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洛帕戰記 第三十一章 無情的戰爭

作者 ︰ 木子雙魚

光明紀元686年月日。^^^^^^^^^看******

當最後一批波勒軍隊從獸人國薩滿尼亞和聖奧路非撤離之後,標志著這個王國的對外戰爭已經結束。

如今,東部的森林精靈族仍在恢復當中、南邊的獸人國和西面的聖奧路非王國剛遭重創、北方法耶魯帝國正忙于內戰,這個曾位于四面強敵的包圍之中的王國終于贏得了邊境線上短暫的和平。然而在接下來的日子之中,波勒軍人仍然沒有休息的時間,清剿王國境內四處橫行的匪禍、盡快恢復國家秩序,將成為這支疲倦不堪、卻屢建奇功的軍隊新的任務。

至于波勒國王都里斯一世的故鄉--北方的法耶魯帝國,在無情的戰爭中只能以「山河日下」來形容。

皇帝失蹤了差不多四個月,效忠于皇帝的帝**失去了主心骨,軍心渙散,在卡洛頓親王的叛軍面前節節敗退,現在帝國已有3/4的領土落入叛軍手中。盡管聖殿騎士團已經奉教皇之命從法耶魯帝國的內戰中抽身,但壞消息仍然一個接一個地傳到帝都柏恩城。維穆門、班催門、莫尼斯、洛馬--北方四國聯軍在一個星期內連克帝國北部五個重鎮,超過一萬帝**精銳全軍覆沒,北方大片領土被四國聯軍「收復」。

然而面對如此內憂外患的危局,皇宮內的兩名皇子卻沒有放下紛歧,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反而越來越沉迷于明爭暗斗的政治游戲,現在,柏恩城內的大臣和將領已分成兩派,帝**的實力正在這蕭牆之禍起中越發削弱。

權位之爭始終是上位者的游戲,最終受害的都是底層貧苦的老百姓,在這個兵荒馬亂、柯捐重賦的國度,不管是帝**的統治區,還是叛軍的控制區,抑或是四國聯軍的佔領區,老百姓流離失所、衣食無周,因為經濟生產受到破壞,全國各地暴發了大規模的饑荒,很多人不是命喪于亂軍交戰,就是被活活餓死,有些饑荒嚴重的地方出現了人吃人的可怕場面,饑民們從一開始只吃尸體,到後來是吃活人,再發展到幾個家庭互相交換孩子殺了當食物,這種慘絕人寰的悲劇一再重演。昔日無比強盛、不可一世的帝國,如今已變成了人間地獄。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第四股勢力--「民眾自治公社」,在帝國南部迅速掘起。

「民眾自治公社」,顧名思義,是一個由平民組成的組織,這個組織的領袖是一名叫「列奧•瓦爾蘭」的男人。列奧•瓦爾蘭出身于一個被廢棄的貴族家庭,他的家族是一個騎士世家,原來還擁有的帝國子爵的爵位,但在列奧的祖父那一代因得罪了當權者,被剝奪了貴族籍貫,貶為平民,被放遂到遠離首都的南方邊境小城埃啟蒙。

列奧身上同時兼備著平民色彩和貴族氣質。他從小流連于鄉野坊間,與農夫、小販、工匠等普通民眾為伍,深知民間疾苦,同時他又受到其父輩的燻陶,他從小就接受到一般老百姓接觸不到的原貴族式教育,博覽群,見多識廣,猶其喜歡瞞著其他人偷偷翻閱禁忌之《平等國度》,擁有著豐富的知識和遠遠超越一般人的遠大目光;而且他精通劍術,略懂醫理,能說會道,經常運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遇到不平之事也會鼎力相助,在普通民眾中有著比較高的聲望。

