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賊 第三十六章︰孫列

作者 ︰ 天門小刀

離下午啟程還有一些時間,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了起來。

原來孫列本是濟南府人士,因年幼失怙,寄養在鄄(juan)城當地的舅舅家里。

鄄城位于鄆城正西面,屬濮州地界,隸屬于京東西路。

待孫列長大到十五歲那年,舅母因不忿孫列常年在她家吃白食,要趕他出門,舅舅念及孫列是妹妹的唯一骨血,便托人找了關系讓孫列當了當地的廂兵。

有宋一代,除禁軍以外,主要的兵力還要加上廂兵、鄉兵和邊境地區的番兵。

禁軍是宋朝的主要兵力,主要用于守京師、備征戍,兵額有時竟在百萬以上。禁軍實行的是居中馭外的「更戍制」,當一部分禁軍駐守京師時,另一部分禁軍則須到邊境或戰略要沖之地戍守,每一年或兩年輪換一次。

廂兵的戰力則要比禁軍差上很多,作為一種常備兵,它分屬于各個州縣和某些中央機構,其組織也如禁軍一樣,以五十人為一隊,兩隊為一都,五都為一營,五營為一軍,十軍為一廂。但廂兵的待遇卻比禁軍差很多,更要承擔築城、修路、轉運等雜役,又得不到應有的訓練,因此每每廂兵遭遇敵襲時,往往被一擊即潰。

北宋選兵時有兵樣子,按身長、體格劃分若干,強健精神的揀入禁軍,短小瘦弱的便分汰入廂兵。仁宗時的狄青就是標準的兵樣子,也稱人樣子,而此時柴遇眼前的孫列雖一身精肉,但因身材短小,只得屈身廂兵,一前一後,待遇天上地下。

「受不了廂兵的苦才逃出來的?」柴遇听孫列用幾句話說明了自己從小到大的經歷,不由對他當逃兵的緣由很感興趣。

孫列抽抽鼻子,嘆口氣道︰「哪能!我一個單身漢子,有口飯吃就不錯了,廂兵待遇是要差些,但總比鄉兵好吧,再說孫某在那里好歹也是一個隊率,平時吃得也還管飽,這次當逃兵,卻是說來話長了……」

他話匣子一開,再不復昨日那般惜字如金,往日的苦楚仿佛潮水一般涌來,一陣接著一陣,直至將周圍的聲音一起淹沒。

原來孫列自從入了廂兵,因身材過于矮小,起初並不為上官所喜,但他精于統籌,勇于任事,往往別人要三天干完的活,他一天就能完成,別人不願干的活,他總能迎難而上,做到讓上司滿意,漸漸地,上司對他的成見也漸漸融化,最後按著功勞將他提拔為隊率。

然而快樂的日子總是不會長久,厄運和霉運卻總是成雙入對地出現,他的上司剛剛被調走沒多久,新調來的上司居然是他舅母的一個表親,叫薛振。原本應該是相互關照的局面,卻因為舅母對孫列的厭惡,他的新上司對他處處刁難。

對于這種刁難,孫列有口難言,但他不可能當面去抵抗,只得默默忍受。直到有一天,兵營里死了一個人。

死了的人是孫列的一個同伴,因在當天和孫列有過口角,曾大打出手。但兵營里,尤其是廂兵的兵營里,拌個嘴打個架,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孫列打完之後自然也沒放在心上。誰知當晚就出事了,因為和他打架的同伴死了。

一個廂兵無緣無故地死了,而且是和孫列剛剛打過架的廂兵,這事可大可小。薛振找了幾個月的茬,從一開始只是想給表姐(也就是孫列的舅母)教訓一下後輩,到後來他和孫列的積怨越來越深,這次終于被他抓住孫列的一個痛處,怎能不往死里整。

罪名他很快就想好了,就說孫列目無軍紀,擅自挑動軍中斗毆,甚至狹私報復,殺死兵友,罪大惡極。

在軍中,上官就是父母,就是老大,就是唯一的天。薛振一聲令下,孫列完全沒機會辯駁,便被綁縛,看著孫列陰狠的眼神,薛振害怕了,他害怕夜長夢多,責令親衛將之拖到刑場杖三百。

杖三百這個數字,明顯是要把人往死里打的。孫列听到這個判決的時候,自然也明白今次是沒有退路了。

人在絕境中爆發的力量是可怕的。孫列原本被捆縛著,本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但幸運的是,他看到了路邊的一把斷刀。

因為一雙手都被綁縛在身後,薛振的親衛並沒有用太多氣力押解他,這讓孫列有了機會。他先是猛地用頭往後一撞,親衛猝不及防,被砸得眼冒金星,孫列趁勢就地一滾,滾到斷刀旁,也不顧會受傷,就將手上的繩索往刀刃上蹭。

繩索很粗,親衛終于反應過來,忙撲上來,不過好在這人不夠聰明,第一時間居然沒有喊人。孫列力大,一個直踹又將親衛踢出很遠,這給他爭取了一定的時間。

終于,綁縛雙手的繩子崩斷了,代價是雙手被刀刃蹭出了好幾條血痕,有的還不淺,但孫列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忙撿了斷刀撲上去給親衛補了一刀,結果了對方性命。

