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清朝 第2章東京聯軍總部

作者 ︰ 自由的老槍

就在中國大陸沉寂在濃濃的過年之時,列強各國在法國巴黎舉行了最高級別首腦會議。英國女皇伊麗莎白,英國首相。美國總統,法國首相,意大利皇帝,沙皇俄國皇帝。德國威廉皇帝沒有去,而是派遣了鐵血首相卑斯麥,奧旬帝國皇帝等齊聚法國巴黎,共同商討如何對付迅速崛起的中華帝國。

對于黃禍輪的共識,整個西方世界陷入了巨大的恐慌。這種恐慌逼迫列強各國更加團結,他們心里清楚,列強之間的矛盾是利益大小的矛盾,而如今崛起的中華帝國是關系到民族存亡的生死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鑒于身存的危機,列強各國沒有後退的余地。如今中華帝國已經強大到令人發指,因此西方世界只能更加眾志成城對抗。

至于中華帝國為什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蘇醒,成為一頭咆哮的雄獅,西方的史學家、軍事家、政客、經濟學家,沒有一個人能說得清楚。鑒于歷史上曾出現過蒙古大軍橫掃歐亞非的歷史,列強各國只能定性為可怕的黃禍即將要毀滅自由世界,他們認為中華帝國甚至比蒙古人還可怕,必須消滅這頭可怕的瘟神。

這次巴黎盟會,奧旬帝國是第一次加入,而美國國會全面通過戰爭法案,決定出兵東亞。美國人游說美洲大陸,決定組建美洲盟軍參戰。美國政府首批出國部隊為5萬人,美洲盟軍其中為︰墨西哥出兵3萬。巴西出兵2萬,阿根廷出兵1萬。其他小國家七湊八湊共一萬人。美國決定全力支援日本,並把日本作為對付中華帝國在東亞的第一個堡壘。

根據分析。列強各國一致認為,目前狀態下,中華帝國的軍隊,武器裝備先進,攻擊力強大,因此防御是當前的主要戰略目標。列強各國商定,務必對中國大陸實施全面封鎖。用時間換空間,利用持久的戰爭拖垮中華帝國,繼而扼殺。列強各國下定決心。要利用戰爭手段,最後肢解中華帝國,要把中華帝國分成若干個小國,永遠不會對西方世界產生威脅。

這次巴黎盟會。列強各國考慮到在中國大陸作戰時。雖然聯軍眾多,但是一盤散沙,甚至各自為戰。鑒于這種弊端,以英國為首的各國首腦經過商討,進行了細致的分工。日軍主要防守朝鮮半島和台灣。以美國為首的美洲盟軍進入日本,利用海洋的天然屏障,建立穩固的防線,讓日本這條東亞最後防線堅不可摧。

英國由于有大量殖民地。需要大量兵力,因此它的陸軍部隊捉襟見肘、已經達到極限。英國人主要精力要防守印度大陸。因此英軍陸軍主要集中在印度。另外英國人的主要作戰力量集中在海上,因此,英國人的海上艦艇及作戰力量要達到聯軍的百分之70。

法國人在中國大陸損失慘重,造成法國國內怨聲載道。對此,法國人的主要任務是防守安南,另外法國人另一項任務就是全力支援俄軍作戰。

俄國在中國大陸同樣損失慘重,但是這點損失對于俄國人來說不疼不癢。雖然俄國沙皇進行了全國動員,但是在目前條件下,俄國不具備大舉進攻的能力。因此俄國集中大約300萬軍隊,主要防御外蒙古,蔥嶺以東包括貝加爾湖,伊爾庫斯科地區,另外新疆地區,俄軍也駐防20萬兵力。

德國、奧旬帝國、意大利各出兵10萬、共30萬人馬進入中亞地區協防。日後條件成熟,他們可以從西部進入中國大陸反攻。其他小國出兵有限,傳統的海洋強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主要是出動海軍力量投入作戰。正所謂有人的出人,沒有能力出人的只好出錢。

4月中旬,日本列島正是櫻花爛漫的季節,東京灣沐浴在和熙的春風里。放眼望去,東京灣湛藍的海面上停滿了大小聯軍戰艦。此時,一艘大型英國戰艦徐徐靠岸,停在東京灣軍用碼頭上。這艘排水量6000噸的大型戰艦,叫大不列顛號巡洋艦,是英國年初下水的新式戰艦,他的主炮口徑達到300毫米,眼下成為聯軍海軍的旗艦。

年初聯軍組建了太平洋艦隊,並集中了400多艘戰艦。分別駐防在朝鮮、日本、台灣、菲律賓、關島、夏威夷等地區,並在海上對中國大陸實施全面封鎖。同時,英國、美國全面開動戰爭機器,開始大規模建造新式戰艦。在此推動下,其他海洋強國也上馬新式戰艦的建造計劃。西洋列強根據現代戰爭的需要,開始全力打造全鋼鐵戰艦,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對付中華帝國這個最可怕的敵人。

陽光明媚,春風送暖。碼頭上將星閃爍,顯然這些人在等待迎接客人。龐大的戰艦停靠碼頭,軍樂聲響起,戰艦的旋梯上同樣出現了一群將星閃爍的人。走在前面的一名將軍,身軀高達,元帥服筆挺,他戴著白手套品頻頻招手,神態自若。這名元帥是新上任的聯軍總司令、英國人漢若威。他的年齡大約50多歲,唇上的八字胡雖然有些雜毛,但是很整齊彰顯出此人的威武。

