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民工 追憶似水年景

作者 ︰ 葉狂徒

()十四歲之前,我一直在故鄉老家生活,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時光便留在了老家的山山水水當中。(鳳舞文學網)(鳳舞)老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窮山村,四面環山,交通落後,老家人是正宗的山里人,而我則是一個標準的山里娃兒。六七歲之前的事情我記不得了,關于過年的美妙回憶,大多集于十歲左右的那段光景,我從記憶的圖庫中搜索,驀然發現在我二十幾年的人生歲月之中,稱得上絢麗美好的記憶圖片竟然沒有幾張,而僅有的這幾張,也全是我小時候在家鄉過年時的情景。是啊!那段美妙的回憶,那段純粹的人生,因為時光的一去不復返而變得尤為彌足珍貴。十四歲之前,我幾乎都沒有見過我的父母,他們因為各自工作的關系,常年在外,我有限的幾次與他們相聚的時間,也極其吝嗇的集中在了過年的那幾日,然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那幾次匆匆而又短暫的會面非但沒有讓我感覺到那種所謂的親情之樂,反而因為對他們的陌生而使我的內心更加的想遠離他們,如今憶起來,我才倏然明白,那種出于陌生的遠離之意其實並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本意原本是盡量想與他們親近的,可是在過年的這個特殊時刻里,在處處張燈結彩,喜慶連連的背景之下,小小年紀的我,被壓抑在心底的那些孤單、落寞、怨恨甚至是思念都被無限的放大,父母的歸來,以及他們因為愧疚而對我異常熱情的舉動,都使我變得無所適從。好在我還是個孩子,這一切在過年的氛圍之下,很快便算不得什麼了,我所期盼的,不是自己的親身父母的回來,不是那種自己似懂非懂的骨肉親情,而是其他的事情和其他的人。這當中,自然少不了我的老姑和老姑父,每一年的年三十,老姑都會帶著許許多多的花炮到我們家,老姑是礦區的人,老姑父更是礦區礦山的工頭,他們的光景相對于我的「現實」父母——我的爺爺女乃女乃來說,是富裕的,我去過老姑家幾次,他們的家里竟然有大彩電,還有雙門冰箱,打開冰箱之後,看到的竟然是那些只會出現在我夢中的女乃油冰ji凌。老姑帶來的花炮是我過年時唯一期盼的娛樂物事,有了它們,我便可以在那些補丁摞補丁的農村女圭女圭面前放肆的吹噓,我可以因著這些‘只會出現在城里孩子手上’的花炮,而成為我們那些女圭女圭的‘孩子王’,享受那種「好吃好玩全歸我」的特殊待遇。當然我最期盼的,除了老姑的花炮之外,還有我的大伯和二伯,每一年的春節,大伯和二伯都會在基本壓歲錢之外,再si下額外的給我一筆「小紅包」,大伯二伯沒有兒子,我成為了家里的長孫,對他們而言,長孫似乎本就該享受更高一級的待遇,于是我的錢包自然就會比我的堂姐堂弟們鼓出一些來,後來我才明白,他們之所以多給我那麼一些錢,並非因為我是長孫的緣故,他們只是因為疼愛我,疼愛我這個從小父母就不在身邊的可憐娃兒。好了,到了年三十的那天,全家人便聚齊了,我敬愛的爺爺女乃女乃在這一時刻是最為幸福和高興的,這完全可以從他們整天都無法合攏的嘴上看出來,兒孫滿堂對于他們來說,幾乎成為了他們這碌碌一生中最偉大的收成。那時候的我當然不懂得這些,在我心中,穿新衣,放花炮,亮花燈,吃年飯才是最偉大、最幸福的事情。大人們說些什麼,我自然听不進去,而且我還很厭煩叔叔嬸嬸之間那種相互攀比的碎語閑談,平日里見的還不夠多麼,農村的人除了種地養豬之外,唯一的娛樂似乎便是相互間的無事生非了,即便連自家人都不會例外。于是在這個時候,我便會伙同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沖出這個家,投于院外那無盡的夜s 當中,揮舞著手中的香火,大聲的嘶喊著,嬉鬧著,將自己所熟悉的娃兒家竄個遍,等到這一趟下來,我身後便會組成一條長龍,點點香火在深暗的年燈下劃出一條條無規則的紅線,劃出了一副屬于我們女圭女圭們的春節喜景,伴隨著此起彼伏的炮聲,將這一幕兒時除夕過年景,永遠的定格在了我們這幫女圭女圭的人生圖片當中初一的早晨是我這一年當中最勤快的一個早晨,懶**在這個時候已經毫無意義了,新衣的**遠比那被窩里面的幾絲溫暖要大的多,更何況還有一個讓我們熱血沸騰的「大年紅包」在等著我們。