的戰利品,使張新軒對這支英雄的部隊有了深入的了解,「血染石工堤’"」「阻擊桃林崗」「突襲柳河集」「搶佔摩天嶺」「攻克濟南城」「打過長江岸」「血戰德州」「解放泰安」「炮擊金門」無不是在血與火中鑄就。一面碩大軍旗上橫七豎八密密麻麻簽滿了我們渤海鐵流的傳人的名字,張新軒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將自己的姓名工工整整的簽在軍旗的角落里。

「槍」具體的說是一把手槍,靜靜的躺在展櫃里,張新軒似乎對旁邊的印章產生了興趣。印章上的字很小,極難辨認,張新軒的鼻子貼在玻璃上依然沒能看清他。印章旁邊的介紹給了張新軒不小的驚奇——「淮海戰役中繳獲的杜聿明印章」。如果印章留給張新軒的是驚奇的話,那麼手槍旁邊的介紹帶給他的就是目瞪口呆,——「張靈莆的手槍在孟良崮被我軍繳獲」。杜聿明雖為國軍中將,裝甲兵總司令,與張靈莆比起來同為國軍中將的杜聿明在張新軒的心目中顯然遜色了許多。張靈莆的家與張新軒同在一個縣,相距只有十里之遙,這位抗日時期的摩天悍將,獨腿將軍,在家鄉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特別是他的「整編74師」全國聞名美式裝備,被譽為蔣家王朝的「御林軍」。或許上天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兩位陝西響當當的老鄉竟然全都敗在同一支部隊手中,而它就是我這位老鄉服役的部隊。

如果前面給張新軒留下的是驚奇與激情豪邁的話,那麼後面這組文字與畫面留給他的就是撕心裂肺的痛。4個血紅的大字_——「金門血戰」

「鄭成功殺父立志驅荷夷寶島復歸華」

「施將軍揚帆驅艦渡澎湖中華得一統」

歷史給我們師開了一個不小得玩笑,在給我們揚威華夏機會的同時,留給我們的是一個悲慘得結局,是全軍覆沒的代價。

福建省平潭崇武鎮的西沙灣,這兒有一座全國獨一無二的‘解放軍廟’廟里供奉著參加金門戰役的渤海雄獅27名烈士。這座廟見證著解放初那場戰事得慘烈,或許還有這首民謠︰「金門島前兩只虎,XX4來XX5,4團進攻5團守,6團斷後押俘虜」只是那以成為悲慘得過去。

在新中國成立的第24天,我們渤海鐵流三個主力團共9000余人渡海進攻,發起金門戰役,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因後援不繼,全軍覆滅,這是解放軍成軍以來唯一一次徹底的敗仗。6團孫團長自殺,我們4團邢團長重傷被俘後犧牲。

要知在解放戰爭後期,團級指揮官犧牲是很少得事,整編制主力團被殲滅更是無稽之談。這場戰爭成為我們心中永遠得痛。

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參加金門戰役幸存得的老英雄多以作古。如今海峽兩岸仍隔海苦望。張新軒那顆不平的心暗暗發誓︰如果上天在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將以血洗清歷史留給前輩的遺憾與恥辱,將滿是創傷的軍旗插在早該插到得地方。到時我們將重起先輩與團長得骸骨,齊聲高呼︰「團長,弟兄們帶你回家」

回到宿舍之後,張新軒的心久久不能平靜,與先輩們拋頭顱撒熱血比起來這點苦算什麼,回望自己英雄部隊戰爭年代的激情與豪邁。張新軒解下了自己得武裝帶,在上面深情得寫下了幾行小字︰

「當我把《新》字寫入自己的名字,同時也賦于自己一種使命。在這個征途中,沒有最好的終點,每一個好,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好,可以改變,在這里更需要改變。

當我把《軒》字瓖嵌于自己的名字之中,同時賦于他文化的氣息。在這知識的年代里,沒有文氣的優雅,只有優雅的才氣。氣,可以磨練中擁有,在這里更需要陽剛。

當我把古老的姓氏《張》放在首位是,路上又多了一個人。

如果上天非要給人生加以絢麗的色彩,那麼注定有一段是迷彩」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迎難而上,方為張家男兒」

是誓言,同時也是一種承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西北獨狼的士兵突擊︰虎嘯塞北最新章節 | 西北獨狼的士兵突擊︰虎嘯塞北全文閱讀 | 西北獨狼的士兵突擊︰虎嘯塞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