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好萊塢 第四百七十九章 轟動香江(下)

作者 ︰ 一品黃山

萬眾矚目的新聞發布會落下了帷幕,然而所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收到邀請來參加發布會的眾多香港媒體便匆忙趕了回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林孝智無疑給了他們太多的爆炸性猛料了,盡管他們已經趕不上今天的早報了,但也不代表香港各大媒體尤其是發行最方便的報紙就會錯過了今天登載這一新聞,拱手把率先爆料的機會讓給了別人。

于是乎,這一天的香港意外出現了驚人的一幕,即多家媒體紛紛加印了晚報,平素發行量一向不比早報的晚報市場,出現了令人摔碎了一地眼楮的火爆一幕。

「時隔兩年亞視再易主,林孝智兩次收購共入手成亞視股份,獲得亞視控股權」

這一次的新聞發布會,《信報》也收到了邀請,不比其他娛樂性極強的傳媒,身為香港最專業性的財經類報紙,《信報》更多是關注新聞發布會上的一些將影響到產業新聞。而這一次林孝智宣布獲得亞視控股權,無疑是一條足夠震動業界乃至整個香港的大新聞,所以最新一期的《信報》上,無疑給出到了全面且詳細的分析報道。

「相信很多關注《信報》的老讀者都還記得,年初時我們《信報》在收到風聲,有知情者向本報透露林孝智入股亞視時,本報就曾對此進行過全面且認真的報道。當時筆者也曾經參與了討論,就林孝智會否可能收購亞視進行了長篇論述,而我們討論所得出的結果,那就是林孝智必將收購亞視。為此,本報在這一論點下,曾誤把他的那次入股當成了真正的收購。現在看來,我們是正確的」

「年初斥資3億港幣入股亞視,獲得亞視17。股份。當時筆者跟身邊的不少朋友都認為這個收購價格低了,因為亞視這兩年的發展勢頭很快,類比已經上市的H五億以下拿下亞視兩成股份都是賺得。然而這一次,林孝智再次斥資億港幣收購亞視43。的股份時,筆者卻意外的發現這個收購價格比之年初時還要便宜一些。這難道是林孝智夠好運?又或者只是因為林白欣是他的叔公?筆者也帶著好奇心對此進行了一番認真分析之後,突然感覺到亞視易主的背後,或許凸顯出了兩位商業巨對于市場的驚人把握力,無疑是一筆雙贏的合作」

「邱德根時期的亞視盡管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但一直受到來自邵一夫的HR強勢競爭,最高時市場佔有率勉強兩成,平均市場佔有率僅有15%。林白欣自收購亞視後,在長林建明的經營下,亞視一度靠著挖角風暴重創對手H市場佔有率節節攀升。至去年年底最高時,一度高達%之巨,已經不差H多少了。而根據最新的數據卻先是,亞視最近半年來的市場佔有率逐漸下跌,已經從最高時期跌到了現在的35撲近,這其雖然有‘衛星電視,的開播影響,但更多的原因卻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老對手終于緩過氣來,開始反擊了」

「是的,時隔一年,H確實已經走出了老對手亞視的大挖角對自己造成的傷害,開始緩過氣來。根據筆者得到的數據顯示,過去的半年里,HR市場佔有率數據緩步提升,已經從半年前的不足五成,重新漲回到了接近成。盡管大量的支柱藝人跟管理層被挖角,讓TVH一度很傷,但度過了最初的陣痛之後,邵一夫一方面修改了給新人的霸王合約,讓其對新入行藝人的吸引力有所提升,同時也在拉攏老藝人方面大打親情跟利益牌,通過自己在業界的影響力,召回了不少的昔日老臣重新出山,同時無線在新節目制作、新藝人培養的方面,也加大了投資力度。」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亞視的原控股方林白欣家族很明顯看到了,更加慘烈的收視爭奪戰將隨著HR復蘇打響。盡管過去兩年里林建明在亞視的表現一度讓人感覺十分驚艷,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無法適應電視台的節奏,規矩、毫無新意。因此,恐怕連林白欣自己也不認為,在面對邵一夫的報復時,他們還能繼續維持亞視過去兩年來的高市場佔有率跟業績增長率,是到了為它換一位更有能力或者說是魄力的新管理者的時候了。無疑,身為他的佷孫,同時也是亞視大股東之一的寰亞老板林孝智便成為了最佳的接盤手」

