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夢 第025回︰浮夸風是這樣升成

作者 ︰ 田園風光

卸去高度興奮一天的司馬青山,和勞動伙伴們一樣,還要是回到生活的現實中來。去履行每天順序,上工、勞動、吃飯、開會學習。

這一成不變的規律,就這樣規律一直延續到今年,曲指算起來也就兩個年頭。可是,在這樣環境中總覺得很漫長,很漫長……

一九五八年從春開始,這一帶農民是歷史少有的糧荒。每人每天供應的二兩皮糧有時也難以到位。

常言說的天無絕人之路,在那個年代還是體現出很明顯。

春風吹化了家前那塊大水泡子,四平方公里水面融化了。從水面漂過來好多死魚,人們把它檢回家充饑。

生產隊也做出積極反映,置辦一套網具。百姓餐桌上終于有了高級代食品。

大地融化,氣溫回升,地里長著的曲麻菜比以往任何一年又早又多。加上每天每人供應二兩皮糧,清辛莊比別村要強一些,每戶都能天天用一些魚做代食品。

在青黃不接那個季節,也叫苦春頭子的季節。在缺糧沒菜的日子里掙扎的農民百姓,由天助、艱難地闖了過來。

有四分之三戶家里沒網和其它撲魚工具,也只能望水興嘆。只能盼著隊里撲魚組分給的那一點點。在六、七月時有些人出現營養不良,浮腫等表現出來。

這是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災難,國家外交正處在冷戰階段。

雖然沒有戰亂,但有不可抗拒的天災,和一些地方人為因素。

在全國江山一片紅的大好形式下,和平盛世,歌樂升平,可是讓浮夸風把百姓弄的食不飽月復,衣不裹體。

青竹姐,你看我繞了半天還沒繞到食堂上。下一步就是酬建社員食堂的了……」

「小弟真不容易,小小年紀就承受這麼多的,真苦了你了。為什麼不走出去到外面闖一闖,也許會更好些,不過,把那一關也算闖了過來嗎。」

「習慣了,窮人孩子早當家嗎?那種苦對我們幾個青年人並沒有太大阻礙,只要肚子里有充填物,管它營養價值高低呢。

把肚皮撐起來照樣拉起來、吹起來、唱起來。我和寶田、晨路、聞一成、羅豐軍有時也參加這伙人的行列中。

清辛莊這批小青年,是在歌聲中度過的難關。

那時的午達子是高級社主任,對我這些小青年,就沒少說過帶著囗語他媽了巴子的難听話。他這種人在人堆兒里看不起愛好音樂,愛動愛唱的年輕人,認為這是輕浮下九流。

那時節羅方旭還沒有和他在一起搭班子,是另一社主任,屬平級,互不干擾。那一陣子農村黨支部很亂,各社只設黨小組,羅方旭的支部書記,在高級社的兩年里屬架空,各社領導不怎麼听他指揮。

都各忙各的,各自為政。在公社組健前的半年中,清辛莊的混亂已達到極限。那時的清辛莊幾位實權人,羅方旭、午達子、喬喜貴、于山都在三十五六歲。

也正是一方人爭雄的最佳年齡,時至今日,這幾位還在明爭暗斗中。

上回說過的,從縣城下放到清辛莊下放戶堯其昌,夫妻倆帶個十歲小女孩,剛來到農村趕上鬧糧荒。

堯其昌在過完春節,他看不慣地頭蛇午達子的所為,又斗不過午達子,一怒之下,棄家出走。

原因是這樣︰堯其昌夫婦也就三十歲左右,媳婦兒喬巧兒有幾分姿色。

午達子在他們一家來到清辛莊的那天晚上,接待堯其昌一家的午達子,就喝醉在堯其昌家,借醉意開始語言調戲,花邊新聞沒幾天就傳遍全村。

到轉過年午達子利用手中那麼一點點權利,對喬巧兒更是變本加利的死磨硬纏。巧兒不順從他,他下令給斷糧。

在萬般無奈中巧兒只有將身相讓,一腔怒火的堯其昌,不忍目眼前的殘酷現實。萬般無奈,在那樣惡劣環境中,一個無名百姓,離開妻兒浪跡天涯,到今天杳無音信。

一年多時間,也就是你們一家剛到的前兩個月,喬巧兒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丈夫已在外一年多。喬巧兒怕事情敗露,無臉見家鄉人和清辛莊的鄉親們。

便找到支書羅方旭幫助給拿個主意,羅支書讓他去找咱屯有名的劉二姑,是個愛管閑事的中年婦女。

劉二姑給她遠方表弟去了個加急電報,一周後她表弟 成從北方一個小鎮趕來,將喬巧兒母女偷偷領出清辛莊,至今日從縣城來的下放戶堯其昌一家,在清辛莊悄悄地消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恰似一夢最新章節 | 恰似一夢全文閱讀 | 恰似一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