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 第105章莫斯科方向的戰斗...

作者 ︰ 管殺不管填

期初,免于莫斯科劫難的俄國-軍警們似乎並不在意這些一小撮法軍叛亂分子的破壞行為,事實上,他們也表現的無能為力,難以抓捕這些狡猾的家伙,因為庫圖佐夫等人帶走城鎮里全部的精銳士兵。等到數百萬人的越冬口糧在無情的大火中化為烏有之後,所有人這才著急起來,民團士兵紛紛動員起來,圍剿該死的縱火犯,但無一活口被捕。

與此同時,俄國的大糧倉,烏克蘭意外遭遇一場土豆世紀瘟疫。原本指望能夠救濟俄國中北部與莫斯科等地災民的高產土豆,居然在應該喜獲豐收的季節里減產到九成……入冬之後的烏克蘭不僅無法向外調集糧食,自身還將面臨一場嚴重的饑荒。

也是在11月份,德賽撕毀了與俄國人的口頭承諾。他下令波羅的海艦隊封鎖芬蘭灣,不準俄國船只進出波羅的海。等到1813年1月之後,當一場空前的糧食大饑荒在整個俄國平原上集中爆發後,波蘭國王干脆命令他的海軍在芬蘭灣入口一帶,舉行為期至少兩個月的海上軍事演習,並禁止包括瑞典與英國在內的各國商船進入芬蘭灣,進入聖彼得堡。

在東面,拉月兌維亞、立陶宛與明斯克的漫長防線上,波蘭軍隊已經劃出一道寬兩百公里的死亡線,不準西方的一顆糧食流入到俄國,同樣也不允許俄國災民進入上述區域,除非後者發誓效忠德賽;

在南面與東南面,俄國人的兩個死敵土耳其和波斯也幸災樂禍的進行趁火打劫,異教徒奸商伺機提高了糧食價格到平日的10倍,而且要求用黃金進行交易。

整個1812年到1813年,經過殘酷戰爭與糧食饑荒雙重打擊下的俄國人口,從原來的4千5百萬,猛然下降到不足3千5萬,其中大部分都屬于被活活餓死的。而此時,德賽擁有的兩個國家,加泰羅尼亞的人口增加到1千2百萬,而波蘭聯邦激增到1千3百萬。

亞歷山大與德賽在人口資源方面差距被大大縮小,勝利的天平開始傾向于波蘭。

除了糧食戰爭開始的同時,預備在別列津納河圍殲俄國生力軍的作戰任務已悄然啟動。

……

11月下旬,拿破侖到達別列津納河時,法軍的兵力已不足4萬,並且喪失了大部分騎兵和幾乎全部的炮兵。不過,俄軍的損失也相當嚴重,十月開始實施追擊的俄軍,共有兵力20萬多人,抵達別列津納河的時候,也只剩下10萬人不到的正規軍,所攜帶的六百六十二門火炮,沿途丟掉了四百二十五門。由此可見,在嚴冬中進行追擊的俄軍,也並不那麼輕松。

11月26日傍晚,法軍開始渡河。

第二天,俄軍發現了正在渡河的法軍,隨時調撥追兵,開始猛烈攻擊。維克托率領後衛部隊進行了頑強的阻擊,多次打退了向渡口沖來的敵軍。

可是,俄軍越來越多了,他們用炮火猛轟兩座浮橋,封鎖通往橋梁的道路。情況越來越混亂。兩座橋上塞滿了死尸,而爭相逃命的傷兵、婦女和其他隨軍人員,不顧一切地向橋上蜂涌。便橋本來就不大堅固,不堪超載和擁擠,在人員和炮車的重壓下,有一座橋陷塌了。

于是人們更加瘋狂,拚命涌向另一座橋梁。這樣反而影響了橋梁的使用效率。許多人在絕望之中跳進河里,試圖泅渡過河,但是談何容易,由于漂浮冰塊和嚴寒的威脅,絕大部分人都喪生于河中。

二十九日拂曉,法軍的後衛部隊燒毀了橋梁。當時,至少還有萬名士兵留在東岸。俄軍的哥薩克騎兵追來了,只听得東岸發出了悲慘的哀號。沒能過河的這許多人,不是死于哥薩克騎兵的馬刀之下,就是自投于冰冷的河水之中,或者投進了燃燒的火海之內。後來,在這條河道上露出了大約一萬二千具尸體,其慘狀真是目不忍睹。

這場大災難發生之前,德賽已率領他的4個出征軍團︰立陶宛軍團、東波羅的海軍團、普魯士軍團以及近衛軍團,12萬軍隊在冬季深入俄國境內,並出其不意的佔領了明斯克要塞,將波蘭的防線再度向前推進了數百公里。

事實上,德賽原本想要打算援助別列津納河方向的法軍。然而,在抵達預定戰場的前兩天,德賽意外收到了軍情局特工從法軍內部發來的一份情報。該特工宣稱,包括法國人、波蘭人在內的大部分逃亡士兵依然效忠于他們的拿破侖皇帝。這些勇敢而忠誠的士兵寧可自己凍死或餓死,也寧願將手中的木柴或是僅有的一點面包,統統送到拿破侖身邊和手上。

