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清朝 第63章金秋十月

作者 ︰ 自由的老槍

北進戰役的勝利,讓京城在開國大典的範圍中,著實歡騰熱鬧了一番。國慶節後的第一個禮拜日,兵器工業局局長鄧強帶著妻子和一雙兒女在鄧子軒的門前下車。眾人走進客廳,鄧強的一雙兒女,甜甜的呼喚爺爺女乃女乃,然後依偎在婉兒身旁,顯然孩子與女乃女乃親近。張之洞的女兒、鄧強的妻子和見禮。

鄧夏笑侃道︰「強哥,平常都是嫂子帶孩子來,難得見到你的身影,今天太陽從西面出來了?」鄧強看了鄧子軒一眼道︰「沒有辦法,大哥太忙了,只能委托你嫂子來盡孝了。」「強哥,你每天神秘兮兮都干什麼那?」鄧夏不依不饒。鄧子軒不滿道︰「你的好奇心太大了,不該知道的事情不要打听,帶兩個孩子去玩吧!」

鄧夏沖鄧強伸了一下舌頭,帶兩個孩子走了。婉兒意識到丈夫要和鄧強商談機密的事情,便拉著鄧強的妻子去張羅飯菜去了。鄧子軒倒了一杯茶水道︰「看你的表情是好消息?」「義父,我從天津回來。天津兵工廠開發的拖拉機已經下線,這是拍攝的照片,請您過目!」鄧強說完從信封里拿出一打相片。

鄧子軒審視相片滿意的點點頭道︰「試驗情況怎麼樣?」鄧強郁悶道︰「非常糟糕,拖拉機沒有跑多遠鏈條就斷了,發動機也過熱。」鄧子軒安慰道︰「不要著急慢慢來,萬事開頭難。去年我們在草原利用木制戰車,讓俄軍騎兵吃了苦頭。因此未來的戰車將是騎兵部隊的克星。日後我們一定要打造強悍的戰車部隊。」

鄧子軒接道︰「有了試驗拖拉機,說明我們距離成功不遠了。拖拉機的鏈條十分關鍵,鏈條的韌性、強度要求非常高。拖拉機的鏈條要求在各種環境下,不同的地形行走,並經受考驗。因此要反復的試驗找出不足加以改進。發動機也是如此,我們沒有成功的經驗,只能模索去干,走前人從來沒有走過的路,因此這條路注定困難重重。」

鄧子軒接道︰「拖拉機的問世。同時也會促進我們的冶煉技術進步,促進機械加工工業的飛速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告訴科研人員。要有信心和勇氣大膽的去實踐,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鄧強點點頭接道︰「義父,還有一個好消息。上海實驗小組根據你的構想。搞出了電焊機,效果非常不錯。缺點是焊接完成後,構件強度下降變形大。」

鄧子軒聞听大喜道︰「太好了,電焊機一旦問世,工業制造領域將產生革命性的變革,我們的制造周期將大大縮短,我們的加工技術將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估計出現強度下降和變形大的問題,有可能是焊條不過關。焊藥的成分或者配比有問題,當然也不排除電焊機本身的問題。我想這些問題不難。反復試驗一定能達到滿意的結果。」

中午開飯前,科技院院長鄧雲帶著夫人來了,午宴頓時熱鬧起來。席間,鄧子軒問道︰「鄧雲,你們籌建的展覽會怎麼樣了。」不涉及到軍事領域,鄧子軒自然要活躍氣氛。「義父,展覽會籌建的差不多了,預計10月10日開幕。我們制作了很多模型,轉讓專利55項,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到時候恐怕打破腦袋了。」

鄧強吃驚問道︰「義父,開發的民品項目,我們自己為什麼不干?」鄧子軒搖頭道︰「要讓利于民,我們不能包攬一切。我們的企業規模太大了,要把很多民品轉讓出去。今後我們重點發展大型制造,比如石油冶煉,鋼鐵企業,另外是軍工企業,其他的我們不在涉足。常言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今後我們要在高端領域發展,起到引領的作用。」鄧子軒一席話似乎就是聖旨

陽光明媚,秋高氣爽。一列客貨混編列車到達永定門車站,伴隨列車穩穩的停在站台,站台頓時熱鬧起來。這趟列車是西安直達京城的。目前在戰爭的氛圍下,鐵路的建設速度加快,眼下西安至蘭州的火車,年底就能通車,鐵路建設的速度,幾乎與戰爭的腳步並駕齊驅。

站台上熱鬧異常,各種兜售小商品和吃食商販堵在車門前吆喝,站台上的小食攤主也開始大聲吆喝。

眼下各種商販在站台上做買賣不受限制,因此京城火車站匯集了大批小商小販,可以說小商品琳瑯滿目。尤其是一下火車就能吃到可口的小吃,既便宜又實惠。此時,在下車的人流中出現了一對父子。這對父子來自山西平遙古城,父親名叫喬山,兒子名叫喬致庸。父親年齡大約50歲出頭,兒子年齡大約二十七八歲。

父子二人在山西可以說是小有名氣,他們是山西日昌升票好的股東之一。如今現代金融業大規模沖擊票號業務,已經形成洶涌之勢。伴隨中華帝國誕生,享譽全國、歷經百年的日昌升票號業務,在現代金融業的大規模擴張和沖擊下,其生存面臨著嚴峻考驗。目前山西已經出現了幾家銀行,尤其是現代銀行的經營理念,遠遠優于票號業務,因此逼迫從事票號業務的金融業主,不得不另闢蹊徑,謀求新的發展之路。

