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 12

作者 ︰ 阿方索•卡隆

感謝日新月異的電腦特效和技術狂人無限的實驗熱情,人類終于有條件在太空迷失一把,不用成天在那里和機器人,外星生物打打殺殺了。而且,你會發現,太空真是一個非常適合迷失的地方。

有人叫它「太空驚悚片」,很難說《地心引力》是不是一種新類型,但它的確有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讓人震驚的首先是它的臨場感和紀實感,讓人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真實但空生活,無重力,無空氣,無生命,無依無靠,只有快速飛來但空垃圾。而那些在科普文章和紀錄片中看過的哈勃望遠鏡,國際空間站,天宮一號等都一一出場,成了這個故事里鮮活的場景。《》

其次就是它的故事,沒有絮絮叨叨個半小時怎麼準備怎麼告別怎麼上太空,一上來就是兩個宇航員背著氧氣包在太空中工作。背景就是我們美麗的藍色星球。原來宇航員的工作也不過如此,只是工作地點海拔比較高的技術工而已。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倆人在拉家常,在開玩笑,**然後,再也沒出現過第三個活人。

它讓人想起《月球》,也多處向《阿波羅13號》或是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致敬,但又和它們很不一樣。《地心引力》美麗,詩意,殘酷,紀實,更有一個文藝的內核。導演借用了太空這個背景,講了一個非常人間的故事,一個普通人的情感經歷。這里的3D不單單是為了讓你驚嘆太空奇觀或是完美的電腦特技,更是感受女主角經歷家庭變故後逃離人群,把自己封閉起來,猶如在太空中一般失重的內心世界。我們多次听到她由于缺氧緊張費力的呼吸聲,看到人物和畫面以任意角度出現在大銀幕上,倒的,橫的,斜的,這些無疑都是她內心感受的寫照。那些橫沖直撞的宇宙碎片如同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挑戰,她但空冒險故事其實就是她內心的痛苦掙扎。

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是個很有作者範兒的導演,還有個強大的家族做後盾。他的第一部短片是和前妻共同編劇的,被周黎明驚為神作的《衰仔失樂園》是他和弟弟共同編劇的,而《地心引力》是和大兒子共同編劇的。他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人類之子》獲兩項奧斯卡提名,但據說他從過原著。他還是個技術狂人,長鏡頭控。《人類之子》被業界奉為長鏡頭的教科書,為了一段4分鐘的車內長鏡頭,專門用了一個特殊的車內攝影器。《地心引力》更是變本加厲,一開篇就是個18分鐘的長鏡頭。難怪讓人立刻有被震住的感覺。據說這些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一氣呵成的長鏡頭,而是精心拼接起來的「不間斷鏡頭」。《地心引力》的另一神器是專為此片拍攝設計的光盒,這個6米X3米的光盒上覆蓋196塊面板,面板上安裝4096個LED燈,每個都可以模擬太空中的光線。美國時報周刊選出2013年25項全球最佳發明,這個光盒竟然排名第二。

十幾個好萊塢當紅女演員都考慮過飾演《地心引力》的女主角,最後這一重任落到了49歲的桑德拉布洛克身上。很喜歡她和她的表演,想起我看的第一部她的電影——1995年的《生死時速》,在里面她飾演一個同樣外表柔弱,內心堅強,關鍵時刻勇猛無比的女孩。轉眼快二十年過去了,從內到外,她一點沒變。

很聰明的片名,Gravity(重力,引力),一個酷酷的物理詞匯,一個無比強大的吸引力,它賦予了物體重量,讓人有存在感,它讓人腳踏實地,不再迷失。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地心引力最新章節 | 地心引力全文閱讀 | 地心引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