短暫的沉默之後,德賽下令取消了後天拂曉時分的出擊方案,而是將進攻時間推遲到俄國人取得勝利,縱情飲酒的當晚。至于漂浮在別列津納河道的1萬2千具的可憐死難者,便成為德賽與拿破侖相互較量的政治犧牲品。

不過,德賽還是默許拿破侖和只剩下兩萬個餓壞、凍傷、連武器都丟了的幽靈,搖搖晃晃地進入立陶宛境內。在獲得補給與治療的同時,也必須沿途接受波蘭軍隊的嚴密監視。

很快,拿破侖和他的元帥將軍們都獲得了一輛舒適的雪橇車,允許他們借到波蘭與薩克森王國,重新回到法國。12月5日,拿破侖在斯莫爾岡告訴身邊的元帥們,說他要發誓再在法國、萊茵聯邦、瑞士、荷蘭和西班牙征召30萬精銳士兵,但大家似乎不願意去響應。

這場俄羅斯嚴寒徹底埋葬了拿破倫軍團,從此,大軍團作為一支戰斗力量已不復存在,而其新交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敵人,倒戈在即,他的帝國眼看陷入絕境。

11月29日深夜,德賽指揮的4個軍團悄悄迂回在俄軍後方與側翼,並將齊查可夫、維特根斯泰因、庫圖佐夫指揮的8萬俄國士兵團團包圍。此時,俄國人都沉浸在徹底打敗50萬歐洲入侵者的無比喜悅之中,無人察覺到另外一場巨大災難即將來臨。

進攻的號角首先由北面的立陶宛軍團吹響,東波羅的海軍團、普魯士軍團和近衛軍團隨即響應……筋疲力盡且伶仃大醉的俄國士兵猝不及防,盡管齊查可夫、維特根斯泰因、庫圖佐夫等人組織軍官進行了英勇抵抗,在優勢波蘭軍隊的圍殲下,一切努力都變成徒勞。

是役,8萬俄軍中間,除了齊查可夫將軍領帶的兩千人僥幸逃月兌之外,其他人或戰死,或淪為俘虜。另外,維特根斯泰因被擊斃,庫圖佐夫重傷被俘,但在拒絕治療而身亡。

此戰過後,俄國部署在東歐平原上所有成建制的正規軍中,僅剩下防御聖彼得堡的芬蘭方面軍一支,人數不足3萬。至少在一年之內,亞歷山大已無力持續對波蘭的戰爭。

等到烏克蘭大饑荒蔓延到整個俄國之後,1813年的4月,在英國人與瑞典人的調停下,沙皇亞歷山大派出求和使節,在里加要塞同德賽的特使,正式簽署了一項和平協定。

該協定規定,俄國將放棄立陶宛、拉月兌維亞的所有權,並將白俄羅斯以及第聶伯河以西的部分烏克蘭領土割讓給波蘭;與此同時,波蘭將放棄與俄國的戰爭,解除波羅的海的封鎖令,恢復貿易往來,並同意向俄國運輸糧食。

就在俄波兩國簽署和平協定的第二天,德賽依據自己必須遵守的1812年一項附加議定書,于1813年5月,在華沙正式宣布波蘭加入到反法同盟,而薩克森王國則宣布戰爭中立。

在伊比利斯半島上,加泰羅尼亞依照德賽的指令,仍舊在保持戰爭維持中立立場,並通過一筆政治交易,從約瑟夫國王的手中獲得了西班牙西北部的兩個自治區。

1813年5月,英國、瑞典、俄國、普魯士組織了新一輪的反法同盟,波蘭也加入其中。但德賽的軍隊僅僅部署在薩克森王國境內,而且只將法軍禮送出境,並未收繳武器。

8月,奧地利進入到反法同盟的行列。

10月,柏林大會戰爆發,拿破侖與聯軍激進之後,再度失敗。

1814年3月31日,反法聯軍進入巴黎。

4月3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侖退位。

4月6日,拿破侖宣布退位,並簽訂了《楓丹白露條約》。

5月3日,路易十八宣布即位,並在外**隊的刺刀保護下,進入巴黎。

5月4日,拿破侖抵達厄爾巴島,開始流放。

8月開始,巴黎與維也納和平會議相繼召開。

由于德賽嚴重不滿俄普聯盟對波蘭事務的干涉,于1814年12月,宣布退出了維也納會議,積極籌備對俄國的新一輪戰爭,瑞典與土耳其方面表示支持。普魯士站在俄國一方,此外,奧地利則表現的搖擺不定。

1815年2月,拿破侖逃出厄爾巴島,重新在巴黎執政國家大權。

在英國的努力下,瑞典、奧地利與普魯士加入到反法聯盟中,但放棄了對俄國的策應和支援,聖彼得堡又將再度孤軍奮戰。

3月,波蘭聯合土耳其、波斯開始對俄國的戰爭,並在5月間攻佔聖彼得堡,並在俄國皇宮內加冕再度加冕。

4月,經過英國調停,俄國再度求和,並割地賠款。

5月,第三次波俄戰爭結束,此時,距離滑鐵盧會戰尚有1個時間。

此時,德賽在與普魯士交界的奧得河邊漫步,20分鐘內,他將決定一個重大的決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炮王最新章節 | 炮王全文閱讀 | 炮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