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風後 第359章  黑儀大螃蟹

作者 ︰ 離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而魔帥既然連屬于自己內部矛盾的魔門形勢都無法清晰的判斷,就更遑論認清,他的那個並不可靠的外部盟友大明尊教了。

大明尊教是摩尼教東傳的分支,因為信奉其創始人摩尼所創立的二元善惡論,因此其教義,從一開始便與信奉信奉一神教與多神教的其他大多數宗教大不相同。

可以說,由于從內心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因而在所有追求精神滿足而並非貪婪物質的進步宗教中,眾生平等這一教義是一條在各個宗教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準則,而作為在歷史長河之中多數時期都在扮演著進步角色的摩尼教,自然,也不會例外。

然而,摩尼教——以及其東傳而來的分支明教之所以會不同于同樣東傳的基督教分支景教,以及東傳的佛教等一神與多神教派,而顯的如此另類的原因,同樣也正是由于其教義所立足的二元善惡論上︰

因為眾生固然平等,然而卻因為這世界善與惡同時存在的原因,人必須要不斷的與這個世界,以及自身上的邪惡作不停的斗爭,也因此,雖然同為宗教信仰,然而相對于其他兩大宗教信仰派別推崇所有人相親相愛而言,摩尼教的教義,卻是要激進的多,他們推崇正義並鼓勵人們為了正義而戰斗,也因此,相較于其他兩大派系可以與世俗的權利統治者化解矛盾和平共處的關系,摩尼教卻是從其所誕生的第一天起,便注定了其對這個社會的階級分層的敵意以及雙方水火不容的格局。

「全世界受到欺壓的勞苦大眾聯合起來,反抗暴政的壓迫!!!」

可以說,這種具有積極意義的反抗壓迫精神並非是摩尼教所獨自具有的,在中國先秦時代。後世魔門主體的前身墨家便始終秉承著這一精神理念,直到秦滅六國,漢朝建立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而滅亡了古典意義上的文化傳承之後,這一反抗精神卻從已經漸漸衰亡的墨家手中傳移到了原本中立無為的道家手中……

當然,漢武之後的道家也已經不在是先秦時代的道家了,因為漢初之時統治階層推崇道家黃老無為學說。使得道家一派興盛一時,許多有才之人為了能夠獲得權勢而專研道家學說,進而發展了道家的學說,不過,因為道家本身學說便是由入世的老子與出世的莊子兩派學說合並而成,因而,當這一段時間道家學說大興之時,出世與入世兩派的分歧也就越發的明顯。

漢武帝之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黃老無為的道家學說從而遭到了罷黜。而因為武帝的好大喜功。以及他的剛愎自用,使的在漢武帝身邊敢于忠言逆耳的忠誠之士近乎絕跡,只剩下了一群阿諛奉承之徒,而也正是在這群阿諛奉承之輩的甜言蜜語之下,漢武帝也越發的暴虐昏庸起來,中年以後的他,居然真的妄圖以帝王之身,耗盡國力以實現其長生不死的願望。因而在這一段時期,漢武帝格外重用戰國時流傳至後世的煉丹方士。希望這些方士能夠集舉國之力,煉成不死金丹,從而實現武帝長生不死的願望。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這世間固然的確存在著能夠延年益壽的珍稀之物。然而若說能夠憑此長生不死,那卻是絕對的妄言——就連那在天空之中,仿佛亙古不滅的日月星塵都終將迎來自己的滅亡,幾樣在凡世中能夠尋找到的「靈草」、「靈物」,又能起到怎麼的作用呢?或許可以用來短暫的恢復青春。以及延年益壽,都是有可能實現的,然而,想要僅僅憑此就可以得到實現長生不老的機會,卻是絕不可能的。

況且,既然是被稱作珍稀之物,那麼這些靈物靈草想來也必定難以被世人尋到,而事實也的確如此,漢武帝並非是這種想要長生不死的大一統帝王的第一人,他的前輩,始皇帝秦王贏政便早早的做過,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自然遠勝漢武不說,手下的方士更是煉丹方士中的名家傳人徐福,而非是百年之後那些傳承斷絕,只得以騙術傍身的九流術士可比。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這種道家原始而質樸的哲學思想,其實也正是戰國方士們煉丹術的理論基礎,所以說原始的道家與方士們,其思想原本便有很大的共通之處,只不過方士們由于太過于重視外物而導致了對于自身的忽略,因而才被原始形態的道家所看不起,認為是逐末忘本,然而對于普通人而言,無論道家學說何為本末,能夠使人延長壽命的手段,卻不正是神仙才能夠做到!

