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清朝 第102章緬甸總督

作者 ︰ 自由的老槍

仰光前英國總督府內,李桐為柳雲龍及夫人鄧文靜接風洗塵。宴席結束後,一副碩大的遮陽傘下,主賓和客人就坐。此刻,李桐神態有些昂奮,他的夫人給客人奉上茶水,微笑的坐在一邊。李桐這倆年有些發福,身材變得臃腫起來。擔任緬甸總督以來,所有事物都順風順水。目前大規模移民基本結束,根據新政府的舉措,今後移民要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

經過三年的大規模移民,眼下在緬甸境內,已經遷徙大約50萬難民。此舉不僅緩解了國內的急迫,同時為今後在緬甸立足奠定了基礎,創造了絕佳的條件。緬甸是傳統生產稻米的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讓勤勞的移民迅速扎根。短短三年,移民生產的糧食,不僅滿足部隊之需,同時還向國內轉運,繼而刺激了商貿的發展。

李桐這三年不僅完成了緬甸的整合,同時在政治上卓有建樹。根據鄧子軒的戰略構想,李桐與老撾王國、暹(xian)羅王國的國王達成睦鄰友好條約。鑒于暹羅王國與中國有著傳統的友誼,李桐答應為暹羅王國組建新式軍隊,並答應提供武器彈藥。前不久,暹羅王國國王,真誠邀請李桐前往暹羅首都曼谷友好訪問,李桐上報中央政府,鄧子軒親自批準李桐作為中華帝國的全權大使前往暹羅訪問。

根據老撾國王請求,李桐答應老撾王國列入中華帝國的保護國,任何外部勢力若向老撾王國發動戰爭。中華帝國有義務出兵。伴隨中華帝國的再一次崛起,影響力已經名聲遠播。

「總督,沒有看見開國大典的盛況太遺憾了!听說京城都沸騰了!」柳雲龍唏噓。夫人秀婷插言道︰「京城舉行開國大典。我們還在路上,听到振奮人心的消息,當天姐妹們幾乎徹夜未泯。我們宿營的那個小鎮,同樣熱鬧了一宿。」

李桐道︰「繼往開來,乾坤倒轉,中華民族的新紀元開始了。我相信在總統的領導下,一定能實現民族復興大業。我等能生在這個時代,簡直是上天的造化。總統圖謀緬甸眼光何等的深遠,日後佔據緬甸。我們可以在南亞和印度洋處于非常有利的位置,繼而為控制中南半島乃至東南亞,創造了條件。」

「這麼說日後我們還要出兵東南亞?」柳雲龍驚喜發問。李桐道︰「來緬甸後,我的視野更開闊了。在英國人的材料里我了解了在皮婆羅洲出現了一個華人國家。這個國家主要是以大陸移民為主組建的。這些大陸同胞在哪里已經生活了幾百年。了解了這個情況我非常振奮,我上報國府後,總統格外關注,並表示要全力扶持這個國家,一定要讓這個國家在南洋壯大。」

「南洋有一個華人國家,我是第一听說?」柳雲龍來了興致。李桐道︰「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清廷知道有這麼一個國家,但是從來沒有承認過。前不久。總統給我來了一封信,詳細介紹了這個南洋華人國家。並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共和制的國家。總統在信中詳細介紹這個名字叫蘭芳共和國的華人國家是如何興起的,並要求我們想方設法搞清楚這個國家還存在嗎?」

「這個國家還有嗎?」柳雲龍急問。李桐笑道︰「我通過暹羅國王,與蘭芳共和國取得了聯系。這次去暹羅,我還要與蘭芳共和國來的人密談。總統已經開始謀劃,要全力援助我們的同胞。」原有的歷史變得面目全非,蘭芳共和國,這個在婆羅州誕生的共和制國家,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屹立在婆羅洲的土地上,其所在地即世界上第3大島嶼——加里曼丹島。

原有的歷史軌跡,蘭芳共和國由于中法戰爭的緣故,並與1884年被荷蘭人毀滅。在艱難中走過107年的蘭芳共和國畫上了休止符號。可是中國大陸廣州軍政府橫空出世,煽動了蝴蝶翅膀。由于中國境內的大規模戰爭,荷蘭人無暇顧及小小的蘭芳共和國,因此蘭芳共和國依然在婆羅洲土地上存在,原有的歷史軌跡徹底改變了。

根據柳雲龍的要求,李桐把鄧子軒在信中所描繪的蘭芳共和國的詳細情況娓娓道來。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塵埃,似乎活生生的出現在眼前。

說起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很多人都會追溯到1776年成立的美國。實際上就在美國獨立的同一時期,華人在世界上第3大島——東南亞的加里曼丹島上建立了一個蘭芳共和國。作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之一,蘭芳共和國攜當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入侵長達100多年。

明清之際,受到國內戰亂的影響,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人漂洋過海,被迫躲避戰亂前往海外謀生。其中不少華人來到婆羅洲即現在的加里曼丹島上,從事農業或者礦業生產。當時婆羅洲屬于蠻荒之地,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極為惡劣。但是在勤勞的華人積極開拓下,當地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以此吸引了更多華人來到此地。