在親衛身上,有一把刀,可惜他慌亂間忘記了拔刀,這便宜了孫列。

握刀在手,孫列感覺命運又從新回到了手上。

兵營里是不可能呆了,但跑出去的希望也不大,孫列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往回去做掉薛振,報此大仇便是死也瞑目了。

他提著刀,一路小跑,血順著刀柄流到刀刃尖上,又一滴滴地滴到黃泥地上。不多時,他便來到了薛振的營門前,一切都發生得太快,薛振還不知道孫列已經月兌困,此時他正喝著小酒,唱著小曲,悠哉悠哉。

冷不防門外傳來兩聲慘叫,驚慌失措間,薛振忙去找自己的兵器,但孫列此時已經闖入大帳,他根本不給對方時間,直接一刀劈向薛振,薛振高叫一聲,往旁邊一躲,這一刀沒能送他上天,卻斷了他的一條胳膊。

殺豬般的嚎叫響徹整個大營,這聲嚎叫也讓理智重新回到了孫列的腦中,他暗叫一聲可惜,這一下沒要了對方的性命,若再不逃恐怕就沒機會了,而主將大營混亂,正好給了他逃跑的機會。

機會千載難逢,稍瞬即逝,孫列是一個善于把握機會的人,他果斷扔下了重傷的薛振,扭頭就跑,薛振失血過多,早已昏死過去,整個大營群龍無首,給了孫列足夠的時間。

兩只腳可比不了四條腿的,孫列不傻,他第一時間跑去的就是馬廄,看管馬廄的士兵上前來查孫列,直接被後者一刀干翻。

也沒太多時間挑匹好馬,揀著一匹就上馬,夾腿,孫列一個廂兵,那里騎過馬,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緊急關頭自發使出來的,等人和馬奔出一陣,他試圖控制馬匹,這才發現馬停不下來

柴遇听著好笑︰「你兩條腿夾著馬身,馬自然停不下來。」

孫列這時也有些放松下來,自嘲道︰「那會忙著逃命,哪里知道這些,俺見馬停不下來,就猛地一拉韁繩,那馬竟然立了起來,俺一個不注意,被甩了出去,這一下跌在地上,整個身子都閃了架,要不是這麼耽擱了一陣,就那幫小兔崽子,可追不上俺。」

「哈哈哈哈哈,多虧你這身子矮小,但凡身長一點的人要是這一下摔下去,腰非得斷了不可。」

「這是為何?」孫列不信。

「你想,一根長棍子容易被折斷,還是短棍子容易?」

孫列眼珠轉了一下,便點頭認同道︰「還真是,嘿!可見這副身子也不全是壞處!」

柴遇听完孫列的遭遇,頗為同情,便想這人行事果決,是個狠角色,既然遇上了,不知道能不能收為己用,便試探道︰「砍了上官,肯定被通緝了,以後你有什麼打算?」

孫列顯然對于這個問題也有所考慮,直接回答︰「我早就想好了,附近最好的去處就是梁山泊,听聞宋公明哥哥仗義疏財,義薄雲天,孫列想去投靠他。」

柴遇暗罵一聲︰太沒創意。

像孫列這樣的人,投宋江自然可以得到庇護,但柴遇既然有心收他,怎麼也得給他指條明路︰「梁山固然不錯,而且只要有我引薦,你過去那邊應該不成問題,只是目前梁山已經有一百零八位頭領,你過去還不是時時仰人鼻息,這種日子你還沒過慣麼?」

梁山雖好,但誠如柴遇所說,去了那邊別說頭領了,就是想當一個小頭目都很難,更別說出人頭地了。

這句話一下就戳中了孫列的痛處,讓他陷入深深地思考。

「寧當雞頭,勿為鳳尾。」柴遇繼續點醒對方,並適時地跑出一個當雞頭的機會給他,「柴某知道有一去處,正合孫兄你前去,並能讓你大展身手,穩穩地拿一把交易,不知你有沒有興趣?」

孫列心里也是敞亮,這柴遇既然不建議他去梁山,那必然有別的地方讓他去,果不其然,他心下暗想︰且听他說說看,到底是個什麼所在。

「柴兄請講!」

「孫兄可听說過美髯公?」

「柴兄是說美髯公朱仝?如何不知,這兩年梁山闖出好大名堂,三十六員天罡大將,七十二位地煞好漢,便是路邊的小販也識得一二。」孫列心下納悶,這不又繞回梁山去了?

柴遇見他對朱仝頗為敬重,便繼續說道︰「這美髯公前些時間下山了,目前在少華山獨自一人創下一份家業,孫兄若不嫌棄,何不前去助其一臂之力。正好柴某與朱大哥有些交情,此去湯陰之後,便欲往少華一行,到時把兄長當面引薦給他,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孫列听著柴遇這一席話,既驚且喜,驚的是兩人萍水相逢,對方卻能待自己若兄弟,喜的是此去少華,少不了能弄個頭領當當,豈不也痛快?他是個粗人,不會說漂亮話,當即起身朝柴遇扭頭就拜︰「大恩大德,孫列必粉身碎骨以報之!」

「孫兄客氣,你我意氣相投,些許小事,何足掛齒。」柴遇正咧嘴哈哈大笑,卻听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賊最新章節 | 帝賊全文閱讀 | 帝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