我們這些小輩們一字排開,一一向爺爺女乃女乃作揖磕頭,而我更是磕頭磕的尤為的響亮,口中也「毫無廉恥」的向爺爺女乃女乃索要更多的壓歲錢,我固執的認為,我磕的越響,爺爺女乃女乃給我的壓歲錢便會越多,這個時候,爺爺通常都會滿臉微笑的mo著我的頭說︰「娃兒,你看到咱們院里的那顆石榴樹了麼,等到你跟他長的一般高的時候,爺爺就會給你多多的壓歲錢,好麼?」這句話,我記在心里面了,而且一直記到了現在。過年的喜慶是屬于所有人的,但快樂卻只屬于孩子們,長大後的我對此更是深信不疑。後來我的父母最終把他們的工作關系落到了我們的縣城里,我也因此而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離開了我生活了十三年的山旮旯,離開了我住了十幾年的土里土氣的平房,踏上了我人生轉折的一個階梯,搬進了那令我興奮卻又陌生的樓房。新奇的縣城生活很快便吸引了我,與本來陌生的父母因為朝夕相對也很快熟絡了起來,親情的感覺雖然來晚了一些,但終究還是來了。上了高中之後,因為學習緊張的緣故,我很少再回老家去過年,而且長大後的我似乎也因為思想的轉變而逐漸變得瞧不起那個又窮又髒的山旮旯,同學問起我是哪里人的時候,我總是支吾半晌,然後說出一句讓我現在覺得無比羞愧的話︰「我是縣城里的人,從小就是在縣城長大的。」上大學後,就連自己縣城的家都很少回去了,大城市的生活以及那些青春時尚的少年男女使我的思想及觀念再次發生了改變,我要去戀愛啊,我要感嘆人生啊,我要無病**啊,我要憤世嫉俗啊,家鄉,已經被我壓倒了記憶的最深處,成為了一個被塵封的概念。大學時候,接到了父親的一個電話,被告知爺爺因病去世了,我的心在那一時刻被扎了一下,可是因為女朋友的事情,我最終沒有回去給爺爺送殯。之後的兩年里面,女乃女乃、大伯和二伯相繼去世,我也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而沒有回去,畢業上班後,老姑和老姑父也相繼去世了,我仍然是沒有回去,直到去年,母親因為突發急病住院,我才拋開身邊錯綜復雜的感情和工作匆匆趕了回去,從高中畢業到那次回去,我已經離開家八年多了,在此期間,我僅僅回去過四次,只與家人過了四個年。母親老了,頭發漸白,好在她的病不是很嚴重,注意調理,便能恢復健康,母親一如既往的對我噓寒問暖,似乎不是我回家來探望她,而是她在看望我。父親突然與我說,今年過年不在縣城里面過了,要回老家過,爺爺女乃女乃去世五年了,要回家祭祖,我自然說不得什麼,同時在心中,也有了一種難以克制的愧疚與悔恨。然而這愧疚和悔恨還是來得晚了些,家鄉的外貌依然沒有變,依然是那個土里土氣的山旮旯,但是因為國家的村村通工程,家鄉的內部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平房變成了小樓房,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溝渠暢通,綠樹成蔭。可是家鄉的親人呢,我為何找不到他們的身影,年三十那天我等了一天,都沒有再見到老姑和老姑父左拎右提許許多多花炮的身影,也沒有再等回來我尊敬的大伯和二伯的‘小紅包’,連絮絮叨叨的叔叔嬸嬸都因為年老生病而變得少言寡語,往日過年時的喧鬧年景真的是再也尋不回來了,親人們去世的去世,忙碌的忙碌,已經無法再像十幾年前那樣,聚在一起,感受那種三世同堂的濃濃情意了。我給爺爺女乃女乃的靈牌上了柱香,眼中卻流下淚來,我已經長得跟院子里的石榴樹一般高了,但是我卻永遠無法再讓爺爺兌現他當年的諾言,我曾經有好多次機會回來讓爺爺兌現他在我小時候許下的諾言,然而這一次次的機會卻因為我那些人生必經的成熟歷程而荒廢了,人長大真的是要付出代價的,而我付出的,正是我與爺爺之間的那份爺孫親情。我突然想到了身體漸弱的母親,我心中暗暗發誓,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一定會跪在母親的膝下,給她實實在在的磕個頭,拜個年,並且向他許下我這個做兒子的第一個諾言,我會說︰「我決定不要在外面工作了,我要回來找一份工作,我要陪在你與爸爸的身邊。」我相信,當我說出這句話來的時候,媽媽一定會lu出這幾年來她最暢快的一個笑容如今我真的回到了我的小縣城,回到了父母的身旁,而且在今年的年前幾日里,我一一探望了我的叔叔嬸嬸和姑姑姑夫們,向他們送去了新春的問候,同時也收獲了他們發自內心的笑容,而他們的這些笑容,也成為了我這二十多年人生歲月中最珍貴的一份禮物——————神州狂徒2009年2月

c!。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修真民工最新章節 | 修真民工全文閱讀 | 修真民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