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師道宇 第二十章 正一盟威

作者 ︰ 凱爾純白

()張繼軒微微頜首,肅容道︰「好,宇兒,從今r 起,為父正式便傳于你‘正一威盟之法’,此法由祖天師張道陵自太上八景宮所得,源自《太上正一威盟錄》,不過這僅僅是下卷,稱為「地玄卷」。《太上正一盟威錄》原本還有上卷「天樞」卷和中卷「人極」卷,當初太上老君原本把三部天書具都授予了祖天師,不過祖天師飛升之後,「天樞」和「人極」二卷不知所蹤。這數百年來,我正一道僅憑一部地玄卷便能屹立不倒,可見其他二卷的威力不知何等玄妙。你他r 若有機緣,可嘗試找尋《太上正一威盟錄》剩余卷宗加以修習,若真能修得其中一二機要,他r 遨游紫極,白r 升天想來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不過眼下你先點燃三炷香,望天空先拜三拜,以謝老君八景宮之恩。」

張宇一驚喜不已,想不到剛開始修道就能夠習得這等寶錄中的道術,心中歡欣鼓舞,對父親長揖到地︰「多謝父親,孩兒定當全力修習,不負父親所托。」說罷,點燃了三柱清香,望天空拜了三拜。

「再拜師祖授書之誼。」說著一指牆上掛著的一幅中年道士畫像,畫中人相貌,張宇一又轉身朝青拜了三拜。

「三拜父親教誨之恩。」張宇一撩袍跪下,恭恭敬敬的向父親磕了三個頭。

張繼軒捻須微笑道︰「好好,宇兒,你要知道,我正一一脈,人並不多,也最少清規戒律,為父對你別無要求,只望你今後步步向正,切莫墮入邪道。你須慎之,凜之。」

「孩兒必謹記父親教誨。」

「另外,我正一道與其他門派有所不同,為了正一弟子在修行的各個階段都能得到最好的指導,允許弟子在不同的階段跟隨不同的師父修行,以博采眾家之長。如果你r 後另有機緣遇得名師的話,也可擇機拜師,為父也是很支持的。」

張宇一垂手答道︰「孩兒明白。」

「那好,為父就先教授你我正一威盟修道之根本。」

「我輩修持之人,無不以太上真常之道為最高信仰。道者無形無相,而生天地萬物,故萬物莫不尊道,道散則為氣,道聚則為神。神仙是得道的化身,又是我輩修道者的楷模。」

「那神仙又分為哪些呢?」張宇一從小到大就對神仙鬼怪之說特別感興趣,便抓住機會追問道。

張繼軒沉吟片刻,道︰「根據道家典籍記載,仙分五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仙之中,屬鬼仙地位最低,多是些凡間修善積德之人的魂靈所化,因在世時行善積德,死後不需下地獄,但功德又不足以飛升成仙。因而閻王多任命其擔任城隍一職,令其掌管一地游魂野鬼,故雖曰仙,其實是鬼。

人仙地位在鬼仙之上,常常是人間修真之士,受資質際遇所限,沒能悟得大道,而又心堅志苦,于道法中某一方面小有所成,因而諸邪難侵,得享高壽。濟公,彭祖就屬人仙之列。

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凡普通人或妖魅j ng怪只要秉持身心,廣布功德,修行到一定境界再加上外界的丹藥輔佐,就能達到長生不死的境界,稱為地仙,土地,山神都屬此列。

五仙之中,神仙名氣最大。神仙是人間有無量功德之人,煉氣成形傳道有功,由上帝親自下詔,仙官仙女引導,超凡入聖,月兌質升仙的修道者。

而天仙是從神仙之中選撥的于天地有大功者,授以天書,謂之大羅金仙,是神仙中地位最尊崇者。」

張繼軒關于神仙介紹的一番話說得張宇一抓耳撓腮,恨不得立馬就修成無上道法,斬妖伏魔,白r 飛升。勉強定了定神,眼巴巴的望著父親道︰「父親,還是別教我哪些大道理了。趕緊叫孩兒學捉鬼降妖的法術吧?」

張宇一心里其實也明白修道是不能好高騖遠,急于求成的,否則這世上豈非個個都成了大羅金仙了。但不知為何,父親一和他談起道家有關的事情時,內心就忍不住一陣悸動,油然產生出無窮無盡的渴求,對于某些道家的東西隱隱約約有似曾相識之感。

張繼軒看了他一眼,見他一臉期盼之s ,望著自己,不由有些啼笑皆非。這小子,一講到學道就兩眼放光,天生就有這方面的夙根。張繼軒心中也理解他這多年的願望,今天一朝實現,自然有些著急。咳嗽一聲說道︰「也罷,為父現在就傳你引氣築基的法門。」

「我正一道以氣為先,道貫三才為一氣耳,天以氣而運行,地以氣而發生,y n陽以氣而慘舒,風雷以氣而動蕩,人身以氣而呼吸。我正一道修行共分四重境界,每一重境界又分四層。第一重境界紫氣初升,是指打開先天太乙之門,達到心腎相交,水火相濟的效果,這重境界眼下你已經邁過了。第二重境界出神入化,打開先天玄牝之門,以達到內觀定照,煉氣化神的效果。第三重境界返璞歸真,打開先天太玄之門,達到煉神返虛,出竅分神的境界,最後第四重是天人合一,打開先天靈樞之門,達到聚虛合道,悟徹天人的境界。若能修至重第四層,就能肉身成聖,榮登紫府。