跟在後面的是聯軍參謀長、美國人比爾,這家伙臉頰消瘦,眼眶深陷,長著鷹鉤鼻子,顯得陰險狡詐。由于美國人全面參加戰爭,其龐大的經濟實力,成為聯軍的重要力量,因此聯軍總部有了美國人的席位。另外,在碼頭上迎接的將軍中,有聯軍副司令俄國人亞歷山大將軍,聯軍副司令法國人孤拔將軍。這次聯軍總部新組建了司令部參謀顧問團,其中有德國人、意大利人、奧旬帝國的的人等。總部人群中第一次出現了日本人。這名日本人叫岡崎,五短身材。他是日軍陸軍本部的參謀長。

歡迎的場面有些沉悶,來的客人和迎接的人,彼此都有些五味雜陳。畢竟是連續的失敗產生的陰影,造成大家心里都不舒服。按理說漢若威取代麥克馬洪就任聯軍司令官,應該慷慨激揚發表一通就職演說,這是正常的範例。由于失敗的緣故,別說他自己沒有這份心情,總部的所有人恐怕都沒有這份心情。見面的場面,大家心照不宣。只是禮節性的彼此問候。

很快一行人走進東京市區聯軍總司令部。大廳內全體將軍就坐。漢若威環顧四周聲音略微沙啞道︰「各位,本人談不上臨危受命,為了西方世界的安危。我願意承擔並和各位一起履行這份指責,共同對付危險的敵人。

「我不想評價我的前任,也同樣不想高估自己。更不想評價中國大陸的失敗。來之前我參加了巴黎盟會,各盟國空前團結。這比什麼都重要。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只要我們信念猶在,上帝就會站在我們一邊,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巴黎盟會再一次讓我們眾志成城,聯軍的堅定盟友,美麗堅合眾國通過了戰爭法案,全面參加戰爭。毋庸置疑,經濟強大的美利堅。將是堅強的後盾,我們會得到最有力的支援。我們的新盟友奧旬帝國加入戰團。使聯軍的力量變得空前強大,我們的口號是為自由世界而戰。來之前,我深入了解了在中國大陸失敗的原因,只有兩點,驕兵必敗、還有我們不了解對手。各位,短短三個月時間,幾十萬大軍被吃掉,這在人類軍事歷史上都沒有先例,正像拿破侖說的那樣,中國這頭睡獅蘇醒了。」

漢若威接道︰「這次巴黎盟會,我們制定了持久的戰略計劃,就是用戰爭手段拖垮這頭凶猛的敵人,最後再戰略反攻,一舉摧垮中華帝國,肢解他。各位應該清醒的看到,這個新生的中華帝國,單兵武器裝備超過了我們,軍事謀略超過了我們,他們有龐大的人口資源和戰爭資源,因此很長時間我們仍然處于戰略防御階段。」

漢若威接道︰「也許有人要問,我們有強大的海軍,為什麼不發動登陸作戰?最近我獲得情報,中華帝國海軍出現全鋼鐵魚雷艇,而且航速達到28節。該魚雷艇沒有明顯的煙筒,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們的敵人已經掌握了內燃機技術。而內燃機我們還停留在試驗階段。各位,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的敵人掌握了內燃機驅動的全鋼鐵魚雷快艇,我們還有發動登陸作戰的成算嗎?」

漢若威繼續道︰「各位,我不是在滅自己的威風長他人士氣,而這是嚴酷的現實。我們的軍事專家預測,內燃機技術,是下個世紀的技術,未來的戰艦采用內燃機技術,速度更快、航程更遠、連續作戰能力更強。請問,我們的敵人以不可思議的魔法,在急速的發展。我們的對手就像在變魔術,還有多少東西我們不知道?」

「綜上所述,這里涉及到準確的情報,可以說對敵人的不了解,是我們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情報工作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在請報上下功夫。中國人有句諺語叫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我們要用同樣的方法回擊敵人。根據我的判斷,中**隊很快就會向朝鮮半島發動攻擊,我要馬上前往朝鮮半島視察,岡崎將軍,請你介紹一下朝鮮半島的前線情況。」

岡崎挺著五短身材,盡量高昂著頭讓海拔高一塊。他走到軍用地圖前道︰「尊敬的司令官閣下,目前大日本軍隊?。」漢若威是一個務實的軍人,來之前他就做足了功課,因此姿態十分低調。他心里十分清楚,鑒于中**隊強大的攻擊力,朝鮮半島根本守不住。假入日軍真能抵擋住,那是再好不過。

如果抵擋不住,也威脅不大。海洋是天然屏障,防守日本列島是最穩妥的。但是若放棄朝鮮半島,是萬萬不行的。因為朝鮮半島涉及到日本的安危,也關乎聯軍的士氣,因此利用日軍在朝鮮半島頑強防守,目的也是拖住中**隊的步伐,贏取時間在日本列島形成穩固的防御陣線。

來之前漢若威與列強各國高層達成共識,那就是朝鮮半島可以放棄,但是日本列島不容有失。可是這層意思,漢若威是不能向日本人明說,因為日本人在朝鮮半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好了頑強防守的準備。長期以來,日本一直窺視朝鮮半島,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日本人是絕不會放棄的。

漢若威前往朝鮮半島視察,同時也是向外釋放信號,要不惜代價固守朝鮮半島。漢若威沒有想到,他剛踏上朝鮮半島的土地,中**隊便以特有的方式迎接他,大規模的進攻開始上演(未完待續……)

ps︰面對危機,列強各國再干什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顛覆清朝最新章節 | 顛覆清朝全文閱讀 | 顛覆清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