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高位尊美人歡︰高法院長 063、在國賓館閑談與美食

作者 ︰ 一錢不值

坐在這寬闊豪華的包房等菜之際,我們與陳、張兩班長、服務員一起議論起了國賓館的點點滴滴。

我問道︰「釣魚台名為國賓館,一定有它的特色,它怎麼體現呢?」

那個漂亮的服務員說︰「釣魚台國賓館的特色較多,一是歷史悠久,檔次極高。是唯一以國字命名的賓館,有東方第一館之美譽。

二是建築特別,群落有致。除第18棟總統樓有三層外,其它圍在周邊的17棟樓,全部是二層青磚紅瓦樓房,外存古雅,內顯現代。

三是文化厚重,典範高雅。釣魚台國賓館,作為展示中國歷代文化的重要場所,有數千件極其貴重的文物和書畫古玩珍品,分別陳列在各棟樓館內。

四是菜系清鮮淡雅,淳和雋永。博采了國內八大菜系之長,廣納了世界各國菜肴之精。上至宮廷肴饌譜錄,下采民間風味小吃,外及各國元首口味、習俗,構成了釣魚台國賓館菜肴的特色風味。

上千位曾來華訪問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對我們釣魚台的菜肴,均報以滿意的稱贊。品嘗過我們宮廷宴的海內外賓客,個個嘖嘖稱奇呢!」

我點頭滿意地說了聲謝謝。看著她自豪的表情,心里特別的爽快。

陳班長接著對我們做了講解︰「這里曾是中國*的總指揮中心呢。中央*小組的辦公地點在14號樓和16號樓。而康生住8號樓,陳伯達住15號樓,江青先用8號樓,後來搬到了11號樓,張春橋和姚文元用9號樓。當年,中央領導人大多吃住在此。

那時,中央*小組取代了中央政治局,與國務院、中央軍委形成了三足鼎足之勢,而且居于權力核心。政令從此發出,接見上下內外來訪者在此進行,幕後交易在此敲定。這里一度成了中國的政治心髒呢。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真等*中央的領袖,有時也到釣魚台國賓館召*議或臨時小住。毛主席每次來釣魚台國賓館開會或小住,都是在12號樓。但是他在12號樓留宿時,從來都不住樓上的最高級的貴賓大臥室,而總是住在一層的貴賓隨員住的套間。

周總理習慣住位于賓館園區的東北角的4號樓八方苑,他不僅在此休息、小住、辦公,還在此接見外賓,處理許多涉外事宜。

劉少奇到釣魚台國賓館,一般住在11號樓。他被趕走後江青就來了。

彭真來此則住14號樓。關峰也住這里。

九大之後,中央*小組的影響漸次淡出,政治運作漸復常軌,這里又成為四人幫成員集中居住的處所。後來居上的王洪文住16號樓;紀登奎、陳永貴、吳桂賢等*升遷的政治局委員也住在這里。釣魚台先後成為中央*小組和四人幫的代名詞,有了重要的政治符號意義。

1975年陳永貴上書請求搬出釣魚台,搬到東城區交道口四條,一個老四合院里。毛澤東批示︰「很好,釣魚台無魚可釣」。以後住在釣魚台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便陸續搬走了。只有江青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才搬到了中南海。」

我們開始議論起中國的那一場政治運動來,那些歷史人物離我們越來越遠,他們竟然成了我們酒桌上的閑聊人物,我感覺到了時光對歷史的無情浸失,人生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

張學峰並不積極參與我們之間的議論,他是我們中最年輕的司局級干部。他不想說歷史的是與非,于是說起了釣魚台外圍的情況︰「釣魚台四周築有圍牆,圍牆上安裝了電網。東面、北面各開一大門。東面大門里是一座假山;我們是從北大門進來的。我們看到了照壁上那紅漆底的為人民服務五個金大字。

各樓從中心湖南側起始,沿逆時針方向編號,其中為尊重外國習慣,不設1號、13號樓;而為尊重中國傳統,以芳菲苑替代十七號樓稱呼,以八方苑替代了四號樓的稱呼。」

這時,菜上齊了,我們六個同學坐在色澤鮮艷、清香四溢的餐桌前,食欲高漲,當即動筷,迫不及待地品嘗起美味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權高位尊美人歡︰高法院長最新章節 | 權高位尊美人歡︰高法院長全文閱讀 | 權高位尊美人歡︰高法院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