眼下,上海、廣州沿海地區的金融業大舉向內陸擴張,其勢頭一浪高過一浪,現代金融業的先進經營理念,傳統的票號業務根本無法抵擋。傳統的票號是以一家為單位,所展開的金融業務,根本無法與現代股份制銀行這種實力雄厚、規模強大的金融體系抗衡。優勝略太,市場的殘酷競爭決定他們的生存。目前的票號業務,有實力的組成股份制銀行,沒有實力的只能自行倒閉。

殘酷的競爭。山西的日昌升票號業務也走向窮途末路。喬家父子,面對嚴酷的形式,不得不謀求新的發展之路。對此。年輕的喬致庸,置身前往上海,本來他去考察上海的金融業,但是他對制造業發生了興趣。尤其是可以購買專利興辦工廠,這一點讓他覓到了巨大的商機。要知道制造技術在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密不是人的,是以家族的傳統代代相傳。

坦率說購買政府的專利。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不可取的,普遍擔心日後有可能被官府所控制,最後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可是喬致庸在上海的親身經歷。改變了其傳統的想法。喬致庸在上海的報紙上看到了京城舉辦博覽會的消息,京城博覽會主要是轉讓專利。听到這個消息,喬致庸火速趕回平遙古城。他費了很大口舌說服了父親,以此促成了這次京城之行。

「站台上這麼多小吃。真是沒有想到。我們在站台上吃點東西。然後找一家便宜的旅館住下!」老爺子喬山口氣不容置疑,別看喬家有錢,可是向來節儉是喬家的傳統。或許年輕的喬致庸見過世面,或許作為年輕人更能接受新生事物。在他潛意識中,與父親有些不同看法。無論如何這是在京城,如此吝嗇未免有些小家子氣。

盡管喬致庸心里不爽,可是不能違背父親的旨意。父子二人在站台上混沌攤要了兩碗混沌,填飽肚子後。他們在永定門內撿了一家便宜的客棧住宿。距離10月10日,京城博覽會開幕時間還有兩天時間。父子二人決定在京城瀏覽一番。喬山上一次來京城是5年前,喬致庸是第一次來京城,因此爺倆都有好奇心。自下火車那刻起,京城火熱的圖景就令人震撼,他們深切的感受到了改朝換代的濃濃氛圍,作為底層老百姓,他們內心的新舊強烈對比,用語言無法形容。

次日一大早,前往紫禁城,紫禁城上朝表演的節目必須看,這是不容錯過的。在山西出發前,家里的女眷強烈要求父子倆在紫禁城拍幾張照片,讓她們領略皇宮的氣派,尤其是昔日至高無上的皇帝、現在的貧民百姓是什麼樣子,他們是如何表演的,這一點必須做到。對于皇宮的神秘,平頭百姓的獵奇心理,始終不減而且水漲船高似乎是常態。當天參觀的門票,已經預售三天以後,喬山老爺子參觀心切,讓兒子在黃牛手里購買了高價票,這一點喬老爺子到挺慷慨。

看到光緒皇帝等嫻熟的、滑稽的上朝表演,父子二人開懷大笑,心里獲得了巨大滿足。他們拍照留念,游覽皇宮,深切感受到了新國家的勃勃生機和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中午吃飯,喬老爺子高興,破例挑了一家不錯的飯館,父子里痛快的暢飲了一番。席間,喬山對兒子道︰「光陰似箭、斗轉星移,可謂是天翻地覆哇!5年前我來京城,那里有這麼多客棧、酒樓,你瞧瞧現在,一家連著一家,而且生意火爆,新政府鼓勵經商、買賣公平,我們生意人恆古以來沒有遇到這麼好的日子!」

「爹!京城與上海比差遠了,上海的工廠一家連著一家,造船廠大的嚇人。碼頭上的交易市場,人山人海,每天的交易量幾千萬銀元。上海一家普通的銀行半個月的流通,是我們票號一年的流通量,簡直無法相比。」喬老爺子聞听臉上露出郁悶的表情道︰「當年胡雪岩在西北縱橫,咱們鼠目寸光,沒有攀上這棵大樹,要不然也不會落魄到今天的境地。」

喬致庸道︰「爹爹,你看到了吧,新國家新氣象變化多大呀!帝國大軍南征北戰,帝國經濟蒸蒸日上,請問那朝那代曾出現過這種現象。民間謠傳說總統是觀音菩薩下凡,專門來解救黎民百姓的。爹,坐在家里坐井觀天,哪里知道天下大事,再不出來走走看看,我們真成為僵尸了!」

「你這黃毛小兒竟然來教訓我,我還沒有老到不識事物的地步。票號落伍了,興辦現代銀行我們無法與他們競爭。可是實業我們同樣沒有經驗,必須要三思而後行穩妥行事,切不可莽撞。你說的什麼轉讓專利,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掙錢的買賣,官府讓利于小民,以我的經驗判斷絕非哪嘛簡單。」

這功夫鄰座客人的談話聲,吸引了爺倆的注意,他們不由得豎起了耳朵。(未完待續……)

ps︰又到了收獲季節,累累碩果令人無法釋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顛覆清朝最新章節 | 顛覆清朝全文閱讀 | 顛覆清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