內戰暴發的兩年之前,也就是光明紀元684年,埃啟蒙附近的鄉村暴發蝗災,糧食失收、牲畜斃命,然而,埃啟蒙的領主不顧民間疾苦,非但不開倉救災,反而變本加厲橫征暴斂,災民忍無可忍,憤起反抗;當時,列奧糾集了28名青壯年拿起農具、扁擔、菜刀等「武器」,攻佔了當地領主的倉庫,殺死守衛,將倉庫內的糧食分給災民。附近的數千災民因此得救,但列奧•瓦爾蘭卻成為了帝國通緝的要犯。他和十幾名同伙逃進了深山,組成一個盜賊集團,過著攔路打劫的山賊生涯。與其他盜賊集團不同的是,列奧•瓦爾蘭和他的團隊從來不搶劫窮人,而是專以為富不仁的達官貴人為目標,搶劫回來的財物將一半分給窮人。漸漸地,列奧和他的團隊以「劫富濟貧」的俠盜美名在當地廣為流傳,投奔他的窮人越來越多;當地貴族對列奧•瓦爾蘭深惡痛絕,屢屢派兵進入深山清剿,然而兩年過去了,列奧和他的團隊非但沒有被剿滅,反而越發壯大,內戰暴發前已經有將近00人了。

隨著法耶魯帝國內戰的正式暴發,全國各地的領主都為了應付戰爭忙乎所以,無瑕他顧。列奧•瓦爾蘭覺得時機來臨,他帶著部下沖出深山,趁著埃啟蒙的領主將家族親兵的主力派往內戰的戰場時,攻佔了防守虛弱的領主城堡,他們將從領主處搶到的糧食、錢幣和田地分給了當地的老百姓。不過,這一次,列奧沒有再逃回深山,而是以埃啟蒙城為根據地,建立起一個名為「民眾自治公社」的平民政權,並打算在埃啟蒙實施永久性的統治。

與傳統的王權統治不同的是,「民眾自治公社」鼓吹的是擺月兌貴族管轄的平民自治,這個組織將一切罪惡的根源歸疚于貴族制度,以禁忌之《平等國度》里所倡導的世界觀為基礎,提出了「地位平等、共同勞動、財產平分」的口號。盡管這種口號在主流社會中屬于離經背道,但在亂世之中,對身處戰亂和貧困雙重壓迫之下的廣大平民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一時間,投奔列奧•瓦爾蘭的的人成倍增加,自內戰暴發以來的短短幾個月內,「民眾自治公社」已經拉起了一支將近2000人的武裝部隊,並以勢如破竹之勢攻佔了埃啟蒙附近的幾座城鎮。

盡管「民眾自治公社」聲勢浩大,可是在法耶魯帝國這個巨大的競技場上角逐的其他三大勢力︰帝**、叛軍、四國聯軍,都不把這支新崛起的「第四勢力」放在眼里。那些傲慢的貴族們認為,這支由連穿衣、吃飯都成問題的賤民根本完全是烏合之眾,沒有騎士的領導,連軍隊都算不上,只是規模比較大的「流寇」而已,盡管這群賤民攻佔了幾座城鎮,但都是因為那些地方遠離國都,而且統治當地的小貴族因為家族親兵的主力不在,才被鑽了空子,只是現在三大勢力都忙了混戰,才無瑕理睬而已,否則要剿滅這股「流寇」不過是手到擒來之事。

可是正如浩土大陸上真國的一句諺語所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現在的這點毫不起眼的星火,在若干年之後,將變成熊熊烈火,燃遍的並不只是整個法耶魯帝國,而是絕大多數聖光明教國家,甚至是奧洛帕海中央的聖教皇島……

**********************************************************************

在無情的戰爭中掙扎著的,並不只是輝煌大陸上的法耶魯帝國,還有星河大陸上的兩個冤家王國︰西蘭和梅丁。

第五次西梅戰爭使這兩個古老的王國流盡鮮血。作為主戰場的梅丁王國已經受到了極度嚴重的破壞,最富饒的兩個省份成為了一片廢墟、人間地獄。然而,梅丁人卻在國王路易五世和軍隊統帥「雄鹿公爵」保羅•埃布爾大公的帶領下,將他們的國都帕里斯城變成一座要塞進行著殊死抵抗,這場如同絞肉機般的巷戰進入了決定性階段,雙方每天都在幾個街區來來回回地爭奪,帕里斯城里每一塊磚瓦都染上了鮮血。