不過我正一道自祖天師張道陵一來,只有最初三位天師修至第四重四層境界,得享正果,位列仙班。其余諸位天師中,據天師世家記載,最杰出之人也只修至第四重一階的境界。

張宇一心中好奇,偏著腦袋問道︰「那爹爹您又修到了什麼境界呢?」

張繼軒老臉一紅,沒想到兒子會有此一問,不過他心中坦蕩,在兒子面前也不屑虛言,便答道︰「為父慚愧,苦修二十余年,至今也才剛剛邁入三重四階之境,r 後若想j ng進,更是步步維艱。想起祖天師昔r 不到三十歲便已邁入第四重境界,之後才得授天師之職,為父如此修為卻能忝居天師之位,實在是汗顏無地。」

張宇一又問道︰「那世間還有沒有比爹爹你修為更高的道士呢?」

張繼軒點點頭︰「天下之大,能人輩出。其他門派雖修習方式不同,但萬法歸宗,若是修煉有方,都是能夠的享大道的。據為父所知,蜀山一脈以氣御劍,煉至深處可劈山裂石,御劍飛行,按我正一道修行境界推算,其掌教真人劍聖前輩早已是已經步入了第四重的高人了。其他各派,林林總總,歷代皆有高人隱士出世潛修,為父又怎敢妄尊自大,小覷天下高人。」

張宇一卻模了模自己下巴,嘿嘿笑道︰「父親,像孩兒這種對于道法悟x ng奇高的人材,達到第四重境界是不是不會太難?」

張繼軒怎麼也看不慣這小子的那副神氣,雖說是有些悟x ng,但也不能這樣目空一切嘛。于是斥道︰「胡說,我正一道這四重共十六層境界,一層難過一層,第一層境界比較容易達到,縱然是資質一般之人,花費兩年時間也能練成,第二重要比第一重難過數倍不止,普通人需要四五年時間,第三重又比第二重更加艱難數倍,越是往後,越是難以取得進展。而且每一重的第四層躍升至上一重時,不僅需要苦修,而且還需要機遇配合才有可能。並不是說天資聰慧就可以達到的,你若是沒有這等毅力,還是趁早別走上這修道一途。」

張繼軒所說的並非假話,普通學仙修道的人若想修成正果,除了具備非凡的毅力與執著外,個人的際遇與慧根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只有毅力而無慧根,難以理解高深道法,須知黃老之學本質內涵的東西是旁人教不來的;領悟的出,則得享大道,月兌胎換骨;領悟不出,雖也可學到些許法術,但最多也僅能達到人仙境界而已。

張宇一心中大急,忙道︰「別啊父親,我一定要學的。」暗想,好不容易等到這一天,不可能剛被父親說兩句就放棄吧。再說了,也許只是父親在考驗我是否誠心而已,以本公子從小熟讀經史子集的經驗來看,根本就沒啥困難的,估計道法也難不到哪去。

張繼軒面露嘉許之s ,點點頭道︰「我輩修持,引氣是必修之術。神者乘氣而行,有氣則有神,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死。初學行氣,鼻中引氣而閉之,以心數至數百,以口微吐之,r 久,以鴻毛放于鼻口之上,吐氣而鴻毛不動,是為大成。」說罷又講述了如何行氣,怎樣蓄氣等引氣法門。

引氣又稱為煉氣,是道家r 常修煉的法術,指的是以呼吸吐納為主,輔以導引養生的內修方法。注重持久的鍛煉與呼吸,融匯天地之氣于自身,已到達祛除疾病,月兌去凡胎的效果。

張宇一按照父親講述的方法,練習了大約六七個時辰。只覺得神安氣凝,有一股先天之氣充盈氣海,在運氣時已經能聚若實質,猶如一粒粒珍珠一般,隨心所y 的在周身流動,有種說不出的舒服。把這種感受告訴父親,張繼軒听了也是瞠目結舌,心中大呼不敢置信,暗想,這小子果然是個修道的怪胎,才短短半天時間,竟然就已經達到「上持雲門,下固靈根」的境界。張繼軒自認也是頗有修道根骨的人,可當初他學習引氣之術時,練到這等境界也花了足足一個月時間,張宇一才六七個時辰就已達到,怎能讓他不感到驚訝。不過心中更多的是高興,暗自想到︰既然這孩子天賦異稟,就不能當做普通孩子對待,自己不如把所學道法早點教授與他,說不定今後會大有際遇。

打定主意,看了張宇一一眼,說道︰「宇兒,你既有如此能力,為父也深感欣慰,既是如此,為父打算從明r 起,加快速度把這幾十年來所學心得全部傳授與你。」說完,頓了頓又道︰「只是為父有些擔心,這樣長時間練習道法你身體是否吃得消。」

張宇一經過剛才的練習,此時已是自信心爆棚,感覺學道不僅沒父親說的那樣難而且練完之後全身上下舒服無比,于是俯首到︰「父親放心,孩兒並無不適,孩兒自幼習武,這點苦還是受得了的。」張繼軒微微頜首,從此開始了對張宇一的悉心傳授。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師道宇最新章節 | 天師道宇全文閱讀 | 天師道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