平心而論,徐福也的確是有著大本事在身的人,雖然煉丹之術在正統的道家看來不是正道,但徐福卻認為,如果能夠找到那些世間難尋的靈草用來煉制丹藥的話,延續生命並非難事,而至于長生不死——只要能夠不停的尋找到那些世間難尋的靈草煉制丹藥,那麼一直的延續一個人的生命直到長生不死,又怎麼能說是妄言呢?

只是可惜,世間萬事、萬物,並不是單單憑借著努力就可以達到的,更為重要的,卻是機緣!機緣未至,任你是一代人間帝王,又有方士名家相助,卻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反而因為空耗國力無數而導致國力衰退,民怨沸騰,國內各種矛盾尖銳對立等一系列急為嚴重的後果……

所以在秦始皇之後,從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到文帝到景帝,三代帝王卻沒有一個敢于追求長生不死之術,並不是因為他們都能夠清楚的認識到長生不死只是人的一廂情願,而僅僅只是認識到長生之路艱辛,窮人間之力也難以達到罷了。

想那始皇帝秦王贏政,一代祖龍,其威名威振四海,然而即便以祖龍之雄才大略。秦帝國盛極一時的強盛格局,以及徐福的確造詣極深的丹鼎之道,卻依然窮盡二十余載的光陰,而絲毫無法找到傳說中的珍稀靈草,不要說讓始皇帝長生不死,就連想要大幅度的為始皇延續壽命。都無法辦到。

徐福最終因為畏懼祖龍的怒火而借口找到了長生不死藥從而悄悄地逃走了,而後果就是發現自己被騙的始皇帝果然勃然大怒,導致原本在秦國國都受到優待的方士群體,最後很快全部遭到坑殺。

——焚書坑儒原本只是祖龍不喜當時儒生們的言論,加之秦朝的丞相李斯為了維護其所代表的法家思想從而推波助瀾而導致的一場主要針對儒家的毀滅行動,然而最終所坑殺的人群中,卻有著原本在秦朝宮廷中受到優待,身份超然的方士們,這卻是幾乎所有當事人事先所預想不到的。當然方士們自己作死,空耗國力以至于極大的加重了帝國治下百姓的負坦,罪孽深重,因此也並不值得同情。

然而自那以後,尋求長生不老藥的傳說便與傳承至戰國的方士群體們一道,成為了一個人人為之向往然而又十分諱忌的話題,直到一百多年以後,當年所經歷過那些歷史的老人們紛紛作古。而不甘于身軀終究化為腐朽的新一代統治者們,終于將被他們的祖先棄若敝履的方士們從陰溝之中恭恭敬敬的請了出來。猶如昔日的始皇帝嬴政一樣,將他們奉為上賓。

于是,曾經早就已經在歷史中演繹過了一遍的故事,又再一次的在世人面前重演。然而漢武的遭遇,則相較于始皇帝而言可能更為的悲劇︰因為始皇帝雖然強勢,做事向來專斷獨行。然而頭腦卻一向清醒,因此對于周圍人向他所提出的正確意見,往往能夠用心听取,所以在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他的周圍永遠圍繞著一群精明強悍的謀臣將士。就連方士徐福,其實本身也是身負戰國方士一脈傳承,長生不死雖是妄言,然而利用外物調養身體,延長人的壽命卻也是可以做到的。

那麼漢武帝呢?或許在漢武帝執掌政權的前期,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確極為英明,然而,當他逐步的步入中年之後,隨著自己的父輩們所遺留下的人才的漸漸離去,武帝的身邊,除了衛青、霍去病等寥寥德才兼備並且還與他有著外戚關系的下屬之外,竟然再也沒有既有德行而又才干出眾的賢臣輔佐,主父偃縱橫家出身見識過人,但為人貪婪又心胸狹窄,以至于得勢之後多次挾嫌報復,即便是王公貴族也不能幸免。桑弘羊一代經濟奇才,卻因為武帝斂財的**而無底限的剝削民眾,造成天下民生疲敝,在武帝死後經過兩代帝王修生養息方才有所恢復,而上官桀,則更就只是一阿諛奉承之小人,只因得了武帝的信任,便身居高位,甚至在武帝死後可以與武帝的托孤大臣,外戚同時也是大將軍衛青的弟弟霍光的權勢相提並論!

