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夢 第075回︰青山仍被祖訓束縛

作者 ︰ 田園風光

第一天去公社上班,心情還算無比愉悅,當天晚上史青竹又把司馬青山約了出來。史青竹把王書記要調他到公社好消息,告訴青山時候。

他不但沒有一點高興反映,反而長嘆一聲,眼望天際遠方說︰「有午達子在清辛大隊,我等難出故土,那是個老頑固,誰都休想進步。除非離開這個鬼地方!

既使午達子不阻攔,我也難月兌其身,看看我的家庭另一面,姐,您還不知道我的牽絆並不在官方,在家中瑣事,我要完成爸爸遺囑。」

「小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呀。這對一個農家子弟可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大好機會,況且你有這方面條件。有的人讀十幾年書,也不一定被書記點將。

當然,小弟外在的優勢,內在的學識,及內涵修養是別人沒有的。所以書記說你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王書記可寄托很大厚望,明天可能就來人考察。

青山雙眉緊鎖,小小年紀,在眉宇間的川字紋,鎖眉時顯得更深,也顯得無比老成,心存憂郁的說︰「姐,這些我知道,要是沒有媽媽和曉晴妹妹的牽掛,我有地方去,到哪里我都會做好的,可是我的媽媽,她老人家又是離不開這塊黃土。媽媽的朋友親屬都在清辛莊,離不開她生活多年的這塊黑土。

這里有她過去的美好記憶,我媽又是位重感情的人,誰能去改變自己媽媽的世界觀呢?那是在十幾年前已經形成的。

順從吧,誰讓爸爸過早離開這個世界。把家的責任五年前就推給了我,姐,古人都說,‘忠孝難以兩全。’

十二歲時看《說岳全傳》時看到過這句話,我很敬仰岳母,不愧是有知識女性,我疑惑,現在我在體驗他,我知道我的媽媽沒有文化知識,不可和岳母去比較,我永遠也成不了民族英雄。

姐,當你听到我心里流淌著怪怪的思緒時,您覺得我還能高興得起來嗎?您要是知道我爸爸的遺囑時,又該會換一種思維了吧……

我爸在彌留之際,拉著我的手,斷斷續續地說︰‘青山啊,只從你太爺那輩起,老一輩在臨終前都有過遺囑,‘遠離官場,不伴君王,太平盛世,改姓司馬。’

青山啊,姓氏是改了回來,是經爸爸手改過來的,聖旨追殺令早就超出時限,但在兵荒馬亂年月,你爺爺又不總在家,那時節也顧不得什麼祖訓了,祖宗的遺願總算如願以嘗了,官場上的事,總是伴隨著爭斗,你自己拿主意,有這分能力可以不遵照祖訓。

爸爸沒給你留下一分錢財產,卻給你留下個不象家的家,你小妹才七歲,你媽雖然不老,她半生沒做過重活和管過家事,全留給你去盡孝了。

青山啊,爸爸希望你對得起司馬家族列祖列宗啊。司馬先人有割肉給母做藥引的先例,還有臥冰取魚之美德,記得,‘父母在,不遠游,’爸爸把曉晴托付給你帶大成人……’

等著吧,媽媽孝敬完才有我的自由。現在就是大隊放人,爸爸說過的,媽媽牢記也常說的父母在不遠游的理念,我還是哪都去不了的。

不走也好,等到有一天能讓我使用先進農具。在清辛莊這塊土上多種莊稼,多栽楊樹,讓姐回到第二故鄉時,天天都生活在高高大大楊樹林中……」

史青竹听到司馬青山的談話中,總是帶著極大的憂傷,他的家史中究竟還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以前他也說過一次,他的爺爺念過二十八年書,一輩子光念書什麼都沒做過嗎?

史青竹又一次好奇地問︰「小弟啊,姐問個不該問的事,也不是獵奇,爺爺念完二十八年書,就沒做點別的嗎?」

司馬青山一聲冷笑說︰「姐,您想啊,我家老祖宗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經搭錯了,又不知道是把哪位皇帝得罪過。听說是太爺的爺爺被降旨全家開斬,誅滅九族,姓李逃出關內,來到塞北的遼南。

爺爺一直念書,有過那樣祖訓,爺爺哪敢混官場。爺爺在三十五歲時,給一家出版商當排版校對。這家印刷館又出事了,被官方查封抓人。

爺爺帶著十四歲的爸爸投奔德金外甥,我的德金伯父。就是年前我講過的在人間蒸發的地方官。我們這一枝,又在爺爺那輩逃到這北大荒。

想想都可笑,膽子太小了還總攤上事兒。這些我知道的,爺爺在世時也常講的,要我這輩人做好莊稼人。

姐姐您看我家老一輩的遺訓,就這麼點理想,所以我攻克物理學,有條件時也弄套火犁,象蘇聯人那種種地法。別的小弟敢想不能求了……

「小弟,時代不同了,能不能換種思路去設計你的人生呢?」

「姐,我說過,我還有爸爸的遺囑和囑托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恰似一夢最新章節 | 恰似一夢全文閱讀 | 恰似一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