雖然這場轟轟烈烈的「帕里斯圍城之戰」把這座千年歷史的名都徹底摧毀,但也把四分之三的西蘭軍隊拖進了萬劫不復的泥潭。

梅丁王國是一個極度重視騎士道精神的國家,騎士之道給這個國家帶來榮耀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負累。歷代先王就是因為過于拘泥于騎士之道中的某些迂腐教條,才屢次被靈動的西蘭軍隊打得一敗涂地。然而,時過景遷,現任國王路易五世與那些頭腦僵硬的先輩有很大的不同,這位年僅22歲的年輕君王,在發動政變強行從自己父親手中奪取王位之後,沒有默守陳規,而是對軍隊采取大膽的改革,淘汰掉一批頭腦僵化的老將軍,起用了大批思想靈活的少壯派軍人,路易五世敢于挑戰傳統騎士道中某些過時的教條,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舉措就是放棄「騎士任何時候都要堂堂正正地面對敵人,絕不搞背後偷襲」這一條精神,組建了十幾支游擊小部隊,深入被侵佔的淪陷國土內,從背後竄騷擾西蘭軍隊。

另一方面,作為侵略者的西蘭王國,雖然依靠西蘭海峽將戰火隔絕在國門之外,但在這場戰爭之中,西蘭的情況未必比梅丁好多少。

在歷史上的某個時期,西蘭王國曾經以霸主的姿態傲立于奧洛帕的三塊大陸,但過往的輝煌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今的西蘭的國力在聖光明教十二大國中只能排到中下游的位置;盡管他們現在以侵略者的身份讓軍靴踐踏在梅丁王國的國土上,可是他們正逐漸被被土地和人口都遠遠超過自己的被侵略對象拖挎。

自3月份戰爭暴發以來,西蘭已經在梅丁的國土上丟下了近2萬具尸體,他們的後勤補給線屢屢受到梅丁游擊隊的騷擾,供養越來越困難,西軍的精銳部隊幾近消耗怠盡,可是該死的帕里斯城卻遲遲沒有完全佔領。西蘭的統治者不放棄這僅有一步之遙勝的利,他們為了加大對梅丁的用兵力度,不僅屢屢加稅以填補無底洞般的軍費開支,還強行征召所有歲以上、0歲以下的青壯中年男子入伍,搞得王國四處民怨沸騰,一些地區甚至發生了以抵抗征稅、征兵為目的的民眾暴亂。

處于這種情況之下,西蘭國王仍然執迷不悟,沒有及時從戰爭中抽身,而是采用了某些大臣提議的征召「贖罪兵」這種飲鳩止渴的方法。所謂的「贖罪兵」就是將的大批在押囚犯投入到軍隊之中,用戰斗換取自由,在短期之內快速填補兵力,西蘭國王希望此舉能盡快打敗梅丁王國,結束這場無休止的消耗戰。

在這些「贖罪兵」之中,有被城市治安官抓獲的小偷、反抗征兵征稅的農民、窮凶極惡的殺人犯、觸犯軍紀的原軍人、被政敵迫害的貴族,甚至還包括因反對開戰而激怒國王的將軍。

此時,在梅丁王國西部,西蘭人控制的淪陷區內,一支40多人的西蘭軍隊正在小心翼翼地沿著一條鄉間小道往西前進。這支軍隊在幾天前才剛剛從本土乘坐一艘軍艦登陸到這片土地,他們的任務,就是護送一名身份特殊的「贖罪兵」前往梅丁的都城--帕里斯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奧洛帕戰記最新章節 | 奧洛帕戰記全文閱讀 | 奧洛帕戰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