其余者,如勾引寡婦卻最終始亂終棄的司馬相如,連自己老婆都看不起的朱買臣等人則就更是不用說了。

說起來,愛說大話的東方朔明明也是一代人杰,並且深得武帝的信任,但是最終他卻並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絕對重用,想來,或許也正是因為對于武帝的那些政策並不認同的緣故吧!

誠然,利用這些臣子,武帝的確在短期內得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無論是權臣手中被分去的皇權,還是發動一場對匈奴的傾國大戰所需要的龐大財產,然而,在這其中所將會造成的嚴重後果,卻是武帝絕對無法預料得到的,那嚴重的後果不僅將會在武帝在世的時候永遠困擾著武帝的神經,還會在他死後,繼續的在這個龐大的帝國持續數十年的時間,並且,一直會延續到這個帝國的最終覆滅……

所以,雖然後世一直以來都將秦皇與漢武並稱,以表明這兩位帝王在許多地方上相似之處,然而實事求是的講,漢武,遠遠不及秦皇,因為哪怕他真的智慧如神,英明如天,僅僅只是一個孤家寡人的話,都絕對無法統治那樣一個幅員無比遼闊的大帝國,就更不用說,在他的身邊,還已經佔滿了無數阿諛奉承的小人?

所以,雖然同樣為施行霸道的君王,但是武帝的表現與秦皇相比,可是差的太遠︰秦始皇繼位十年便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之後蒙恬三十萬人北征匈奴,趙佗五十萬人南征百越,一路征服滅國無數,極大的擴展了秦帝國的治下版圖。而漢武,雖然銳意攻滅匈奴,然而僅僅只是攻滅了匈奴一役,就使得國內民生疲敝,人口銳減,國內矛盾斗爭尖銳對立……功績不如始皇帝的三分之一,而過,則是遠遠過之……

所以,當漢武帝在步入中年,開始畏懼死亡之後,他所對待那些方士們的態度,自然也就較秦皇而言,而顯得格外的不理智。始皇帝重用方士,好歹只是耗費國家錢財,而沒有讓方士們擾亂國家政治正常運轉,而漢武呢?漢武帝不僅賦予了方士們大量的財富,還賦予了方士們極高的權利,使得他們可以利用權勢霍亂朝政,為非作歹,而武帝既然如此心誠渴求長生不死,那麼對于這些方士們對國家所造成的巨大危害,當然也就會在有意無意間的視而不見——以至于這些方士們所造成的禍患,也就要相較先前始皇帝時期,要嚴重的多。

巫蠱之亂,正是由于漢武帝相信方士們的鬼神之說而引起的社會迷信之風,並最終演變成為一場震動漢帝國的大暴亂。先是因巫蠱詛咒之術而死者不計其數,然後是因為權臣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于是才利用巫蠱之術陷害太子,最後導致武帝太子父子相殘,造成戾太子被殺!而在這一場悲劇之中,武帝所統治之下的漢朝宮廷內外所表現出來的那一種人性的自私,腐朽暴露無遺。

江充不過是一個弄權奸臣,然而當他狐假虎威憑借武帝給予的權勢在宮廷之中胡作非為之時,就連身為太子都無法自保,那麼就更不用說受到牽連的宮廷中人了,而當暴亂發起之後,身為堂堂大漢帝國的宰相劉屈熬竟然倉皇出逃,驚慌失措全無身居高位者風範,而一個守衛帝國都城的大將仁安,則是首鼠兩端,簡直是丟盡了漢朝文臣武將的臉。

巫蠱之亂共造成了長安城中數萬人的被殺,而當戾太子劉據死後,醒悟之後的武帝又先後誅殺了曾經搜捕逼迫太子的官吏,受牽連者同樣數以萬計,縱然武帝生來天性薄涼,面對蒼生血海而絲毫不會生出憐憫之心,然而在面對自己苦心培養了幾十年的繼承人就這樣的含冤而死,已經年邁的武帝,也必然會因此而感到極度的悔恨,從而幡然悔悟。

晚年的武帝終于承認了自己的這一生所犯下的錯誤,他頒布了自皇權降世以來的第一封罪己詔,希望能夠重新恢復自己繼位之初的那種政治清平,民間安居樂業的那種環境。然而,那時的漢武帝已經極為年邁,並且因為喪子之痛,很快,就在積郁之中過世了。(未完待續。)

PS︰貝木泥舟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唐風後最新章節 | 大唐風後全文閱讀 | 大唐風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