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詭故事︰詭事怪談 第六話、乾坤湯(1)

作者 ︰ 舞馬長槍

書中,由狗寶引出一味藥方,就是何九江口中的「乾坤湯」。

據何九江講,乾坤湯主治惡腫,味辛,能拔一切風火熱毒之邪,使之外出。說白了,可以抑制癌細胞擴散,不敢說可以藥到病除,但是續命十年還是有可能的。方子是個很古老的土方,現在很難查到了,從古至今,從來也沒有人能把這幾味藥湊齊過,所以這方子久而久之也就沒了什麼實用價值,差不多也就失傳了。

而配全這味藥,除了狗寶以外,還需要赤蟾衣、千歲夜明砂和雪地龍。

蟾衣又名蟾殼、蟾蛻,即由二棲動物類月兌下之表皮衣,極薄一層,比糖衣還薄的,顏色似蟾蜍。赤蟾衣是一種被稱為赤血寶蟾的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是癩蛤蟆身上的一層很薄的幾乎透明的皮。

《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蟾寶」,具有扶正固體,攻堅破淤,抗癌消腫之神效,在民間廣泛用于治療腫瘤、乙肝、月復水等疑難雜癥的「秘方」。民間用蟾衣治療肝、肺等多種腫瘤以及乙型肝炎、月復水等疑難雜癥。

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編《癌癥獨特秘方》中載蟾蜍皮(性味)辛、涼、微毒(功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脹(主治)各種腫瘤。華夏出版社《中華醫藥全典》載︰蟾蜍衣,現代常用治腫瘤。《中藥大辭典》記載了蟾蜍全身均可供藥用。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名貴中藥,對治療食道癌、肝癌、腎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療效。蟾酥含多種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腫、止痛功效。

據民間應用調查,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壯陽、抗感冒病毒的功效,並對肝月復水、癌癥有顯效,對乙肝大三陽、小三陽可轉陰,還能迅速有效地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人本代謝自然平衡。

夜明砂為常用中藥,原名天鼠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日華本草」稱夜明砂。其實就是蝙蝠的糞便。全國大部分山區均產,主產浙江、江西、江蘇、廣西、河南、甘肅、遼寧等地。此藥材全年均可采集,以夏季為宜,從山洞中鏟取,除去泥土,揀去泥土,揀去雜質,曬干。以質輕、干燥、色棕褐、無泥沙等雜質者為佳。

夜明砂為長橢圓形顆粒,兩端微尖,長5至7毫米,直徑約2毫米。表面略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破碎者呈小顆粒狀或粉末狀。放大鏡下觀察,可見棕色或黃棕色有光澤的昆蟲頭、眼及破碎的翅膜。氣微,味微苦而微辛。

書中提及的千歲夜明砂,難就難在,要找到千歲蝙蝠。

《抱樸子》說︰「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此物得而陰干末服之,令人壽萬歲」。也就是說,千歲蝙蝠的確是存在的,而且據古經文記載,服用後可以讓人延年益壽,要說人壽萬歲有些懸,但是延壽是肯定的。

新聞報導,在河南省西峽縣雙龍鎮罐溝村黃家溝的山坡上發現了一個溶洞。洞內有具有藥用價值的百年蝙蝠糞——「夜明砂」。洞深600多米,寬處15米,窄處40厘米。洞內三五成群的蝙蝠懸掛在石壁上,它們排下的糞便已堆積近兩米多厚,顏色像深褐色的泥土。據有關專家測算,這些被醫學上稱之為「夜明砂」的蝙蝠糞,至少有百年以上的時間,重量約有80多噸,時間之久、數量之多實屬全國罕見。

最後一味藥才就是一種奇特的蚯蚓——雪地龍。「雪地龍」傳說是一種身體潔白如脂的蚯蚓,常年生活在地下,從不見陽光。綜合對比之下,似乎與巨型帕盧斯蚯蚓相似。這種巨型帕盧斯蚯蚓一度被認為在上世紀80年代滅絕,但近年來又出現了它的蹤跡。

除了知道它是一種非常奇特的蚯蚓,人們對它的了解十分有限。這種蚯蚓體長可達到3英尺,當它被捉住時會釋放出像百合花般的氣味。它們在進行防御時會吐出唾液,身體呈全白。

1897年人們發現過這種蚯蚓,後來以為它在20世紀80年大滅絕了,但從那時起,就發現過3次了。最近的一次是在2005年。如果你想逮到巨型蚯蚓,建議你到東部的華盛頓和愛達荷州。帶個鏟子,因為它能鑽15英尺深的洞。還得戴上雨衣;人們認為它會吐口水來自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不一樣的詭故事︰詭事怪談最新章節 | 不一樣的詭故事︰詭事怪談全文閱讀 | 不一樣的詭故事︰詭事怪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