1772年5月,一個叫羅芳伯的中國人來到婆羅洲,他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婆羅洲的歷史,羅芳伯出生于乾隆3年,是廣州梅縣石扇堡人。羅芳伯自幼胸懷大志,而且練就了一身好功夫,文武全才。當時已經34歲的羅芳伯,鄉試屢次不第,對仕途徹底灰心。于是他帶領一群客家子弟漂洋過海,經虎門到達婆羅洲的坤甸。

最初,羅芳伯在當地以教書為生,由于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不少大陸來的華人都缺衣少食、夜無居所,生活十分困苦。畢竟羅芳伯有胸懷天下之心。于是他下決心要為改變人們的生活而努力。由于當地盛產黃金,羅芳伯著手組建黃金公司,開采金礦。金礦的開采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進了經濟的發展。此後,羅芳伯的名字在華人圈里傳開了,並且如日中天,即便當地土著听到他的名字也會肅然起敬。

解決了溫飽問題,安全問題又提上日程。當時,島上治安極為混亂,土匪橫行、海盜猖獗。並且稱霸一時,致使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當地土著首領束手無策。對此。羅芳伯首先團結華人,組建同鄉會,擰成一股繩。繼而聯合婆羅洲的蘇丹,迅速平定了主要地區的匪患。戰斗過程中。羅芳伯出色的組織能力。勇敢的戰斗精神獲得同伴和人們的欽佩,並一致推舉他為領袖。

平定了土匪後,軍事上的巨大勝利,致使羅芳伯的政治威望迅速飆升,萬民敬仰。並為他日後成立共和國提供了必要條件。當時他的部隊已經有三萬人,平定了叛亂後,又有20萬當地人主動歸順,島上的蘇丹王也表示臣服。並強烈要求把王位讓給羅芳伯,但多次被他拒絕。最後在蘇丹王的多次勸說下。羅芳伯答應可以接受政權,但絕不做國王。1777年,以東萬律為幾基準的大總統制共和國建立,這一年定位蘭芳元年。羅芳伯擔任首任大唐總長,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

其實,歷史上南洋華人建立的國家,不僅是蘭芳共和國一個。據不完全統計,除了蘭芳外,還有十余個華人國家。之所以蘭芳共和國引起關注,原因是他是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共和制國家。另外,其他的華人國家由于自身的弊端,都十分短命。

柳雲龍和夫人鄧文靜幾乎痴迷了,「沒有想到南洋居然有一處世外桃源。」鄧文靜幽幽道。

李桐似乎也被自己的描述所陶醉道︰「鄧總統,對蘭芳共和國非常了解和推崇,難怪他要堅持推行總統共和制。看樣子總統的高尚品質和人格是有跡可循。來信說,蘭芳共和國百年來形成一套成熟的政治體系,而且一百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內部危機,而危機都是來自外部。對此,總統要求我務必了解蘭芳共和國的成熟的政治體系,未來加以鑒戒。」

柳雲龍擔心道︰「現在聯軍重兵涌入亞洲,蘭芳共和國恐怕危在旦夕。」李桐贊同道︰「是的,總統在來信中特別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說蘭芳共和國是全民皆兵,戰時臨時組建軍隊,平時就是老百姓。總統說這一點不可取,蘭芳共和國必須組建自己的軍隊保衛國家,而中華帝國對于蘭芳共和國有保護的義務。」

柳雲龍郁悶道︰「目前聯軍的艦隊依然強大,我們無法對蘭芳共和國進行援助,遠水難解近渴呀!」李桐道︰「總統也是擔心這個問題。不過總統在信中分析,目前西洋各國無暇顧及蘭芳共和國,原因是蘭芳沒有軍隊,產生不了威脅。但是未雨綢繆,這次前往暹羅,我必須和蘭芳來的人達成密約,至于如何援助蘭芳,總統本人親自掌控。」

這功夫一匹快馬飛奔到總督門前,一名通訊軍官從馬上跳下,他的身上落滿了征塵,可以判斷出是遠道而來。「報告總督閣下,柳副司令,京城來信,請總督大人過目。」李桐連忙接過信函察看,看畢臉色變得嚴峻道︰「總統來信,讓我提前啟程,事不遲疑,明天就啟程前往曼谷。」

那名通訊軍官接道︰「尚司令官命令,要求柳副司令協同夫人親自陪同總督大人出訪,並保護總督大人的安全!」柳雲龍聞听面露喜色道︰「請轉告尚副司令,卑職保證總督大人毫發無損。」接著他傳喚副官,立即在部隊挑選200名優秀士兵,擔任衛隊,一同前往曼谷。

李桐露出笑容道︰「柳副司令,暹羅是一個佛教國度,那里的佛教氣息比緬甸還要濃厚,我們可以借此好好的領略一番。」此刻,鄧文靜忍不住拉住李夫人的手歡呼起來。(未完待續……)

ps︰心系海外同胞,圖謀南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顛覆清朝最新章節 | 顛覆清朝全文閱讀 | 顛覆清朝全集閱讀