「四年前從紡織業跨步跳到了地產業,林白欣跟他的麗新集團完成了一步很冒險的多元化經營。值得慶幸的是,靠著其在87股災的驚人表現,圈到了一筆巨款的林白欣跟他的麗新集團在隨後的幾年樓市低靡期低價拿了不少樓盤跟地皮,麗新發展公司正因此才得以隨著香港經濟走出87股災的影響後,開始逐漸發力成為香港地產界的一號新貴。可是,電視台的經營比之紡織、地產差之何止千里,過去幾年里縱觀亞視的發展勢頭,也多是因為資本的注入刺激,實際經營上並無出彩之處。而林白欣當年收購亞視,不外乎就是為了提升家族跟企業影響力。而這一點,便是在把亞視出售給林孝智後,依舊不受影響,不提兩家之間的關系,僅僅林白欣家族仍保持的亞視股份,所維持的大股東身份便足以保證家族對亞視的影響力」

「從投資回報上來看,先後向林孝智出售了成股份,便換回了十億港幣的回報,業已超出當初林白欣收購亞視時的投資。考慮到其手上尚握有大量亞視股份,這時候選擇讓出亞視控股權林白欣家族只賺不賠。」

「盡管亞視的市場佔有率出現了下滑,同時還得面對來勢洶洶,準備復仇的但林孝智此時選擇接手亞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本人在香港素有‘香港默多克,之稱,盡管林孝智本人對此從未做出過任何回應,但無可否認,遍觀他的崛起之路,一直都在致力于效仿傳媒大亨默多克。收購成報報業是如此,收購亞視也是如此。與林白欣家族相比,林孝智在經營電視台上有著其所不具備的三大優勢,首先他的年輕跟傳奇性無疑能為亞視擴張注入一股新鮮活力,其次手握香港最大上市電影集團—寰亞以及成報報業集團的他在業務跟資源上與亞視有著很強的互補性,而且其家族所擁有的銀行,無疑也能為亞視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林孝智此時收購亞視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

《信報》的專業性評論一出,無疑在香港財經、商界甚至產階級之間引起巨大轟動。

盡管這兩年港府先後向李超人家族以及船王包玉剛家族,分別增發了一張‘衛星電視經營牌照,跟一張‘有線電視經營牌照,。但是這兩家新增的電視台,都是收費電視。香港人雖然有錢但也不代表就喜歡掏錢,所以兩家收費電視自牌照發放之初便注定了本身難以同免費電視台抗衡。而亞視作為兩家老牌免費電視台,其在香港擁有數百萬觀眾,影響力之巨大遠是旁人不敢想象的。

突然曝光了這家才剛易主沒有幾年的電視台再次易主,新的老板竟然是這幾年在香港火的不能再火的林孝智。越是草根的小市民,越對所謂的富豪圈跟上流社會以及娛樂圈的八卦跟新聞感興趣,何況不久之前林孝智才剛傳出了一段緋聞來,這一下就算他不想承認,但媒體為他戴上的‘香港默多克,的帽,恐怕是再難摘掉了。

其他報紙在財經跟商業性報道上的專業性自然比不得《信報》,但《信報》在娛樂新聞的報道上卻也有著拍馬不及的地方。

「亞視終成囊物,林孝智宣布控股亞視,加冕香港傳媒新霸主」——《大公報》

「拒絕回應緋聞,林孝智不滿遭傳媒抹黑以及**遭侵犯,宣布入稟高院狀告壹傳媒、東方報業、明報、星島報業,正式向四大傳媒巨頭宣戰」——《南華時報》

「大手筆整合香港電影業,林孝智欲組建‘香港電影協會,,控制港片審核、發行以及票價決定權」——《香港新日報》

「斥資十億成立新控股公司,寰亞于大陸修建大型影城,設計規模超越邵氏清水灣片場數倍據悉或有其他香港電影公司共同參與投資……」——《港島日報》

「寰亞已與大陸達成合作協議,《黃飛鴻》將成首部被引入的電影,登陸大陸上映。」——《新界時報》

新聞發布會一出,連續數條爆炸性的新聞,也令本來就在香港擁有新聞制造機美名的他再一次成為了香港的各界的話題心,不僅再一次登上了香港各大報刊頭條之上,甚至連商政界也多有人士公開發表聲明,或評論亞視被收購,或抨擊傳媒侵犯他人**,或分析大陸引入香港電影試映的背後是否預示著大陸的回歸政策會有重大變化。

一時之間,寰亞、林孝智、收購亞視、向四大傳媒宣戰、香港的默多克等,成為了報紙之上最頻繁出現的字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方好萊塢最新章節 | 東方好萊塢全文閱讀 | 東方好萊塢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